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包你喜欢 >

第9章

包你喜欢-第9章

小说: 包你喜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想越不爽。
  什么样的人,敢不珍惜他哥,甩了他哥?
  而他哥居然看上了这样的人。
  整场电影,杨家盛脑子都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几乎没有好好看。散场的时候,许顺和感慨了一下最后人物的结局,而他根本没记住结局。
  “你今天怎么回事?”许顺和问,“85块的票钱都让你浪费了,到底看了啥进去啊?”
  杨家盛沉默,别扭,不爽。
  回去的路边停着一辆三轮车,有人在卖糖炒栗子。冬日的夜里,街边弥漫着糖炒栗子的焦香。
  许顺和说:“走,给你买点糖炒栗子吃。”
  他们买了半斤糖炒栗子,许顺和拿着袋子,边走边剥。也不知道他剥栗子的技术怎么那么好,边走边剥,一点问题也没有,全喂给杨家盛了。
  等他们回到“包你喜欢”店门前,一袋栗子已经吃完了。
  许顺和进门第一件事,先给杨家盛倒水,说他吃了那么多栗子,喝点水。
  杨家盛咣咣灌了一大杯温水,心情又好了。
  许顺和说他,真是小孩子脾气。


第19章 
  越接近年底,天冷得越厉害。杨家盛越来越喜欢在他哥的小房间里窝着,莫名的,他就觉得他哥的小房间比他的杂物间暖和多了。
  冬天的南州风很大,晚饭后,杨家盛懒得出门闲逛了,夜里太冷。还不如窝在店里,跟他哥喝喝茶,聊聊天。
  他喜欢洗完澡后窝在他哥的床上玩手机,他哥就在旁边有时候算账,有时候泡茶,有时候开着小暖风机烘衣服。到了冬天,楼梯小窗户那边经常晾不干厚衣服,得收进来用暖风机再吹一会。
  他哥把他的衣服也拿过来烘,烘得小房间里暖暖的。
  他哥给他买了一个棉褥子,洗干净,烘干了,铺他床上。可他还是喜欢窝在他哥床上,他哥床上这个灰色细格的棉褥子已经睡了两三年,都洗旧了,可他就是喜欢,觉得这个褥子有他哥身上的气味,香香的。包括他哥的被子,也是一股他哥的气味,好闻极了。躺在他哥床上玩手机,就是杨家盛冬日夜里最喜欢做的事。
  让人感到安心,幸福。
  像小时候躺在爷爷奶奶的被窝中间一样,热乎乎的安心。
  有时候许顺和算账算久一点,他会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因为味道太好闻了。他哥把他摇醒,让他回自己房间睡觉,他总要恋恋不舍地闻一闻他哥的褥子。
  他哥说:“怎么老是喜欢窝在我床上?”
  “我喜欢这个褥子,睡得香。”杨家盛说。
  许顺和把那个旧褥子翻来翻去地看,疑惑:“这个褥子有什么好的?不是给你买了一个新的吗?”
  “我就喜欢这个。”
  最后他哥把旧褥子给了他,自己换上了新褥子,不明白旧褥子到底有什么好的。想来想去只想到旧褥子可能洗多了,变软了,睡起来舒服。
  杨家盛还想要他哥的被子,但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讨要一个被子了。
  虽然他觉得要是他开口要,他哥大概率最后也会给他。
  因为你的被子好闻——
  听起来有点变态,还是算了。
  他哥在网上买了一台投影仪,花了两千多块钱。买来的时候,杨家盛高兴坏了,可以看电影,可以投影打游戏,大屏幕打游戏特别爽。许顺和看他那爱不释手的样,说他果然还是个小孩子。
  投影仪是杨家盛想买的。他常在许顺和的小房间窝着,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了人家推荐投影仪,发现他哥房间的墙壁是空着的,完全可以投影。但是房间是他哥的,他得征求他哥同意啊。杂物间太小了,摆满了东西,没有空白墙壁可以投,一楼也不行。
  他哥看了看,说了句:“这么贵。”
  他以为他哥不愿意,打消了念头。
  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哥悄悄的,自己买了。
  杨家盛想出一半的钱,他哥不同意。
  “你以后搬出去了,再自己去买台新的。”
  “我不搬。”杨家盛第一反应。
  许顺和笑他:“说些孩子话。”
  “你想我搬出去吗?”
