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如意事 >

第173章

如意事-第173章

小说: 如意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故事写多了的寿明,脑海里顿时冒出了这么一句词儿来。

    但两厢情愿的事情,又怎么能说是调戏呢?

    寿明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茶壶,片刻后,屏住呼吸缓缓转过身,躬着身子一步步往楼下走去——他这楼梯下的那叫一个轻盈无声,猫儿看了必然都要自惭形秽到觉得自己不配当猫,痛呼人类不给留活路。

    “似乎也不像啊……”

    二楼处,许明意看着自己手下的“杰作”,还是觉得不像那么回事。

    “——像谁?”

    吴恙回过神来,不解地问道。

    许明意总算是将手收回,坐了回去,同他低声说道:“今日我在长公主府上,见到燕王殿下了。”

    吴恙尚且觉得被她碰过的脸颇为不自在,想抬手去揉一揉,莫名又觉得舍不得把那不自在抚平,然而面上神态倒是始终足够平静——

    “所以,你是觉得我像燕王殿下?”

 389 身世猜测

    “当时我瞧见王爷对着长公主殿下笑,确是觉着有些相似,可现下这般比照着,却又看不出何处相似了……”许明意说话间,目光依旧在少年俊朗的脸上来回认真打量着。

    吴恙半点不介意被她这般看着,此时只道:“国公也曾说过类似之言——”

    许明意听得一愣:“我祖父?……他也说过,你同燕王殿下有相似之处吗?”

    吴恙点头:“国公说过,我与年轻时的燕王有几分相像,但同样也说不出像在何处。”

    许明意心底的怀疑顿时蔓延开来。

    祖父也觉得吴恙同燕王相像……这是她未曾想到的。

    因此时她认真打量之下,只觉得半点不像,所以已是要认定那相似感,应当只是她的错觉罢了——毕竟先前她在心中曾有过一个极为大胆的猜测,或是那猜测让她先入为主,因此才会产生了这等错觉。

    可是,一个人是错觉,两个人还会是错觉吗?

    尤其是祖父同年轻时的燕王十分熟悉,他的判断,必然比许多人都要更加可信。

    而说不出何处相似的相似……

    那便只能解释为神似了。

    而这神似,可以被解释为简单的巧合吗?

    许明意陷入思索间,只听少年说道:“我也同燕王碰过一次面,若由我自己来说,倒是看不出什么相似感。”

    许明意不禁道:“或许是旁观者才能看得清楚——若连你自己看一眼都觉得相似的话,那得有多像?”

    “说起来,我确实见过只看一眼,便使我觉得与之颇为相似之人——”

    许明意一怔之后,不由问道:“是谁?”

    “确切来说,是一幅画像。”吴恙说道:“我家中长姑母,先燕王妃的画像。”

    “先燕王妃……”许明意的眼神有着一瞬的翻涌。

    先燕王妃……

    吴恙同先燕王妃生得也很像?!

    这是单单只是因为吴恙是吴家人的缘故吗?

    而吴恙此前甚至怀疑过自己并非吴家血脉——

    燕王,先燕王妃……

    许明意脑海中极快地闪过许多线索,前世今生混杂一处,而在这等混乱之下,有一个极清晰的答案在呼之欲出……

    或许吴恙确实不是吴家的嫡孙……

    但他身上,兴许依旧有着吴家人、也就是先燕王妃的血脉!

    若是如此解释,许多谜团似乎都能迎刃而解了!

    包括吴家毫无保留地教养着吴恙,却又设法让他假死的举动——

    “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或许正是先燕王妃的孩子?”许明意将心中的猜测直接了当地说了出来。

    她很清楚吴恙想要知道真相的决心,也同他说定了要一起查这件事,因此现下即便只是猜测,她还是选择说出来。

    吴恙显然被这个说法震惊到了。

    先燕王妃的孩子?

    先燕王妃……和谁的孩子?

    自然只能是燕王——

    “可是……我从不曾听说过燕王与我长姑母有过任何子嗣。”少年的语气尚称得上平静理智。

    提及此,许明意的眼神尤为笃定:“或许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别的她尚且无法确定,但燕王有子嗣这一点,对她而言是曾摆在眼前的事实。

    上一世,燕王起兵时,便将自己已经寻回多年失散在外的亲子一事告知了天下。

    也因此,燕王无子嗣——这一在夺逐皇位上的劣势亦被彻底抹除。

    所以,此时的燕王,尚有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亲生儿子未曾相认,此乃事实。

    但这个儿子,究竟是吴恙,还是另有他人,眼下尚且无法确认——这也是,他们现下唯一要去确认的事情。

    “若这个猜测是事实,那定南王府必然是知道真相的。”许明意道:“府上寻常人或许不知,但世子和世子夫人定然知晓。”

    从小养大的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当然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吴恙神色有些复杂地点了头。

    他再次想到了此前在宁阳时,母亲面对他的试探时,所流露出的异样——

    “今日清早,我去寻父亲时,恰见一名暗卫给父亲送了封信。”他说道:“我猜测,或许同燕王有关。”

