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

第143章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第143章

小说: 嫡姐咸鱼后我被迫上位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辛媛这个儿媳妇,燕国公连见都没见过,自然免不了有几分生疏,许静姝是长媳,但是公公和儿媳之间本来就隔着一道,问过安之后什么都没说。
  再说燕明荞,跟燕国公本来就不够亲,两年未见,如今也是快十五岁的大姑娘了,自然不可能跟父亲撒娇,三人也就是问了问萧阳如何,宁氏身体可康健,就把燕国公心里弄得不耐烦了,也不问问他身体怎么样了,光问这些没用的。
  而等到虞小娘她们过来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虞小娘她们对燕国公也有些生疏,而且说实在话,儿子都十几岁了,自己都三十多了,膝下也大多儿女双全,自然就没有那个心思去争宠了。
  再说经过这两年,这么乍一看,燕国公也没有从前好看,人老了,皱纹也多了两条,坐在夫人旁边,可不够看。
  真是,一回萧阳,就是不一样了。
  这人都是比较出来的,从前燕国公在府上的时候,她们的日子反倒没有这两年燕国公不在府上的时候过得好。
  夫人会给她们银子,只要安分、听话、懂事,就有好日子过,对她们的孩子也好,一视同仁,那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盼着燕国公回来呀?
  而且这么大的岁数,她们可不想再生孩子了。
  就连从前跟孟小娘争过宠的苏巧慧也是这般想的,她觉得燕国公还没有夫人靠得住。当初小产,燕国公都没问几句,也没把孟小娘怎么样,还是夫人照顾她,现在还给她容身之所。
  虞小娘她们是妾室,从前最拔尖、最爱争宠的孟小娘已经没了,她们这些人又都听沈氏的话,沈氏没开口之前,她们是不会开口的。有人甚至低着头,想裙子上的花样子。
  几位小公子排排站着,连着燕明芸她们,也都站着,只有年纪最大的燕明荞,坐在了沈氏旁边。
  众人不说话,还是沈氏开口道:“公爷在萧阳待了两年,都不想念明远他们的吗?快跟他们说说话呀。”
  “明远,你也同你父亲说说,你功课如何?”
  沈氏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燕明远立马往前站了一步。
  燕明远说了一通,他功课还不错,他今年十岁,先生还夸过他。只不过燕国公现在也不懂这些,听也听不太懂。
  两个小女儿,虽然不露怯,但也好奇地看着燕国公。其中一个是从前孟小娘的孩子,那会儿燕国公还很喜欢明芸,但是燕国公去萧阳的时候,明芸还小,毕竟当初守孝,也不是谁都去了。
  现在跟个陌生人似的,也没跑过来喊他父亲。
  一时之间,燕国公心里百感交集,“好了好了,你功课不错,是你自己上进,也是你母亲教导得好。”
  燕明远说道:“母亲的确常常教诲孩儿,要努力上进,友爱兄弟姐妹们。”
  燕明远是虞小娘的儿子,虞小娘说道:“公爷不在府上的这些日子,大事小事都是夫人操持,五姑娘也会帮着些。就是我们,什么都不干,光坐享其成了。”
  燕国公觉得虞小娘这话里有话,好像在点他一样。而且明远说友爱兄弟,这是说谁不友爱兄弟吗。
  还是沈氏摇了摇头,“公爷你别听虞小娘她们乱说,哪儿有,这两年府上的事儿都是明荞操持,然后辛媛和静姝也帮了不少,我这光在屋里看书了,没费什么心,都快闲出病来了。不过她们做得也的确不错,公爷等梳洗之后,好好在府上转转就知道了。”
  燕国公在心里深吸了口气,说道:“的确,舟车劳顿,我的确累了,先休息吧。晚上咱们一块儿吃个饭,一家人也算团聚了。”
