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渔女赶海发家记 >

第35章

渔女赶海发家记-第35章

小说: 渔女赶海发家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条扁鱼扔进水仓里,她撒网把老龟拖上来,环顾一圈见没有渔船过来,海珠蹲下身把身上的湿衣裳换了。
  夕阳还没沉入海面,她先撑船归岸了。
  还不到出海的船只回来的时辰,码头上冷清的很,脚夫挑夫坐在树荫下打瞌睡,守卫拄着挎刀低声说笑。当海珠划着船驶进海湾,他们一致看了过去。
  “今天回来的早啊。”杜小五打了个哈欠往海边走,朝她的船上看去,“今天逮了多少?”
  “没逮多少,运气不好,都是不值钱的东西。”海珠砸下船锚先把老龟半推半抬拖下船,随后把水仓里的鱼捞桶里去找水官称重,章鱼和海贝倒进网兜里去过秤。
  水官按照当前的鱼价估了价,海珠从荷包里数出八十三个铜板交给他。
  “今天逮的都是不成器的,看来下海捕捞也不是十足十的好收获。”水官说。
  海珠点头,“今天连换了两个地儿,都没遇到好货。”
  然后推来木板车把章鱼和扁鱼拉走了。
  木板车轱辘轱辘的声音在巷子里响起,冬珠听到声跑出门,“姐你回来了,奶,我姐回来了。”
  “大门打开。”
  海珠直接把木板车拉进院子里,院墙的墙根下摆着两个长凳,长凳上放着五个筛箩,筛箩里装着洗干净的韭菜。
  “姐,锅里烧的有热水,你去洗头,车上的东西我来弄。”冬珠说。
  “奶,我捞了一兜鱼回来,你们把鱼鳞刮了,晚上我去摆摊卖烤鱼。”海珠说,“风平和潮平呢?”
  “跟你三叔砍柴去了。”
  海珠还以为风平是去红石村找娘了,她舀了水出来,对着水沟先把头上的海水冲干净,擦干后洗澡,然后推车去铁匠那里拿铁板铁架。
  回来时遇到沈遂,她说:“晚饭少吃点,我请你吃烤鱼。”
  “今天出海有人去堵你了?贼孙子。”沈遂拨开她,他一手拽着木椽子走,“那几个贼孙子来找我了,我把人揍了一顿,以后再有人去堵你就跟我说,六哥来收拾他们。”
  海珠狡黠一笑,说:“我就知道他们会来找你,揍的好,晚上我把最大的那只鱿鱼烤了给你吃。”


第52章 卖钱吧,我不吃
  “对了; 韩二哥还在永宁吗?”海珠问。
  “在,他歇在军营里,就是那片无人岛。”
  那片无人岛竟然成军营了?海珠没料到; 她听韩霁提过军营; 在镇上又没看到过军营,还以为军队藏在什么隐秘的地方,一直是点到为止不多问。
  “那算了,本来还想请他吃烤鱼的。”海珠说。
  “没事; 我替他吃; 你什么时候去摆摊?”进了巷子; 沈遂从坐在门外聊天的人身上扫视过去,摆足了跟海珠亲近的姿态,免得有不长眼的来找茬。
  “东西准备好了就过去。”
  到了门口; 还没进去先闻到鱼腥气; 沈遂捂了下鼻子没进门,站墙根下说:“贾庆说你见过他?你什么时候见过他?”
  “我见过他跟毛二哥说话,毛二哥又跟你交好; 我猜他八成跟你认识; 蒙他的。”海珠把铁板铁架都拿进院子里,又推车出门准备去买东西; “六哥; 你要是没事就去帮我提东西?”
  沈遂没意见,他拉着木板车往街上走,遇到相熟的人打招呼; 他主动介绍海珠是他妹子; 有救命之恩的那种。
  买了两张长桌,八条长板凳; 又去馆陶铺买最粗糙的盘子和碗,跟捡破烂似的,把铺子里的贱货都包圆了。
  “你买的这些……”沈遂不知道该怎么说,“要不我送你一份?预祝你的生意大火?”
