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 >

第584章

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第584章

小说: 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衙差愣了下,不知道周靖严为什么这么问。

    衙差想了想道,“刑部关押的犯人多,除了文远伯府,小的一时间还真想不起来还有哪些犯人是姓安的。”

    文远伯府?

    衙差不说,周靖严还真没想起来文远伯姓安。

    文远伯府被判通敌卖国,撞墙自尽已证清白,文远伯府家眷悉数被抓进京,就关押在刑部大牢内。

    他锦袍被偷的地方正是从文远伯府进京的必经之路。

    还有云初那一手漂亮字迹,以及上官暨说案子棘手……

    要是寻常案子,卫国公世子跟刑部打个招呼,说案子可能有冤情,刑部会打起十二万分精神重查案件。

    如此种种,周靖严不得不怀疑她就是文远伯府大姑娘。

    通敌卖国的案子一向不好查,尤其皇上已经下旨抄了文远伯府,这就说明皇上信了。

    要是文远伯府真是冤枉的,那皇上就是听信谗言,中了小人奸计,误杀忠良,皇上必定会落个昏君骂名。

    为了颜面,皇上也不允许臣子替文远伯府翻案。

    上官暨既然答应帮云初,那就不是嘴上说说。

    由卫国公带头,不少大臣帮文远伯府说情,希望皇上从轻发落,只是非但没用,还把皇上气的不轻。

    通敌卖国,罪比弑君夺位,是诛九族的大罪。

    哪有通敌卖国还宽恕其家眷的,这不是委婉的承认他下错圣旨了吗?

    皇上绝不同意。

    卫国公他们也不敢把话说的太直白,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而替文远伯府翻案的第一步,就是帮云初保住家人,否则人都被杀光了,皇上就更不会让他们替文远伯府翻案了。

    文远伯好歹是自尽的,其他人可是被送上断头台的。

    只是说服皇上太难了,上官暨也束手无策。

    周靖严想了想道,“我倒是有一计。”

    太子病重不治,皇后出宫到大佛寺替太子祈福,还算了一卦。

    挂上说太子病重乃因福报不够,需皇上替他行善积福。

    皇上积福是向百姓施恩。

    只是朝廷今年是多灾之年,今儿这里干旱,明儿那里洪涝,国库都被折腾空了。

    朝廷就是想施恩,也没办法施。

    皇后一筹莫展,就在这时候,大赦天下四个字被送到了皇后耳中。

    对!

    大赦天下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皇后回宫后,就去找了皇上,皇上距离上一次大赦天下已经有十年了,也该大赦天下一回了。

    皇后苦苦哀求,皇上答应了。

    一般小罪直接就放了,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些十恶不赦的犯人,则没那么好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朝廷放他们一条生路,判流放千里。

    当然了,文远伯府被判通敌叛国,肯定有人背后出阴招,未免文远伯府死灰复燃,要皇上在大赦天下之前砍了文远伯一家。

    不过皇上是为太子积福才大赦天下的,大臣一说这样不利于给太子积福,皇上就心软了。

    放了那么多人,最后因为杀文远伯府一家而功亏一篑,得不偿失。

    流放千里,不比死了轻便。

    就这样——

    文远伯府一家算是保下了。

    云初得知这消息,喜极而泣,向上官暨道谢。

    云初要跪下道谢。

    上官暨不居功,赶紧将她扶起。“安姑娘谢错人了。”

    云初望着他,满脸疑惑不解。

    不是他们,她娘和兄长能借着皇上大赦天下逃过一死吗?

    她能相信这只是一个巧合吗?

