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杨曦轩和周钰回府就见到了堆积的粮食,杨曦轩一看,前院有些堆不下了。
杨曦轩挑眉,“啧,不知道的以为我公开收敛粮食呢!”
周钰皱着眉头,“影响的确有些不好。”
可有人起头了,所有人都送,有些冷静清醒的也不得不送粮食来,何况施粥又是好事。
杨曦轩侧过头,“我记得有些官员家底并不丰厚。”
别以为三石的粮食不多,并不是所有官员都有家底,有不少官员家底勉强够支出平衡。
白将军执掌瑞州的时候并没有大肆替换官员,虽然府城的官场复杂,但一些实干底层的官员,依旧按部就班的当差。
周钰回忆资料,“的确有些官员日子清苦。”
杨曦轩敲了下掌心,“说起来,我说忘了什么,原来忘了俸禄的问题,白将军按照没亡国时的俸禄发给官员,啧,认真讲王氏朝廷的俸禄真不高。”
俸禄本就比前几个朝廷差不说,俸禄中还有一部分不值钱的钱钞,国亡后俸禄中没了钱钞,可物价上涨了,俸禄依旧不够养活一大家子。
周钰心里一动,“你想提高俸禄?”
杨曦轩点头,“要想马儿跑就要给足了草料,人也一样的,姐夫,你帮我算算俸禄提高多少合算?”
只要俸禄不错,一些没家底的官员就不会受不住贿赂。
周钰,“好。”
晚饭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日子杨家的餐桌上顿顿有鱼,红烧,糖醋,鱼汤,每日都不重样。
周钰看着桌子上的菜,“今日是鱼汤?”
杨兮点头,“嗯,豆腐鲫鱼汤。”
周钰很喜欢喝,“那我要多喝一碗。”
杨兮笑着,“的确都该补补。”
杨曦轩喜欢吃干锅大虾,“嗯,今日够辣。”
杨兮先给小儿子剥白灼虾的虾皮,“你昨日就念叨,正巧今日有新鲜的海虾,我就让厨房都给做了。”
相对于味道重的做法,她更喜欢白灼。
杨曦轩晚饭吃了不少,一道菜基本都进了他的肚子,反观杨兮两口子吃了不少白灼的。
饭后喝着解腻的茶水,杨兮说了粮食的事,“我想在府城建立孤儿院,同时开设孤儿学堂,这些粮食全部送去孤儿院。”
杨曦轩,“这个建议不错。”
与其让孤儿自生自灭,不如全部收拢起来培养,从而筛选出可用的人才出来。
周钰也说了自己的想法,“军事学堂建立好,曦轩你要挂名院长之职。”
“好。”
杨曦轩懂姐夫的意思,只要上军事学堂的学生,就不会绕过他,他会成为他们的精神信仰,从而加深对军权的掌控。
杨兮又道:“府城的百姓光看到往咱们府上送粮食,人言亦言还不知道传出什么流言,府报可以办起来了,同时派人明日公示粮食的用途,顺便宣传下孤儿院。”
免得东躲西藏的孤儿不知道孤儿院。
杨曦轩摸着下巴,“我觉得孤儿院最好重新建设。”
杨兮是知道府衙的财政情况,皱着眉头,“哪里都需要银钱。”
杨曦轩语气幽幽,“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我现在当家了,真是处处需要银钱,还好今年的税收要开始了。”
心里一算计,事情还真多。