    所以今日他才去寻父亲下棋,本意是想试探些什么。

    在许明意直言说出方才那个惊人的猜测之前,他固然不曾细想到如此地步,但在此之前,对自己身世的猜疑,以及对吴家与燕王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谋划,皆是一直被他放在心上的重中之重——

    他从未停下过去探查留意这些事情。

    许明意闻言道:“若两家当真有如此重要的秘密,燕王时隔十八年回京,多半会同令尊私下见面。”

    “嗯,此时燕王刚入京,宫中眼线必然盯得极紧,若要见面,兴许会选在太后寿诞之后。”吴恙道:“我会多加留意父亲近来的行踪。”

    许明意点了头。

    虽说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但无论如何,吴恙都不该是被瞒到最后,被动接受一切的那一个。

    想着这些,她轻声问道:“吴恙,你害怕吗?”

    这看似好像是个多余的问题。

    十八岁的少年,有几个会在姑娘家面前说害怕呢?

    可她就是笃定面前的人不会对她撒谎嘴硬。

    且她口中的“怕”,并非是通俗意义上的恐惧,她指得是当日后种种内情与真相浮现时,他能否有足够平和坚定的勇气去面对,去坚守本心,而不致于让自己陷入诸多谎言和变故铺就的泥沼中。

    她知道,他必然也能够听得懂她此时的意思。

    吴恙笑了笑,摇头道:“不怕。”

    看着少年甚至称得上从容的眼睛,许明意也笑了:“对啊,没什么好怕的。真相,我陪你一起查,有了结果,我便与你一同面对。”

    吴恙一怔之后,面上笑意更深了。

    ——所以他才更加不怕。

    “昭……”少年下意识地开口,刚发出声音就意识到了不妥,虽是觉得心虚,然而此刻眼底的笑意如何也压抑不住。

    这时,许明意捧着茶盏喝了一口,拿极随意却也带着一丝笑意的语气讲道——

    “私下里,你倒也可以这样喊我。”

 390 女孩子取什么名字

    听得这一句,吴恙脑海中有着短暂的空白这感觉怎么说呢,大抵就像母亲说过的那样,拿手去摸猫儿,猫儿若让你摸了,你便会觉得自己那只手得到了天上地下最为圣洁的祝福

    现下,他就是这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感受。

    他觉得自己得到了最为神圣的恩准

    “昭昭”他试着喊了一句。

    “嗯?”女孩子看着他,颊边梨涡若隐若现。

    “昭昭,谢谢你。”少年的语气里有着仅仅只对面前之人才有的柔和,却也始终透着认真。

    “谢我什么,我也没做什么有用的事情。”许明意笑着道:“且一直以来,你也帮了我许多。”

    若真要算的话,谁欠谁更多些,恐怕已经不大能算得清了吧。

    但她觉得,也早已不必去算了。

    就这么一直算不清下去吧。

    而看着面前的少年,她忽然就想到

    “你说,孩子是不是就要这样养?”

    这话题来得极突然,吴恙不免有些怔愣昭昭这就开始要跟他商量养孩子的事情了吗?

    而许明意接下来的语气与神态,却在告诉他,她不过只是突然有所感悟罢了。

    “在面对变故时,心志若足够坚定,心中便始终会有一道支撑在。而若心志敏感脆弱,在变故之前,必有多疑摇摆,一不小心便要被所谓苦难给磨碎了。”

    虽说世事无绝对,各人天生的性情亦是不同,但大多数人,生来皆是寻常的。

    是经历和所拥有的,才让他们变得不再寻常,或好或坏的不寻常。

    不管怎么说,她一直觉得吴恙的存在,确是吴家花了大把心思去教导栽培的,他被养出了一身世家子弟的教养,却仍旧有着足够坚定的内心,独立的意志,不随波逐流不受外人声音干扰。

    她不止一次觉得,吴家分明就是将吴恙当作未来家主来培养的。

    大致听懂了她的意思,吴恙笑了笑。

    他倒并不觉得自己如何好。

    而若说他在面对此事时的态度,确实比寻常人要从容理智一些的话,那么,应当同面前的她也有关系。

    试问,有这样一个坚定明朗的女孩子愿意陪着他往前走,他便是想要被这区区之事所击碎,只怕都是天大的难事吧?

    即便日后当真会遇到磨难,踩碎在脚下就是了。

    而在此之前,他从不知喜欢上一个人,会给内心带来如此坚定而又柔软的力量。

    不过

    说起养孩子这件事,他也是颇有心得的。

    尤其是养女儿。

    想着这些,再看着面前鸦发明眸,雪肤香腮的少女,少年的心思不自觉地就飘远了,一句话鬼神使差地冒了出来:“昭昭女孩子取什么名字好听?”

    许明意:“?”

    看着少女微微瞪圆的眼睛,吴恙立时回过了神,赶忙补救道:“我的意思是说,再没听过比许昭昭这个名字更好听的了,贵府似乎很擅长取名。”

    说着,端了茶盏掩饰地喝了两口茶。

    许明意狐疑地看着他,道:“我也这么觉得。”

    “午饭可用过了?”怕她再去深想,更怕她想通了之后自己可能会迎来拳脚问候,吴恙连忙转移了话题。

    “倒还没来得及吃。”

    “想不想去状元楼?”

