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当万人嫌有了盛世美颜 >

第11章

当万人嫌有了盛世美颜-第11章

小说: 当万人嫌有了盛世美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怪秦鸢没有认出来,上一次两人见面还是过年的时候,他们已经半年没有见过。而且,孔殿承已经不是原来的孔殿承,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气质,让他判若两人。
  孔殿承没有注意秦鸢的疑惑,只是看着渣男对面的女生说:“姑娘,你是被骗了呢,还是挖人墙角?”
  大庭广众之下,被这么一个好看的男生注视着,那个女生根本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知三当三,抢了秦鸢男朋友。
  “我不知道……”
  那渣男回过神,一脸不可置信:“茹茹,你!”
  秦鸢抬手给了他一巴掌,骂道:“渣男!骗子!”
  渣男想还手,却被孔殿承按抓住手腕反身一扭,按在了桌子上。
  服务生赶紧过来阻拦、劝和,而渣男一得到自由就叫嚣着要孔殿承和秦鸢道歉赔偿。
  孔殿承拿出手机,无所谓地说:“那报警吧,我先联系一下律师。”
  这种时候,谁心虚谁就会先认怂。最后,渣男放着狠话离开餐厅。
  孔殿承和秦鸢也随后离开。
  秦鸢出了气,但她依旧感到很挫败,丧丧地说:“谢谢你帮我撑面子,改天请你吃饭。”
  “请我吃饭?”孔殿承哼笑一声,“秦鸢,你是不是没有认出来我是谁?”
  这种不孝师妹,早知道就不管了。
  秦鸢认真地端详着他的脸,忽然灵光一闪,惊讶道:“戏呆子,是你?”
  “戏呆子?”
  秦鸢捂住嘴:“哎呀,我怎么说漏嘴了。”
  孔殿承一脸无语,忍不住吐槽:“我听得见。”
  “你怎么……”秦鸢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个风风火火跑来的女生打断。
  “秦鸢,手撕渣男这种事,你怎么不带上我?就你那战斗力,怎么跟渣男和绿茶斗啊?哎,这位是?”
  担心秦鸢出言不逊,孔殿承主动自我介绍:“孔殿承,她的师哥。”
  “你好,你好,我叫魏琳琳,是秦鸢的大学同学。以前没再学校见过你啊……”
  魏琳琳觉得奇怪:长成这样,在学校不可能没有一点名气啊,她竟然不认识。而且,秦鸢的师哥看着年纪也太小了吧。
  秦鸢解释:“他不是我在学校的师哥,而是我跟你提过的,我师父收了三个徒弟,他比我早入门,算是我二师兄。”
  “那个戏……”魏琳琳惊讶地脱口而出,意识到当事人就在面前,及时把另两个字咽了回去。
  孔殿承已经听到了,故意绷着一张脸、不悦地看向秦鸢。
  秦鸢有点尴尬,但魏琳琳没有察觉,轻声说:“他和你以前说的完全不一样啊。”
  又感慨:“你二师兄长这样,你还说过你师父和师娘的神仙爱情,身边是这样的人,真想不明白你怎么会看上那个渣男。”
  孔殿承赞同地点点头。
  秦鸢心口又被扎了一刀,破罐子破摔地说:“眼瞎呗。”
  孔殿承突然想到什么,就问:“你的前男友不会叫楚景然吧?”
  “啊?不是。”秦鸢面带疑惑摇头,“你怎么会想到他的?”
  “哦。”孔殿承兴趣散了大半,又觉得在意料之中,果然京市没那么小,不过,渣男含量有点高啊。
  他还以为像师父那样的人很常见呢,没想到是稀有物种。
  因为他的问话,秦鸢已经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燃起八卦的热情,追问道:“楚景然怎么了?他也劈腿了?”
  为了避免秦鸢再被骗,孔殿承把那些“预示”大概说了,补充一句:“我偶尔听说的,并不能确定。”
  秦鸢将信将疑:“不太可能吧,我都没听到一点儿风声,他风评还挺好的。”
  魏琳琳“呵呵”两声,说:“渣男会把渣写脸上吗?你们谈了快三年,不还是要别人提醒才发现那狗东西脚踩两条船吗?”
