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山间四食 >

第30章

山间四食-第30章

小说: 山间四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完午饭,竹哥儿帮着钱婶把碗筷洗好,坐着和他爹说了会儿话,就带着吴二河走了。
  一味天凉,十分秋气,这个时节山头上的风吹得人畅快无比。
  衣摆被风吹得鼓动,竹哥儿扭头问吴二河:“没吃饱吧?”
  吴二河挠了挠头憨笑两声。
  他知道竹哥儿和娘家哥嫂之间闹过不痛快,方才在饭桌上,他吃完了手里的一碗饭也不好意思开口说想添第二碗。
  村里的桂花开了,竹哥儿抬头去望,他个矮碰不到,吴二河伸手给他折了几枝。
  竹哥儿接过来嗅了嗅:“真香,回去晒干了做些香袋使。”
  他拿了桂花往前走,还不忘催吴二河:“没吃饱还不走快些,回家拿薇菜酱和鸡蛋给你下面条吃去。”
  大锅添水,大火烧开,一把细面,一勺热汤,一根绿葱。
  几个滚头过后,放一勺香辣的薇菜酱,卧一颗又嫩又滑的荷包蛋。
  一大海碗冒着热气的面,飘着酱料和葱油的香味。
  吴二河从碗底捞起鸡蛋,吹凉了喂给竹哥儿一半,这才用筷子挑起面条,边被烫得吸气边往嘴里送。
  竹哥儿坐在旁边笑:“吃慢点,也不怕烫着舌头。”
  面条筋道弹牙,配着鲜辣的薇菜酱,稀里呼噜吃下一碗,满肚熨帖,在秋日里都要出一额头细汗。
  山居于此,一屋,几人,四季,三餐,伴着炊烟和鸟鸣,平淡的日子也仿佛发出声响。


第50章 番外:养包子
  村口有颗老树;到了夏日,村里人常在树下乘凉,凑在一处或是下棋或是唠唠家常;比闷在家里要热闹。
  陆云川背着背篓回来;人人见了都招呼上一句。
  “二小子从镇上做工回来了?”
  “二小子又去镇上找活计干了啊;真是勤快,可不像我家那个懒的。”
  陆云川一一回应过去,走过老树到了池塘边的时候,瞧见一个熟悉的胖乎乎的身影。
  夏季池塘里开了荷花和莲蓬;天热孩子们贪凉,胆大的小子们拿着个木盆就敢进池塘里划水玩;姑娘和小哥儿就在池塘边看看荷花看看小鱼儿;拿手拨一拨水珠。
  陆江澜不知从哪得了朵大荷叶,正拿双手举着,和一个小哥儿蹲在荷叶下面亲亲热热地挨着说话。
  “元儿。”陆云川喊了一声。
  元儿是陆江澜的小名;村里给孩子取小名都取得贱,铁蛋、牛蛋、虎子……贱名好养活,反正也只小时候这么喊,大家也都不太在意。
  陆云川和岑宁不乐意给孩子叫这个,陆江澜还在襁褓里的时候白白嫩嫩的一团;冲着个白胖团子喊狗蛋,总觉得喊不出口。
  岑宁说不然叫元宵吧;长得像,陆云川一贯听岑宁的;于是陆江澜小名就叫了元宵。
  但毕竟是个小子;等到他会蹦会跳了,家里都改口叫他元儿。
  小人听见声音从荷叶下面钻出脑袋;看见陆云川眼睛都亮起来,立刻爬起来挥手:“阿父!”
  随后扭头和旁边的小哥儿说了几句什么,举着荷叶就朝陆云川跑了过来。
  “跑慢点,不着急。”陆云川冲他喊道。
  陆江澜人小腿短但迈得快,连滚带爬冲到陆云川面前,一把抱住了陆云川膝盖:“阿父抱!”
  村里人讲究抱孙不抱子,一家里得是严父慈母才好,但陆云川不一样,陆江澜是他和岑宁两个人一手带大的,又因为年纪还小,黏人得不得了。
  把儿子抱起来,陆云川看着他手里的大荷叶问:“这是哪来的?”
  陆江澜把荷叶递给陆云川,自己抱住了陆云川脖子晃着脚:“是凌哥儿给我摘的。”
  凌哥儿就是刚才在河边和陆江澜一块儿说话的那个小哥儿。
  陆云川问:“凌哥儿是个小哥儿,你是小子,怎么能让小哥儿下河给你摘荷叶?”
