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当名师 >

第26章

我在古代当名师-第26章

小说: 我在古代当名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有宅子都要交,还不是一锤子买卖,每年都要交五十文!”
  算上其他的税收,杨兮两只手没数过来!
  周钰算着账,“每年我们家要交二两半的税,算上抵徭役的银钱,一年十两银子打不住。”
  杨兮语气沉重,“百姓靠田地赚取的银钱,刨除缴纳的粮食根本不够交其他赋税的,最后不是成了佃户被剥削,就是一年到头白干只能卖儿卖女。”
  说到这里,杨兮就想到隐田,冷笑一声,被剥削最惨的只有百姓。
  周钰叹气,“可惜我的功名没了,我和小弟又不能继续考功名,我们其中有一个成了秀才,就不用交税,还能免徭役。”
  杨兮也遗憾,考第一关童生试,都需要严格核对户籍,他们的户籍是假的,“没乱起前,能免徭役还是尽量免掉的好,万一不让用银子抵徭役了呢!”
  周钰,“嗯。”
  杨兮心里遗憾杨三也不能考,突然坐起身,“闫炳可以考啊。”
  闫炳替代的身份是真实的,不怕被查!
  周钰也笑了,“朝廷规定秀才可免除两户徭役,很好。”
  杨兮也笑了,“闫炳自己单独一户,他不想服徭役必须考。”
  两口子沉重的心情瞬间好了,商量起过年做什么菜。
  晚上吃饭,周钰说了考秀才的事,对着闫炳道:“趁着你的画像没传过来,你先考个秀才回来。”
  瑞州离亳州太远了,江王目前要应对皇上的怀疑,发现闫炳假死想找到闫炳也难,闫炳考中秀才后毁个容,到时候顶着毁容脸到处转转模糊原有的样貌,苟个两三年天下估计大乱了,江王想找到闫炳就更难了。
  周钰将分析讲了出来,最后道:“放心,朝廷不会因毁容收回功名。”
  他爹活着的时候和他讲了许多书生间的龌龊,有不少天才寒门子被算计毁容等,从此断送未来。
  闫炳抬手摸着自己的脸,所以还是逃不掉毁容的命运?
  杨兮清了清嗓子,“不是真毁容,化妆就能化出来,等一会你试过就知道了。”
  闫炳心头一松,“拜托嫂子了。”
  饭后,杨兮利用化妆品伪装毁容的模样,等化完妆语气有些遗憾,“我手里的胭脂水粉太少,化出来的效果不是特别好。”
  杨三伸出手触碰化妆出来的伤口,直呼神奇,“姐,你已经很厉害了。”
  闫炳从铜镜中仔细观察自己,毁容的真逼真啊。
  杨三,“姐,我都要怀疑你会易容术了。”
  杨兮哼了哼,“你说的是人皮面具,我可不会弄人皮面具。”
  最后敲定闫炳去考秀才,杨三直嚷嚷要学化妆。
  次日,杨三是个行动派,出去一趟买齐了市面上的胭脂水粉回来,打定主意学化妆。
  杨兮盯着杨三的脸,觉得杨三学了也好,日后也是保命的手段,拿过胭脂水粉挨个看过,又亲自调了色,给杨三画了老头妆,边化边讲,最后道:“别光顾着化脸,还要注意露出来的皮肤,尤其是手掌,你是拿武器的,手上的茧子骗不了人,你也要想办法模糊掉。”
  杨三听得特外认真,到了瑞州,他已经有了计划,只等一家子安定下来。
  杨兮见杨三学的认真,还挺有成就感的,她为何会化妆,她现代二舅家的表哥是化妆师,表哥喜欢发视频教如何变妆,表哥给自己化女装,一点都看不出男子的痕迹,厉害极了!