  秦鸢:“……”
  要不要这么扎心?
  “我和他女朋友认识,但不算熟,找机会提醒一下吧。”
  孔殿承看到秦鸢的选择,满脸欣慰,面对同病相怜的人,她没有幸灾乐祸、用别人的不幸来安慰自己,真是个善良的孩子。
  至于他口中的“孩子”年纪比他还大……反正他是师哥,就不用在意这点小细节啦!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一个路口,孔殿承要去坐地铁,而两个女生去逛街发泄。
  牢记自己师哥身份的孔殿承,想起长辈们都是怎么对自己的,就拿出手机想给给秦鸢转点零花钱。
  他点开聊天的界面,就发现两个人上一次的对话是“元宵节快乐”。
  这关系,实在是有点疏远。
  不过,她毕竟是师妹嘛,而且相比起周君健,要正常得多,也更讨人喜欢。
  孔殿承转了一千块钱过去。
  “好好逛,别为不值得的人不开心。”
  秦鸢当然不肯收,她可比孔殿承大好几岁,还是有补贴、不时能挣点钱的成年人。
  孔殿承:“我可是你是师哥!”
  秦鸢很轻松地笑了,故意说:“那就谢谢二师兄啦!”
  听到这个熟悉的称呼,孔殿承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影视形象,一脸无语地说:“能不能不加‘二’?”
  “好的,二师兄。”
  看在她刚经历不幸的份上,自持师兄身份的孔殿承没有计较,转身离开。
  他没走两步,就听到后面的说话声——
  “你以前怎么没有说过,你师兄这么帅啊!太抠了你,连照片都没有分享过。”
  “别花痴了,他还未成年,才初中毕业……唉,最近一堆事儿,我都忘了他中考的事。”
  “这关年龄什么事?本颜狗当然是纯欣赏啊……”
  随着距离拉远,后面的话就听不清了。
  孔殿承回到剧组后,又继续把心思放到拍戏上。
  现在刚开拍,他的戏份都不算复杂,也没有大场面,大多都是独角戏,以及和两三个人的对手戏。
  孔殿承觉得这些老师都是演技好、性格也和善的好人,他们戏里戏外指点了他不少,还经常夸他有灵气有悟性。
  他可不管这是鼓励还是客套,全都当成真心的夸赞照单全收。
  除了天气热、剧组的盒饭不算好吃之外,孔殿承已经慢慢适应了剧组的生活。
  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很快就要拍第一场重头戏——登台。


第20章 程派乾旦(20)
  孔殿承演的是一位京剧演员,自然少不了戏中戏。
  不过,第二个“戏”指的是登台唱戏。
  这是电影里的一个小高光,也是孔殿承比较期待的一场戏。
  他拍日常的戏份的时候,不仅不能化精致的妆,还必须把皮肤涂得暗黄一点,因为他演的角色是生活在一百年前的穷苦人间的孩子,不可能吃得白白嫩嫩。
  但要登台演戏就不一样了,不只要化妆,还得化青衣的全套妆:粉墨、吊眉、贴片、头面……
  孔殿承画完妆、穿上戏服,出来就引起一阵惊叹。
  旦角儿的妆容本来就会把人扮得更美,而他素颜已经无可挑剔,现在就更让人移不开眼。
  他今天的戏份是程菊侬正式参加营业演出,那时程先生十三岁,应该还没有一米八那么高。
  成年后程先生的身高就是在现代青衣中也算是突出的,为了和别人搭戏的时候不显得突兀,程先生就会“存腿”。
  孔殿承同样的身高,要演这个角色,自然也学了“存腿”,再结合拍摄角度,他显得矮一点扮作十三岁还是没问题的。
  难点在于,既然是登台唱戏,那就要开嗓。
  十三岁的程先生还没有“倒仓”,就更别提开创程派唱腔了,所以这时候程先生就是寻常的青衣唱腔。
  那么,孔殿承就得这么演。
  导演建议他真唱,还是用非程派的唱腔唱。
  孔殿承:“……”
  只要别让他开嗓,什么都好说!