  海珠摆手,又去对面的竹货铺子买筷子,买筷子没捡便宜,都是没毛刺的。
  站在街上她想了想,又去买四盏灯笼,沽罐灯油,想买鲸鱼油做的灯油,铺子里没货,说是早就被抢光了。
  “我家有,我送你一罐。”沈遂跟在后面说。
  “我给你银子。”
  “得了,不缺那点钱。”沈遂还在惦记那端不上桌的盘子,说:“索性再送你一筐盘子。”
  “我买这些盘子就是先对付几天的,我准备收集贝壳和龟壳当盘子和碗,贝壳海滩上多,捡回来洗干净放锅里煮一煮就能用,有客人买烤鱼和煎豆腐什么的可以直接端走,我也不用费事洗盘子和碗。”说起豆腐,海珠去经常换豆腐的摊子上买五块儿豆腐,差不多也就买全了。
  沈遂又帮忙给她送回去,路上说:“明天我去找韩霁说说,掌兵权的人说话最有用,他露个口风出来,镇上没人敢找你麻烦。”
  海珠没想到他还在惦记着这事,她怪感动的,真诚地说:“六哥,你真是个好人,能认识你是我这辈子的一大幸事。”
  在被夸奖一事上沈遂从不谦虚,他得意地笑,“你当我说罩着你是说来哄你的?放心吧,这都不是事,包我身上了,再遇到事直接来找我。”
  说话的声音扬了八个调,走路脚发飘,还有这义薄云天的气势,引得路过的人不住瞅他。
  海珠:……
  她算是知道怎么能让他头脑发热了,就他现在这样子,她就是让他天天来给她的夜摊站岗,他恐怕都能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
  “那个……今天下午有个老头在码头喊住我,说要给我介绍个赚钱的营生,下海捞珍珠,一天五两银子。”
  “这不能干。”沈遂瞬间回神,“你要是采到珍珠可以直接卖给官府,私下买卖容易被蒙骗。”
  “不是,是去采珠,不管有没有收获,半天都有五两的银子。”
  “那也不行,不是登记在册的疍民不受官府保护,海上死一个两个人多简单,至于死没死,全凭一张嘴。”沈遂皱起眉盯了海珠一眼,她不像是个糊涂的人,怎么还信了这个骗局?
  海珠故作恍然,又说:“之前在齐家湾的时候,珠女还说要教我采珠,幸亏我没答应。”她点到为止,太直白了惹人厌。
  若不是沈遂做好事不掺私心,她是真不想嚼这些口舌。
  沈遂不是个蠢人,听明白了话里的意思,也看出了她装糊涂兜了一圈的目的。他想笑又觉得难过,挺失望的,他最开始搭救珠女就是在她被兄长逼迫下海采珠的时候,她视为要命的行当,却在解困后怂恿他人跳入泥沼。
  “我想起来今晚约了人喝酒,就不陪你去摆摊了。”沈遂没了吃饭的心思,他想去喝酒了,“我明天就去找韩霁,你安心做你的生意。”
  海珠瞥了他一眼,接过木板车让他走。
  两人在巷子口分开,海珠推着木板车回去遇到齐老三砍柴回来,见她买了满满一车的东西有些犯愁,挺能折腾的。
  “鱼都刮干净了,你要怎么做就赶紧弄,放的越久越不新鲜。”齐阿奶说,她现在对大孙女怎么折腾都没话说,不缺钱就随她折腾吧。
  “三叔,你给我找四根粗树枝出来,带分叉的,我要挂灯笼。冬珠和风平把这些盘子洗一洗,再用干净的布擦干。”海珠开始派活。
  海鱼带有咸味不用腌,她把之前炸的花生芝麻黄豆酱搬上车,用葱蒜姜和花椒炸油装瓦罐里,豆腐装盆子里,再提两桶干净的水装木板车上,就先拉车去摆摊了。
  天边还有晚霞,海上还有归船,傍晚凉快了,躲在家里的人都出来了,巷子里是热闹的,街上也是热闹的。
  夜摊还是摆在长明酒馆外的巷道口,长桌长凳先摆开,再去酒馆拿出存放的桌椅板凳,食材摆放好了就拿下铁架铁板和烧火的器具。
  “这是要卖什么?煎豆腐?”路过的人问。
  “不止,还有烤鱼和烤章鱼。”
  齐老三挑着柴扛着灯笼过来了,风平立马准备烧火。
  引火柴点着先是一股浓烟,路过的人避开绕道走,海珠拿锅盖把装鱼装韭菜的盆盖住,免得落灰了。