  杨家盛问了个不该问老板的问题,这个问题让老板怎么回答?
  许顺和说:“没让你搬,我是说以后。总不能一直住在店里吧,以后大了,谈朋友了,要结婚了,总得搬。”
  “那你呢?”杨家盛又问。
  许顺和被问倒:“你这小孩,问题怎么这么多?我要开店,住店里比较方便。但要是能买得起房子,当然想搬出去了。二楼这么低,房间又小,大冬天的衣服都晾不干,等来年梅雨季节到了,那才叫难受。”
  “你会一直在南州开包子店吗?”
  会不会开几年,赚够钱了,就回老家了?那到时候自己怎么办?
  许顺和却理所当然答道:“当然一直开,除非生意不好,开不下去了。不开包子店我要干什么?除了做包子馒头,我什么也不会。”
  杨家盛安心了一点。
  “你想在包子店当一辈子小工啊?”许顺和打趣,“没点赚大钱的远大理想?”
  “没有。”杨家盛答得很干脆,“我就是因为不知道要做什么,才出来外面看看。”
  许顺和沉默了一会,问他:“怎么不读书了?”
  “不会读,考不上高中。”杨家盛说,没觉得多丢脸,多的是考不上高中出来打工的,这是万千城市打工者的常态。
  “你呢?哥。”
  许顺和温和地笑:“我?家里没钱,兄弟姐妹又多,初中毕业后,家里让我不要读了,我就不读了。”
  “怎么这样?!”杨家盛惊讶,没想到他哥不读书是因为家里没钱,“那你考上高中了?”
  “高中?考上了。”他哥只是温和地笑,一点看不出遗憾、后悔。
  杨家盛一下没心思玩手机了,强烈的心痛席卷了他,他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怎么能这样?你都考上高中了,高中也不需要多少学费啊?!”杨家盛惋惜、气愤,他哥这么努力认真的性格,要是去读高中,肯定能考上大学!
  他哥不以为意:“我是家里的老大,要顾着后面的弟弟妹妹,本来就是应该的。再说了,高中读三年,也不一定考得上大学,就算考上了,也没钱读。我知道自己脑子不够聪明,不是适合读书的料,考上高中也是刚刚好踩线。”
  这是他哥第一次谈起有关家里人的事,他果然是家里的大哥,有很多弟弟妹妹。
  杨家盛嘟哝:“你这种考上高中的说自己脑子不聪明,那我这种考不上的,岂不是笨蛋。”
  许顺和立刻被他逗笑了,一副拿他没办法的样子,而后说:“不读书也有不读书的出路,你既然出来打工了,就好好学一门手艺,以后不怕没饭吃。”
  他们经常聊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有时候是凌晨三点半起来干活时彼此说说话,有时候是晚饭后、睡觉之前的闲聊。冬天的三点半比夏天的三点半更难起床,这个时候,外面还是一片寂静,没人起床,就连同一条街的其他早餐店也没有起这么早。他们都是预制品,冷冻的豆沙包奶黄包叉烧包,五点开店就来得及。
  夜色漆黑,天地之间仿佛只有“包你喜欢”在这个时候亮起一盏小小的灯。
  许顺和会说起他以前打工的事,在包子店、快餐店、简餐店遇到的老板跟顾客,各种趣事,但除了那一次谈起读书的事,他从来不说自己的老家,不说自己家里的事。杨家盛不在意,也不问。他哥不想说,肯定有他哥的理由。就像他自己一样,他愿意讲他小时候的事,讲爷爷奶奶,但他不太乐意讲他爸妈,也没什么可说的。
  大概他哥跟他差不多吧。
  自从他电话、微信拉黑了他妈,他爸妈时不时在群里骂他两句,他不回,他们也就消停了。