    上官暨笑道,“文远伯府能保下,是沈兄的功劳,而非是我。”

    之前过招,他就认定周靖严是大将之材。

    这次救文远伯府,周靖严的计谋手段更是让他惊艳。

    周靖严站在一旁,脸上刻着“没错,就是我”几个大字。

    云初一脸错愕,她是做梦都没想到是周靖严帮她的,她怕他使坏,都没敢和她说这事。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云初给周靖严赔礼道歉。

    周靖严端着架子道,“你住慈云庵不是长久之计,不安全,来往也不方便,我看你还是搬进我冀北侯府住吧。”

    云初望着他。

    上官暨也看着他。

    周靖严轻咳一声道,“都看着我做什么?”

    “是去给我表妹做丫鬟!”

    一个姑娘家,就这么贸然住进冀北侯府,肯定会惹来非议。

    他不在乎名声无所谓,可云初不能不在乎,还有冀北侯府也得在乎。

    云初现在毕竟是在逃犯人,凡是要低调,即便是她娘身边,也有露馅的可能,在确保云初安全的情况下,知道她身份的人要越少越好。

    他思来想去,放在表妹身边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个安排上官暨觉得不错,云初还有点抗拒,但周靖严才帮她救了娘和兄长们的命,又是为了她好,她不能不识抬举。

    就这样——

    云初到了周靖严的表妹颜宁身边做起了小丫鬟。

    为了掩人耳目,颜宁是在街上买下颜宁的,花了二十两银子。

    赐名檀儿。

===第1226章 离京===

嗯。

    买云初的过程还出了点岔子。

    云初容貌摆在那儿呢,这样的容貌,便是京都大家闺秀中也找不出几个,大家闺秀不会买回去被人说做主子的还不如个丫鬟长的好看,可想买的世家少爷不少啊。

    要不是周靖严怕出纰漏,陪着颜宁,颜宁还真不一定能买得到云初。

    云初站在颜宁身侧,有和周靖严相熟的打趣他,“颜姑娘不缺丫鬟伺候,没必要争个丫鬟,不会是你要买回去做小妾的吧?”

    “去去去,胡说八道,”周靖严摆手道。

    当然,他满面笑容,一点也不生气。

    颜宁认得云初,表哥对她这般上心,看来是真动心了。

    趁云初不注意,颜宁瞪着周靖严道,“表哥说送我个丫鬟,怎么是她?”

    颜宁嘴严,周靖严信任她,如实告知云初的身份。

    这一下,着实把颜宁惊着了。

    “这般身份,怎么能给我做丫鬟,太委屈她了,”颜宁摇头道。

    “此一时彼一时,我要离京一趟,放任她待在慈云庵,我不放心,”周靖严道。

    把云初放在颜宁身边,一来是为了云初的安全,二来就是让颜宁盯着她的。

    除了以上两条之外,还有第三条,那就是看着颜宁。

    颜宁前些日子已经及笄了,冀北侯夫人在给她物色夫婿,虽然是表妹,但在周靖严眼里,颜宁就是他亲妹妹。

    颜宁长的倾国倾城,只要上街,不知道多少人眼珠子都盯着她,胆小的只敢远远的看着,胆大的还敢上前搭讪。

    颜宁性子温和,丫鬟随她,她身边需要一个像云初这样凶悍的人护着。M

    还有三皇子,曾和颜宁一起摔下山,又算计他,周靖严怕三皇子也觊觎他表妹。

    三皇子那人如何,周靖严还不了解,不得不防备着点儿。

    颜宁望着周靖严,“表哥离京办差,丢钱丢马,舅舅不是说不敢再把差事交给你去办了吗?”

    “为私事,”周靖严道。

    颜宁脑袋一转就明白了,“是为了云初吗?”

