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父母输在起跑线上-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妈中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放这么多糖——”李姥姥用手比划了一下多么多的糖。
这个年代糖是很珍贵的,李姥姥能放这么多,是在表达她对李楠的爱。
只是这个爱里面掺杂了多少杂质就不得而知了。
第170章
重男轻女的不止李姥姥; 田桂她家也是这样。
田桂没读书以前,觉得重男轻女不是啥大问题,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 儿子才是给爸妈抬棺的人。
读完书以后,她不这么想了。
凭什么女儿就不如儿子?
田桂是个很清醒的人; 她不会自欺欺人; 不会洗脑自己她爸妈也爱她,只是比爱儿子的爱少了一点而已。
清醒虽然痛苦,但好过麻木和糊涂。
六十块钱的奖学金; 交完学费之后还剩下十块钱; 这些钱她没有都给家里,而是留下了一部分。
田桂妈看到这五块钱; 眼里跟冒光了一样; 一个劲儿的说; “这个学没白上,还挣了五块钱。”
虽然她对田桂去上学不能给家里挣工分很有意见,但田桂给她挣了脸面——全生产队的人都知道她是工农兵大学生的娘; 而且现在又往家里拿回了钱; 所以她对田桂上学没那么反感了。
田桂妈把钱收好,“桂花,你这年纪不小了; 你几个大娘婶子给你说了好几个主儿,你看看——”
说着; 把几个“主儿”的基本信息说了一下。
在田桂生活的地方; 找对象不叫找对象; 叫找“主儿”; 好像是找个主人一样。
田桂静静的听着。
这几个人里头; 最大的三十五,二婚带着孩子,最小的二十三,有名的妈宝男,这么大了还和妈妈一块睡觉。
田桂妈激动的说道,“桂花,你现在是大学生了,他们都争着让你给他们当媳妇儿呢。”这可比把她闺女嫁给光棍强多了!光棍哪出得起十五块钱的彩礼钱!
等有了这十五块钱,她就能给她小儿子找个公社上的对象了!
田桂拾掇着床,虽然说是床,但就是一块木板子,搭在几块转头上面。她说,“娘,我还要上学呢。”
田桂妈立马摆手道,“我都给你问好了,他们说不打紧儿,先过门,不耽误你上学的事情。”
田桂一听她妈这话,顿时明白了她妈这是急着给她小弟娶媳妇呢。
她心中产生了一丝淡淡的失望,但很快就被她压下去了,因为她已经接受了她妈并没有多么爱她这个事实,所以也就没有那么难过。
“桂花,你相中了哪个,就嫁哪个。”田桂妈笑呵呵的说道,因为哪一个给的彩礼钱都不少。
田桂不想嫁人。
她要学习,她不想让嫁人这件事困住自己,虽然她妈说结婚不耽误上学,但结完婚后少不了逼她生孩子,而生孩子怎么可能不影响她上学呢!
至于这些“主儿”?
呵,她要自己做自己的主!她早就想好了,她要等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本事后才会考虑结婚的事情。
但现在得找个理由应付一下她妈。
田桂垂着脑袋想了想,“娘,我跟你说实话吧——”
田桂妈一听,拿手打了下田桂的胳膊,“说啥实话?你只需要这几个里头选一个就好了,咋那么多事事!”
她看她闺女上大学后不知道自个儿姓啥名啥了,这几个人可算大队里头条件很好的了,要是她年轻个十几岁,早高兴得上天了。
田桂妈一顿数落,说的话很刻薄很难听。
“娘。”田桂看向她妈,“我想跟你说的是,我有对象了。”
田桂妈直接愣住了,半天后反应过来,“啥?你有对象了?!”她像打量商品一样打量着田桂,“就你这样,学校里有人相中你?”
田桂听到她妈最后一句话后,紧紧拧着眉头。
她咋样了?为啥别人不能相中她?
“桂花,你看看你,要脸也没脸,要腚也没腚,谁会相中你?”田桂妈想起自己年轻时候可好看了,可结果现在过的那叫一个不痛快,而她闺女哪有她好看,却在学校里找了一个对象!
田桂拿出自己买的蛤蜊油,忍住心里的难过说道,“妈,这是我……我对象给我买的。”她这么说只是为了让她妈打消让她嫁人的念头。
“蛤蜊油?!”
田桂妈瞪大眼睛,“你真有对象?”
田桂点了点头。
田桂妈骂骂咧咧说了一句“你对象是不是眼瞎”后,开始问起田桂对象的信息来了,“他是哪的人,家里条件咋样,给多少彩礼钱?”
她越说头脑越清晰了!
她闺女在学校有对象是好事儿啊!
田桂妈觉得燕京大学的学生肯定比她之前说的那些人条件好的多,她闺女要是能攀上一个,那她小儿子别说公社的对象了,就是首都的对象也能找得到!