    许明意摇了头。

    昨日她不过是让明时去买一碗冰粉回来,可这位跑腿的小哥却愣是将状元楼中的招牌菜全给带了一份回来。

    如此之下,她少说也要十天半月不想再去状元楼了。

    这一点,按说状元楼的掌柜是得找这跑腿小哥赔偿损失的。

    “那可有别的想吃的?”

    许明意想了想,道:“不然让小七去后厨随便炒几道菜吧,咱们就在这儿吃。”

    “小七?”吴恙下意识地道:“他做的菜有什么好吃的?”

    “小七的手艺还不好吗。”许明意道:“且我记得,先前在宁阳时,他跟着裘神医也学过几日恰巧这两天,我总想着裘神医的手艺呢。”

    吴恙沉默了一下。

    突然就觉得跟裘神医学厨艺这样的好机会,他当初也应当把握住的。

    “怎么了?可是小七不在?若是不在的话,便换其他人来做也是一样的,我亦只是突然随口一提罢了。”许明意很随意地说着。

    “在。”吴恙没了犹豫:“想吃什么?我这就让人交待下去。”

    相较于其它,还是让她吃到想吃的东西更重要。

    许明意便点了几样裘神医常做的家常菜,小七照着做了,又另加了两荤两素,并两盅时蔬汤。

    此时已是午后。

    日光透过窗棂落在饭桌上,青色莴笋炒得水灵漂亮,肥瘦适中的五花肉片红润油亮,绿白相间的葱花洒在码放整齐的水煎豆腐上,二人执筷对面而坐,气氛闲适静好。

    很快,便到了太后大寿之日。

    天色未亮之际,宫中四下便为此有序地忙碌了起来。

    许明意跟着崔氏早早进了宫,午后与众女眷一起,陪着太后在御花园中热热闹闹地听了台祝寿戏,眼见天色将晚,遂有宫人前来指引,一众人前往万福楼赴宴席而去。

    万福楼内,祝寿彩灯高悬,高低错落,蜿蜿蜒蜒,如星河,似珠光,将四下映照得亮如白昼。

    内监宫娥穿梭其中,捧盏奉碟。

    百官与女眷们分席而坐,寒暄谈笑声此起彼伏。

    直到有太监的高唱由外声声递进至殿内

    “太后娘娘驾到!”

    “皇上驾到!”

    “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一片山呼声中,帝后一左一右扶着太后行进殿中。

    一同走进来的,还有敬容长公主。

    见她神情仪态浑然就像个孩子一般,紧紧跟在太后身后,似紧张又好奇地看着四下,不时还要同皇后低声耳语,众人心里皆有了分辨。

    先前便听闻长公主遭面首行刺之后,心智回到了幼时,而自那之后,今日还是其头一次在人前露面,现下瞧着,确实像是病了的,且确实也病得不轻

    冠服沉重繁琐,敬容长公主走着,脚下忽然绊了一下,若非一旁侍女眼疾手快,险些就要扑倒。

    看着那身穿真红大袖衫,坠金深青霞帔,发髻上累着层层珠翠的长公主路也走不好,左都御史明效之暗暗胆战心惊,好几回都下意识地要伸出手去。

    一个神智不全的人,让她跟来作甚?

    且还穿着冠服,万一当真跌倒了,再摔到了本就不好的脑子可怎么办?

    “有宫娥左右扶着,老师且安下心来便是。”一旁的年轻御史宋典低声宽慰道。

    明效之脸色一僵,肃容低声道:“今日有外国使臣在,本官是恐她当众出丑,有损我大庆颜面!”

    宋典轻“啊”了一声,点头道:“学生自然知道老师的担忧所在。”

    可老师如此急着解释,岂不反倒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偏偏下一瞬,敬容长公主在陪着太后经过他们面前时,还偷偷冲着他家老师扬了扬手里的苹果

    宋典顿时就想到了那日老师经过长公主府后墙时,被墙头上的长公主殿下拿苹果砸了脑袋的事情。

    这还真是缘分不浅呐。

    宋典在心中叹了一声。

    太后与帝后落座后,众人适才跟着坐下。

    太子坐在皇帝下首,姿容妍丽的荣贵妃,也让乳母抱着小皇子陪在一旁。

    以燕王为首的宗室席上,几位王爷率先起身敬酒,恭祝母后皇太后寿比南山。

    紧接着便是敬王世子、玉风郡主等一干小辈,上前献了祝寿礼。

    桑云郡主自然也准备了寿礼与祝寿的话,而这些皆是得过燕王准允的,中规中矩,足表心意却也不至于于众人间出风头。

    同其他小辈一样,得了太后赏赐的桑云郡主脸上挂着笑意坐了回去。

    她察觉到,有不少视线皆落在了她的身上是因为她此番是第一次入京的缘故吗还是因为她随了母亲姣好的样貌?

    更何况他们密州人的长相,本就比寻常中州人要出色深邃。

    想着这些,女孩子便也半点不惧那些打量的视线。

    紧接着,百官与众女眷亦起了身相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