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291章

古代农家日常-第291章

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现在少爷要离京,把京中的一个大摊子扔给他,他竟然生出惶惶然不知所措的情绪来。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即便他的年纪是少爷的三倍,自以为能力很强,少爷也始终是他的主心骨。他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大部分都归功于少爷的高瞻远瞩。他所做的事别人能取代,少爷那聪明绝顶的脑子却不是其他任何人能取代的。

    这一刻,庄越更坚定了一生跟随杜锦宁的决心。

    庄越走后不久,青木来禀:“少爷,齐少爷来了。”

    第712章 见苏氏

    杜锦宁这才恍然发现一天的时光又过去了,此时已傍晚来临。

    齐慕远昨天就去大理寺上任了。而大概是他跟杜锦宁的断袖之恋在皇上面前都过了明路,这家伙行为更加肆无忌惮,每天下了衙就直接到杜锦宁这里来。

    要不是杜锦宁赶他走,他都要住在杜家不回齐家了。

    “你去收拾几样点心水果,我要去看齐爷爷。”杜锦宁吩咐青木。

    话声刚落,齐慕远就进来了。

    他穿着官朝,英姿挺拔,五官英俊,就这样大踏步从院外走进来,无端地让杜锦宁的心跳了一跳。

    不待齐慕远走上台阶,她就笑道:“我一会儿要去看望齐爷爷,你是打算回齐府吃饭,还是在这里吃了再回去”

    尽管两人捅破了那层窗户纸,确立了“基友”关系,但杜锦宁竭力让两人的相处跟以前一样,禁止过于亲密的举动。

    而在齐慕远心里,他倾慕杜锦宁、发自内心的喜欢杜锦宁,那都是来自灵魂上的渴求而非身体上的冲动。所以杜锦宁表现出了不喜欢,他便也克制着自己,不多与杜锦宁进行肢体接触。

    “在这里吃吧。”齐慕远发现在杜家与杜锦宁单独在一起,是最放松最惬意的时刻,他不想回到齐家去,受父亲或母亲的打扰。

    祖父一般都会比较晚才回家,现在肯定不在府内。

    杜锦宁拉铃让人送饭菜过来,齐慕远则去东厢脱了官服,换上了常服。两人相处得如同成亲多年的夫妻,自然而默契。

    东厢自打上次齐慕远离家出走却没来得及住就被齐伯昆拎走之后,就一直保持原样,算是杜锦宁为他保持的另一住所。齐慕远到杜家来时,累了困了,都会到那里歇息。

    吃过饭,杜锦宁便坐了自己的马车,跟在齐慕远的马车后面,一前一后出了家门,往齐府去。

    结果到了齐府,齐慕远一问门房,才知道这时候了齐伯昆竟然还没有回家。

    “先去我院里坐坐。”他道。

    杜锦宁自然无可无不可。

    可还没等两人走到齐慕远的院子,就有下人过来传话:“少爷,老爷和太太知道杜少爷来了,想见见他。”

    杜锦宁和齐慕远都愕然。

    两人对视一眼。齐慕远道:“如果你不想去,我让人跟他们说,今天不方便,改天再来拜访。”

    “不用了。”杜锦宁摇摇头。

    不管齐文聪和苏氏有多不靠谱,他们也是齐慕远的父母,是长辈。而她作为齐慕远的朋友,长辈相召,自然要立刻去拜见的。这是礼貌问题。

    而且,齐慕远作为孩子,不管自己平时有多嫌弃自己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朋友给父母以一定的尊重吧。

    与齐慕远转头往内院厅堂去,杜锦宁心里就在猜测齐文聪和苏氏找自己有什么事。

    如果只是齐文聪想见她,她倒不是很惊讶。毕竟她跟齐慕远摆在明面上的交情在这里,她又得齐伯昆的看重。现在她要外放离京,齐文聪身为长辈叫她过去勉励几句,也在情理之中。

    但苏氏想见她,就令人费解了。

    她转头看了青木和观棋一眼,吩咐道:“你们退后几步,我们有话说。”