她这会儿不骂田桂了,而是笑眯眯的看着田桂,“桂花,好好跟你对象处。”处好了,她才能跟着一块儿享福。
接着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听你对象的话,他说啥就是啥,听见了没?”
田桂点了点头。
田桂妈见状,高兴的扭着屁股走了。
田桂坐在床板上愣怔了一会儿,突然感觉自己手里空空的,这才发现她妈不知道啥时候顺走了她买的蛤蜊油。
她苦笑了一声。
摊上这么一个妈,她还找对象?
她可不想祸害别人。
而且别人也不一定看得上她,虽然她对她妈说的那句谁会相中她很不舒服,但现实是就是她妈说的那样,没人看得上她。
不过她觉得这没啥,看不上就看不上呗,又没给她带来啥损失。
她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好好上学。
“桂花,出来干活!”田桂的嫂子喊道,她心里说道,早知道桂花上了学后家里的活都是她干,她就把桂花的录取通知书烧了。
这个大一个劳动力,上学不是白瞎了吗?!
她觉得她婆婆就是被社员一口一个“大学生妈”糊住了眼睛,在她看来,大学生?哎呦,这能干啥,听说还得交学费,好在没有人给,不然这家里不仅没了劳动力还得赔钱!多不划算!
跟田桂嫂子一个想法的人还不少,他们根本意识不到上大学对一个人命运的改变,他们更在意劳动力够不够。
也幸好田桂家里劳动力还行,不然田桂很可能上不了学了。
田桂出来,“来了来了。”
田桂嫂子看田桂头上包着头巾,取笑道,“桂花,你不得了了,还知道给自己包头巾了!”
田桂有一瞬间不自然,她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的改变,但想了想,改变有什么丢人的呢,别人说就说吧。
而且这头巾能保护脸,她可不想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摘下了头巾。
见田桂没啥反应,田桂嫂子觉得没意思了,她开始支使田桂干活,“把这些这些还有这些都做了。”
田桂没反驳,开始干起活来。
她虽然黑瘦,但力气很大,干活也很麻溜儿,冬天生产队里虽然没有给社员安排啥活,但家里头要拾掇的东西不少。
田桂先是把家里大瓮刷了,又把柴劈了,然后去河边洗家里的衣裳。
去河边的路虽然崎岖不平,但她从小就走惯了,所以走得又快又稳。
她抱着一个大大的盆,盆里头有全家人的衣服。
“田桂——”
一道清朗的声音喊道。
田桂回头,是纪羡昀。
对方在学习上帮了她很多,她的物理、生物和化学能考得好,多亏了纪羡昀给她辅导,不过对方的身份有些不好,是被下放来的,听说父亲被关进了监狱。
“你咋来了?”
纪羡昀走进问田桂,“什么时候回校?”
田桂仰头看着纪羡昀的侧脸,“我想早一点回去,这样能多学一点。”她已经打听清楚了,学校正月初十就开门,食堂也会恢复两个。
纪羡昀点了点头,问田桂适不适应学校的生活。
田桂脸上扬起幸福的微笑,她抱着盆,眼睛看向远处蓝蓝的天空,“学校太好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地方……尤其是食堂,竟然有四个!而且里头的馍馍都好便宜,我能一次吃个够了……”
纪羡昀含笑听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次看到田桂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样子,他都觉得生命充满了希望。
不是生活充满希望,是生命充满希望。
父亲进监狱,母亲断绝关系,他被下放到这个偏僻落后的地方,每天就是干活干活再干活。
生活可以麻木,但生命不可以。
纪羡昀在辅导田桂学习的时候感受到了田桂身上强悍的生命力,就像一朵绚烂的烟花,让人重拾对生命的向往。
田桂突然想到了三碗汤的事,“只是我发现,人是有身份差异的。”
纪羡昀脸一滞,尽量用自然的语气问道,“什么身份?”
田桂说,“我总觉得有些人高高在上,我一开始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高高在上,后来我发现是身份的原因。”
纪羡昀垂了垂眼,“那你觉得身份重要吗?”
田桂想了想,“我不知道重不重要。”她抬眼看向纪羡昀,“但我知道你不是坏分子,你是一个教我知识的大好人。”
田桂内心是很朴实的,她评判一个人的准则很简单,没有任何外生因素,像啥家庭条件,社会资源……都没有。
纪羡昀笑了笑,露出一边的小酒窝。
第171章
李楠去和以前的同事见了见面; 聊了聊天。
许孟是热烈欢迎,她还给搞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李楠; 你可给咱们女工委员会所有人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啊!”
她热情的拉着李楠的手,“咱们女工委员会老讲女同志要自强自立; 但在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 我们都不如你做得好。”
李楠摆了摆手,“哪有哪有,我可看了你们搞的妇女工作; 那是一个轰轰烈烈; 所到之处妇女同胞们都是夹道欢迎,这哪能不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呢?我看是非常的算!”
