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夏野 >

第25章

夏野-第25章

小说: 夏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剩下两位大佬……宁安然不动声色地瞧了眼两人,是谁要见她?
  心下思忖时,周司远先替她找起了答案。
  “您说要见的人是她?”
  他这话问的是袁老。没想到,要见她的人竟是袁老。
  宁安然端起茶杯,借着喝茶的动作观察着对面的老人,想听听他的答案。
  然而,袁老只是淡淡瞧了一眼周司远,答非所问地来了句:“去年底,部里决定设立航天新闻中心时,小宋来征询过我的意见,我表示非常支持。”
  宁安然知道他嘴里的“小宋”就是她和程俊的的顶头上司,航天部副部长宋云彬。
  随着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如何让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认识、了解到航天人、航天工作成为摆在管理层面前的问题。过去,这类宣传报道基本以航天部门提供基础稿件给央媒,再由他们进行加工制作,在深度、专业度等方面都有欠缺,加上要把握涉密等,往往一个主题报道要几经审核,程序相当繁琐。
  因此,航天部决定成立独立的新闻中心,由宋云彬负责筹建。
  为了组建一支专业过硬的新闻队伍,从去年年初起,宋云彬就在四海招贴,广纳贤士,宁安然就是被他亲自从兴平社挖来的。
  想来,应是宋云彬向袁老提起过自己。
  这个推断刚从宁安然心里闪过,就被对面的老人推翻。
  “我向小宋推荐了你。”他说。
  这回,就连程俊都露出了讶色。
  唯有常宏亮噙着点淡笑抿了口茶,视线若有似无地在宁安然和周司远身上转了一圈。
  压住心中的讶然,宁安然注视着袁老,微微皱眉,“我和您应该没见过吧?”
  其实,哪里需要答案。今天之前,除了媒体网络,她从未和这位航天功勋人物接触过,他为什么要主动向宋云彬推荐自己?
  袁老把她的疑惑看在眼里,慈爱地笑了笑,“我们是没见过,但我认识你。”
  “您认识我?”
  袁老微笑颔首,“我看过你很多视频,还有照片。”
  宁安然惊呆了,这位航天领域的泰斗居然看过她的视频,还很多?
  她在香江的一些视频确实很出圈,在社交平台传播度很高,但……面前这位笑容和蔼的老人,完全不像会去刷短视频网站的吧?
  “搞了半天,您原来是小宁的粉丝啊。”程俊玩笑。
  袁老笑:“小宁很优秀。”
  没有正面回答,对宁安然的喜爱却溢于言表。
  程俊又玩笑了两句,一旁的常宏亮则是全程手转着茶杯,淡淡瞥了眼拧着眉头的周司远。
  ————
  说话间,饭菜上桌,很简单的工作餐。
  只一眼,程俊便瞧出了端倪。
  果然,袁老把那道水煮肉片和醋溜白菜转到宁安然前边,说:“司远说这边川菜不错,你尝尝看。”
  到了这儿,宁安然十分确信袁老对她的态度“非同寻常”,第一想法便是周司远的关系。可转念又迷糊了……就算袁老知道他们的事,但那都已翻篇了。他现在有家有室的,袁老如此抬爱她又是为那般呢?
  心中迷雾重重,面上宁安然倒是发挥了记者善于聊天的技能,和袁老有说有笑地聊着。当聊到从繁华的香江到偏僻的高州会不会有落差时,她如实答:“落差倒没有,就是稍微有点不习惯,这里晚上太静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袁老偏头对常宏亮道,“我之前也提过,特别能吃苦是航天人该有精神,但不代表要让大家去做苦行僧。工作之余,该有的娱乐、文体活动还是得有。”
  “尤其对年轻人。”袁老瞥了眼周司远,“不能总让他们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每天两点一线。”
  常宏亮除了是载人航天的总工程师,还兼任高州基地负责人,闻言立即道:“你批评得对,晚点我就召集几个部门弄个方案出来。”
  说说聊聊,一顿饭就这样愉快地结束。
  从餐厅出来,程俊送袁老和常宏亮回宿舍午休。
  宁安然站在台阶上目送他们离开。可就在车子即将驶离时,后排车窗被降了下来,常宏亮从里探出半个头来,对立在她身后的周司远喊道:“阿远,小宁路不熟,你送她回宣传处。”
  身后并无响应,常宏亮却已朝他们挥手,升起车窗。
  车子缓缓驶离,空旷的大楼前,唯剩下她和周司远。
  宁安然不想和他独处太久,微抿唇,正斟酌如何礼貌告辞,就听身后传来不轻不重的两字:“走吧。”
  “不用。”宁安然侧身,平静地看着他,说:“我认识路,能自己回去。”
  周司远双手插在裤兜里,老神在在地注视了她几秒,嘴角撇出一点弧度,反问:“你认为他们是怕你迷路?”
  宁安然愣住。
  答案昭然若现。只是,袁老和常宏亮为何要这样做?
