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 >

第446章

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第446章

小说: 土匪医妃病娇少爷惹不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卫老国公来,钱知府从病榻上挣扎起身道“粮草被烧,老国公爷怎么来我们同州府了?”

    卫老国公看着他,道“那些商民的事,钱知府打算怎么办?”

    钱知府头疼道“粮草被烧,皇上正在气头上,这时候我上奏说那些船被烧毁,大家要赔偿,无疑是雪上添霜……。”

    “我也正为此事头疼,急的都病倒了,也没想出两全其美的法子来。”

    如果不是知道被烧毁的不是粮草,卫老国公当真要被钱知府的急皇上之所急感动了。

    等钱知府再问卫老国公来同州府所为何事的时候,卫老国公道“粮草被烧,边关又催着要粮草,我来同州府再调一拨粮草去边关。”

    钱知府愣了下,赶紧说同州府已经没有粮草了。

    卫老国公也没说什么,只说先去同州府粮仓看看还有多少存粮,再决定调多少去边关。

    钱知府要陪同,卫老国公没让。

    卫老国公是想打钱知府一个措手不及,可真到粮库一看,粮库里有存粮,但并不多,更达不到被烧毁的数目。

    朝廷从各州府调粮草,也不可能不给人留一点儿,万一遇到点天灾人祸,等朝廷拨粮草来救济,黄花菜都凉了。

    虽然知道同州府有问题,但捉奸捉双,捉贼拿脏,没有确凿证据,卫老国公也奈何不了钱知府。

    他也相信那么多粮草从同州府运出去,不可能没人知道。

    卫老国公暂且在同州府住下,以待查证。

    卫老国公在同州府待一天,钱知府就寝食难安一天,还得让人小心伺候着,不敢怠慢。

    为了让卫老国公早点离开,钱知府暗中煽动那些商人,让他们堵在卫老国公下榻之处,跪求卫老国公让朝堂赔他们的船。

    这是件棘手的事,没人愿意管,尤其对卫老国公来说,这不是他分内的事。

    可闹的再凶,卫老国公也没走,还真把那些商人给摆平了。

    让朝堂现在赔他们船那是不可能的,给他们欠条,那些商人也不敢收,尤其现在局势动荡,谁能保证朝堂就不会被推翻?

    一旦换了个朝廷,这欠条的账找谁收去?

    民不与官斗,找朝廷要钱,保不齐会把命搭进去。

    知道不可能,卫老国公也没提这事。

    他把那些商人都召集起来,让他们把各自船的价值写下来,自己写一份,彼此估算一份。

    卫老国公把那些船的价值定下来,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家中能买的起那么大的船,必定是殷实人家,家中田产铺子少不了。

    有田就得交税,卫老国公代替朝廷做了决定,允许他们用船的损失抵税,什么时候抵完,什么时候再和大家一样交税。

    有商人算了算道“这要抵十年呢。”

    卫老国公看了他一眼,道“你是不同意这样的解决办法?”

    那商人顿时哑然。

    虽然这方法并不合他们心意,可扪心自问,这可能已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让朝廷赔他们船,那是不可能的。

    这事和卫老国公本无关,钱知府借的船,出了事,就成了缩头乌龟,装病不见他们。

    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出来管事的,要是他们诸多挑剔,卫老国公直接走了,他们的损失可就打水漂了。