几人一聊起来就停不下来,直到两个孩子坐不住了,时辰已经很晚了。
周钰伸手要去抱昏昏欲睡的小儿子,结果杨曦轩抢先一步,已经将子律捞到了怀里。
周钰面无表情的盯着杨曦轩,可惜杨曦轩不怕,还挥了挥手抱着子律走了。
周钰,“。。。。。。”
杨兮闻到了酸味,拉着长子回院子。
子恒小声的道:“爹吃醋了。”
杨兮,“你娘我也吃醋,子律真是有了你舅舅就忘了爹娘。”
子恒偷笑,“子律还小。”
杨兮也乐的子律粘着曦轩,“还好有我和你爹看着,否则子律非让你小舅舅惯坏了。”
人都双标,曦轩对子恒和子律原则一降再降。
次日的上河村,周家大门一打开,两个红木箱子放在大门口,这是算好周家门口的东西没人敢拿。
守门的小厮疑惑了,两个红木箱子很大,想了想没敢亲自打开,忙回去汇报了。
周炳和周霖来到大门口,二人也盯着箱子看。
周炳小心谨慎,示意小厮去打开箱子,没有人守着的箱子怎么看怎么有问题。
同时周炳拉着周霖退到了远处,周炳还用帕子捂住了口鼻。
小厮是有胆色的,周府的小厮都是受过训练的,小心的开箱子,一旦有问题会立刻躲开。
箱子没有上锁,很快箱子打开了,并没有出现意外,不过,小厮看到箱子里的东西有些愣住了。
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感动
周霖走近一看,箱子里不是什么危险物品,而是整整两大箱子的书籍,从书籍的保存上看,这些书籍已经有些年头了。
小厮们将箱子抬进院子,然后一本一本的拿出来,一共有上百本的书籍,关于医书和医术手札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书籍不是古籍,而是一些家族的真传自传。
周霖脸有些黑,已经不用猜谁送来的书了,医书已经说明了一切。
周苒翻看着医书,这回是真的惊讶了,“竟然有医女的手札。”
医女很少,更不用说医女的手札了,医女看病的群体是权贵女子,上面记录的大部分也是关于女子的病症。
周苒欣喜的笑着,“真是太好了,等府城医馆建好,我正好能整理出来带过去一份。”
周霖敲敲桌子,“妹,你有什么感想吗?”
周苒,“嗯?”
周霖见都看着他,轻咳一声,“比如说感动?”
周苒一言难尽,“我心里更多的想法,不要白不要,这好事可以再多来几次。”
至于男女情爱,不好意思,她真没有,她的全部心神都在女子学医上,这会是她一生的目标。
周炳失笑,“你太小看小妹了。”
小妹的性格不是小女人,小妹所思所想他都心生佩服。
周霖放心了,“管邑送家族自传来是什么意思?”
周炳道:“这是送给主公的,一个家族的自传能发现很多的信息。”
一部自传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
周霖惊讶,“他的消息够灵通的,难得他还能送礼恭贺曦轩哥。”
周炳失笑,“他留下的人手从未离开过,这人不可小看,从他能弄到这么多的自传能看出来,他发展很快。”
周霖没吭声,帮着小妹整理书籍,这不是他能操心的,他心大的很,反正头上有曦轩哥呢!
