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在年代文里吃瓜 >

第110章

在年代文里吃瓜-第110章

小说: 在年代文里吃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善织了会儿毛衣便将东西收起来,抱着有点昏昏欲睡的苏小楼躺下来,轻轻拍打着她的背,小声的哄着她睡觉。
  刚刚还热闹的车厢,霎时间就变的安静起来。
  “你们这是准备去京城读大学么?”杨啸看书实在看不下去,干脆靠在墙壁上跟苏卫清聊天:“我一路上看过好几对你们这样的夫妻,不过他们大多数都是男同志要上大学,女同志多数是送人的,像你们这样夫妻两个还带着孩子,实在是少见。”
  “说不定我们是去探亲的呢?”
  苏卫清一听也来了兴趣,也不知道这人从哪方面看出他们是去上大学的。
  “不会。”
  却不想杨啸笃定地摇头:“我这人看得准,你们肯定是去上大学的。”
  “从哪方面看的出来?”苏卫清也学着杨啸的样子背靠着墙壁,大床腿挂在床沿,怕叫老爷子看着不雅,还特意坐到了老爷子脚那一边。
  “就是一种感觉。”杨啸摇头,真要他说,他也说不出来。
  见苏卫清一脸不信,他赶紧说道:“其实我这人特奇怪,有种特别的直觉,你还真不信,我之前还因为这直觉抓住过特务呢。”
  睡在下铺的黎善骤然睁开眼睛。
  直觉?
  抓住特务?叫杨啸?
  黎善知道这人是谁了,这不就是苏卫海从研究所辞职回家后,帮助苏卫海追查当初疫苗资料被盗的警察么?当然,最后被证实是国安里的人,为了调查这件事故意和苏卫海结识,以苏卫海朋友的身份介入调查,最后自然也调查出了真相。
  不过,这些经历都不如他爷爷在黎善眼里闪闪发光。
  没错,这位爷爷正是未来两年做医生技能培训的老师之一,华国的医学泰斗杨自鸣老先生。
  黎善:“……”
  这么巧的么?
  难不成她和大嫂一样,也有女主光环?
  【当然没有。】
  系统顿时急了,它可是个【炮灰抚育主角系统】,宿主要是有女主光环的话,它怎么办?!
  所以黎善怎么可能会有女主光环?
  明明是它——【系统大人】亲自出马,给创造的这个巧合!
  【??作者有话说】
  【系统】急死了,黎善怎么能是女主角?
  她只是我的宿主,一个女炮灰!


第118章 笔记
  ◎赶紧先把人搂窝里来才行。◎
  系统是个好系统; 就是有时候想的有点多。
  黎善一边敷衍地安抚着系统,一边在心底盘算着,该怎么合理的在杨老先生面前表露出自己想要上医学院的想法; 毕竟系统好容易给创造的‘巧合’; 她不好好利用一下; 也太浪费了。
  【……】
  从黎善脑海中摸捉到想法的系统差点红了电子屏。
  不过还是从系统图书馆里偷渡出一本医书来:【书在被子里。】
  黎善:“……”
  怪不得她感觉自己和苏小楼贴在一起的缝隙里,突然一片冰凉呢。
  她小心翼翼地挪了挪身子,伸手将书给拿了出来,在看见书面封皮的一瞬间,黎善的表情不由有些空白,无它,这本书不是什么医书教材,相反; 这本册子上得笔迹十分熟悉; 俨然就是她自己的笔迹。
  与其说是书; 不如说是一本笔记更为准确。
  是她穿越那些世界时,时不时随手记下的一些病例,那时候的她; 为了养育任务目标,没办法去医院上班; 最大的成就不过是开了小医疗室,自然接触不到更严重的病例,所以这册子里; 记录的大多是基础病。
  可别小看基础病。
  这些病往往沉疴难愈,最是难以琢磨; 要是研究透了; 做个保健医生也是绰绰有余了。
  黎善摩挲着册子的封皮; 眼中怀念一闪而过。
  随即也瞬间明白系统将这本册子还给她的原因,她既然在基础病方面有研究,自然要将自己的长处给表现出来,更何况,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临床的人来说,反倒是基础病研究更适合她。
  毕竟她也接触不到更严重的病例了。
  怀念怅惋的情绪一闪而过,黎善很快投入到另一种状态里,她先小心翼翼地坐起来,然后将被子给苏小楼掖好了,自己整了整包的位置,才靠在包上看书。
  但凡那个杨老爷子眼神好点儿,都能看见她笔记本上手绘的人体穴位图。
  “怎么了?”
