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55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55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兮见杨三疼的嘶嘶哈哈的,她十分的无语,有的时候她真不能理解男人之间的幼稚行为,明明疼的要死,还不长记性!
  周炳问,“其他许家女眷可有消息?”
  杨三沉默几秒才开口,“除了在牢里自杀的年轻女眷,上了年纪的女眷都被分开卖了,她们都是没受过苦的,有的病死了,有的被拆开卖了。我只寻到两个上了年纪的女眷,她们被当成婆子卖了,我赎人的时候,她们正病着。”
  杨兮唏嘘的很,许家女眷也是硬气; 不仅年轻的妇人自杀了,十岁以上的女孩也没能幸免。
  十几岁正是年轻容貌好的时候; 大部分会被卖到脏地方,这是身为母亲不愿意看到的,而十岁以下卖了还有逃跑的机会,估计也怀了这样的期盼没忍心动手。
  杨三买下了许家男孩,还真让杨三捡到了,许家虽没有来得及留后手,却藏了一批盐,许家男孩记得寻找妹妹,只要找到人,许家几个孩子愿意说出许家藏盐的地方。
  杨三亲自带人出去找许家姑娘,可惜抄家过去太久了,现在很难查到许家姑娘被卖到哪里!
  周钰将手里的棉布丢给杨三,拿出帕子擦手,“你将她们带回来了?”
  杨三抬手摸头发,赔笑着,“安置在县城了。”
  周钰问,“可得到你想要的了?”
  杨三挑眉,“我答应他们一定会继续查,他们愿意信任我,我已经拿到藏盐的位置。”
  顿了下继续道:“现在的银钱够用,许家藏的盐先放着。”
  周钰,“你心里有数就好。”
  杨三道,“顾知府没将许家看在眼里,看守许家妇人不严,才让许家女眷找到机会自杀,黄家女眷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看管的特别严自杀的机会都没有,我打听到黄家的小姐被卖到一些官吏后院当妾室了。”
  钟衍开口,“不是谁都有自杀的勇气,而且黄家小姐成为官吏妾室,何尝没有顾知府插手的缘故,黄家终究跟过顾知府,顾知府为了脸面也不会让黄家女眷太凄惨。”
  杨三站起身,“这一趟出去的值,我先回去休息了。”
  钟衍瞪着杨三离开的背影,“瞧瞧他站没个站样。”
  杨兮笑着,“他也不容易。”
  杨三眼眶下全是青色,杨三什么都缺,每一笔资源他都珍惜,显然出去的这些日子,杨三就没好好休息过。
  钟衍动了动嘴,看着周钰两口子,这两口子认定了杨三,再想想长子的举动,虽然没表态支持,却也尽可能的给杨三便利,长子是县令,没少在县里护着杨三。
  钟衍拿过书,算了,还不如看看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学堂的教学书是周钰两口子编的,有的东西他都要重新学,他不吃透了,被学生追问解答不出就丢人了。
  钟衍看着编辑的教学书,现在没发给学生,才能瞒的好好的,等日后学生越来越多,教学书就瞒不住了,他一开始没在意,越看越能看体会教学书的好处。
  钟衍摸着教学书,心里再次可惜周钰的才能,也可惜杨兮为女子。
  阴雨连绵,对于北方人十分的不友好,周家十分的不适应,钟家祖籍泉州很习惯。
  钟衍安慰着,“慢慢就习惯了。”
  杨兮两口子习惯不了,还好屋子里有火炕。
  终于熬过连绵细雨,连续刮了几日风,瑞州靠海,结果冷风一吹,哪怕有阳光,屋子里依旧阴冷。
  杨兮穿上了厚一些的衣服,才觉得好受一些。
  周家向吴家表达多买柴火的想法,杨兮不仅多买柴火,还想多买木炭。
  村子里有烧木炭的炭窑,别以为可以无限制的烧木炭,上河村的炭窑在官府登记的,每年村子烧多少木炭交给官府,满足官府后,才允许上河村百姓烧木炭,每户的木炭用量也是有严格标准的,多烧了轻则没收罚银,重则要判刑。
  木炭的消费群体是官宦和大户人家,朝廷也会用煤炭取暖,可惜不仅下层百姓够不到,底层的官员也没机会接触,只有一部分人能享受到冬日煤炭取暖。
  每年上河村百姓都会烧木炭,绝对不会超过标准,烧的木炭也不会自家用,而是全都卖了。
  杨兮为了木炭,特意去柳里正家,“我想收上河村的木炭,还请里正您出面。”
  柳里正道:“往年都是胡族长为黄家买木炭,你不来,我还想问问你们呢。”
  上河村每户的木炭,对于家家户户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已经有人问他了。
  杨兮笑着,“村里有多少,我们要多少。”
  柳里正迟疑了,“会不会太多?”