  陆江澜认认真真道:“因为我怕呀,水好深,我害怕,凌哥儿不害怕。”
  “那你现在不怕他们笑话你了?”陆云川掂了掂儿子笑着问。
  陆江澜长相随岑宁,皮肤白眼睛大,养得白胖,岑宁平日又把他收拾得干净,绑着小啾啾惹人疼的很。
  村里谁见了他都要多看几眼逗几下,再说上一句:“哎哟哟,我们元小子长得比小哥儿还漂亮。”
  再加上他胆子小,村里一些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小子都开玩笑叫他“元哥儿”。
  刚开始陆江澜还为此伤心,晚上睡觉前抹着眼睛躺着阿父和爹爹坏里诉苦:“我是个小子,不是小哥儿啊,我以后可嫁给谁呢?”
  惹得陆云川和岑宁笑弯了眼。
  再后来被“元哥儿”“元哥儿”的喊久了,他也就习惯了。
  玩了一下午有些累,小人趴倒在陆云川肩膀上,撅嘴道:“笑话就笑话我吧,我还不乐意和他们玩呢,我就喜欢和凌哥儿团姐儿玩。”
  这话是闹小脾气了,村里小子虽然爱开他玩笑,但要出去玩肯定是要跑到陆家院子前来喊他的。
  只不过陆江澜爱干净,有时候见他们要去田里河里玩,他不想弄脏衣裳,就去找小姑娘和小哥儿们翻花绳摘果子。
  一路抱回家,刚走进院门,陆江澜睁圆一双眼睛:“肉,爹爹在做肉肉。”
  扑腾着腿要陆云川放他下来,陆江澜一下地就往厨房里跑:“爹爹!”
  岑宁听见声音从厨房出来,腰间还系着布巾,蹲下身一把搂住儿子抱起来,笑道:“鼻子怎么这样灵,玩了一下午,肚子饿没饿?爹爹晚上给你和阿父做肉丸子了。”
  陆江澜笑弯一双大眼睛:“我喜欢肉丸子,阿父也喜欢。”
  “是,你和阿父都喜欢,晚上都多吃一些。”岑宁说着把儿子抱给陆云川,“让阿父带你去洗手,洗干净手我们才能吃肉丸子。”
  晚上不仅做了肉丸子,岑宁还蒸了一屉包子。
  他昨儿专门跑去吴家和竹哥儿说了,让竹哥儿今早帮他留一块梅花肉和一块五花肉,想给元儿搓肉丸子吃。
  肉丸子得肥瘦相间才好吃,没有肥肉吃起来柴,用梅花肉和五花肉拌在一块儿调出来的肉馅口感最好。
  两块肉剁成细细的肉沫,挤出血水清洗两遍后一点点挤干,这样洗过的肉馅不会有腥味。
  撒盐,加水和料酒,再放一勺玉米淀粉,拿几根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等到肉馅搅起来有劲了,捏起来不会散,就能开始搓肉丸子。
  岑宁把肉丸子搓得大,起锅烧油,搓好的大肉丸子下锅炸。
  同时另一口锅烧热水,放入姜片和花椒,又放酱料下去煮出颜色,把汤汁熬到浓稠。
  等到一锅肉丸子炸至金黄,外皮酥脆,就能捞出来放到料汁里炖,大火炖上一刻钟,掀开锅盖,整个厨房都是肉香味。
  元儿被陆云川带去洗手,岑宁捞出锅里的丸子,淋上香浓黏糊的料汁,最后用原汤和淀粉水勾芡浇在肉丸子上,又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
  裹上了汤汁的肉丸子色泽亮丽,醇香四溢。
  陆江澜被陆云川圈在怀里拿小布巾擦干了手,手脚并用爬到桌子旁的木凳上乖乖坐好,就等着爹爹给他围上布兜,说开饭了。
  厨房里,蒸笼掀开,里头是热气腾腾的大包子。
  包子皮薄馅大,是豆角鸡蛋馅的,油润可口。岑宁又额外熬了一小碗绵密的红豆沙出来,包了几个红豆包子。
  元儿和芷哥儿爱吃甜包子。
  装了几个大肉丸子,又捡了几个刚蒸出来的红豆包,岑宁让陆云川给芷哥儿送过去。
  一碗肉丸子,一碗清炒四季豆,一碗炒丝瓜,还有一锅小米粥,一篮子蒸包子。