  “年纪大了,喜欢多管闲事。”周司远语调散漫地说。
  竟是有读心术一般,猜中了她的困惑。
  许是见她仍站着不动,周司远挑了下眉,“我下午还有会。”
  语气里透着点不耐烦。
  换作从前,宁安然一定反呛一句,“又没人让你送我。”
  如今,她只盯着他,微微一笑,“好的,再见。”
  周司远毫无防备地吃了个软刀子,波澜不兴的脸上难得有了一瞬的变化。
  须臾,他望着已径自转身离开的女人背影,慢慢挑起一点唇。
  宁安然没走出几步就感觉有人跟了上来,不用看也知道是周司远。
  自己态度已表明,至于他?她管不着也懒得管。
  骄阳悬挂在正空,周司远始终跟在她身后,隔着半米左右的距离,不远不近。
  宁安然则是半垂眸,不紧不慢地走着,脑子转得飞快,心中的疑团也越来越大。
  到了综合楼,宁安然没有回头道别,直接忽略了身后的男人,进了大楼。
  回到宣传处,杨帆正躺在午休椅上看电影。
  见到她,就问:“师傅带你去见谁啊?”
  宁安然不想被特殊看待,选择含糊其辞,“总部的人。”
  袁老和常宏亮都是部里领导,可不是总部的人。
  杨帆被成功带偏,“总部的啊,难怪。”
  宁安然牵了下唇,回到工位,目光不经意一偏,略怔。
  楼下,周司远竟没有走,而是站在马路上,一手插兜,一手拿着手机似在打电话。
  仿佛有感应般,他猛然抬起头来,往上看。
  基地所有大楼的玻璃窗都做了特殊处理,外面是看不见里面的。可是,宁安然就是觉得他应该在和她对视。
  见她一直望着窗外,杨帆好奇地支起脖子,“看什么呢?”
  “没什么。”宁安然拉下遮光帘,隔住了所有视线。
  “有多的午休椅吗?”她问。
  “有,黄老师早就给你准备了,就在你桌子下。”杨帆朝她的座位方向努了努下巴,“佳佳还给你准备了枕头和毯子。”
  老黄和佳佳在另一间办公室,宁安然决定下午再好好谢谢他们。
  只是,没等到上班,她就又被程俊叫走了。
  “下午有个研讨会,你和我一起去听听。”
  路上,程俊简单介绍了下午会议的主题——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会议。
  宁安然立刻想到了周司远中午那句话:“我下午有会。”
  看来,他们又要碰面了。
  **
  车子很快再次停在了89号楼前。不同的是,这一回,他们进了大厅没再往左拐,而是直接乘坐电梯达到9楼会议室。
  距离会议开始还有15分钟,会议室里却已乌压压的一片。
  有别于这两天她所见的一水蓝色制服,屋子里出现了好几种颜色和款式的衣服。
  白大褂、藏青色飞行服、浅灰条纹衬衫……
  全是来自全国各航天研究院的同事。
  程俊一进屋就碰见了几位老朋友,交待她:“小宁,你找下座位牌,坐宣传处就行。”
  然后,笑容满面地朝朋友奔了过去。
  宣传处是旁听,座位被排在最里的角落处。
  宁安然抱着笔记本,目不斜视地往里走,路过右边过道时,眼前忽然横出来一道人影。
  一记清冽的男音随即而至,“真的是你呀?”
  作者有话说:
  一口气替换了大几万字,新增了很多,也删减了很多,人要废了。
  建议大家从头看下来
  感谢在2022…12…17 00:52:15~2022…12…24 01:47: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再见蝉时雨、何米奇、咕噜噜嘣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梦境玩家 35瓶;花轰乐马 21瓶;太白 13瓶;Pure 10瓶;最好的太阳应该刺眼 8瓶;梅川酷子(黑化ing 6瓶;lily、跑快一点会迷路、果果 5瓶;55970344 3瓶;特快第一咸鱼、黎阳阳mio、菜菜爱吃桃 2瓶;60170571、淡似微尘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8章 
  宁安然立刻认出了对方; “是你?”
  眼前,穿着白色制服的男人就是前几天在飞机上同她一起吓唬“熊孩子”的那位男乘客。
  宁安然快速扫了眼他袖章上的建制——中国航天第八研究院。
  “原来你是八院的。”
  这几日天天听大伙提到八院一大批人来了基地,看来就有眼前这位。
  男人笑; “原来咱俩是同事。”
  当日; 他们俩做恶人; 轮番吓唬熊孩子; 终于换来了一舱乘客的宁静。因为都穿着常服,后来又被不同处室派去的车接走,压根没想到,居然都是航天系统的人。
  “你在哪个系统?”他问。
  宁安然指了指角落里的桌牌; “宣传处。”
  “你在宣传处?杨帆同部门?”