  全村只要落户都有份额,二百多户呢!
  杨兮心里有数,杨三县里养着的人,她也想送一些木炭去兵营,小弟在兵营呢,兵营也十分缺木炭的,“不多。”
  。


第一百五十章 庇护
  柳里正想说要不要问问周先生,又一想周先生对妻子的态度,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可以是可以,只是我光说村民不信。”
  杨兮懂了,解开荷包拿出五两碎银子,“这是定钱。”
  柳里正笑眯眯的; “行,这事我一定办的漂亮。”
  杨兮起身,“麻烦里正了。”
  柳里正乐呵呵的,“不麻烦。”
  这对他也有利,往年胡家没少分他的话语权,今年胡家走了; 他又帮整个村子卖了木炭,他在村里的地位无人撼动了。
  杨兮来了没急着走,去胡娇的屋子看看胡娇。
  胡娇正借着光亮绣帕子,听到动静抬起头,语气满是惊喜,“先生,您来了。”
  杨兮坐下拿起绣好的帕子,“小妹说你进步十分快,现在我信了,你的帕子已经拿去绣楼卖了。”
  胡娇多了生存的本事,对未来更有希望,整个人都十分的鲜活,“周小姐说去县里会拿上我的帕子。”
  杨兮放下手里的帕子,询问着,“这几日感觉可好些?”
  胡娇感激道:“好多了。”
  她现在每日泡脚,能看到双脚的变化; 虽然依旧丑陋,却也长了许多; 她相信用不了多久,她就能走路了。
  杨兮又看向小黑板; “今日我来了,你有什么想学的,我可以教你。”
  小黑板和粉笔是小妹带给胡娇的,小妹认可胡娇,现在将胡娇当成了朋友,最近开始教胡娇认字。
  胡娇愣了,语气激动的问,“可以吗?”
  “当然。”
  胡娇在胡家的时候,她听到哥哥认字,也请哥哥教她,结果每次哥哥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从未教过她,娘知道后还数落她。
  她一直将识字的渴望压在心底,现在她离开胡家,有了朋友,还能向崇拜的先生请教,她觉得好像在梦里一样。
  胡娇掐了自己一把,疼; 她脸上却是笑的。
  杨兮没教一会,她还有课; 拎着里正娘子送的酱菜回学堂。
  里正娘子送杨兮离开,回到胡娇的屋子,见胡娇写字,“人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看你是个有后福的。”
  胡娇腼腆一笑,“我只想过好未来的每一日。”
  里正娘子动了心思将胡娇说给孙子,这个念头起来又压了下去,孙子的亲事她也要听听儿媳妇们的意见,儿媳们佩服胡娇,也愿意和胡娇来往,却不会接受胡娇这样的儿媳妇。
  没过几日,一个打雷砸了下来。
  今日一早衙役到个村传话,今年春季服徭役,秋收后再次服徭役,这一次服徭役没有工钱可拿,县衙入账的税收,早就背府城拿走,只留下账面上够运转的银子。
  柳里正为了服徭役,特意来周家打听消息,以往服徭役他都能第一个得到消息,这次太突然了。
  周家一早得了钟谨的消息,已经知道了缘由,对一头雾水的柳里正道:“府城官员来监察徭役,府城官员昨日到的县衙,县衙得到消息就通知下来,所以很突然。”
  柳里正抽着旱烟,“不是县令管徭役了?”