  陆云川这几日在镇子上干活,元儿又是个能吃的,岑宁晚饭做得丰盛。
  给元儿盛了个肉丸子放进碗里,那丸子足有他一边脸蛋那么大,大肉丸子冒着香气,陆江澜闻着味咽了咽口水:“爹爹,等阿父回来吃。”
  “爹爹知道呢。”岑宁笑道,“爹爹先给你盛到碗里,你先吹凉,这样等阿父回来再吃就不烫嘴了。”
  爹爹说得对,陆江澜抱着脑袋那么大的粗碗嘟起嘴吹丸子,把脸都埋进去,还不忘嘱咐一句:“爹爹和阿父的也吹凉,别烫着。”
  一直等到陆云川拿着空碗回来,陆江澜才笑眯了大眼睛咬了一口。
  肉丸子炸过又炖过,软烂入味,咸香滋油,一口下去肥而不腻,肉裹满了醇香浓厚的酱汁。
  红豆包子蒸得宣软,里头的红豆沙细腻又绵密,配着外皮咬一口又香又甜。
  金黄的小米粥熬得软糯,自家后院种的四季豆和丝瓜,不放东西清炒着吃也清甜鲜美。
  一顿晚饭,三个人都吃撑了肚子。
  饭后消食,陆江澜坐在陆云川自己扎的木秋千上,岑宁和陆云川在后头推着他。
  秋千旁就是葡萄架,还是岑宁怀着元儿时陆云川搭的,这时节的葡萄已经结得都坠下来,粒粒饱满圆润,吃起来却不那么甜。
  得等到八月雨水多,阳光也充足的时候,那时的葡萄吃起来才又甜又多汁。
  陆江澜看着葡萄伸手想要,陆云川给他摘了一颗,葡萄大,占了他大半个掌心。
  “这时候的葡萄不甜,等再过些时日,葡萄长得甜了,阿父再给你摘着吃。”
  陆江澜点点头,没放进嘴里吃,只拿在手上闻葡萄的果皮香气:“好香,和爹爹一样香。”
  他还小,分不清什么味道,不管是花香果香还是家里头香珠子的香,都只会说是和爹爹一样香。
  陆云川干活回来晚,晚饭吃得也迟,在院子里荡了一会儿秋千天色就黑下来。
  陆云川去厨房烧水,岑宁抱着儿子去里屋找干净衣裳。
  天热了,每晚得洗干净了才好上炕。
  陆云川带着儿子锁了院门在院子里洗,岑宁在厨房里洗。
  听着院子里扑水的声音,岑宁无奈道:“元儿,不能玩水,洗好了就让阿父给你擦干。”
  又数落陆云川:“不让他玩水,晚上有风,当心他着凉。”
  话音刚落,外头就没声音了,岑宁想也知道那父子俩这会儿定是做了坏事被抓包后在偷笑。
  陆云川最是沉稳的一个人,元儿出世后,有时倒带上几分孩子气来。
  洗好后换上干净衣裳回里屋,山间夜晚有风,白天燥热,这会儿倒凉快下来。
  屋里点着油灯,三个人坐在炕上,身上都带着香珠子的味。
  岑宁解开陆江澜头上绑着的小啾啾,拿着木梳给他梳顺头发。
  陆江澜穿着爹爹缝的小肚兜躺在爹爹香香软软的怀里,晃着双腿,让阿父抓他脚丫子玩。
  “阿父,你明日还要去干活吗?”
  陆云川点头。
  陆江澜不太高兴,嘴巴嘟起来:“我每日早上起来你已经走了,家里只有爹爹和我,我得等到下午才能看见你啦。”
  说着还仰头问岑宁:“是不是,爹爹?”
  岑宁揉了揉他软乎乎的脸蛋,低垂着眉眼笑了笑。
  他生过孩子后更显温润,眉眼在烛光下像镀了一层光晕,柔和得不像话。
  陆云川拍拍儿子的胖脚丫:“两日,阿父的活计再两日就做完了,做完后就常陪你和爹爹,好不好?明日阿父给你带镇子上的桃酥和牛乳枣泥糕吃,你最喜欢的。”
  “爹爹、大伯母、芷哥儿,都喜欢!”
  “是,都喜欢,让阿父买多多的回来,大家一块儿吃好不好?”
  “好!”
  小孩子困意来得快,没一会儿陆江澜就揉着眼睛往岑宁怀里钻:“爹爹,拍拍睡。”
  还不忘嘟囔一句:“明天早上还吃包子吧,好吗?”
  “好,你醒来爹爹就给你蒸包子吃,要红豆包,甜甜的是不是?”