    虽然心有不满,也都忍了,拿了府衙盖了印章的承诺书离开。

    被烧毁的船事情暂时解决了,卫老国公似乎也没有留下的必要了,钱知府旁敲侧击卫老国公什么时候离开。

    就是钱知府这一问,让卫老国公生了疑心。

    同州府粮仓里并没有粮草,他找不到确凿证据证明粮草被烧是一个阴谋,他留下来对钱知府构不成任何威胁。

    相反,他是卫老国公,一个小小知府不急着巴结他,反倒迫不及待的让他离开。

    这明显有问题。

    卫老国公耐着性子在同州府住下,暗中派人查探,查不到线索,无奈之下把钱知府的师爷绑了盘问。

    卫老国公一说船上运的不是粮草,而是石子和沙子,师爷就吓的浑身打靶子了。

    本来卫老国公来同州,他们就惴惴不安,他又一直不走,还知道石子的事……

    卫老国公给他一个坦白从宽的机会,师爷起初不肯说,暗卫刀架在他脖子上后,师爷什么都招了。

    当时船上运的确实不是粮草,而是石子和沙子。

    粮草也不在粮仓里,早就被钱知府派人一点点的运出来了。

    钱知府是齐王的人,那些粮草是给齐王起兵谋反准备的,放在粮仓里,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钱知府就被调走了,粮食早暗中转移出来,放在庄子上。

    整整两大庄子的粮草,可这些也对不上数。

    一问之下才知道钱知府对齐王也没有那么忠心耿耿,从粮仓里运出来的粮食,有一部分被钱知府偷偷放粮铺卖了,换成银两落入了自己的腰包。

    有师爷作证,卫老国公带人包围了钱府,抓了钱知府,钱府一干人等悉数入狱,所有家产全部充公。

    还有同州府和钱知府狼狈为奸的商户,尤其是帮着卖粮食的,卫老国公也没有放过。

    那两大庄子的粮食,卫老国公让人运去边关。

===第969章 自讨苦吃===

再说周管事,从军营离开后,先去了临州,在临州待了两天,就启程去肃州。

    结果半道上听周家铺子上的小厮说禹州魏家铺子出事了,铺子被查封,周四姑爷被下了狱。

    周管事一听这还了得,当即快马加鞭赶去禹州。

    魏家在禹州的胭脂铺贴了封条,周管事去见李管事,问魏家出了什么事。

    李管事叹息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知府夫人和禹州不少贵夫人用了魏家铺子上卖的美人阁的养颜膏,脸上起了不少红疹,不痛不痒也不消,大夫检查说是养颜膏有毒,知府找四姑爷要解药,四姑爷说药膏不可能出问题,知府一气之下就派人把魏家铺子给查封了。”

    魏家铺子被查封,李管事实在摸不着头脑。

    知府夫人过寿,周四姑爷可是送了厚礼,和知府关系不错。

    再者在养颜膏里下毒,这么蠢的事,败坏铺子名声的事,哪个生意人会干?

    做生意,这名声重要着呢。

    李管事看着周管事道“我正要去探监呢,你和我一起去吧。”

    周管事虽然不喜周四姑爷,可那也是周家四姑爷,他忍心看四姑爷下狱,也不忍心四姑奶奶着急伤心啊,少不得和李管事跑一趟了。

    使了银子,才进得大牢,周四姑爷一脸狼狈。

    周管事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周四姑爷三缄其口,一个字不肯说。

    他不说,别人就是想帮他都帮不了。

    周管事和李管事只尽自己本分,别说他们做下人的不能对姑爷不敬了,就算能,还隔着牢门呢。

    什么都问不出来,周管事和李管事就走了。

    两人主动探监,周四姑爷不肯说,两天后,周四姑爷又花钱让狱卒帮他给周管事传话了。

    知府夫人脸上的红疹一直不消,虽然不痛不痒,可脸上长红疹难看啊。

    知府夫人吵知府要给她治脸,知府给大夫施压,大夫束手无策,让他找下毒之人拿解药。

    知府没辄,只能对周四姑爷用刑了。

    三十大板打下去,里子都保不住了,哪还顾的上面子?

    周管事能怎么办,只能再进牢房了。

    看着周四姑爷被打的皮开肉绽的趴在那里,周管事还觉得打的好,让他抢周家生意,不是亲兄弟明算账吗,这会儿又想起周家来了?

    周管事看着他道“四姑爷找我来是有事要吩咐?”

