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戏明 >

第167章

戏明-第167章

小说: 戏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玩的时候大家听着朱厚照奶声奶气念台词都是又好气又好笑,玩完以后不知怎地却笑不出来了。
  他们这位小神童到底上哪打听来这么多发生在运河上的麻烦事?
  要知道小神童也才六岁,这些东西总不会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吧?总是有那么一点现实依据的!
  难道真的在大运河上发生过——甚至正在发生?
  不少人接触过这个游戏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转到他们的京杭大运河上。
  可惜入冬后运河经常封冻,不管官船私船大都处于停运状态,倒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能等开春再好好瞧瞧。
  文哥儿这个存心报复社会的家伙得知朱三岁直接坑他爹去了,也有点吃惊。
  完了,孩子大了,不好坑了!
  要是让朱祐樘血压飙太高,怕不是会让这个极好说话的皇帝都生出几分火气来。
  真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发展!
  仗着自己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文哥儿一点不慌,仍是每天若无其事地给朱厚照绘制图文并茂的各种“一天”。
  到了腊八,文哥儿便把自己攒下来的猫猫玩具都放到自己的苟日新盆里,准备一并送给猫猫。
  别人家猫猫有的,他们家猫猫也要有!
  文哥儿一大早等着猫猫出现,大家也都习惯了,等看到那只狸花猫如期而至,所有人都莫名生出种“这可能真的是传说中的猫神”的感觉来。
  难道古时的迎猫神之说是真的?
  文哥儿跟猫猫嘀嘀咕咕,说自己准备了很多猫猫玩具在苟日新盆里头,让猫猫晚上要是还要过来的话可以顺便带走。
  他觉得都很好玩的!尤其是养济院那位蔡先生给做的,瞧着特别精致好玩。
  他又给猫猫介绍自己在养济院认识的小朋友们,告诉猫猫自己现在朋友特别多!
  猫猫一边吃文哥儿给它准备的猫饭一边支着耳朵听他讲自己的新朋友。
  耳朵不时会轻轻抖一下。
  交到很多朋友挺好的。
  它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孩的时候,他也差不多才像现在这么大,已经念小学了,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
  它看不太懂人类之间的事,只远远看到过他被一群人类小孩堵着嘲笑,说他没爸爸妈妈,只有一个从不出门的怪爷爷。
  他那个爷爷确实很怪,明明就住在隔壁却从来不见他,似乎很不喜欢这个孙子。可是等他出事的时候,他那个爷爷却又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似乎受了极大的打击……
  人类真是太奇怪了。
  别的小孩都笑他没有爸爸妈妈,可见爸爸妈妈是很重要的。它不懂人类的悲喜,但觉得别的小孩有的,它们家小孩也要有。
  现在看来,爸爸妈妈确实很重要,有了爸爸妈妈交朋友都容易很多,每次过来都能听见他聊起不同的新朋友。
  小孩看起来过得很开心。
  小孩本来就应该很开心。
  猫猫吃饱喝足,又踏着雪越上院墙离开。
  文哥儿目送猫猫消失在院墙上。也许是因为知道肯定还会再见面,所以他只有见到猫猫的高兴,并没有因为它来了又走而太难过。
  到了夜里,猫猫又来送文哥儿一个小福袋并带走了文哥儿放在苟日新盆里的猫猫玩具。
  双方顺利互换了小礼物,文哥儿拆起小福袋来很是开心,觉得自己终于不是单方面被猫猫送宝贝了!
  文哥儿打开小福袋,发现里头赫然是一袋子……发芽的马铃薯!
  「这是一袋发芽的马铃薯,已经没有食用价值。食用发芽的土豆容易导致中毒,请勿轻易尝试。
  铲屎官如果希望获得可食用的新鲜马铃薯,可以找个适合地方将它种下。」
  !!!!!
  如果说辣椒、草莓只能算是经济作物的话,马铃薯就是可以作为正餐食用的高产作物了!