  她就是个帮着录像的工具人,听得多了,她动手能力又强也学会不少。
  杨兮有些想念现代的亲人了,晃了晃头,压下心里的难受。
  转眼新年到了,几家人聚在一起吃饭。
  。


第七十八章 阳镇
  乱世中相遇是缘分,几家一路相伴南下,互相扶持多了几分亲情,尤其是周家和吴家,他们最为亲厚。
  周钰先开口说话,手里拿着酒杯,“聚在一起是缘分,一路走来都不容易,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祝愿所有人都能平安顺遂。”
  杨三特别捧场,“平安顺遂。”
  吴山脸上多了笑容,他喜欢新的一年新的开始,“顺遂。”
  周钰坐下道:“吴大哥也说几句。”
  吴山见都看着他有些紧张,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我就是个老农,我懂的不多,我就说点实在的,我们南下定居是外地人,本地人排斥外地人。我们有南下的情分,希望我们几家团结起来,我们不欺负人,但也不能让人欺负了!”
  赵老汉瞄了眼周先生,见周先生笑容没变,心头一松,他就怕定居分开,这一路他见多了周先生的厉害,跟在周先生身边他才踏实。
  赵老汉急忙接话,“吴兄弟说的对。”
  叶顺也表态,“我别的本事没有,我走街串巷最能打听消息,日后需要我帮忙尽管说。”
  杨兮挑眉,随着对赵叶两家的了解,两家人品都不错,她不抵触抱团,反而支持抱团生活,几家早有抱团的打算啊!
  几家都发了言,孩子们已经饿的不行,今日过年做了八道菜,六道荤菜两道素菜,别说孩子们,大人看着都馋。
  新的一年,吴山喝多了,嘴里絮絮叨叨的,最后眼睛红了,“我就没奢望还能安定下来,现在又是酒又是肉,周先生你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
  周钰也喝了不少酒,他难得放松高兴,“吴大哥也冒险帮了我们家许多。”
  当初在京城没有吴山接应,他们一家子离开京城不会那么顺利,吴家也在用他们的方式还恩情,吴家都是重情的人。
  吴山抹了泪,“那都是我应该做的,公子先救了我的命。”
  杨兮听到公子二字,这是喝多嘴瓢了。
  杨三已经知道周家的情况,赵家和叶家什么都不知道,听到公子二字,心里有了猜测,难怪先生懂的那么多,原来身世不简单。
  吴山也意识到说了不该说的,最后只一个劲的抹泪。
  杨兮,“。。。。。。”
  反差有些大啊,她真没想到吴山会这么能哭,明明长了一张严肃脸!
  晚上需要守夜,喝多的回去先休息,杨兮肚子不小,收拾桌子没用她,李氏几个收拾的。
  守岁各家守各家的,还没到晚上,杨兮和周钰回来休息,周钰喝了不少酒反而不困,搂紧了媳妇,“我们不仅活着,还平安到达瑞州,我竟然有些分不清是不是真实了。”
  杨兮死劲拧了周钰的脸,“这回真实了吗?”
  周钰疼的直咧嘴,“还不让我感慨下。”
  杨兮打着哈欠,“我和你闺女困了,我们先睡了。”
  周钰抬手摸着媳妇隆起的腹部,嘴角带笑,孩子也活了下来,小心的摸着想感受孩子,结果小家伙的确困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次日大年初一几家互相拜年,杨三已经和吴家说定马匹的价格,现在市面上一匹马都没有,打听到消息已经有半年时间,市面上没有一匹马了。
  杨三给了市场价,退役下来的马都需要三十两,这还有价没马。
  当初钱二东家给的马都是好马,拿到市面上四十两都抢着要。
  最后杨三按四十两连马车一起买下来,吴山觉得四十两多了,杨三还觉得少了,最后各退一步四十两。