    周四姑爷扭头看着他。

    一动。

    屁股扯着伤口疼他的呲牙咧嘴的闷疼出声。

    他看着周管事道“是美人阁二管事算计了我!”

    周管事眉心一拢。

    镇北王世子妃算计他的?

    周管事觉得有这个可能,但镇北王世子妃什么身份,她不会无端算计他,尤其知道他是周家四姑爷就更不可能了。

    除非是他自己撞她手里头去了。

    周管事冷淡道“美人阁二管事我了解,她不会算计四姑爷,四姑爷为何这么说?”

    周四姑爷不想说自己偷买美人阁秘方,自己让人调制养颜膏卖的事,只一口咬定就是紫灵害的他。

    他不说实话,周管事道“捉奸捉双,捉贼拿赃,那是美人阁二管事,四姑爷一句怀疑,就要我去找她对峙吗?”

    “您要不肯说,那我就先回去了。”

    “我还有事急着去肃州。”

    言外之意,他一走,就休想他出面管这事了。

    周管事转身就走,周四姑爷哪能让他走啊,周老爷还不知道在哪里,只有周管事和美人阁二管事说的上话了。

    周四姑爷自认倒霉,不过这笔账,他迟早和美人阁二管事算清!

    周管事一脸我要听实话的表情,周四姑爷只能咬着牙把实话说了“美人阁二管事让我给他一万五千两,他把美人阁的秘方卖给我,我一时鬼迷心窍,上了他的当。”

    周管事“……。”

    周管事怒从心来。

    镇北王世子妃是什么人,会缺他那一万五千两吗?!

    “四姑爷想我帮你,却不肯和我说实话,你自己想办法救你自己吧!”周管事转身就走。

    周四姑爷的小厮赶紧把周管事拦下,道“是,是我们大少爷从美人阁二管事手里买的秘方……。”

    周管事气的头重脚轻。

    李管事扶着他,道“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

    四姑爷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心知肚明。

    也怪老爷看走了眼,没挑好女婿。

    周管事要走,李管事拦着他,他们毕竟只是下人,跟姑爷置气,不是自讨苦吃吗?

    周管事看着李管事道“这事,我帮不了他。”

    “怎么会?你和美人阁二管事不是关系挺好的吗?”李管事道。

    周管事看向牢房里的周四姑爷道“你可知道美人阁二管事是什么人?!”

    “不就是一个小小管事的?”周四姑爷不以为意。

    周管事冷冷一笑“一个小小管事?”

    “她就是镇北王世子妃!”

    周四姑爷一脸错愕,后背一阵发寒。

    这怎么可能?!

    周管事看着李管事道“镇北王世子妃的脾气,你们就算没亲眼见过,也该听过。”

    “四姑爷财迷心窍,想挖她的墙脚,还挖到她跟前了,她能轻饶了他?”

    “没有当场就砍了他脑袋,已经是世子妃宽厚,给七姑奶奶面子了!”

    周管事是气不打一处来。

    四姑爷不念翁婿情义,抢周家生意就算了,他连镇北王世子妃的主意都敢打。

    周管事都佩服自家四姑爷的胃口了。

    不是肥肉,他都不下口,现在崩了自己的牙,活该!

    丢下几句,周管事抬脚走人。

    这回李管事没拦着了,还跟着周管事一起走了。

    周四姑爷趴在床板上,面如死灰。

    他们的谈话,狱卒听得一清二楚,匆匆赶去禀告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也是吓的浑身冷汗涔涔。

    他没想到锦宁公主会大驾光临禹州府,他这个禹州知府竟然浑然不知。

    周四姑爷打镇北王世子妃美人阁的主意打到了镇北王世子妃跟前,自己被坑了一万五千两不算,还连带着那些买养颜膏的都倒了霉。

    知府大人是恨不得再打周四姑爷几十大板。

    但这板子不能打,还得指着周四姑爷去消镇北王世子妃的怒气,拿到解毒方子,恢复他家夫人的容貌。

    魏家铺子被查封,魏家大老爷得知消息,匆匆赶来禹州。

    周老爷也一起来了。

    听周管事说了事情原委,魏大老爷几乎站不住“孽子!孽子啊!”