  到了后世,马铃薯一度继小麦、稻谷、玉米之后被列为主粮预备役,除了它淀粉含量丰富、对土地肥力要求较低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马铃薯这东西可比水稻、小麦要节水多了,可以在西北推广种植!!!
  而且一个马铃薯就可以切成很多块种下去,产量还特别高!
  文哥儿拿起一个发芽的马铃薯,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拿着的是吃不得的有毒食物,只觉自己拿着个大宝贝。
  只是这么一小袋马铃薯,今年怕是还不够带去西北试种的,还是得等开春去石子坳那边试种一批,收成之后再送去西北推广!
  如果说早前文哥儿对盘活河西走廊还有那么一点没底的话,现在只觉以后要是不把西域拿回来都对不起猫猫辛辛苦苦给他送来的大宝贝!
  敦煌这么好的地方,不拿来种马铃薯实在可惜了!
  文哥儿激动不已,偏又还不能和旁人说起,只能先在心里谋划着以后该怎么游说老丘他们派人去河西走廊种马铃薯。
  虽说不一定能带领大西北发家致富,至少可以多填饱许多人的肚子。
  文哥儿麻溜找到他哥,殷殷叮嘱他哥去敦煌时要注意沿途的耕地情况,了解了解当地粮食产量如何。
  他虽然知道那边目前肯定没开垦出太多耕地,却不知清楚具体能产多少粮食,还是得多托他哥多观察观察才行。
  王守仁随口答应说“好好好”,看起来就很不靠谱的样子。
  文哥儿觉得他哥不太靠得住,思来想去,跑去元家找元思永聊天。
  他告诉元思永自己可能找到了一种适合在西北种植的粮食,就是得明年先想办法育种,看看元思永能不能跟他哥一起去河西走廊摸个底。
  如果担心出关危险,不出关也是可以的,就在嘉峪关内走走看看!
  要不是他年纪太小,他肯定是要亲自去的!
  元思永听说居然有这样的新粮种,顿时来了兴趣。
  文哥儿就和他分享起马铃薯的特性:一颗马铃薯种下去,可以结出一串马铃薯,加起来可能有足足好几斤!关键是,它对降雨量要求不高,西北连年大旱,别的粮食可能都长不起来了,可以拿这马铃薯去试试。
  要是真种成了,那可就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元思永听得心潮澎湃,拿着文哥儿给出来的长芽“土蛋蛋”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才不舍地把它还给文哥儿。他认真说道:“我回去和我爹商量商量,年后一定跟你哥一起出发去西北走一趟!”
  文哥儿见说动了元思永,麻溜把长芽的马铃薯收回小福袋里。
  这小福袋可是天然的储藏空间,这些马铃薯苗苗放在里面可以始终保持原貌!
  等到开春种下去,必然可以长出无数串马铃薯!
  文哥儿和元思永心情都很激动,又凑一起畅想了一下把马铃薯种遍河西走廊的盛景才分别。
  元思永是个直接人,回到家马上就去找他爹,慷慨激昂地说道:“爹,我要去河西走廊!”
  元守直:?????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王华发现元守直频频看着自己。
  眼神很是不善。
  王华有点纳闷。
  他好像没得罪通政司的人吧?!


第229章 
  得罪不得罪这事儿并不以王华的意志为转移。
  目前他已经不知上了多少人的记仇本,要是哪天把《大运河》也发行了,得罪的人说不准就更多了。
  毕竟比起《丝绸之路》上遭遇的外寇和天灾,《大运河》上的关卡更多的还是“人祸”。你再怎么说你讲的是隋唐时期也得别人信才是啊!
  王华接收了元守直一早上的不善目光思来想去总觉得是儿子在作妖。
  他回到翰林院后先找大儿子聊了聊王守仁对此表示自己一无所知,自己正专心筹备敦煌之行只等过完年人齐了就去陕西投奔杨一清。
  提到这个王华又开始肝疼了。
  儿子大了,教不了了,他就算拦着儿子也会偷偷往外跑还不如让他跟着杨一清出关去。
  更可气的是,这个出关的事一定程度上还是文哥儿给搞出来的。
  小儿子提议大儿子干简直让他想找人负责都找不着!
