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父母输在起跑线上-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李楠说,“闺女越来越大,我好怕有一天她对我说永远不需要我了,虽然咱们老说不喜欢闺女逼咱们学习,工作,但如果有一天闺女真不逼了,就像刚才,闺女说她自己可以,不需要咱们,咱们接受的了吗?”
李楠本来没啥感觉,被宋成这么一说,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我还是喜欢闺女监督咱们上学,工作。”
宋成看着远处的教学楼,“可总有一天,闺女会长大,长大到不需要咱们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了,她会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甚至是自己的儿女……”
等到那个时候,他和他媳妇只能远远的望着他们闺女,就像现在这一幕。
第199章
今天也是柳婷上学的日子。
她这段时间心情不是很愉快; 一方面来自于后妈,一方面来自于同学。
她现在一看到董含玥那温柔的表情就恶心,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都是装样子。
柳婷甚至觉得柳定文就是个傻蛋; 竟然察觉不出来这个女人的心机!
她有成年人的思维; 所以沉得住气,即便内心恶心的要死,但表面上笑脸相迎; 一口一个“妈”; 叫的很亲热。
毕竟她是要在这个屋檐下生活的。
另一方面来自于同学,这是因为她发现有些同学家庭比她还厉害; 她很羡慕; 以及有点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了。
之前柳婷没有这种心理; 是因为她有上辈子的记忆,她知道这辈子的出身跟上辈子的出身相比,已经是非常非常非常好了。
对此; 她怎么可能不满足呢?
尤其是每年生日; 她都能和张尧辉张尧煌的父亲张伯伯一起过的时候,她更感激这辈子获得了一个好的出身。
但人的适应性很强,柳婷已经接受了现在的身份; 她的目光并不停留在上辈子了,而是往上看去。
而目光一旦往上看去; 伴随而来的便是羡慕; 心里不平衡; 甚至是嫉妒。
她用了三十年寿命好不容易换来了一个好的出身; 而其他人; 尤其是一些同学,明明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就可以获得比她更好的出身,这不公平!
人很奇怪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的阶层,他她的目光更容易往上走。
当他们看到那些比自己更好的人的时候,便忍不住羡慕嫉妒。
至于往下看,那肯定也有的,就像柳婷不再会跟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感同身受了,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她现在的身份。
人本来就很难做到真正的共情,更别说让出身好的人共情出身差的人了。
就像你让张尧煌去理解吃树皮一样,他理解不了,甚至还会说为什么要吃树皮呢,吃巧克力不好吗?
虽然现在柳婷没有达到张尧煌这个程度,但是她已经渐渐地和上辈子的自己剥离掉了,她适应了现在的环境,现在的身份。
所以她在面对一些家庭条件比她好的人时,她还是会产生落差感。
而在面对一些家庭条件比她差的人的时候,她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傲慢感。
一个腼腆的小姑娘从车子下来,她爷爷的司机递给她书包,她背上后快快乐乐的奔向柳婷。
“柳婷,你等等我,我跟你一起。”
柳婷听到这个声音一顿。
一年前,她因为对方家庭背景很好,特意接近小姑娘,想要结交一番,后来,她成功成为了小姑娘的知心姐妹,可她越来越不高兴了。
这小姑娘腼腆,害羞,成绩还不好,在她看来,没有一点优点,但即便这样,小姑娘依旧受宠,每天上下学爷爷的司机专车接送。
柳婷一直以上辈子那个女外交部发言人作为目标,而看到小姑娘后,她觉得这个小姑娘比不上上辈子那个女外交部发言人,却能获得这样好的家世。
她甚至为那个女外交部发言人觉得不公平。
柳婷有点不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了。
她自从有上辈子的记忆以来,就一直希望自己成为像那个女外交部发言人一样的存在,甚至比那个女外交部发言人更优秀。
可看到小姑娘,以及比小姑娘家庭更厉害的孩子,她突然迷茫了。
她承认这辈子比上辈子获得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出身,但是等她获得这个非常非常好的出身后,她发现比她出身好的人有很多。
柳婷没有办法做到坦然的面对这些差异。
她上辈子就不理解,这辈子仍旧不明白,她没有办法接受这种差异,她不懂人的这双眼睛,不是让你向上看的,也不是让你向下看的的,向前看就好了。
柳婷其实也很想向前看,想要按照一开始的目标奋斗,但是周围的环境,让她依旧感受到了差距。
“柳婷!终于追上你了!”小姑娘追上柳婷后高兴的说道。
柳婷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扭头跟小姑娘说,“好啊,好啊,我们一起走!”