  若说回来之前,燕国公的心就像一盆炭火,想孩子围着他转,全府上下都听他的,但现在火已经被浇灭了。
  他本来还想趁沈氏提承爵的事时,说说让燕明泽回来,可沈氏不提,若是他提……沈氏自然不可能同意。
  而且,他若先提,自然就落了下风。
  可是……要是沈氏一直不提,那怎么办。
  而且如今这情形,他回来和没回来,有什么区别吗。
  晚上家宴,也没出现燕国公想象中的一群人围着他转的场景。还是沈氏张落一家人用饭,而且身边还有熙宜,得照顾着,众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几个妾室会说起时兴的花样和料子,沈氏会问许静姝和章辛媛两个孙子平日吃什么,燕明荞是沈氏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这一桌人很少有人跟燕国公说话。
  燕国公也很难插进去嘴,他甚至想,就算燕明泽真的回来了,这个家还能有他的容身之处吗。
  沈氏会让燕明泽回来吗。
  他回盛京前,宁氏和他说,好好过日子,别拿着这个事不放,无论如何明轩都会承爵,干嘛不痛痛快快的。
  惹那么多烦心事出来,最后被怨了,那燕明泽就算回来了,也没明轩上进,反倒是两头落不着好,何必呢。
  燕国公道:“念安啊,我这也回来了,什么时候跟上头递折子,让明轩承爵呐。”


第133章 年关
  自古以来都是长子继承家业; 也由长子养老,燕明轩孝顺,也出息; 燕国公压根就没想过让别人养老过。
  燕国公难得聪明了一回,母亲说得没错,以后他还要指望着燕明轩养老,何必现在把事情弄得难堪,让谁也不高兴。既然让燕明轩承爵; 那就高高兴兴的。
  他是见过沈氏怎么对待老国公和老夫人的; 很是孝顺。孝字压人是不错; 可给好吃好喝的是孝顺; 言语关心儿孙膝下环绕也是孝顺。
  明轩和明烨都长大了; 又都娶了媳妇儿; 这两个儿媳妇一看就听沈氏的。况且明玉和明荞的婚事都不错。他的后半辈子; 还得靠着儿子和女儿; 惹他们不高兴; 他后半辈子就没指望了。
  燕国公是真怕了; 怕他提让燕明泽回燕国公府的事后; 沈氏一个不高兴,他在这府上的境况; 比现在还难堪。这些妾室好像不是他的,是沈氏的。
  看虞小娘和苏巧慧; 围着沈氏献殷勤; 都没人理会他。
  明泽去了县城赴任,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 管他干什么。燕国公觉得自己都管不了了; 他的境况都不怎么好; 府上都没人愿意搭理他,他哪还有闲心管燕明泽。
  所以燕国公才会当着府上妾室孩子的面,跟沈氏提燕明轩承爵的事。
  也是给沈氏个台阶下,他以为沈氏至少能高兴一点,谁知沈氏就笑了笑。
  燕国公最清楚沈氏面上笑和心底笑的不同之处了,就像明玉明轩定亲成亲,笑就和现在不一样。
  他心里直打鼓,“怎么了。”
  沈氏说道:“明轩现在不在盛京,而且公爷刚回来,怎么也得休息几日,不必先忙活这事的。快吃饭吧,看公爷都没怎么吃,可是做得饭菜不合胃口?哪道菜不好吃,就让下面人换了。”
  哪里是饭菜不合胃口,在萧阳这几年,燕国公并不怎么重口腹之欲。
  后来多是陪着宁氏用饭,宁氏口味清淡,且萧阳的饭菜是没有盛京好吃的,也没有这么多花哨东西。更何况萧阳燕家是他弟媳管,没有燕国公府这么富裕,所以燕国公也不好意思提各种乱七八糟的要求。
  要是往常,肯定吃好喝好,只不过今日心里有事,所以没顾上吃饭。
  “过阵子也行……倒是不急,不过我这赶回来也是为了这事,你放心好了,明轩真的长进了,哈哈。”燕国公干笑着道。
  但沈氏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刚回燕国公府的时候,燕国公可没说这些话,脸色也不像现在这样。如今不过是看清了自己在家中的位置,所以又想讨好罢了。