府城,杨曦轩派人走街串巷的宣传建设孤儿院,表明收到的粮食会用在孤儿身上。
府城刚掀起来的流言消失了,反而讨论起了孤儿院,府城是有收留孤儿的幼院,可随着朝廷的腐败,早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孤儿也不会去幼院。
后来院子更是被征用了,庇护的场所都没了。
瑞州的情况也是如此,重新收留孤儿,还改名为孤儿院,又要建设孤儿学堂,一个领导者愿意庇护孩子,狠狠的在百姓中刷了好感。
今日杨兮随着去了府衙,府衙有整个府城的地图,只是杨兮盯着府衙地图,地图只画了大概,这也能理解,画的太详细丢了地图,对整个府城是危险的。
杨兮选了市场附近的位置,市场并不在繁华区域,反而在城中比较偏的地方,城中有几个市场,她选了北区,因为北区空余的土地最广。
针对市场,曦轩已经去看过城外的集市,接管瑞州后,曦轩下令整改府城的市场。
杨兮不是不想给孤儿选个好地方,然府城空余的土地并不多,反而是市场附近的土地最合适。
杨兮选好地后,“没想到,我反而领了个差事。”
周钰指着自己,“曦轩对咱们可没客气,府报交给我了。”
杨兮,“我去领银子了。”
周钰拉住媳妇,“白家的匠人已经统计完了,你不用操心人手。”
杨兮挑眉,“速度够快的。”
周钰见媳妇眼睛亮晶晶的,“你别高兴,这些匠人水平并不高。”
杨兮一听,“得了,还是需要慢慢培养。”
周钰笑着,“其中有人自视甚高,正好借着建设孤儿院磨一磨他们的性子。”
杨兮笑了,白家培养的匠人是研究战车等武器的,显然曦轩见了不满意,这是想借她的手修理这些匠人。
杨兮勾着嘴角,“我正好选一选有没有不错的苗子。”
周钰,“嗯。”
杨兮去领银钱,曦轩已经打了招呼,她手里拿了批复,针对孤儿院的建设计划,她早起写出来的,真真是榨干能用的每一分时间。
一共领了五百两银子,三百两的银子,剩下的全是铜钱,这是她要求的,百姓的银钱主要是铜钱,银子更多的是存着不用。
周钰等媳妇离开,先看了府城官员的俸禄,俸禄以粮食石为单位,每月发一部分粮食和银钱。
四品官员月为二十四石,白将军掌管瑞州延续俸禄,府城的官职并没有变,所以知府依旧是二十四石每月。
但这些官员真正的收入是收贿赂,俸禄反而不在意,也就没深究过俸禄的问题。
现在不同了,以法治州,俸禄的确要提起来。
周钰看着算出来的数据,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屋子里哪怕有冰也是闷热的,这个温度收割早稻,百姓是真受罪。
古代可没有大型机械收割,从收割到脱粒一切全靠人力。
周钰想着要入库的大米十分的安心,喝完了茶继续忙碌。
杨曦轩今日挨个部门转悠,每个部门都坐一坐,他也不打扰官员办差,虽然没多说话却给了所有官员压力,谁让杨曦轩是真的懂各部门的运转。
尤其是交上去的表格还没有发下来,他们的心里就更加的忐忑了。
所有官员都知道杨将军上位一定会在官员中烧一把火,就是不知烧到谁身上了。
杨兮这边到了选好的地点,一共上百的匠人带了过来,日头又足,所有人根据高矮站着,没有挡光晒太阳,让本就不服气的匠人心里更加的烦躁。
杨兮则坐在阴凉的树下,面前放着解暑气的酸梅汤,身后站着护卫,天气炎热护卫没穿铠甲,然一身的气势逼的匠人不敢看过来。
能护卫杨兮两口子的士兵,全是兵中的高手,他们夫妻出门至少带上十人,这是曦轩要求的。
杨兮喝着酸梅汤,眼睛盯着匠人,百人的匠人,上了年纪的没有,上了年纪的,杨兮一句话没多说,只留了两道数学题让他们算。
剩下四十岁以下的全部带了出来,最小的年纪十五岁,十五岁不是学徒,因为家中有传承。
随时站立的时间越久,越来越多的人不耐烦,这些人自恃清高,哪怕水平不咋地,那也是研究机械武器的,白家给的待遇太好了,好的养了如此多的匠人,结果这么多年没有什么进展。
第四百三十二章 淘汰
晚上,杨家三个主人才能聚在一起,白日都忙碌自己的事情。
杨曦轩笑眯眯的问,“姐,你可有看好的匠人?”
杨兮脸上有了笑容,“有几个聪明的。”
杨曦轩满意了,“我不需要养废物,没有本事的不用留情直接淘汰掉。”
杨兮应下,“我再看看。”
不过,她对上了年纪的匠人也是失望的,她留下的数算题并不太难,全是根据战车数据编辑的,可真正算出来的没几个,剩下的全是熬出来的资历。
说白了就是熬年头,熬的久了就能领到最高的待遇,真实本事没多少。
杨兮感慨一句,“白家对这些匠人太好了。”
好的忘了本分,也磨灭了研究精神。
杨曦轩哼了一声,“我可不会手软。”
一旦淘汰,他会将人打回军户,而且差事也会是最差的。
杨兮问周钰,“俸禄算好了吗?”