“我刚才好大声叫你呢?你听见没?”小姑娘看向柳婷,“你怎么不理我啊。”
柳婷装作刚才没听见的样子,“啊,你刚才叫我啊?我没听见。”
第200章
初一; 二班。
一个年轻的女老师站在讲台上问大家:“有谁想当班长?”她是第一次带班级,各方面还有点生疏。
同学们都比较害羞,没有一个举手的。
于是年轻的女老师又问了一遍:“有谁想当咱们班班长?举一下手。”
“我!”宋棠高高举起手臂; “老师,我想当班长。”
大家齐刷刷的看向宋棠。
“这人是谁啊; 好大胆呀!我就不敢举手!”
“天呐; 早知道这样我就举手了,我其实挺想当班长的,但因为刚才没人举手; 我不好意思。”
“……”
年轻的女老师看向宋棠; 高兴道:“你叫什么名字?跟同学们做个自我介绍吧。”
宋棠从座位上起来,面向大家; 落落大方的说道:“大家好; 我叫宋棠; 海棠的棠,我喜欢唱歌和跳舞,希望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年轻的女老师带头鼓掌。
“喜欢唱歌?那请宋棠同学给我们唱一首怎么样?”
同学们立马欢呼道; “好哦好哦!”
宋棠清了清嗓子:“好; 那我就给你们唱一首《小燕子》。”
于是唱道:“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 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同学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傻傻的看着宋棠:“……”
年轻的女老师歪了下嘴。
她控场道:“宋棠同学唱的很好; 以后……不要再唱了。”
接着她话锋一转; 说道:“那就由宋棠同学担任我们班班长; 大家有意见吗?”
有大半同学说没有,他们觉得宋棠真大胆,唱歌唱这么难听,竟然没有一点不好意思,还有一部分同学附和着说没有,因为对他们来说,谁当班长都一样,对他们没有影响,剩下一小撮人,他们想当班长,但刚才没举手,但现在如果说有意见的话,他们还有点不太敢。
最后就是宋棠当了班长。
年轻女老师让宋棠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说道:“你担任班长后,想从几个方面服务同学,可以简单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刚才那一小撮人觉得自己没有站起来是明智的,这个老师事情也太多了,又是自我介绍,又是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都看向宋棠,有点好奇宋棠会怎么回答。
宋棠转了转眼珠:“老师,我能到讲台上说吗?”
年轻的女老师一愣,不敢相信的问了一遍:“你要到讲台上说?”
她以前虽然没有带班级,但是当过科任老师,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胆的学生,竟然主动要求到讲台上说。
其他学生也都很震惊,毕竟普遍比较害羞。
“好,那接下来就请宋棠同学到讲台上发表一下当班长的想法。”年轻的女老师说道,“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宋棠大大方方的朝老师和同学们点了下头,挺胸抬头的走到讲台上。
她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是我的名字。”
然后说道:“首先,我要谢谢老师和同学们信任我,让我担任咱们二班的班长。”
这句话立马俘获了一些人,觉得宋棠挺谦虚的。
宋棠继续说道:“其次,我想说一下我对班长的理解,第一个方面,是责任,班长要维护班级纪律和卫生,团结关心同学,并在学生生活各个方面以身作则,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带领同学们一起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班集体……”
她一下子讲了三个方面。
“此外,班长不是官,我的作用在于服务大家,团结大家,而不是命令大家,让大家害怕我……我衷心的期望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积极监督我。”
年轻的女老师震惊的看着宋棠。
“三个方面”就让她很吃惊了,一个“此外”更是让她觉得意外,这么小就懂得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同学们也都惊讶的以及佩服的看着宋棠。
之前附和的那部分人以及那一小撮人现在是真心实意的接受并承认宋棠是二班的班长了。
但宋棠的话还没有说完,她拿着粉笔开始在黑板上写了个几个要点,写完之后,她回过头看向大家,说道:“最后,我说一下未来工作的方向。”
她声音很洪亮,最后一排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甚至是走廊上的人都听得见。
“第一个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我之所以会把这个列为第一条,是因为我发现今天很多家长过来送孩子报道。”
宋棠调查了一下,问道:“你们有谁是父母来送的?”
三分之二的人都举起了手。
年轻的女老师侧着身看向宋棠,十分好奇宋棠接下来的讲话。
宋棠不紧不慢的说道:“随着我们长大,很多时候我们对父母的需求没有那么强了,就像今天,我没有让我爸妈陪我进教学楼,是因为我自己可以做到,但是父母可能会产生失落的情绪。”
十一二岁的孩子虽然点头了,但是没啥感觉。
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很能理解宋棠说的这番话。
她成人了,她独立了,她工作了,她有对象了,可她的父母一次又一次干涉她的选择和决定。
年轻的女老师也明白父母这样做的原因,他们想参与她的生活,甚至是说想要掌控她的生活。
宋棠继续说道:“我希望我们都向父母表达一下,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是需要他们的,只是这种需要不必体现在这些方面。”
年轻的女老师突然鼓了下掌,同学们见状也都拍起了手。
宋棠并不在意多少人听进去了,她只是突然想到了这一点,接着继续说道,“第二个是,班级工作,我准备采取全班班委制。”
年轻的女老师一愣:“什么意思?”