  周钰点头,“嗯,这次不在本县服徭役,去花县修沟渠。”
  柳里正狠狠的抽着旱烟,“修沟渠?”
  周钰,“嗯,沟渠。”
  柳里正心里不安啊,“周先生你家,不对,你家有秀才可以免徭役。”
  说完,柳里正的脸更苦了,哎呀,糟心啊!
  柳里正又问,“先生可知道修多久?”
  周钰嗓子也有些干涩,顾知府利用徭役大搞建设,这次徭役不会轻了,“不知。”
  柳里正抹了一把脸,低咒了几声,“谢谢先生告知的消息。”
  周钰在上河村安家,为了自家的未来,也为了收拢人心,他也要去县里一趟,“我一会去县里再想想办法,要是上河村能分到一处也好。”
  柳里正激动,“我与先生一起去,正好找亲戚商量商量。”
  周钰,“好。”
  杨兮等周钰和里正走了,看向心不在焉的叶启恒兄弟,周炳的两个免徭役名额给了吴家,叶家就要有人去服徭役。
  村子里的秀才的徭役名额轻易不会让出来。
  杨三回来就见姐姐皱着眉头,“姐。”
  杨兮,“你去哪里了?你姐夫还找你呢!”
  杨三从怀里拿出一张契书,“我为叶顺弄免徭役名额去了,你看这是签好的契书。”
  杨兮拿过来仔细查看,“你小子行啊。”
  杨三嘿嘿笑着,“还多亏了钟大哥帮忙,否则也不能这么顺利。”
  他能找到秀才,麻烦在顶替名额上,县衙没人真办不成,尤其是正服徭役的时候。
  杨三道:“我去县里见到府城的官员了,顾知府想拉拢钟大哥,见到我也没说什么。”
  杨兮见叶启恒听到说话,这孩子一扫早上的低沉,正眼巴巴的看着他们,“这孩子听到了。”
  杨三扬了扬手里的契书,“下课给你。”
  叶启恒咧着嘴,天知道他多担心爹去服徭役,上次爹哪怕没受累也瘦了许多,他经历过爹病重的模样,他不想经历了,早上得到消息他想去服徭役,爹死活不同意,还拿棍子抽了他。
  叶启恒忍不住揉了揉后背,现在后背还疼的厉害,他是被爹拎着来学堂的。
  杨兮注意到赵家兄弟羡慕的目光,可惜疏离就是疏离了,周家不会避讳赵家,杨三也不会为了赵家去奔波。
  白朗和白江景不会为了服徭役困扰,他们没有经历过服徭役,更不懂为何同学苦着脸,好像亲人去世了一样。
  钟煦找了机会将徭役讲了,两人才知道为何服徭役。
  白朗想写信给他爹,最后也没拿起笔,他是被宠着长大的,却也明白,他爹什么能插手,什么不能插手,爹已经插手税收了,不能再继续插手服徭役。
  白朗学的越多,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将军府公子了。
  县衙,周钰和柳里正到了县衙,却没见到钟谨,钟谨正应酬府城官员,这些官员要等徭役登记好才离开。
  柳里正心里烦躁,这里是县衙,不好抽烟,只能握着烟杆时不时看向门口。
  周钰到了县衙反而一点也不急了,慢悠悠的喝着茶水。
  。


第一百五十一章 感激
  钟谨一身酒气的回来,周钰关心询问,“喝了不少酒?”
  钟谨拿过帕子擦脸,“嗯,他们想灌醉我。”
  周钰递过去一杯温茶水,“可需要喝解救汤?”
  钟谨接过茶一口干了,嘴里依旧干渴; 又连喝了两杯才舒服一些,“不用,我的酒量不错,你们为服徭役而来的吧。”
  柳里正眼巴巴的,他一点话都插不上,只能干看着。
  周钰点头; “嗯,我知道服徭役不可避免,我想问问能不能将河村分配在一起。”
  钟谨手里拿着茶杯; 慢悠悠的喝着茶水,“分一起简单。”
  顿了下继续道:“这次服徭役没有工钱,意味着不会请大夫,没有大夫没有伤药意味着伤亡,并不是谁都像我一样仁慈。”
  周钰紧锁眉头,“我还怕为了赶工,官差让百姓没日没夜的劳作。”
  柳里正手里已经全是汗水,没日没夜劳作要人命,哪怕他儿子多,也不想经历丧子之痛。
  钟谨神色疲惫,“我向府城官员打听了消息,结果不乐观。”
  柳里正已经结巴,“这; 这要怎么办?”