  一听就是认识杨帆。果然; 他接着道,“我和杨帆是大学同学,同寝室的好哥们儿。”
  宁安然哦了声,觉着这世界果然很小; 千丝万缕,尽是熟人。
  男人还要说什么; 就听前面突然有一阵骚动。
  两人循声望过去,发现是一行人从前门进来,为首是一头银发的袁老。而他身旁; 乌发黑眸; 气宇轩昂的青年正是周司远。
  不用主持人召集; 原本散落在会场聊天的其他人迅速收了话题; 纷纷回座位。
  和宁安然说话的男人也赶紧道:“我先过去; 晚点再聊。”
  宁安然颔首; 正要走; 跑出了两步的男人却突然回过头来; 冲她笑道,“忘了说,我叫陆沉。”
  说完,也不等她自我介绍就快步跑向了会议桌。
  宁安然看了眼他跑远的背影,抓紧回位置,没注意到有一道视线落在她身上。
  **
  两点整,会议正式开始。
  各大系统和研究院的负责人围绕主题:空间站验证的首飞进行技术研讨。
  按照战略规划,中国空间站工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会先后安排六次飞行任务,从而验证空间站建设各环节的技术是否达到了标准,待确定后,再进入空间站的正式建站,也就是第二阶段。
  而在这六次飞行中,首次飞行任务就是验证新一代运载火…箭能否将更重的空间站运往太空,而它要搭载的正是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试验船。
  “长风五号B的设计运载量是按照空间站建设研制的,承载量是试验船的2倍。”陆沉代表八院报告运载火箭的研制进展。
  只见他单手操控着笔电,一面展示相关实验数据和报告,一边沉着自信地介绍:“除了运载力,在长风五号A基础上,我们还做了一个升级,实现了低轨和高轨的变速运行,能更有效地节省燃料,减少动力损耗……”
  宁安然边听边记并在心里感叹,当年真该好好学物理和数学,也不至于现在完全像在听天书。
  陆沉汇报时,袁老和常宏亮一直在频频点头,瞧得出无论是对八院、还是这位年轻人都十分满意。
  相比之下,坐在袁老边的周司远神色淡然得多,只是专注地盯着演示屏幕,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上几笔。
  八院是最后一个汇报的单位,等陆沉报告完毕。袁老推了推眼镜,环视一圈,问:“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见其他人皆摇头,袁老目光转向了周司远,“司远,你讲几句?”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同一处。
  而听到自己名字,正在做记录的周司远缓缓抬起头,露出坚毅俊朗的眉眼和利落凌厉的下颌线。
  宁安然的视线却被他手里的黑金色的钢笔吸引。
  如果她没认错,那是她高二时送他的生日礼物。彼时,他们刚分文理班,那天,晚自习后,她把包装好的礼物塞到他手里,快速说:“送你的。”
  说完就要跑,却被他扯住校服袖子,要笑不笑地问:“为什么送我?”
  “明知故问。”宁安然白他。
  周司远抻着笑,弯腰看着她眼睛,“宁安然,你偷偷查我生日?”
  “谁偷偷了?”宁安然嘟囔,耳朵却不争气地红了起来。
  偏偏周司远恶劣得很,还点穿她,“宁安然,你耳朵又红了。”
  宁安然又气又窘,最后只能横了他一眼,跑上了楼,可刚坐下,就接到他电话。
  “宁安然。”少年清浅的声音贴在耳边,“很久没人给我过生日了,谢谢你。”
  “那我讲几句。”扩音器将男人沉稳的声音送至耳边,与记忆中的少年音截然不同。
  宁安然抬眸望着他,嬉笑闲散的少年面孔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眼前目光如炬的青年,而他没有作任何铺垫客套,一开口就直奔问题点:“试验船需要完成独立在轨飞行和实行自主控轨,制动点选在哪里?”
  “我们目前设计的制动点是在轨道的远地点。”负责制动设计系统的总工立马接过话,“这个速度正好是月球返回地面时的再入速度,距离落脚点地面航程是16500公里。”
  宁安然快速回忆起前面飞船设计系统负责人介绍时提过,新一代载人飞船真正用途是为了登月。显然,周司远和制动系统的工程师们,都是围绕这点在作更长远的思考。
  “方舟飞船站点跟踪速度最大是7分钟,按照这个距离和飞船模拟加速度,这个站点应该是圣地亚哥,在境外测控时间要一个半小时,保障方面怎么安排?”周司远接着问。
  这回,没等测控中心的人答,程俊先在旁边小声叹了句,“他这是把测控点全记住了啊。”
  不仅记住了全球测控的点位,就连时间都计算得很精准。
  “针对您提的这点,我们已经计划在喀什站增强布设,采用S式波段,应该可以捕获跟踪到还在国外上空的试验船。”测控中心人连忙答。
  “尽快做测控测试,另外,我建议再增加雷达和USB点对发射。”周司远说。
  “这点我们也考虑到了……”
  宁安然边听边快速记着笔记,并不时在一些地方标记问号。因为,同刚才各系统的汇报相比,周司远的提问更深更细,也是各个环节中最容易出纰漏的地方。
  虽然是同样听不懂,但在一问一答中,宁安然已然能看出他对整个项目把握得非常全,哪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了然于胸。
  果然,等他问完,袁老和参会的顾问领导们都露出了赞赏的神情。
  袁老总结时更是半玩笑半认真地说:“他把我想问的都问完了,我就不讲了,大家听他指挥就好。”
  众人言笑,被夸的人却只是波澜不兴地牵了下嘴角。
  一如过去他每一次被赞誉时那样,毫不放在心上。
  因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将来,他永远是光芒万丈的周司远。
  **
  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