宋棠向大家解释说:“就是全班同学都有自己的职务。”
然后说了自己的理由,“一来让同学们参与进班级事务中来,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感,归属感,二来锻炼一下同学们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等。”
她看向老师说道:“老师您放心,这一套制度我在小学的时候就采用过,没有一点问题,而且我们班从纪律卫生倒数变成了年级第一。”
年轻的女老师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她怎么感觉,宋棠更像是老师呢?
……
唐方觉得他一开始的判断是错误的。
宋成身上的书生气根本不浓厚,不说别的,看这汇报工作的熟练度就知道了。
学生时代好好学习,埋头苦干,一切都在成绩上立竿见影,但工作不是,只有领导或同事知道你在好好工作或者埋头苦干才行。
这个转变,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汇报。
唐方有工作经验,加上一肚子的“政治墨水”,他对汇报工作信心满满,可听完宋成的汇报,他才发现他有点自视甚高了。
宋成如今比之前在矿务局当秘书时汇报工作强了很多。
原因有二:一来,大学期间当班长以及在团中心工作的经历让他更加成熟和更加稳重了,二来,宋棠饭前汇报的要求让他知道了怎样最大程度的展示自己干了什么以及有什么成果。
以至于即便他什么都没有干,他也能说出花来,一二三四五,让听的人以为这人真用功,真努力。
不光宋成这样,李楠在宋棠的汇报训练中,磕个瓜子都能上升到民生经济。
“你说你写了篇文章,准备投稿?”
宋成点了下头,恭敬的说道:“是主任,但我有几个地方模棱两可,正希望主任您能帮我拿个主意。”
主任瞟了宋成一眼:“这样才对嘛!文章不是想投稿就能投稿的,你待会儿到我办公室一趟。”
散会之后,唐方朝宋成投去同情的目光。
以他的工作经验来看,这文章拿给领导看,不改个九稿十稿绝对不罢休,宋成这下有的忙了。
“你给自己找了个麻烦。”他直言不讳道。
这主任明显就是想把宋成的稿子变成他的稿子,可惜了,宋成这家伙还没看明白。
宋成摇了摇头,说道:“麻烦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麻烦。”
他从抽屉里拿出写好的稿子。
稿子里他故意安排了两处明显的错误,好让主任指出来他修改,这样的话能减少一些工作量,省的改来改去,末了用了一稿。
主任姓孟,叫孟卫国,一张国字脸。
他捏起宋成的这份稿子,看了足足十分钟,要知道这个稿子只有两页纸,字数一点都不多。
宋成恭敬的站着,拿不准孟卫国的态度,他想从孟卫国脸上看出点什么,然而却一无所获。
就在这时,孟卫国锐利的视线落到宋成的脸上。
“你是不是知道点什么?”他指着稿子里的几处地方,看向宋成,意思是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
宋成确实知道点什么。
孙顺华提点他的话他一直记在心里——信息对了,怎么走都没问题,信息不对,怎么动都是错。
在燕大的时候,他就有意识的去建立自己的信息网格,就连团中心那些人都在他的网格里面。
这个信息网格看起来略显幼稚,但它让宋成做决定的时候更有倾向了。
但宋成并没有直接对孟卫国说他知道点什么,而是顿了顿,说道:“主任,这些正是我拿不准的地方,想请主任帮忙拿个主意。”
孟卫国看了宋成一眼,没说话。
宋成恭敬的说道:“从73年3月8号起到今天,我一直坚持看报纸、写总结,读评论文章。”
他继续说道:“我是73届的学生,深入了解过当时高校招生工作意见,出现了短暂的教育回潮现象,而现在各方面形势好转,我觉得教育会再一次回潮——”
就在这个停顿里,他快速抓住了孟卫国脸上一闪而过的惊讶。
宋成又低了低头,显得越发恭敬。
孟卫国把稿子搁到旁边的桌子上,说道:“稿子先收着,不着急发表。”
然后看向宋成,说道:“73年开始看报纸……这样,宋成,你负责给我整理每天的重点材料,放到我桌子上。”
宋成点头道:“是的,主任。”
孟卫国又嘱咐了几个点,宋成赶忙拿起笔记本记起来,他因为有记录工作会议的底子,所以记的又快又全。
记完后,宋成知趣的说道:“主任,要没什么事,我先出去了。”
孟卫国点了下头。
出了办公室,宋成刚走到他办公桌的位置,唐方就过来询问:“怎么样?领导觉得你稿子写得怎么样?”
宋成把稿子往抽屉里一放,朝唐方说:“主任说不急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