  黎善这么一动,上铺的苏卫清感激问道。
  “没事。”黎善对着他摇摇头:“我睡不着,看看书,小楼睡了,你们声音小点儿。”
  “好。”
  苏卫清这才放心的点点头,对着杨啸使了使眼色,杨啸也十分配合地小了声音,随即又笑了起来:“以前在部队的时候,咱嗓门都大,孩子们也都习惯了。”
  “我家小楼可不行。”苏卫清摇摇头,对孩子的事他一带而过,多的话没说,直接转移话题:“你们去京城可曾有落脚的地方呢?”
  “有了,我们本来就是京城人,家里还有个老宅子呢。”虽然不大,但祖孙两个人住够了。
  再说了,一旦杨老先生恢复工作,学校也是会分配住宅的。
  苏卫清没想到这对祖孙居然本身就是京城本地人,至于为什么会从宁省上火车,他也不好多问,毕竟这年头,这个年纪,还要这样长途奔波,本身就是一件稀奇事情,再结合杨啸之前的自我介绍,苏卫清自然会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上去。
  所以他也不问了。
  黎善压根没听上铺两个人的寒暄,她这会儿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手里的册子。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这册子里的病例都是她曾经遭遇过,亲手接诊过,也是她亲手记录下来的,可此时再看,依旧有一种十分新鲜地感觉。
  甚至在药厂工作的这几年,她对一些病症还有一些新的办法。
  于是便从包里翻出一只铅笔来,在旁边的空白处,将自己的心得体悟给写了下来。
  她这样认真,自然没发现,隔壁的杨老爷子连眼镜都戴起来了,正如黎善所想的那样,杨老爷子一睁眼,就被对面黎善手上册子里的人体穴位图给吸引了目光。
  他倒不至于认为身份曝光,这人冲着他来的,只觉得太巧了,刚好买到一间卧铺包厢,恰好对医学感兴趣而已。
  尤其黎善看着看着,居然还在册子上写起字来。
  杨老爷子:“……”
  “那个……同志,能不能将你手上的医书借我瞧两眼?”
  杨老爷子对着黎善不好意思地笑笑。
  这话正中黎善下怀呢,立即收了笔,将笔记本递过去:“这有什么,就是本笔记而已,您老尽管看,不着急还。”说着,又从包里翻出一本书来,这一次是正儿八经的数学课本。
  杨老先生拿到册子先是翻看了一遍,的的确确是医学笔记,上面不仅有穴位图,还有些自拟方,是用钢笔写的,但涂改很少,显然在记录在册子上之前,早已在心底模拟千百次,才能写的这样流畅自然。
  很快,他翻到刚刚黎善写铅笔字的地方。
  一个钢笔,一个铅笔,字迹却十分相似,若说哪里不同,只能所如今的字迹比之前的要更端正些,但写字的小习惯却并没有什么变化。
  昭示着,这册子就是眼前这位女同志的笔记。
  他抬眼看了眼女同志,只见她又拿着笔在书上写写画画了,同样的姿势,他自然看得清内容,是一本数学书,她正在解一道题,她落笔很慢,写的却很快,显然是在脑子里经过计算后才下笔的。
  这是黎善的习惯。
  杨老先生看了眼之后,就收回目光开始认真看这本册子。
  不得不说,册子里记录的病例都是很普通的病例,可纵然这样普通的病例,却有着千奇百怪的治疗方法,与其说是一本医生的行医手册,倒不如说是一本可以给赤脚医生学习的教材,因为里面很多案例,都是临场发挥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不如正规药,但急救却是可以的。
  医者的心都是相通的,没什么高低之分,只要能治好病,哪怕用的是路边随处可见的野草,那也是有效的。
  所以杨老爷子并不觉得这里面的治疗方式登不了大雅之堂。
  相反,他越看越入迷,以至于到了中午,杨啸都去将午饭买回来了,杨老爷子还维持着看书的姿势,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叫杨啸很是无奈。
  “爷爷,吃饭了。”杨啸没法子,将饭菜放下后就小声去喊杨老爷子:“再不吃饭菜都冷了。”
  “冷了就先放炉子上温着就是。”杨老爷子随口应了一声,显然不是头一回被提醒吃饭。
  杨啸哭笑不得:“咱们在火车上,怎么放炉子上温着?”