    青木和观棋赶紧后退了一些,杜锦宁则示意齐慕远往前走了几步,确定离后面两位小厮远了,这才问他道:“你父母知不知道咱俩的事”

    她没有明说,齐慕远却知道她指的是搞基一事。

    他摇摇头:“不知道。”

    依苏氏那性子,要是知道自己优秀的大儿子是个断袖,还不知道要哭成什么样,非得天天来找齐慕远,想方设法地要纠正他的性取向不可。

    而以齐文聪那妻奴的习性,他知道了,就等于苏氏知道了。

    现在夫妻俩都没有动静,可见齐伯昆没有将此事告诉他们。

    想想也是,这种事传出去就是丑闻,齐伯昆自然不会让人耻笑心爱的孙子;而赵晤那里,他看重杜锦宁的才华,也要使唤齐慕远为他做事,自然不希望两人的形象崩塌;另外,他亲点的状元和探花是一对基友,这种事传出去,连他都要丢脸蒙羞,他肯定不希望这件事发生。

    想来他已经对宫里宫外的知情人都下了禁口令。

    两人进到内院厅堂,齐文聪和苏氏已在那里等着了。

    尽管这是长辈,但男女有别,杜锦宁出于礼貌,一进门就眼观鼻、鼻观心,上前给齐文聪和苏氏行礼问安。

    “不必多礼。自打你进京,我就说要见见你,却一直未能如愿。现在你要离京,我这做伯母的,总得叫你过来见见,也当面感谢这些年你对小远的照顾。”一个十分悦耳的女声响起。

    这话说得十分得体,杜锦宁不由抬头看了苏氏一眼。

    只这一眼,她就呆了一呆。

    她实在没想到齐慕远的母亲苏氏竟然是个大美人。

    原来她一直想不通,齐伯昆那样一个有脑子有能力的人,为什么会养出齐文聪这样的儿子,竟然会喜欢像苏氏这样家风和性格都不好的女人,而且还爱得不可自拔,连原则都不要了。可现在看到苏氏,她终于理解了。

    苏氏的五官很美,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似嗔似蹙,雾蒙蒙的似乎总含着情。而更美的是她的气质,这是一个如弱柳扶风般的美人,身材窈窕丰满,并不显得纤瘦,但她却有一种柔弱的气质。看到她,你会不自觉地生出要好好护着她、不让她受任何伤害的保护欲来。

    爱上这样一个女人,齐文聪变成妻奴,不愿意让妻子受一丁点的委曲,倒也不奇怪了。

    见杜锦宁这样盯着自己的妻子,齐文聪大概是心里不舒服了,十分响亮地咳嗽了两声:“嗯哼。”

    苏氏自然知道丈夫吃醋了。她不由得嗔了丈夫一眼,这一眼,风情万种,让齐文聪立刻朝她堆起了笑来,柔声问道:“你冷不冷,傍晚风凉,我叫丫鬟给你拿件披风”

    父母当着杜锦宁的面腻歪,这让齐慕远十分没面子。

    他板着脸,面无表情地问道:“爹娘找我们来,不知有何事没什么事的话,我们就过去了。杜锦宁过来,是找祖父有要事相商。”

    搜索书旗吧,看的书

    第713章 陈立的亲事

    “你祖父还没回家呢,不着急。”齐文聪终于想起叫杜锦宁过来的目的了,朝杜锦宁露出个和善的笑容,“坐,坐下说话。”

    说着他又道“你跟小远一块儿长大,就跟他的亲兄弟似的,在这里不要拘谨,把这里当成家里一样随意便是。”

    “是,多谢伯父。”杜锦宁拱手道谢,坐了下来。

    齐慕远只得坐到了她身边的椅子上。

    见两人都坐了,苏氏唤丫鬟过来给两人倒茶,又上了水果点心,这才问杜锦宁“你去润州,你娘跟着一起去么如果不希望长辈奔波,完全可以把她留在京里。我们都在这里呢,小远也是,平时帮你照应着,不会让你娘受委曲的,有什么困难也可以帮一帮。”