    周靖严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不要告诉她,”周靖严道。

    颜宁点点头。

    文远伯府通敌卖国一案不好查,万一说出去,表哥查不到证据,就太丢面子了。

    不过表哥为人虽然纨绔了些,但一向说到做到,她相信表哥一定能还文远伯府一个清白。

    “表哥放心,我一定照顾好云初,”颜宁道。

    两人带着云初回府,新买了个丫鬟,需要和冀北侯夫人报备,毕竟冀北侯是将军,府里难免有些重要东西,恐有人蒙混进来。

    云初是冀北侯府长的最好看的丫鬟,一进府,就招惹了一堆丫鬟羡慕妒忌。

    冀北侯夫人也上下打量云初,即便云初再伏小做低,也难掩她大家闺秀的气质。

    冀北侯夫人很难相信这只是个丫鬟。

    冀北侯夫人有点不放心,就在她仔细看云初的时候,冀北侯回来了,一眼就把云初认出来了。

    冀北侯看看云初,再看看颜宁,最后才看自己儿子。

    不用说了,这肯定是他儿子的主意。

    冀北侯夫人道,“既然是新买进府的丫鬟,带去多调教些时日再放在你身边。”

    颜宁忙道,“舅母,我想自己教她。”

    冀北侯夫人眉头一皱,冀北侯便道,“既然宁儿想自己教,你就让她教吧。”

    “正好趁机看看她管丫鬟的本事,省的将来出嫁了,你担心。”

    颜宁脸一红,“不和舅舅说了。”

    “檀儿,我们走。”

    说着,一把拉过云初的手,带她离开。

    冀北侯都同意了,冀北侯夫人还能说什么。

    颜宁带云初回了自己的院子,两个贴身伺候的丫鬟看的出来二少爷对云初不一般,说是丫鬟,不过是放在她们姑娘身边养着的。

    毕竟二少奶奶还没有着落,二少爷名声又不大好,说亲困难,这要没娶正妻就先纳妾,传出去,就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了。

    二少爷在外人看来是个纨绔,在府里威望还在大少爷之上,府里主子也不少,但最得下人喜欢的还是二少爷。

    能嫁给二少爷,是几世修的福分呢。

    就这样,云初在冀北侯府住下了,跟在颜宁身边,也就干研墨收拾书房的活。

    冀北侯生了三个儿子,但没有生女儿,府里就颜宁一个姑娘,还是表姑娘,没姐妹作伴,日子总枯燥了些。

    丫鬟虽然忠心,但和颜宁聊不到一块儿去,和她们谈论诗词歌赋,那就跟对牛弹琴差不了多少。

    可云初不同,她是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是文远伯府嫡女,她也没有姐妹,兄弟还比颜宁少一个。

    两个没有姐妹的人相见恨晚,成了最好的姐妹。

    文远伯府上下保住了性命,虽然流放了,但有命在,希望就在。

    三日后,文远伯府众人从刑部放出来,被压往流放之地。

    一早上,颜宁就带着云初出府了,在距离刑部大牢不远的地方逛街,只要他们出城,就一定能看到她们。

    看到云初一身丫鬟打扮,文远伯夫人泣不成声。

    她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女儿,从来没干过粗活,没想到会沦落到给人做丫鬟的地步。

    文远伯府到底是造了什么孽啊。

    彩蝶扶着文远伯夫人,她是边哭边笑。

    作为丫鬟,她知道做丫鬟的辛苦,但再辛苦,也比流放千里好上百倍。

    她知道,姑娘一定会想办法救她们的。

    颜宁给负责押送文远伯府的衙差塞了二百两银子,说受过文远伯府恩惠,拜托他们在路上多照拂点文远伯夫人他们。

    衙差没想到颜宁出手这么大方,二百两银子沉甸甸的,押送的疲惫在收到这么多银子后都消的一干二净了。

    云初则做了几个香包交给文远伯夫人,哽咽道,“我在香包里塞了些驱蚊的药草,你们随身带着。”