  不过,沈氏也不在意他心里想什么,儿子能顺利承爵就好,理会那么多做甚。
  沈氏说了句场面话,“他自己上进是没错,不过也有静姝在一旁规劝的功劳。明轩能挣功名,离不开家中的每一个人,当然也有公爷的功劳。”
  燕明荞低下了头,她觉得她对父亲有一点不孝顺,不然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想笑了。
  不过母亲说得也没错,因为父亲于他们有生恩。就算父亲没怎么管过他们,但是生恩摆在这里,没有父亲,也就没有他们,那自然是有一份功劳在的。
  燕国公吃了口菜,惭愧道:“夫人这话说的,我在萧阳守孝,能帮得上什么忙。这府上还是多亏了夫人操持,还有这些孩子们,才能这么井井有条,我敬夫人一杯。”
  这么多人面前,沈氏也不会不给燕国公面子,她饮了一口酒,然后劝燕国公快些吃饭,不然一会儿饭菜都凉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燕国公的错觉,总觉得说了这些话之后,沈氏对他的脸色好了点。还有虞小娘她们,也是,看沈氏给他夹菜,就会过来布菜,一直说他去萧阳辛苦,这回燕国公好好吃了几口饭。
  家宴过后,虞小娘她们就回了各自的院子,许静姝和章辛媛也带着孩子回去了。
  沈氏留燕明荞一块打点收拾了收拾,没急着回正院。
  她对着燕明荞说了几句话,“你年纪还小,顾言心思也都在你身上,所以就觉得好,但是凡事都得留个心眼。”
  “从前你父亲也挺不错的,也不知为何,慢慢地就变成了这样。”沈氏道,“你的兄长姐姐们都成亲了,如今就剩你一个。原本还觉得时间过得慢,可看你父亲回来了,马上就还有一个月就过年了,我想着再有一年多,你也要嫁人了。”
  一天天就是这样过去的。
  沈氏只是感慨,原以为燕国公会自己拗着性子拗几日,谁知道还不到一天,自己就改口了。她自然希望女儿成亲之后婚姻美满,只不过这天底下男人都这样。
  多个心眼总比没心眼得好。
  “生意还是得做,你要有自己的事儿忙,别一门心思都放在顾言身上。”
  日子是自己过的,这是沈氏这个当母亲的唯一能叮嘱的。
  燕明荞乖乖地点了点头,其实她觉得母亲最不容易,要顾虑这个顾虑那个。现在她看见熙宜,就想起自己来。熙宜今年六岁,当初她来正院的时候,也是这个年纪。
  如今都长这么大了,就像母亲说的,再有个一年半多,她就要嫁人了。
  不过在她嫁人之前,大哥能承爵,大嫂、二嫂能孝顺母亲,还有熙宜、延哥儿他们,都能逗母亲开心,她就算嫁人也是放心的。
  到时候常回来看看,她也不担心母亲会孤单受欺负。
  父亲回来,至少没说别的,也是好事。怎么说,这个年都能安安生生地过下去。
  母女俩也没有在这儿留太久,然后就一同回去了。燕明荞得回荞安轩,沈氏还得回正院。燕国公今日才回来,总不能立马就给推到妾室那里去,不过两人年纪都这么大了,同床共枕而已,沈氏也无所谓。
  十一月就三十天,燕国公回来的第三日,就进了腊月。府上的几位小公子一大早就要回书院,而明芸熙宜她们也要读书。
  至于让燕明轩承爵的事,还是初二这天,燕国公又跟沈氏提了一遍,沈氏这才点头同意。
  燕国公就觉得,这根本就不是燕明轩和沈氏求着他想要继承燕国公府,而是他求着沈氏要把燕国公府给送出去,这让他心里怪不得劲儿的。
  明明想要沈氏提,这回彻底落了下风。
  不过沈氏对他好了点,府里人也是,让燕国公终于有了归家的感觉。
  燕国公肯定要往上头递折子,只是他如今没有官职,还得进宫一趟,托太妃说说话。而且就论承爵这事儿,虽然对燕国公府来说是件大事,但是对皇上来说,只是一件小得跟芝麻大小差不多大的事。
  朝廷事务繁忙,等皇上看见这封折子,还不定几日后呢。