    这话不是说得挺明白么人情世故似乎也不差。

    杜



    分节阅读 330

    锦宁对苏氏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姐姐们出嫁了,都有自己的家。我娘跟我相依为命惯了,不愿意跟我分开,所以还是会跟着我去润州。”杜锦宁道,“不过还是要多谢伯母的好意。”

    苏氏点了点头,看了齐文聪一眼。

    齐文聪便笑道“是这样,你伯母听说你跟你表妹退亲了,就想给你做个媒。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长得十分美貌”

    齐慕远的脸马上黑了下去,不待父亲说完,抓住杜锦宁的胳膊就拉着她往外走“走,别理他们。”

    杜锦宁一面顺势被齐慕远拉着往外走,一面回头笑道“多谢伯母好意,不过我现在不想成亲。”说完这话,她已被齐慕远拉出门去了。

    齐文聪见此情况,沉下脸骂道“小远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

    苏氏幽幽叹息一声,独自垂泪。

    齐慕远拉着杜锦宁往外走,嘴唇紧抿,脸色十分难看。

    杜锦宁便安慰他道“你别怪你娘。我要不是情况特殊,你娘想给我做媒,也是好意。”

    “好意个屁。”向来文雅的齐慕远忍不住爆了句粗口,“现在我那位苏家表妹名声坏了,她这是想把她塞给你呢。你说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娘,一心想着娘家,完全不明事理;偏我爹还帮着她”

    “想要让她改变其实也不难。”杜锦宁道。

    齐慕远眼睛一亮,停住脚步“你有什么好主意”他为了苏氏,真是烦得要死,可偏那是他的亲生母亲,待他还掏心掏肺的好。

    “我看你娘并没有什么坏心眼,只是没主意,容易被人蛊惑。”

    说着,杜锦宁问道“你娘身边的心腹婆子媳妇,是不是都是当初从娘家带来的,在苏家还有不少亲戚”

    齐慕远点点头“对。”

    “这就是症结之所在了。苏家明摆着是摸透了你娘的性子,总让那些婆子媳妇在你娘耳边挑唆,出各种主意,影响你娘,好给苏家多讨要些好处。偏你们家除了你娘就没有女子,你祖父就不说了,忙于政事,也不方便管到你娘那里;你前些年都在桂省,你弟弟年纪还小,还被齐爷爷送到四门学里读书,在家的时间不多;你爹万事都依着你娘。这就导致了苏家人能通过那些仆妇,左右你娘的性子与思想。”

    杜锦宁出主意道“你不妨找个理由,把你娘身边亲苏家的那些婆子媳妇打发了,再给她添一些性子爽利、能说会道的,由她们来引导你娘,慢慢疏离苏家,凡事替你们着想,遇到事情也开朗些。潜移默化之下,时间一长,她的性子就改变了。”

    齐慕远还是五六岁时在家里跟苏氏接触比较多,当时他就挺不耐烦苏氏的性子,因此对于女性都敬而远之。后来出了事,齐伯昆就把他带在身边教养,之后干脆去了桂省,身边不光没有女人,连个婆子丫鬟都没接触,对于女人这种生物,他十分陌生。

    这也导致了他抱了亲了杜锦宁都不知道她是女人,对于母亲的事也束手无策。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对杜锦宁从来都是信服的,决定接下来就着手改造苏氏。

    两人回到前院不一会儿,齐伯昆就回来了,杜锦宁就报纸问题跟他聊了很久,获得了齐伯昆的支持。一老一小又说了一会儿南边的改革问题,直到夜深,杜锦宁这才告辞离开。

    回到家,杜锦宁直接去了陈氏院子,问她道“娘,表妹的亲事您安排得怎么样了如果没别的事,咱们后日就走。”

    “我正要跟你说呢。”说起这事,陈氏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本来像你表妹这种情况,高不成低不就的,一时半会儿还真难找到个合适的。”

    她抬起眼,看向杜锦宁“可今日一早,隔壁的纪夫人过来,说她认得一户人家,挺适合你表妹的,问我愿不愿意。”