  又不是在家里。
  杨老爷子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换地方了。
  苏卫清手里也捧着红烧肉,一边给黎善她们娘俩掰馒头一边笑道:“老爷子这才叫真正的废寝忘食,咱们看书那点儿劲头可真算不上什么。”
  “可不是嘛。”黎善也下床穿鞋准备吃饭。
  苏小楼还没睡醒,但热饭不是随时有,所以哪怕孩子睡的香,苏卫清也是狠狠心将她喊了起来:“大闺女,吃饭了。”
  苏小楼拱了拱屁股,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打着呵欠坐起身来,头发乱糟糟,小脸还红扑扑的,两眼迷茫极了,显然还没完全清醒。
  直到看见桌上热气腾腾的红烧肉,瞬间清醒:“肉!”
  “对,大闺女,肉,快起来吃吧,爸给五花肉都挑出来给你吃。”苏卫清连被子带孩子一起抱起来,拉过旁边的包过来当凳子,就这样给苏小楼喂饭吃。
  苏小楼不高兴:“我自己吃。”
  “那可不行,你刚睡醒,身上热乎着,不能着凉。”
  苏卫清小声哄着苏小楼,杨啸也买了红烧肉,但杨老爷子没吃,他咬着馒头吃白菜豆腐,颇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杨啸给解释道:“我爷爷平常吃饭的时候偶尔看书。”
  黎善笑笑,表示并不在意。
  况且杨老爷子看的还是她写的医学手册,万一他老人家惊为天人,觉得她是个不出世的医学天才,要直接收她做亲传弟子呢?
  那可比上医学院厉害多了。
  这可是医学泰斗啊!
  奈何黎善到底没有真·女主光环,人家老爷子压根没这么想,只是收心吃饭的时候问道:“你对医学很有兴趣么?”
  “是啊,我俩以前就是在药厂上班的,她还是技术部的呢。”苏卫清立刻回答道:“别看我媳妇儿都孩子的妈了,但这学习的劲头可一点不小,当初考药厂还是第一名呢,我当初为了追她,可是废了不小的劲儿,努力学习追赶也没追的上。”
  杨啸还是头一回听人说这样的八卦,习惯使然又追问了两句。
  苏卫清便将当初相遇相识给说了一遍。
  杨老爷子一直在大口吃饭,没发表意见,一直到吃完了才继续问道:“你只复习了一个月就以第一名考进了药厂?”