  所以沈氏也不着急。
  腊月有几个节日要过,先是腊八,得煮腊八粥吃,今年燕国公府就不打算去城外施粥了,因为盛京这边大丰收,穷苦的百姓还真不多。而兆州一带水患,一家人就凑了一千两银子,送去了那边,施粥施米,也算是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燕明荞初一的时候还和顾绵去上香了,捐了香油钱,保佑兄长承爵,一切顺利无恙。
  腊八这天就是喝腊八粥,燕国公府的腊八粥是从昨儿晚上就开始熬的,真的是又香又甜。
  一大早醒来,就闻见外面的甜香气了。
  小火熬粥,米开花却不软烂,时辰足,所以各种米豆子和红枣的味道混在一起,闻着香甜,入口却不甜腻。
  好吃在米香软,豆子烂而不散,粥汁浓稠却不是勾芡出来的,甜味更多是枣子的味道,隐隐有红糖味,但是一点都不腻人。
  冬日天冷,燕明荞本来偏爱面汤米粉这类的吃食,一早喝了热乎乎的粥,觉得还真好吃,就让厨房的人装了一食盒,然后去了太傅府。
  前两日刚下过雪,街上的雪还没化干净,哪怕在马车里,都能感觉到寒意。
  到了太傅府,也没用通禀,燕明荞就跟着领路的小厮进府了,等到了内院,带路的人又换了一个,这就到了顾绵的院子。
  虽然来过许多次,早已熟门熟路,但毕竟是别人家,肯定得有人带着才行。
  谁知进屋之后,看见顾绵病恹恹地躺在床上,脸色惨白,浑身上下盖着厚被子,光燕明荞能看见的被子就有两床,从脖子到脚都盖着,就露出一张小脸来,看样子还没梳洗过,当真是可怜至极。
  燕明荞小声问道:“你这是来月事了?你不是不疼的吗,冬日里又摸不到凉,怎么成这样了?”
  顾绵点了下头,先嘶了一口又小心翻了个身,冲着燕明荞躺着,“原来的时候是不疼,不过前阵子我兄长不是做了抓雪球的夹子嘛,你也有,你的是个兔子,我的是个鸭子。前两日下雪,我在外面玩儿了半天,夹了有二十来个雪球,然后还和丫鬟们打雪仗来着……哎嘶……结果月事提前了不说,还这样疼。”
  说起打雪仗夹雪球的时候,顾绵眼里还有亮光呢,不过说完又疼得直皱眉。
  燕明荞当然记着那个夹雪球的,就是两块木头弄了一个夹子,中间是铁丝弯成的弹簧,木头中间挖了兔子的形状,用力把雪加到里面,使劲压压,出来的就是一个兔子形状的雪球。
  巧思难得,不过知道怎么做之后还挺好做的。因为这个特别好玩,两个人还做了桩小生意,这才十几天,就赚了不少银子了。
  可是好玩儿是好玩儿,但也不能这么玩啊。那么冷的天,玩半天,不着寒气才怪。
  燕明荞道:“你就躺着吧,被窝里多弄几个汤婆子,等暖和过来发发汗,就不怎么疼了。可喝了姜水,姜水最是驱寒。”
  顾绵摇了摇头,“那个太辣了,喝了几口我就没喝了,也不好喝啊。”
  燕明荞无奈叹了口气,把饭盒打开,问顾绵的丫鬟要了碗和勺子,“我带了腊八粥过来,你好歹吃一些,不然肚子难受,胃里也不舒坦的,就更难受了。我喂你,就这样吃点吧。”
  燕明荞估计她早饭也没吃,粥拿出来顾绵就闻到香甜的味道,本来肚子就饿,肚子疼着,连着胃也不怎么舒服,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
  不过,燕国公府的饭菜一向比太傅府的好吃。
  顾绵坐起来了一点,看着燕明荞笑了笑,“明荞你可真好!”
  燕明荞笑了笑,“喂你喝粥就好了呀,张嘴。”
  燕明荞把粥吹了吹,顾绵尝着,不烫却热,入口有甜味,是那种微甜,一点都不齁嗓子。
  软糯的米,浓稠的粥,虽然肚子还疼,但喝下一口,已经比刚才好受多了的。
  顾绵道:“怎么比我家做的好吃这么多,好香软。”
  燕明荞道:“里面好像还有糯米花胶,所以才会浓稠一些。张嘴快喝吧,多喝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