  王守仁见王华一脸“要不再打儿子一顿”的危险表情,福至心灵地想到了最有可能的罪魁祸首:“如果是元通政的话,我觉得可能跟文哥儿有关。昨儿他托我替他留意河西走廊的耕地情况,估摸着是他觉得只找我不太够跑去怂恿思永跟我一起去。”
  要知道去年元思永就很想出去考察各地农事来着这次知道有这么个公费出游的机会还不马上收拾包裹跟他一起出发?
  王华也想起文哥儿兄弟俩早就祸害过别人家儿子的事。
  这是觉得过了一年元思永长了一岁可以再祸害一茬?
  王华哪还不明白元守直为什么对自己有意见。
  换成自己早就捋起袖子打上门了:你们家怎么回事,净逮着我家祸害是吧?!
  王华转头去逮文哥儿。
  王守仁优哉游哉地揣着本书溜到不远不近的绝佳围观位置看看王华怎么找文哥儿算账。
  文哥儿还不知道他哥祸水东引的险恶行径正在那儿埋头肝功课。等瞧见他爹气势汹汹地过来了他才发现大事不妙赶忙乖巧喊爹。
  王华就问他是不是跑去元家怂恿人儿子去敦煌。
  文哥儿矢口否认:“没有的事!”他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了一番,“我只是让思永哥去河西走廊看看,绝对没有怂恿他去敦煌。”
  王华:“………………”
  你还不如让他跟着大队伍走,人生地不熟的自己在河西走廊晃荡就很安全吗?!
  文哥儿道:“身体棒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又不是坏事,一年到头闷在京师有什么意思呢!我要不是太小了,我也跟着哥他们去!这么多人一起走,肯定不会出事儿的。”
  王华骂道:“真出了事儿就把你赔给人家当儿子。”
  这糟心儿子早早送人算球。
  文哥儿还教育起他爹来:“好端端的,您怎么能盼着别人出事?使不得,这可使不得!”
  王华懒得搭理他了。
  得亏这小子才六岁,要不然王守仁刚说要往外跑,他又闹着要出去,他都不知该先揍哪个儿子好!
  到时怕是头发都给愁白了。
  “哪天别人亲爹要来打你,我是不会拦着的。”
  王华扔下这么一句话便无奈地回去干活。
  王守仁没看到他弟挨揍,也大失所望地上庶吉士课程去了。
  文哥儿一开始不知道王华怎么精准地找上自己。
  要知道元守直可是有名的“上班我们只聊公事”“下班后谁都别找我”,怎么可能会跟王华闲聊呢!
  等瞅见他哥远远看完热闹后溜溜达达地走了,他一下子就明白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可恶,别人家哥哥爱护弟弟,他家哥哥专门坑害弟弟!!!
  怎么会这样!!!
  文哥儿愤愤地去找他哥算账。
  抢他出去玩的借口就算了,居然还想看他挨揍,真是岂有此理!
  文哥儿跑过去对着他哥一通输出,中心思想是“这个哥哥不能要了”“有什么办法换个哥哥”。
  王守仁不仅不对自己出卖弟弟的行为进行反省,还不时还掏掏耳朵作洗耳恭听状表示“你多讲点,再多讲点”。
  文哥儿:“…………”
  好气!
  王守仁见差不多把弟弟气炸了,才说道:“唉,是你先伤了我的心,我才会把你干的事跟爹讲了。”
  文哥儿道:“我怎么伤你心了!”
  王守仁道:“你难道不是不相信我能帮你考察西北的耕地情况,才跑去怂恿人元思永跟我一起去敦煌?”
  文哥儿语塞。
  这可不能怪他不信任亲哥,谁叫这家伙看起来就特别不靠谱,答应起人来直说“好好好”,大家都知道这么说只是随口应一应的好吧!
  王守仁慢悠悠地说道:“你说说看,你是不是不信我?亲弟弟都不信我,我能不伤心吗?”