  “我之前一直对医学很感兴趣。”
  “她之前还说要晚几年参加高考,等有医学院出来再说呢,我逼着她跟我一起考,毕竟这考大学的事,今日有明日无得,抓紧机会才是最重要。”
  “你说的对,要不是我脑子笨,我也去考大学了。”
  “你考什么大学,好好上你得班。”杨老爷子毫不留情的吐槽。
  显然他也觉得自家孙子不是考大学的料。
  “你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掌握这么多的医学知识,看来是真的很有天赋了。”杨老先生摩挲着笔记本的封皮,这笔记本不算新也不算旧,可见一直在翻,却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写。
  ”可惜现在医学院还没复学,我也只能先去别的专业学习着,以后有机会的话,再去碰碰运气了。”黎善满脸遗憾的唏嘘道。
  “这有什么难得,我爷爷回去就是筹备医学院的事,你要是不介意,先跟我爷爷学呗。”
  杨啸看得出来杨老爷子对黎善起了爱才之心,于是便主动替自家别扭爷爷发出邀请,如今愿意学医的人不算多,这样好的天赋也是少有。
  杨啸得趁着爷爷那些老同僚没发现前,赶紧先把人搂窝里来才行。
  【??作者有话说】
  【系统】:鱼饵先掏出来,钓一条大鱼。


第119章 房子
  ◎“你是这儿的原主人?”◎
  黎善的惊讶是装惊讶; 苏卫清的惊讶就是真·惊讶了。
  只见他先是满脸愕然,随即便是一脸惊喜地一把拉住杨老爷子的手:“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没想到居然这么巧。”说着他顺手将苏小楼塞进黎善怀里; 一屁股将杨啸给挤开; 自己坐到杨老爷子身边; 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黎善的丰功伟绩。
  譬如那优异的成绩,还有迄今为止都是热门药的蒲地蓝颗粒,包括后来的板蓝根颗粒,以及各种炮制后的中药粉,听得杨老爷子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宁省药厂的颗粒剂是你弄出来的?”
  要知道,之前宁省和周边几个地区的水痘传染病,他在部队里都听说了的,他那时候还想研究研究水痘病症的治疗方式; 谁曾想; 他还没开始动手; 又传来消息说疫情控制住了,紧接着,蒲地蓝颗粒剂就被引入了部队; 属于日常用药范围,主要作用于清热解毒; 咽喉肿痛之类的病症。
  黎善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其实也不能算是我弄出来的,主要家里孩子不爱喝药,我也是试试看; 谁曾想就成功了。”
  其实她不搞出颗粒剂,几年之后的台岛也会发明出颗粒剂; 届时这颗粒剂卖回来的时候; 那价格可是翻了倍的; 虽然她不清楚国家引进那些药花了多少钱,但绝不是个小数目。
  说起来,进口药一直是老百姓心底的痛。
  你说不用吧,进口药的药效确实好,可你说用吧,价钱也让人肉疼的很。
  哪怕后来国内药厂迅猛追赶,各大研究所同时研发,但进口药却依旧昂贵,哪怕到了几十年后,那些国外进口的特效药,也足以让人买到倾家荡产。
  黎善之前也曾幻想过利用系统图书馆努力追逐上国外科学家的进度。
  奈何她确实不是这方面的人才……
  “这本笔记是你写的吧。”杨老爷子举了举手里的笔记本对黎善说道:“我瞧着里面记录的很是清晰,你所你想学医,可我倒是觉得,你挺适合教书的。”
  黎善:“……”
  不不不,她对教书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失策啊!
  那本笔记本是为了自己准备的,以防穿越新世界的时候会遭遇到失忆之类的情节,所以才写的浅显易懂,条理分明,实际上她本人是真没什么当老师的天赋。
  “我还是更想当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黎善十分真诚地表示。
  杨老爷子看了她一眼,不由叹了口气:“你们这些年轻孩子啊,就是固执。”
  黎善笑笑。
  “杨啸说的对,我这次回去,确实是筹备医学院复学事宜,只不过今年肯定是不可能了,至少也得两年后才能复学,你若是愿意学,可以跟着学,学籍现在学校里挂着,且当做上医学院的预科,一旦复学后,你还得在学校上五年学,很有可能跟你一同参加高考的同学已经晋升,而你却还在上学,你真的做好心里准备了?”
  说着,杨老爷子看了眼苏卫清,又看了眼苏小楼:“你现在不是单身女青年了,你有自己的家庭,你还是好好思考一下,不要太冲动了。”
  正如杨啸所言,杨老爷子看见好苗子也是会心动的。
  但是学医是枯燥的,也是需要极为专注的一门学科,若是家人不支持的话,是很难学出来的,尤其黎善的孩子还小,正是需要母亲陪伴的时候。
  黎善愣住了,她是真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