    杜锦宁愕然。

    隔壁的纪夫人,虽说为了赵明月的事过来打过几次交道,似乎对陈氏和陈立还挺亲热的,但那不过是看在赵明月的面上。从以前相处的言行来看,她是不大看得起陈氏和陈立的。

    这女人为人清高疏离,不光对陈氏,便是对地位比她高一些的官家夫人似乎也不热络。平时也不大喜欢跟左邻右舍来往。要说她给陈立说亲,是出于热心帮助,打死杜锦宁都不相信。

    莫非这是赵明月的意思

    就听陈氏继续道“纪夫人这人吧,平时也不是什么热心人,所以她说的这门亲事,我总觉得不大靠谱。不过是不好拒绝她的好意,随意派人去看一看,结果没想到,那家的情况还真挺合适你表妹。”

    原来那户人家就住在这片区域,离杜家相距不远。既能住得起这个地方的,至少是个小富之家。

    事实也正如此,这家就是一户商家,家底还算丰厚。男方父母早逝,是长兄抚养长大了。长兄长嫂都是厚道人,不光养大了幼弟,还打算在弟弟成亲后分一半财产给他。男方今年十七岁,正张罗亲事。

    陈立的容貌虽不如杜家几姐妹,却也面容清秀。这些年被陈氏悉心教导,性子也有些改观。陈氏会给她陪嫁丰厚的嫁妆,又有杜锦宁这个做官的表兄,两个表姐夫都是当官的,条件并不差。只要媒人撮合,这门亲事成功的几率很大。

    第714章 办妥

    “我特意叫人去看了那人,品行端正,能力也还行,目前跟着哥哥做生意,挺勤勉的。”陈氏对这门亲事甚是满意。

    毕竟杜锦宁不是男子,以后不会一直做官;而陈立也不是杜锦宁正儿八经的妹妹,或是某官员家的千金。嫁到官宦人家去,一旦杜锦宁死遁,她就可能被夫家嫌弃。方少华和许成源虽是做官的,但目前官职不大,人家不买他们的账,他们也无可奈何。

    而商户人家就不一样了,因为身份地位不高,即便杜锦宁不在,有方少华、许成源以及鲁小北在,也完全可以震慑他们。身为商家又有个好处,那就是衣食无忧。

    要是帮陈立说一个家境一般的举人或秀才,没准人家花了你的嫁妆来读书过日子,转头考上了进士就将你弃如敝履,另攀高枝。就算顾及方少华等人和名声不敢休糟糠之妻,可多纳几个美妾,也够陈立喝一壶的了。

    所以像这种人口简单、为人厚道的商户人家,是最适合陈立的。

    杜锦宁和陈氏对于商户,完全没有门第之见。

    “那家人叫什么名字你告诉我,我派人再去调查一下。”杜锦宁道。

    秦老六虽把那群人派往了各处,但手头上还留了四个最顶尖的人才,为杜锦宁所用。让他们去查这种普通人家,简直不要太容易。

    “叫唐闻,他哥哥叫唐闯,就住在前面那条街最西边的那户人家。”

    “好。”杜锦宁点头。

    回到自己院子,她写了一封信,让青木亲自送去给秦老六。

    秦老六在京城的栖身之地,同样是一个三教九流都光顾的普通茶馆。不过后日杜锦宁去润州,秦老六会带着四个手下扮成普通客商,与杜锦宁一行一前一后的同行。到了润州后他会再盘下一个茶馆,作为杜锦宁手里的一步暗棋,帮她做一些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本来给秦老六送信一直是姚书棋亲为的,但他已提前动身去润州,因此送信的任务就落到了青木身上。

    青木一直练着武功,而且这么多年跟在杜锦宁身边,忠心是毋庸置疑的,杜锦宁用他用得很放心。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秦老六手下的四人都是十分得力的,查这么点小事简直手到擒来,接到杜锦宁的消息后跑到唐家屋顶呆上一个半时辰,第二天再在附近茶馆、瓦肆等地方不露声色地打听一番,到得第二日午时,唐家的大大小小的事,甚至其祖上及去世的父母的事,都被打听了出来。这其中包括唐家发迹的过程,唐闯夫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