  周钰心里有想法; “大哥,你看能不能提议,以村子为整体负责一段的沟渠工程。”
  “你的意思,上河村只负责这一段工程。”
  周钰点头; “嗯,这样能避免乱偷奸耍滑,也更方便管理,村里也能自行安排轮流休息,避免所有劳力劳累过度。”
  钟谨摸着茶杯,思量着可行性,往年服徭役也会以村为整体抱团,周钰说的的确可行,“我与府城官员聊聊。”
  柳里正站起身,“大人的大恩无以为报,日后大人有用上老夫的地方,老夫一定竭尽所能。”
  钟谨笑着,“我也就帮着说说,你要谢就谢我这个弟弟。”
  柳里正再次见礼,“谢谢先生。”
  周钰道:“里正可以趁着还有时间多采买一些伤药。”
  柳里正,“我这就去买。”
  柳里正知道周先生和县里还有话聊,先一步离开县衙。
  钟谨示意屋子里的小厮都下去,开口道:“顾知府利用服徭役搞建设,也有防着白将军的意思。”
  周钰,“我就知道不单单是为了修沟渠。”
  钟谨表情有些古怪的道:“你让我盯着的管邑; 他是不是不准备走了?”
  “嗯?”
  钟谨按着眉心,“他买下了黄家的宅子,已经换成了牌匾,最近进进出出的人特别多,其中有不少孩子。”
  周钰心里有些猜测,“还请大哥多关注他一些。”
  管邑这人太危险了。
  钟谨失笑,“杨三也一直盯着他。”
  下午,周钰回来就见叶启恒说有说笑的,疑惑地问媳妇,“早上还苦瓜脸呢,有什么好事?”
  杨兮,“曦轩帮叶顺弄到了免徭役名额,已经签了契书,启恒自然高兴了。”
  周钰哼了一声,“他倒是护短。”
  杨兮失笑,“他不护短你才该担心。”
  周钰将去县衙打听的消息说了,杨兮,“你的办法的确不错。”
  周钰,“平和下的瑞州波折都不断,其他州可想而知了。”
  杨兮皱着眉头,“顾知府能利用服徭役谋私利,其他州自然也可以。”
  周钰,“我们能关好一亩三分地不错了。”
  “是啊。”
  钟谨很快送来消息,他已经说通府城官员,并且给上河村画好修葺的沟渠,钟谨向着上河村,画的地段很平坦。
  柳里正去县里签名,见到修葺的沟渠的地图,回来对周钰先恩万谢的,还将周钰帮忙的事告诉了村民。
  第二日,莫陆一早开门愣住了,门口堆了许多的篮子,篮子里有青菜和鸡蛋,还有一些山里味道不错的橘子等果子。
  莫陆忙回后院,后院正准备吃饭,莫陆说明门口的情况。
  钟衍摸着胡子,“这是村民的感激。”
  周钰心知不收村民心里更忐忑,对着莫陆道:“都搬进来吧,这两日学堂的孩子中午留下吃饭。”
  莫陆,“是。”
  回应的特别大声,主家仁慈,下人最高兴。
  饭后,杨兮吃橘子,“嗯,真甜。”
  叶氏已经吃了一个,“还是南方好,一年四季水果不断。”
  只要有银钱,每个月都能吃到新鲜的水果,不像北方,冬日很难吃到新鲜水果。
  杨兮掰开一瓣橘子,咬开个口子递给小儿子,小家伙特别喜欢吃水果,甜甜的橘子格外的喜欢,一瓣橘子不够,还想要。
  杨兮笑着,“不能多吃,吃多了上火。”
  过一阵子小家伙就能吃辅食了,杨兮十分的感慨,一转眼子律已经能吃辅食了!
  叶氏给孙子擦嘴角,“我听钰儿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