  现在新年过了,杨三带着李争出门打听消息,周钰将周小弟也丢了过去。
  吴山见到让吴老三和吴老四跟着一起出门。
  周钰放心杨三,这小子的眼光不错,会选好定居的地方。
  杨三出门,周钰两口子也没闲着,他们连续去书铺,他们要找瑞州的州志,还要找最近几年瑞州的府报。
  州志不便宜,要五两银子一本,肉疼也要花。
  买到州志和府报,两口子窝在屋子里根据州志描述画瑞州的地图,地图画了个大概,将打听到的家族在地图上标记上,别看是简易版地图,这份题图也十分珍贵。
  二人又通过府报了解瑞州官员和瑞州发生的大事,结果府报只有好消息和朝廷政策,关于民生的没有,二人心里有底了,瑞州的官员不是为民的父母官。
  到了瑞州没有生命威胁,杨兮两口子反而更忙碌了,他们还去了卖种子的铺子,打听有没有玉米和土豆等作物。
  他们一路南下,两口子一路打听,可惜没有见到种子。
  玉米没海禁前就引进了,已经驯化适应这片土地,可惜百姓不信任,朝廷刚建朝大力发展农业有粮,驯化又需要时间,朝廷也就没有大力推广,内陆根本没人种植,加上禁海的政策,玉米又不是朝廷指定收的粮,种植的就更少了,也不知道沿海还有没有人种植。
  南方有两季稻,主食以大米为主,南方米价相对北方便宜,杨兮还是喜欢吃一年一季的水稻。
  种子铺子没有杨兮两口子打听的玉米种子,杨兮倒是买了不少香料种子。
  五日后,杨三几个回来了,几家围着杨三等消息,杨三脸上笑意不断,说明选的地方不错。
  吴山急的不行,“你这小子赶紧说。”
  杨三,“让我喝口水。”
  子恒人不大将自己的水杯让出来,“舅喝水。”
  杨三抱起子恒,“还是子恒疼我。”
  周钰一个眼神过去,杨三老实了,喝了水道:“我们一路跑了三个县城,仔细打听居住的地方,最后选了向县下的阳镇定居,阳镇靠河不缺水源,地势不错,百年没遭过天灾,此地风水十分好。”
  杨兮看着连连点头的吴山,古人最信风水了,光百年内没遭天灾就很吸引人。
  杨三继续道:“向县的县令是瑞州难得办实事的,前年刚修了路,最重要愿意接收南迁百姓落户。”
  周小弟接话,“我们去的怛县十分排外,拿我们举例不允许我们几家落户到一处,落户会打散了,落户的条件特别的苛刻。”
  杨兮看向杨三,杨三又丢出个消息,“我说向县县令办实事,不仅愿意接收南迁百姓,还允许开荒,每家可开两亩田地,开出来的田只需要办理田契的银钱,田就是你的。”
  这话一落,杨兮知道吴山几家确认定居阳镇了。
  。


第七十九章 落户
  向县下的阳镇离水县有两日的路程,确定定居阳镇,杨兮一行人连夜收拾行李,次日一早启程离开水县。
  杨兮问过杨三一路所见,根据杨三见到的,调整画好的瑞州地图。
  去阳镇的路上,杨三在驴车内背着姐姐更改的地图,对着闫炳道:“瞧见没,我姐的本事不得了。”
  闫炳忍不住抬手摸自己的脸,赞同的点头,“本事的确大。”
  杨三眼睛直转,“你说你要不要做我姐的妹夫?”
  闫炳直接翻白眼,“你不问出银钱,你不罢休是吧!”
  杨三将地图揣到怀里,“嘿,你说你孤家一人了,你不想有个家?”
  他越想越觉得合适啊,小妹多好的姑娘,一路成长足够撑起一个家,闫炳也不适合菟丝花一样的姑娘,两个人的年纪还相差不大多合适!
  闫炳思绪有些飘远,“周姑娘是个好姑娘,可惜我不适合周姑娘。”
  杨三眯着眼睛,这模样一看就心有所属啊,“你这个年纪没成亲,依照你的家世也该定亲了,你有未婚妻?”
  闫炳语气很轻,“嗯。”
  杨三一听精神了,“你未婚妻家不在亳州,也不会在南方,那么一定在北方,京城?”