    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敢打镇北王世子妃美人阁的主意,他是要把整个魏家都葬送掉吗?!

    周老爷也对自己的四女婿一脸失望。

    当初真是瞎了眼了,觉得魏大老爷人不错,养出来的儿子也必定不差,谁想到魏老爷为人周正,儿子走的竟是些歪门左道。

    魏大老爷知道周老爷和东凌侯关系不错,求他出面救他儿子。

    周老爷恨铁不成钢,可自己的女婿,怎么也得救,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女儿守寡。

    “东凌侯是最疼镇北王世子妃这个女儿的,得罪东凌侯都比得罪镇北王世子妃更容易摆平些。”

    “魏家这回不断几根肋骨,是别想世子妃消气了。”

    周管事站在一旁,是有话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们只想到东凌侯,别忘了还有皇上呢。

    东凌侯有多疼镇北王世子妃,皇上就有多疼。

    寿宁公主对上镇北王世子妃都是以卵击石,四姑爷一团豆腐也敢往世子妃手里头撞。

    周老爷也不大了解紫灵,他望着周管事道“可知道镇北王世子妃有什么喜好?”

    周管事知道自家老爷打算投其所好,哄镇北王世子妃消气,这方法用在别人身上,那是百试百灵,可在镇北王世子妃那里就未必了啊。

    “老爷,镇北王世子妃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她想要什么没有,哪是那么容易哄得她消气的?”周管事道。

    “那她喜欢什么,只要我魏家有,一定双手奉上。”魏大老爷急道。

    周管事摇头“我虽陪了世子妃一路,还真不知道她有什么喜好,倒是知道她对边关战事很上心,自掏腰包买了四万两的粮食带去边关。”

    “亲家老爷要送,就送粮食去边关吧,或许世子妃会看着魏家忠于朝廷的份上消气。”

    最后一句,周管事自己都说的无力。

    连皇上最宠爱的锦宁公主的美人阁都敢打主意,谈什么忠于朝廷?

    希望这回四姑爷能吃一堑长一智。

    魏大老爷从知道自己儿子惹的是镇北王世子妃后就六神无主了,周老爷也觉得送粮草是最稳妥的。

    讨好不了镇北王世子妃,也能讨东凌侯和皇上的欢心。

    他和东凌侯又有多年交情,说几句软话,东凌侯消气了,帮着劝镇北王世子妃几句,应该就能拿到解药了。

    魏大老爷赶紧差人筹集粮草。

    要让镇北王世子妃消气,这粮草的数目必定不能少了。

    魏家粮铺的粮食根本不够,四处派人运粮,还得去借。

    魏大老爷做生意多年,还没这么低三下四求过人,想活活抽死自己儿子的心都有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第970章 阴谋===

这一日,紫灵和秦菡儿她们在军医处帮忙调制金疮药。

    在战场,没有比金疮药消耗更大的药了,多少都用得掉。

    这还多亏了紫灵的药方改良过,用的药材分量少一些,效果还更强。

    就这一张方子就给朝廷不知道节省了多少钱,救了多少人命。

    有些乏了,也到了吃午饭的时辰,紫灵就和秦菡儿回营帐。

    从军医处离开,看到那些将士们蹲在营帐外吃馒头,碗里是稀饭。

    紫灵看了一眼,眉头拧紧了几分。

    稀饭比前几日淡了不少,都开清可见底了。

    “朝廷的粮草还没有送来吗?”紫灵问道。

    芊芊摇头“还没呢,侯爷已经连送了三封奏折去催了。”

    幸亏他们带了银票在身上,还坑了周四姑爷和孙知府两万两,买了粮食来,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