    文远伯夫人接香包的时候,紧紧的握着云初的手不松开。

    彩蝶接过香包,觉得香包有点沉。

    她惯常做香包,这绝对不只是药草的重量。

    等半道上打开一看,荷包里都是一粒粒的小金瓜子,足足百八十颗。

    文远伯府被抄家了,文远伯夫人她们身上干净的找不到一枚铜板。

    有了这些金瓜子,她们就能填饱肚子,不至于饿死在半路上。

    颜宁给了衙差二百两,额外再给三五十两给文远伯夫人,衙差也不眼热了。

    攀上冀北侯府的高枝,没准儿将来能往上爬呢,做人不能眼皮子太浅了。

    尤其颜宁还当着衙差的面道,“老伯爷为人善良,一定会有沉冤得雪的一天。”

    这话是说给文远伯夫人听得,也是说给衙差听的。

    他们要是半道上欺负文远伯府,要是文远伯府一辈子受着冤屈也就罢了,一旦昭雪,有他们这些衙差苦头吃。

    衙差笑道,“颜姑娘放心,我们一定毫发无损的把他们送到玉州。”

    颜宁道谢,然后把路让开。

    文远伯夫人频频回头张望,眼泪模糊的看不清。

    云初捂嘴哭,颜宁握着她的手。

    文远伯夫人就知道女儿待在冀北侯府表姑娘身边不会有危险。

    如此,她也就安心了。

    送行完,颜宁就带云初回府了。

    云初红肿着眼眶,望着颜宁,欲言又止。

    颜宁笑道,“和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我……。”

    “你是想向我二表哥道谢吧?”颜宁猜测道。

    云初点头,“有几日没见到他了。”

    颜宁笑道,“你想见我二表哥可不容易了。”

    云初望着她,一脸不解。

    “二表哥离京办事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颜宁道。

    云初眸底有些失望,想到她偷周靖严锦袍的事,想来他经常离京。

    等回来再好好谢他了。

    嗯。

    周靖严去了文远伯府所在之地梁州。

    这案子不好查,此行去梁州能不能有所收获,谁也不知道。

    但前些天,周靖严借皇后之手让皇上大赦天下,朝中有大臣一定要文远伯府上下的命,引起了上官暨的怀疑。

    周靖严没有官职在身,不用上朝,上官暨需要。

    有哪些大臣出来劝皇上斩草除根,他都记了下来,下朝后,查了梁州任免名册。

    还真叫上官暨发现了一点蛛丝马迹,其中一位大臣的门生在梁州任职。

    文远伯府和那大臣无冤无仇,那大臣就算不帮他,也没必要落井下石,定然是因为其门生之故。

    上官暨身为飞虎军统帅,无法脱身,只能周靖严往梁州跑一趟。

    临行前,上官暨让他查查那门生。

    周靖严快马加鞭赶到梁州后,就从那书生着手查文远伯府通敌叛国一案。

    他查到的情况和上官暨告诉他的大相径庭。

    那门生能做到现在这个位置,还是文远伯提拔的,他也是文远伯府的常客,而非他以为的和文远伯府有仇。

    周靖严在梁州待了足足一个多月,查文远伯这些年都和什么人结仇了,文远伯被杀,谁是最大的受益人。

    不是有仇,有利益之争,没人会冒这么大的风险污蔑文远伯府。

    只是查了许久,也没能查到点什么,周靖严决定先回京,或许上官暨那里查到什么线索了也说不一定。

    然而——

    就在他启程不到半日,在驿站内,周靖严找到了线索。

===第1227章 告状===

周靖严他们在驿站歇脚,碰到一男子在拿一幅画让人鉴别真假。

    那幅画是假的,出自随州一老者之手,老者一手临摹本事出神入化。

    只可惜四个月前唯一的独子被人绑架,得知噩耗,一口气没提上来死了。

    而那老者的儿子被人一剑封喉,还不知道是被什么人杀的。

    说到这事,议论者不免唏嘘长叹。

    随州比邻梁州,而文远伯府正是四个月前搜出通敌叛国的罪证。

    文远伯没有通敌叛国,那通敌的罪证又从何而来?

    直觉告诉他这其中必定有所关联。

    周靖严掉头赶往随州查老者被杀一案。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