  元旦的时候,他大姐突然给他打了个电话,问他拉黑了爸妈,打算怎么办。
  “马上就过年了,你不打算回老家了?”他大姐杨家珍问。
  杨家盛沉默,他不知道。
  杨家珍劝他:“一家人,没必要走到撕破脸皮的地步吧?大哥把你那一半地占了,确实不厚道,但是爸妈的意思,房子盖好了,你也有份。你得想好了,你以后还回不回老家,回去老家,你在哪落脚?以后成家了,没房子怎么行?你看我跟你姐夫,到现在还在大城市里租房住,滋味不好受。你想好了,这个房子你出不出钱?你出钱了,自然有你的一半。”
  “杨家茂没那么好说话,他想独占。”杨家盛说。
  “他想归想,他真能独占?就算爸妈偏心他,爷爷去世前不是找了叔公他们立遗嘱吗?有你的一份就有你的一份,他不敢。可你要一分钱不出,他反倒有理了。”
  “妈让你来劝我出钱?”杨家盛一针见血。
  杨家珍沉默了一会,说:“妈打了好几次电话,哭,要跟我借钱。我哪来的钱借你们盖房子?我还想跟家里借钱,凑个首付买个房,再小都行!我要求也不高,60平的就可以,就这我跟你姐夫都买不起。妈还三天两头打电话来哭,我不像你是男的,但凡我要是个男的,这个地有我的一份,我都回老家把房子盖了!怕杨家茂干啥?房子盖好了,你就在里面住着,他还能把你赶走?”
  “我看他烦!”杨家盛说。
  一通谈话,不了了之。


第20章 
  挂断电话后,杨家盛心烦。许顺和问他怎么了,杨家盛想了想,说了,问他哥:“我要出点钱吗?可我不想跟他们住一起,烦人!”
  可是看他爸妈四处借钱,杨家盛也烦躁。
  他爷走之前跟他说,一家人么,就得闭一只眼睁一只眼,不然一辈子咋过?
  真要一直拉黑家里,那么过年也不回去了吗?他还得祭拜爷爷奶奶啊。
  许顺和只想了一会,问他:“你们村的宅基地还批吗?一家好几个兄弟的,要是想都盖房子,怎么办?不得去村里申请宅基地吗?你问问村里的人,如果以后你想申请宅基地,能批吗?一块地多少钱?”
  杨家盛被问住了,他才十八,想都没想过宅基地的事。
  许顺和接着说:“还有,如果你不想住村里,你们县里房价多少?你知道吗?”
  杨家盛愣愣摇头。
  “去问一下。”许顺和说。
  杨家盛拿起手机发呆,在微信里划拉半天,终于想起一个同村的初中同学,关系还行。跟他一样,考不上高中,直接不读了。他这个同学家里种了挺多果树,就一直待在老家帮忙,经常发朋友圈,在微信上卖水果。
  杨家盛给他发了消息,他很快就回了。他说他大哥刚好去年跟村里申请了一块宅基地,今年正在盖新房。一块宅基地三万块钱,大概一百二十平大,但是村里优先批给结了婚的家庭,单身的没说不能申请,但是不知道排到猴年马月,县里的房价大概在一平五千左右。
  “咋了,你小子在外面混,发达了?要回老家盖房子了?要我说你有钱还不如去县里买房子,以后小孩户口落在县里,去实小读书,比在我们这农村小学好多了!”
  杨家盛谢了他,说问问而已,过年回去请他喝酒。
  许顺和听了,说:“宅基地一块才三万,只要以后不涨得离谱,你完全可以自己买一块地,不需要跟他们住一起。兄弟成家了,不管关系好坏,还是分开住的好。县里房价也不贵,买商品房也行得通。如果你不想回老家,那更要攒钱在外面买房了。你就这么做,平时不要给钱,过年回家的时候给个一万。你就说,这钱给家里盖房子用,你这一年攒得也不多。再拿五千,给你爸妈,说这个钱给他们过年用。明白吗?”