  关键是,要是程派的唱腔,他还能勉强应付过去。因为程派唱腔就是程祖“倒仓”后嗓音变化才新创的,他做不到程祖那种程度,还是能听的。
  但别的派,他真的无能为力。
  孔殿承据理力争:“我已经‘倒仓’,你听我这个声音,哪有十二三岁少年声音的清脆?而且,我自小学的就是程派,隔派如隔山……”
  因为现场收音要求太高,更费钱,这部电影是事后配音的,就算他现场唱了,之后还是要配音。
  不只是唱戏的戏份,其实他平常说话的台词也是要专业演员配音。
  孔殿承在年纪上是少年,但他变声后已经没有了少年音,甚至可以直接去演霸道总裁。而且要从十三岁演到二十三岁,孔殿承坦然地承认自己做不到用声音展现出年龄的变化。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角色是由两个不同的人来演青少年和中年时期。如果用一个声音,要是贴合角色和演员的话,会更不容易让观众出戏。
  孔殿承的合理建议(巧舌如簧),让导演接受了他的建议。
  这段戏的主要内容是:
  程菊侬崭露头角之后,其师父荣蝶仙就不顾他正在发育、需要休息,让他多登台赚钱。
  因为劳累过度,他伤了嗓子,甚至在开始“倒仓”,荣蝶仙为了每月六百的包银,打算让他南下去别的戏园唱戏。
  孔殿承就提出,登台唱戏的戏份其实不用拍得那么细,更不用真演真唱,只需要拍出几个在不同场景下、不同唱段的扮相,表现出不同的场次和时间的变化,到时候剪辑在一起,配一两句唱词当背景音即可。
  “毕竟这电影讲的是程砚秋先生,又主要是由程派弟子筹拍的,吸引的观众也是程派的戏迷,所以电影的看点和高光,应该是程先生开创程派唱腔以及以后的演出。”
  “这段戏份要是太重的话,是不是有点主次不分、喧宾夺主了?”
  “而且,比起唱一段戏,有些观众可能会更愿意看到我换不同的装扮。”
  导演已经被说服了,可还是犹豫地问:“这样的话,你要换好几次装,拍得辛苦,但剪出来的戏份反而变少了。”
  孔殿承义正词严:“我不怕苦,戏份少也无所谓,只要成片效果好就行。”
  他愿意,导演自然求之不得。
  于是,这段戏就按照孔殿承的建议拍。
  浙慈会馆,丹桂园两个戏园子;《祭塔》、《武家坡》、《玉堂春》等几折戏;相应地,也需要不同的布景、演员和装扮。
  这天,“程菊侬”赶了两场戏,从白天到晚上就没怎么休息,下台后,他就像是累虚脱了一样。
  “程菊侬”脱下外面的戏服,露出完全被汗水浸湿的白色的里衬,他捂着嘴咳嗽两声,开口和别人说话时,嗓音已经变得沙哑……
  “卡!很好!”