  文哥儿哼哼唧唧地说:“是你自己做事让人信不过,哪能怪我不信你!”
  说是这么说,文哥儿却也没再追着王守仁骂他出卖弟弟。
  他们兄弟俩本来就是一天到晚你坑我我坑你的,哪天真来个相亲相爱才奇怪!
  入了腊月,大家都挺散漫,尤其是翰林院这种清闲的官署,每天基本就是聚在一起喝喝茶修修书,日子过得很是悠哉,倒显得文哥儿这个天天埋头做作业的人有点辛苦。
  连向来最严厉的大先生谢迁都难得地给文哥儿减了作业。
  还让文哥儿早上可以晚些去翰林院。
  大冬天的,大人写字都觉得冻手,小孩子还是多睡会的好。
  文哥儿终于如愿地和他二哥一起过起了睡觉睡到自然醒的美好日子。
  只是他每天早上依然醒得挺早就是了。
  转眼到了大年初一,宫中一早就来了人,给文哥儿送了一匹小马驹。
  一般来说,小马六个月大差不多就能有成体的八成高度,到两岁多就完全长成了,眼前这匹俊秀的小马驹瞧着还没长到成马的高度,估摸着也就一岁左右。
  是匹枣骝马,鬃毛和尾巴都是乌溜溜的,通体却是红得发亮。
  看得出来它被养得很好,脾气也很温顺。
  来给文哥儿送马的还是老熟人谷大用。他笑着介绍道:“小先生,这可是陛下带着太子殿下亲自给你挑的马。”
  换成别人过来,可能不会与文哥儿讲这些。
  不过谷大用和文哥儿算是有颇深的交情了,所以与文哥儿说起话来自然更亲厚些。
  文哥儿听说还有朱厚照父子俩一起挑马这种亲子活动,只觉朱厚照说不定是想趁机去看看马。
  不管怎么说,生辰收到礼物都是件挺开心的事。
  他们家拢共才他爹一匹马,现在他也有啦!
  文哥儿留谷大用吃些茶点,准备写道谢表让谷大用带回去,对朱祐樘赐下的小马驹表达感谢。
  对于已经在翰林院读书两三年的文哥儿来说,写写谢表什么的还是很简单的,基本上是提笔就来。
  文哥儿把谢表写好拿给谷大用。
  谷大用笑着收好,又给文哥儿转达明儿让文哥儿跟着王华去赴宴的口谕。
  明日朱祐樘会在奉天门东廊宴请群臣,文哥儿进宫吃顿宫宴,还可以顺便去见见太子,要不然太子可就要闹了。
  文哥儿想想自己放了一个多月寒假,除了每天跟朱三岁写写信聊聊天之外是挺久没见过这个学生了,便表示明天一定早些进宫吃宫宴。
  对于整天在朱厚照留饭的文哥儿来说,参加宫宴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丝毫不觉得自己还没考科举就能享受京官待遇有什么不对。
  可以说是很宠辱不惊了!
  谷大用带着谢表回宫去。
  文哥儿兴冲冲地绕着他新得的小红马转来转去。
  再养个一两年,他估摸着就能骑上这匹小红马出去浪了!
  想想从古到今的厉害人物都要给马儿起个牛逼名字,文哥儿觉得自己也得给自己的小马驹起个好名字!
  于是王守仁他们过来看马的时候就听到文哥儿在那念念有词:“看你通体发红,以后就叫你王小红吧!”
  王守仁:?????
  不是,你小子起名就不能起个文雅点的吗?
  文哥儿瞧见自家兄弟姐妹都过来了,热情地和他们分享自己给小红马起的名儿。
  王守俭夸道:“挺好记的。”
  王守仁道:“你觉得王小红这名字配得上你的神童名头吗?”
  文哥儿道:“我要是起个飒露红、赤骅骝之类的,小红它也听不懂。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喜欢,要让小红自己喜欢!”他还摸着王小红脑壳问,“小红你说对不对?”
  王小红“咴~咴~”地叫了两声,似乎真的是在应和文哥儿的话。
  王守仁:“……………”
  我信了你的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