  “大姐,火烧着了。”风平说。
  “姐,我做什么?”冬珠有些插不上手。
  “你先等着,三叔你也别走。”海珠忙得很,顾不上多说。
  火舌舔着铁板,刚拿到手的铁板烧出一股铁锈味,海珠倒水不停洗刷,让冬珠去割块儿带皮的肥猪肉来,给它喂了肥肉,铁锈味就没了。
  一勺清油倒铁板上,刺啦一声冒出白烟,海珠在白烟气里放下四条扁鱼,扁鱼从脊背上剖开,两边鱼背碰上热油,瞬间烙出焦黄色。
  路过的人停下了脚步,酒馆的老板也走了过来。
  海珠切了豆腐放铁板的正中央,剩余的地方摆上章鱼,清油刺啦刺啦炙烤着,她又舀勺花椒油淋上去。
  “咳咳——”
  被油气呛到的人捂着嘴咳。
  有人走了,又有人来了,打算留下尝味儿的已经占了座位。
  “给我扒一碗韭菜来。”海珠喊。
  冬珠立马去弄。
  铁板边上的烤鱼翻个面,海珠用毛笔沾花椒油在鱼腹上刷一圈,又喊:“酱给我舀半碗。”
  冬珠放下韭菜碗,又颠颠去挖酱。
  铁铲切断半熟的章鱼,滋滋冒油的章鱼足已经熟了,海珠把碗里的韭菜倒下去,韭菜碰到滚烫的章鱼,味道一下子就出来了。
  “姐,酱来了。”
  海珠接过,勺子在清油和花椒油上犹豫,最后探进了装清油的油罐子,没法,这边的人口味着实清淡。
  豆腐已经熟了,两面是焦黄的壳,内里又软又嫩,海珠拿起盘子,一个盘子装一铲,再淋上一圈酱,就让冬珠给客人端过去。
  天色昏了,齐老三拿根燃着火苗的木棍把灯笼点着,四盏灯笼发出的光把食桌和铁板罩了进去。
  “铁板章鱼熟了,谁要?”海珠问。
  从酒馆里沽酒回来的三人要三份,另有两个没座的人要两盘带走,长桌上坐的人都各点一份尝味。
  海珠单留了一盘,放在案头供自己人吃。
  “比爆炒的好吃哎。”冬珠惊讶。
  海珠挟了半个章鱼头吃,先是酱香,最先淋的那勺花椒油已经尝不出味道了,黄豆碎油煎后更香,又嫩又韧的章鱼肉裹挟着芝麻糊,偶尔还能咬到花生碎,待要嚼,花生碎已经混在肉里找不到了。韭菜最出味,油煎的保留了水分,不是软趴趴的口感,不会嚼到最后成了一坨烂草。
  “再上三份章鱼。”喝酒的男人喊,随手把铜板递给齐老三。
  齐老三收走空盘子,装好了再送过去。
  鱼也烤好了,最后再刷一层油,海珠从盆里拿了豆腐和章鱼把铁板铺个半满才把鱼铲进盘子里。
  鱼烤得慢,一离开铁板就被买走了,海珠又拿四条铺上,对板着小脸认真烧火的小孩说:“最后两条留给我们自己吃。”
  “卖钱吧,我不吃。”风平往桌子上瞟一眼,开口就露了笑。


第53章 不怕被抢生意
  海珠来之前数过鱼的数量; 一共是十七条,章鱼的个数比较多,大大小小有五十几个; 因为卖的价钱不算贵; 又能连盘子一起端走,生意挺红火的,起锅了就都被买走了。
  站在后方排队的人耐不住性子,走上前问:“明天晚上还来不来摆摊?”
  “明天不来; 后天傍晚过来。”
  齐老三闻言有些诧异地看了海珠一眼; 晚上的生意可比早上的生意赚钱。
  “往后都是隔天摆摊。”海珠又补充一句; “逢双摆夜摊,单日休息。”
  早晚都摆摊挺累的,时间也赶的紧; 想做别的什么事都没空闲; 海珠不打算这么折腾自己,摆夜食摊是爱好,不单为赚钱。
  后来的人看看盆子里的存货; 选择去旁处寻食。
  最后一块儿豆腐卖没了; 海珠说:“豆腐没了,章鱼还能做一板; 鱼……鱼也没有了。”
  “盆里不是还有两条鱼?”站在摊子边上的人问。
  “这两条不卖; 我们自家人吃。”海珠挑了五只大章鱼放鱼盆里,剩下的都倒在铁板上铺开,章鱼肉在铁板上变了色; 她用毛笔沾了油酱刷上去; 酱里的油沾上滚烫的铁板呲呲冒烟。
  “这是什么酱?”有人问。
  “花生、芝麻、黄豆。”长桌上坐的人朝海珠看去,“我可说对了?”