  剧组人员满脸喜悦,不约而同地用力鼓起掌来。
  这段戏拍了三天,可剪出来或许就三分钟。
  戏里的角色的状态是精疲力尽,其实戏外的孔殿承也累得够呛,一听导演喊“卡”,他就彻底放松了身体,不再维持仪态。
  青衣的动作并不算复杂,但举手投足都不能随意,而是要优雅得宛如古代大家闺秀,有时候看着姿态放松,其实腰腿都绷直。
  孔殿承不时还要存腿,那样更累。
  他几乎整天带着妆,贴片子干了之后绷在脸上,还有脑袋被发套勒得都快炸了,这妆的确好看,但也是真不好受。
  往嘴里塞了个一口能吞下的小雪糕,孔殿承才慢慢走到化妆台。
  化妆师帮他拆掉发饰和贴片,忽然惊讶地喊道:“哎呀,你耳朵被勒破皮了。”
  孔殿承耳朵有点麻,根本感受不到痛,他微侧脸,从镜子里看到耳朵通红,但并没有发现伤口,估计也不怎么严重。
  他不在意地说了句“没事儿”,就半阖着眼睛休息。
  化妆师却动作小心地帮他消了毒。
  “谢谢。”
  孔殿承本就累得有气无力,嘴里又含着雪糕,这两个字就说得黏黏糊糊,像个小猫撒娇似的,让化妆师一脸姨母笑、十分轻柔地给他卸完了妆。
  这段戏在电影中是一个转折点,对孔殿承来说,也就意味着之后要换对手戏演员了,而且,他之后的两三天就没有什么戏份。
  他这几天这么赶进度,就是不想在后天请假——后天就是师娘的生日了。
  孔殿承回到师父家时,是晚上八点多,师父和师娘正坐在客厅看电视。
  他本来不想去当电灯泡的,但师父说有事要和他说,所以他洗完澡就过去了。
  听师娘说冰箱里有水果捞,他就很自然地端来吃。
  池舒云就用“给你买了个瓜”的口吻说:“在你学校附近给你准备了房,你什么时候有空,去办理过户。”
  孔殿承差点被嘴里的哈密瓜呛住,他的第一反应是:师父为了赶走他这个电灯泡,手笔也太大了点;第二反应是:相比起房子,他给师娘的礼物有点送不出手。
  他没敢买太贵的礼物,就是怕师娘不接受——还没成年的他,如果消费额度太高,家长完全可以找店家退货。
  他怎么也没想到师父要送他一套房,还是学区房。
  其实他开始拍戏之后就提出过,自己要搬出去住,但师娘没同意。
  至于上学时住宿的问题,他还是拜托堂伯的助理筛选适合的房源,等他看过后再决定。毕竟是要住三年的地方,他还是想租一个自己喜欢的。
  没想到,师父要送他一套房。
  京市的学区房这么好买的吗?
  “我就上三年的学,没必要买房,而且,这也太贵重了。”
  池舒云:“学区房,就当投资了,等你毕业可以租出去。”
  林明桦也帮腔:“房子没花钱,白得的。那是蕤蕤上学时住的房子,离你学校也不算远,你可以看看有什么要改动的地方。”
  孔殿承想了一下,“蕤蕤”好像是他师父的侄女池蕤,师父从自己大哥那里拿套房子,确实不用出钱。
  但师父不花钱,他也不能白白占便宜啊。
  他话还没说出口,就又听师父说:“一套小房子而已,又不是一栋楼,长辈送你的礼物,推辞什么?”
  孔殿承:他这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吗?从来不知道师父这么壕。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程派乾旦(21)
  孔殿承只关注过师父在京剧方面的成就,从没有好奇过师父的家世。
  看师父住的这别墅,他就知道师父家不穷,但没想到能有钱到随手送房子的程度。
  这只是中考而已,那他高考后,难道师父要送一栋楼吗?
  他觉得堂伯给他一万的红包已经很大方了,听说同学们收的大多都是五百、一千的红包。
  送房子,就更不至于了。
  孔殿承是真的不好意思接受。
  但长辈想送的礼物就和长辈添的饭一样,不是你想拒绝就能拒绝的。
  第二天,孔殿承去办理手续。
  拿到房本之后,孔殿承觉得自己的压力更大了,至少要让师父在电影里的投资把这套房子挣回来。
  而一部电影要想有好的票房,以及后续能在视频平台卖到一个好价钱,除了制作方面,宣传也是很重要的。
  孔殿承就想起了当时程穆忽悠他开的那个账号,心里有了主意。不过,这要征求导演和宣传制片的同意,免得打乱他们的计划。
  他都快忘了这个账号,已经有两个月没有登录。
  考虑到程穆也知道账号密码,孔殿承立即点开某个绿色图标,修改了密码。
  他翻看了一下这个账号,头像是一个薛湘灵扮相的背影,昵称“珊瑚宝”——出处为《锁麟囊》的唱词“分我一枝珊瑚宝”。
  一看到这三个字,孔殿承脑子里自动联想出后半句“安她半世凤凰巢”。
  他从心底里不喜欢凤凰,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