  闫炳扯了扯嘴角,“你的心倒是细腻。”
  杨三,“谁让我天天和你在一起。”
  他没事就观察闫炳,闫炳的一些细微情绪他都能感觉到,这一路南下除了遇到江公子,闫炳就没大的情绪波动。
  闫炳哼了一声,“反正我心里有人配不上周姑娘。”
  杨三知道闫炳不是推辞,他也不想坑小妹,闫炳这人不对未婚妻死心对哪家姑娘都不公平,也就不提了。
  一行人赶了两日路,到达阳镇的时候,天空还飘起了冬雨,先找了客栈休息。
  冬雨打在人身上如刀子,太冷了,寒气裹着身子,屋子里烤火都不觉得暖和。
  杨兮怕儿子病了,连澡不敢给儿子洗,找伙计要了暖手炉,给婆婆一个,另一个给儿子。
  周钰握着媳妇冰凉的手,眉头紧锁着,“原本想先买个院子先住着,日后慢慢建宅子,现在看来必须在你生产前建好。”
  入了春又潮又冷,到时候媳妇坐月子难受,生下来的孩子也遭罪。
  杨兮手好一会才暖和一些,“我们先落户,在阳镇租个院子住,正好闫炳也要赶二月的县试,住在镇里来往县里方便。”
  阳镇到向县只需要不到半个时辰的路程,住在阳镇往来向县十分便利。
  周钰,“明日我和吴大哥几人去看看杨三说的村子,村子真不错直接找里正办理落户。”
  “那我在客栈画宅子的图纸,宅基地能多买就多买一些,我们家有闫炳报恩的由头,能拿藏得玉佩当了换银子,不怕建宅子没银子。”
  杨兮叹气,离开嘉州她以为手里的银钱够花销,可他们一家子需要营养,一路吃喝没省着,加上各种花销,加上落户费大笔银子,准备建宅子的银钱没了。
  周钰见儿子脸红扑扑的,这是身子暖和了,将手炉拿过来放到媳妇手里,“不用当你藏得玉佩等首饰,我这里还有不少。”
  杨兮嗯了一声,他们对玉佩等物件没有特别偏爱的执念,在他们的眼里都是银钱。
  杨兮坐着烤了一会火,拿出装银子的匣子,“一路南下南州花销最大,买了不少粮食和驴,水县又买了州志和府报,其他州住宿和吃食花的最多,现在还剩下十八两四钱的银子。”
  当初在齐家村有四十多两银子,南下分了几笔银子,一路花了三十多两,可见这一路周家吃的多好了。
  吴家和赵叶两家主要花销是住宿,吃食花的不多,住客栈从未点过菜,都是借了火自己做着吃。
  周钰,“还有一路买了不少布料和调料种植等,这也是不小的银钱。”
  杨兮笑着,“瞧我,忘算了。”
  这还不算杨三掏的药钱呢,这一路杨三也花了不少。
  两口子将花销核对一遍,二人对视一眼,幸亏徐家自大没搜他们身,让他们藏了东西出来,否则来到瑞州,他们要为银钱发愁。
  一场冬雨下了一晚上,杨兮一家三口盖了两层的被子都不觉得暖和,杨兮早上起来眼眶子是青的,昨晚冷的没睡好,“我想念羊绒毯子。”
  至少铺在身下躺着暖和!
  周钰,“羊绒毯子还没有,我去寻摸羊皮给你做褥子。”
  杨兮穿上厚厚的棉衣,“嗯。”
  吃了早饭,周钰与其他几家的当家人走了,杨三和闫炳也跟去了。
  下午一行人回来的很早,周钰将家里的银钱都带上了,他们一家子落户交了十二两,算上了杨三,他们在一个户籍上,李争几个小厮杨三交的银钱。
  杨兮翻看着新的户籍,“日后我们就是上河村百姓了,宅基地你买了吗?”
  周钰示意杨三拿出契书,“买了,宅基地这小子掏的银钱,买了三亩地大小的宅基地。”
  杨兮眨了眨眼睛,“三亩地,全建成宅子要花不少银钱。”
  她不怕高调,如果只有周家一家,他们的确该低调,可他们算上闫炳有五家人,加上落户要交的银钱,他们不高调建宅子已经十分高调。
  建大宅子反而更能震慑一些人,等闫炳考中秀才,村子更不会打他们的主意,一个村子多个秀才,村子百姓出门都能直起腰杆子。
  杨三坐下喝了两杯水,接话道:“姐,我掏银子建宅子。”
  杨兮,“我们手里的银子够。”
  周钰哼了一声,“我们手里有东西。”
  杨三,“那我掏一半?”
  杨兮摇头,“你已经拿了买地基的银钱,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