周钰点头,“嗯,在原有的俸禄上增加三成俸禄。”
三成俸禄也给日后留有了余地,现在没有钱钞,涨了三成已经不少了。
杨兮清楚曦轩同意了,“三成不少了。”
饭桌上聊了起来,等晚饭结束了,外面的天色更暗了,最近杨家的晚饭一直很晚。
次日,所有官员的表格评语下来了,分为了上中下三等,将表格发下去后,拿了上等的有人淡然,有人惊喜,更多是惶恐了。
谁让评语是周钰写的,对府城官员的资料,周钰早已经记在心里,评语十分的犀利,周钰的笔迹锋利,加上犀利的言辞,哪怕心里承受力不错的,也有些稳不住心神。
然后府衙出现了有意思的现象,这些人等杨曦轩离开,纷纷想发设法找周钰打听。
周钰笑而不语,客客气气的送走所有人,可越是这么笑,越让人惶恐不安。
的确该惶恐了,因为随着评语下来,任命调动也下达了。
毛靖的爹,毛旭成了新的向县县令,钱振升了官直接成了府城知府,杨曦轩看中了钱振的能力,当然也有捞钱的能力。
钟谨成了府城通判,原知府在白将军掌权期间,坏事没做,但是收的贿赂数额有些大。
杨曦轩也没做绝,在原知府交出收的贿赂后,杨曦轩留了最后的体面。
这一日一共下达了十五个调动任命,对于情节恶劣弄出人命的,按照新的法典查办。
同时也将新法典公布了出来,法典是在原有基础上修改和添加的,修改的地方不多,因为牵扯太广,添加法例的同时,也将一些模糊的地方仔细拆分,明确了界限。
法典第一页全是修改或是添加法例的人名,现在添加上了杨兮两口子的名字,后一页标记出他们夫妻修改了哪里和添加了什么法例。
一旦杨曦轩夺得天下,他们和周家会留名后世。
瑞州官员看到了法典添加的名字,他们震惊了,他们以为周钰夫妻已经做的够多了,然仔细研读添加的法例后,他们再次深刻认识到,能成为这两口子学生是多大的幸事。
然后周钰夫妻更加的出名了,只要读法典就会知道他们,这是他们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的。
新的法典,他们根据古代情况添加的,现代法律给了他们启发,但不能照着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则,并不是轻易能够打破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潜移默化的改变,而不是一蹴而就,因为时代的规则是土壤,没了土壤经受不住考验,终究会成为泡影。
所以在没能改变思想的时候,两口子在法典上投注了太多的心血,他们相信等他们的思想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继承他们的思想,那时才是变革的时机。
他们不知道活着能不能看到,但他们愿意为了目标去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走出最坚实的道路。
又过了两日,岛上的人终于到了府城,不仅来了选好的下人,还来了几个人,这几人是曦轩的心腹,也是留在岛上的谋士。
杨兮两口子了然,这几人会留在府城当官,替补清理出来的官职。
杨兮二人只见了几人一面,杨曦轩介绍后,这几人就忙碌了起来。
同时岛上流放村的人,也送去了上河村,这些人要先学周家学堂的课本,一共选出了八人,韩家父子终究没得到曦轩的认可,全都打包去上河村当先生。
杨家宴席前一日晚上,一家子吃了晚饭,这两日曦轩没回府上,每日都留在衙门住。
杨兮好奇的问,“白将军没好奇你从哪里找的人手?”
最近曦轩的动静可不小,陆陆续续人手来了府城,本就将府城掌握在手中,现在更是牢牢地握紧了。
杨曦轩,“好奇也不会问。”
周钰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