  “说对了。”海珠没反驳; 都是吃得出来的东西,反驳也没用。
  “小妹子,你把配方都说出来了,不怕被人抢生意?”
  “不怕,我还改良配方的,你们后天再来吃,保准味道更好了。”海珠抓两把韭菜撒在章鱼上,用铁铲按了按,韭菜的香味就出来了。
  “起锅了,谁要?”海珠拿盘子。
  “给我来一只。”等着的人数二十个铜板递给齐老三。
  “我要两只,我带走。”粗哑着嗓子的男人递过铜板,端着豁口的盘子往酒馆走,“小二,给我沽二两酒。”
  铁板章鱼卖完了,海珠把铁板上的韭菜碎和酱料什么的都铲干净,浇勺油摊开,把剩下的两条鱼和五只章鱼摊在铁板上。
  长桌上的客人陆陆续续走了,齐老三和冬珠忙着收拾盘子和筷子,桌上的鱼刺也都揽下来,在巷道里挖个坑给埋了。
  “鱼吃辣点行不行?”海珠问,“闻了一晚上的油烟,我嘴里淡的很,想吃味重的。”
  “按你的口味来。”齐老三说。
  海珠舀一勺葱椒油,用毛笔沾着刷在鱼肉上,头顶的灯笼撒下的光落在铁板上,微黄的鱼腹蒙上一层光晕,刷下的油也有了光泽,一点一点消失在鱼肉的纹路中。
  对于章鱼也如是,先刷一层葱椒油,油混着章鱼的汁水汇集在铁板上,滋啦滋啦声里油点子四溅。
  又香又呛的味道勾的人口齿生津,酒馆里喝酒的人总觉得桌上的小菜不够味,食肆里吃饭的人不住往外看,闻着这个味道觉得呛鼻,心里觉得不大能接受,嘴巴又很诚实,就很想尝一口。
  “这个怎么卖?”闻着味道找来的人问。
  “来晚了,已经卖完了,这是自家人吃的,不卖。”海珠给鱼翻了个面,跟风平说:“不添柴了,就用炭火的余热烤着,我们先吃章鱼。”
  冬珠立马递来洗干净的盘子。
  “三叔,你去买二两酒,吃这个得配着酒。”海珠说。
  “不用买了,我给你们送来。”酒馆老板拎着个小酒壶,还端了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四个小菜,“我来跟你们搭个伙,我请你们喝酒。”
  海珠笑了,比个请上座的动作,招呼风平和冬珠坐她身边。
  章鱼又叫八爪鱼,触足长脑袋短,海珠留下的都是个头大的,切碎了装了满满两盘,五个人能吃个过瘾,又不至于吃撑。
  陈老板倒了三杯酒,递给海珠时说:“今晚沾了你的财气,酒馆里的生意不错。”
  海珠抿了口酒,吸了口气说:“也是陈叔你的酒好。”
  陈老板笑了两声,“吃菜吃菜。”
  海珠挟了两截沾满酱料的爪尖吃,刷了葱椒油的果然滋味浓,点点辛辣,点点鲜咸,章鱼肉厚又新鲜,嚼起来好满足。
  “两根触须就能下一杯酒,好东西。”陈老板又给自己沏一杯,问齐老三的杯底空没空。
  “一杯就够,我不多喝。”齐老三摆手,他不能多喝,晚上回去了还要照顾他二哥。
  章鱼吃没了一盘,海珠要去把鱼铲起来。
  “我去,你忙了一晚上,坐着歇着吧。”冬珠站了起来,看了一晚她也学会了。
  “你这妹子是个会心疼人的,懂事。”陈老板跟海珠说。
  “是,我弟弟妹妹都是懂事的孩子,会心疼人。”
  风平在一旁不好意思地笑了。
  两条鱼端上桌了,海珠先尝了一筷子,鱼肉嫩更入味,一入口,麻味就在嘴里炸开了。她挟块儿鱼腹肉给风平,“你尝尝,吃不惯就不吃。”
  “海珠,叔跟你商量个事。”陈老板尝了鱼肉放下筷子,“你做的这个味道着实下酒,你看能不能教教酒馆里的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