  陆云川在一旁铺好被褥,岑宁搂着儿子躺下,轻拍着肚子哄,没一会儿就呼噜睡着了,两只手握拳放在脑袋旁边。
  陆云川和岑宁看得好笑。
  “今儿晚上吃了两个肉丸子,喝了一碗小米粥,还吃了大半个红豆包子,半夜估计得醒。”陆云川给儿子掖好被子。
  “他爱吃那些,喜欢吃肉喜欢吃甜的。”岑宁笑,“再得过些日子才能给他再做肉丸子吃,不然迟早吃成个小胖子,真成元宵了。”


第51章 番外:终
  深秋时节;风吹不止。
  岑宁一早起来,翻箱子找出三件厚衣裳。
  陆江澜还在呼呼睡着,岑宁把陆云川的衣裳递给他:“早上起了风;穿厚些再出门。”
  陆云川点头接过;岑宁给炕上的陆江澜掖好被子;拿枕头在炕边垫好,和陆云川出了里屋门。
  天冷,洗脸都是烧热水兑着洗,两个人洗漱好;陆云川去后院喂鸡拾蛋,岑宁就着热锅准备早饭。
  家里现在多养了几只鸡;每日拾的蛋也多;陆云川把鸡蛋一个个擦干净放到厨房的筐子里。
  岑宁舀米熬了锅白米稀饭,拿油煎了两个鸡蛋,活好面团等着醒面;打算炸油条吃。天冷了,人得多吃些油。
  面团醒好后擀薄,分成均匀的长条,一根根叠起来用筷子一压一抻就成了型,等到锅里的油热起来;下锅用小火慢慢炸至熟透。
  刚出锅的油条酥软香脆,一口咬下去有嚼头。
  盛了一碟小菜;岑宁又拿碟子舀了两勺酱油,油条蘸酱油吃下稀饭。
  饭菜摆上桌;陆云川喝了口热稀饭道:“平小子成亲;家里忙不过来,我今儿陪着二柱子去镇上采买些东西;估计得吃过了午饭再回来。”
  平小子是村长家的幺儿,村长这么些年对陆云朗和陆云川兄弟俩多有照拂,有事帮衬着些也是应该的。
  岑宁捧着碗点点头,陆云川又问:“家里可缺些什么?我一并买回来。”
  岑宁咽下油条想了想:“打壶酱油,买些红枣吧,回头蒸枣糕吃,天冷了,煮汤时放几个也好。”
  又道:“再掂些糕饼回来吧,好久没给元儿买着吃了。”
  陆云川听了点头:“这段日子往镇子上跑得少,是许久没买了,这次多买些回来。”
  岑宁把煎鸡蛋夹到陆云川碗里:“多买些桃酥,那个放得住,能慢慢吃,不好叫他一回吃多了,枣泥方糕也掂一些,芷哥儿爱吃那个。”
  陆云川一一记下。
  吃过早饭,陆云川背着背篓去村长家找二柱子,岑宁兑了热水在院子里洗昨晚一家人换下来的里衣。
  刚洗好挂在麻绳上晾晒,里头屋子传出动静。
  “爹爹,来陪陪我好吗?”
  岑宁听见声音擦干手往屋里走,进门就看见陆江澜撅着屁股扒在窗户上揉眼睛,看见他进来忙伸胳膊:“爹爹。”
  岑宁走上前把他抱起来拍了拍,陆江澜还没睡醒,往爹爹怀里一趴就不动弹了,还想接着睡。
  岑宁拿他的小被子裹住他哄:“爹爹给你穿衣裳好不好?穿好衣裳起来吃饭,阿父去镇子上了,你吃完饭去找凌哥儿和团姐儿玩。”
  想吃,想玩,但困。
  陆江澜扭扭小身子,不想动弹。
  岑宁拍拍他的屁股,又说:“早上吃小蒸饼,谁最喜欢的?”
  “小蒸饼。”陆江澜猛然睁开眼,“元元最喜欢。”
  说着向上挣了挣抱住了岑宁脖颈:“爹爹,吃热乎的。”
  岑宁笑着揉了揉儿子头发,给穿好了衣裳。
  陆江澜坐在椅子上晃着腿,岑宁在他身后拿发带绑头顶的小啾啾,镜子里头的小娃娃长得唇红齿白,因为天气冷吃胖了些,看着更像只元宵了。
  陆江澜顶着一张小圆脸自己跑去院子里漱口擦脸,岑宁去厨房端他的早饭。
  油条是拿油炸的,不好大早上给陆江澜吃,怕他吃坏肚子,岑宁另给他做了小蒸饼。
  白萝卜和土豆切丝,磕一个鸡蛋,放一把葱花,撒上盐抓拌均匀后挤出水份,再和面粉一起搅拌均匀,捏成半边手掌大的小圆饼放锅里蒸熟。
  刚出锅的小蒸饼又软又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