  杨家盛听得愣愣的。
  许顺和强调:“一万五要分开给,明白吗?盖房子的钱给了,过年的钱也给了,他们无话可说的。你一年才赚三万六,给一万五够可以了。他们是你爸妈,也不能真撕破脸,一家人磕磕绊绊还得过一辈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家里人帮一把手。但是你大了,上面又有大哥,自己要晓得为自己着想,为自己攒钱,懂不?”
  杨家盛点头。
  “明年给不给钱,给多少,看情况再说。看你家的房子盖得怎么样,看你大哥工作怎么样。”
  杨家盛烦心了许久的事,就这么解决了。被许顺和这么一说,好像也不是什么难解决的大事。
  “哥,你真厉害。”杨家盛真心实意。
  许顺和笑了,看他人高马大,眼神却还是个孩子似的崇拜,忍不住捏了捏他鼻子,说:“小屁孩,一点事就把你难住了!”
  什么?!
  杨家盛真的不能忍了,一直被说小孩也就算了,现在都变成“小屁孩”了。
  他站起来,比许顺和还高半个头,不满道:“我才不是——”
  许顺和伸手呼噜他脑袋,直接把他后半句话压没了,还说他:“光长个子,不长脑子。”
  光长个子的包子店小哥,在这个冬天,又长了两公分。
  买豆浆的阿姨说:“你这包子是纯肉馅啊,真养人啊,看你弟来了包子店后,蹭蹭长啊,这又高了吧?不都说春夏才长身高吗,怎么你们冬天也高了啊?要我说,中国人还是得喝豆浆长得高,喝牛奶不顶用,看我那孙子,哎。”
  许顺和一边打包豆浆一边说:“你孙子才几岁啊,等到了十几岁他就长得快了。我们这个都十八了,最后一波生长期了。牛奶还是得喝,补钙,我都让他每天喝,但是他不爱喝牛奶爱喝豆浆。”
  阿姨瞪眼:“不爱喝牛奶还长这么高!哎呀!”
  等阿姨走了,杨家盛才出声抗议:“我成年人了,别把我跟她家里的小学生比,行不?”
  “行行行!”许顺和敷衍。
  一眨眼,学生们都放寒假了。
  每天的包子馒头都减量了,按说应该更清闲。但许顺和说,等接近年底,附近的居民会来订拜拜的面桃和发糕,到时候年前还要忙几天,其余时候还好。
  春节放七天假,“包你喜欢”也放七天假。
  上班族都回家了,到时候包子店也没什么生意,可以关门休息几天。
  “你要是想在老家多待几天也可以,春节假期后店里也没那么忙,我一个人能顶得住。”许顺和说。
  “你不回老家啊?”杨家盛问。
  许顺和笑着摇头:“不回去。”
  杨家盛想,他哥的家里,肯定比他家还复杂还过分,连过年都不回去了,估计闹翻了。
  可他哥脾气这么好的人,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他跟家里闹翻了?
  难道是因为钱吗?
  杨家盛正胡思乱想,有一天,他哥突然跟他说,他弟弟要过来南州玩几天。
  “家里最小的弟弟,今年刚上大学。”许顺和跟杨家盛说,“明天放寒假了,今天突然跟我说,想来南州玩两天再回家。他搭高铁回去,南州刚好是中间站。”
  杨家盛愣住:“哦。”
  他还以为许顺和跟家里完全不联系了,原来还是联系的。
  因为弟弟许昌安要来,这一天下午,拌好包子馅后,许顺和开始忙着打扫二楼的卫生。其实二楼已经很干净了,但他还是洗地板擦窗户换被褥,忙了一通。因为忙着打扫,这一天晚饭是杨家盛煮的,他煮了萝卜排骨汤,炒了一个青菜一个麻婆豆腐,像模像样的。他煮饭没有许顺和好吃,但煮个汤炒个菜还是可以的。
  许顺和打扫完卫生,本来想叫外卖,下楼一看,他已经煮好饭了,夸他:“这么乖。”
  被夸了,杨家盛挺高兴。
  他哥家里还有人要来找他,不是完全决裂,杨家盛也挺高兴。
  吃完饭后,两个人收拾好,就窝进房间里,在手机上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