大家听完这话; 顿时笑作一团。
女工委员会一张新面孔激动的看向李楠; 她是张虹春; 就是之前李楠一直想招进女工委员会的那人。
张虹春从很多人口里知道了李楠这个人,知道了李楠做的事情,尤其是联合政府一块搞妇女工作; 这一点她非常佩服。
她深知很多地方妇女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但单靠个人的力量想要改变这个情况是很难很难的,如果有政府号召和引领,那公社; 大队、生产队就会有作为,有改变; 这样一来; 妇女的生存情况就会好很多。
李楠注意到了张虹春; 她询问许孟; “这位是——”
许孟拉着张虹春; 向李楠介绍道,“她就是你之前心心念念的张虹春,现在已经是咱们女工委员会的一个得力干将了!”
张虹春?
李楠想起来了,她伸手道,“你好啊,我可是对你们生产队女娃的升学率记忆犹新呀。六成以上的女娃上了小学,四成以上的女娃读了初中!我当时就注意到了你这么个优秀人才!”
张虹春又紧张又激动的回握李楠的手。
她真不敢相信李楠竟然记住了他们生产队的升学率,一时之间,她感动得无以复加,她觉得这是李楠在认可她的工作,认可她的能力。
加上许孟跟她说过,李楠多次推荐她到女工委员会工作,她这心里既感谢又感动。
张爱萍脖子里围着一条小方巾,她朝李楠说,“你给我们讲讲大学生活是怎么样的吧?我们都好奇极了。”
“是啊是啊!”
“讲讲吧!”
“大学和咱们矿务局一样吗?食堂好不好吃?操场大不大?”
张爱萍脸上带着和善的微笑,她现在对李楠全是好评价,一来她和李楠不是同事,不是竞争关系了,她不用盯着李楠的成绩晚上睡不着觉了,二来李楠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是首都的大学,那这个差距她已经追不上了,所以嫉妒慢慢转化成了佩服。
张虹春挨着张爱萍坐下,一块听李楠讲大学的生活。
李楠着重讲了一下食堂。
她说,“学校里有四个食堂,两毛钱的酱肉包子,你们猜多少钱?一分钱!而且肉类的菜饭也不贵,一个酥脆大鸡腿才四分钱!”
“四个食堂?!咱们矿务局可只有一个食堂!”
“这肉包子也太便宜了吧,可比国营饭店的便宜好几倍!”
“鸡腿四分钱?!这跟白给有啥区别!”
“没想到上大学有这样的好处啊!”
张虹春皱了皱眉,有点不太相信大学的饭菜能这么便宜。
她有一个远方的表弟被推荐到了一个师范学校读大学,抱怨说吃不起肉菜,对了,前几天走亲戚的时候她还见着这个表弟了,说食堂太坑人,量太少,吃不饱。
她小声问张爱萍,“楠姐去的啥学校啊?”她只知道李楠考上了大学,并不清楚李楠考上了啥大学。
这么便宜的菜饭,哪个大学能担负的了。
张爱萍以一种与有荣焉的姿态说道,“燕京大学。”
张虹春愣住了,“燕——京——大——学!”她第一反应是李楠竟然考的这么好!要知道燕京大学可是全国最好的大学。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燕京大学,那饭菜这么便宜也就说得过去了。
张爱萍见张虹春傻了,又说了一个“炸弹式”的消息,“人家李楠不仅自己考上了,她男人也考上了。”
张虹春又一次愣住了,伸出两根手指头呆呆的问,“两个人都考上燕京大学了?”燕京大学是这么好考的吗?俩人都考上了!
张爱萍被张虹春惊讶的表情取悦到了。
她突然感慨了一句,“人各有命,人家李楠两口子命里就带着大学……”
过了年,又大了一岁,她这心境也不由跟着变化了。
以前她是多么要强的一个人,凡事都得跟别人争一争,年轻时候做过的那档子事(抢了别人的未婚夫),现在看来真是幼稚,为了争一口气把自己折进去了……这算什么事儿?
张虹春不怎么对命啊运啊啥的感兴趣,她觉得人踏踏实实的做事情就是了。
其实张虹春的这种想法也很对,毕竟人是在不断的做事情中成长起来的,有句话叫做——做事情是手段,是方式,成长,成人才是最终的目的。
而这个做事情里面有多少命的成分,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有一说法叫这辈子遇到的所有事情都是上辈子自己亲手设的关卡,人这辈子只有把这一道又一道的关卡度过了,才能终得圆满。
张虹春看向李楠的眼神里多了一丝羡慕,燕京大学,那可是了不得!
她在生产队干了那么多年,非常清楚教育对一个女性的作用,当然了,对男性也有作用,但对女性的作用更为巨大。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受过教育的女性,更能明辨重男轻女的思想是不对的,是错误的,因此也就在培育下一代的时候,不会出现溺死或者扔掉女婴的做法。
不过在她挨家挨户宣传“男女平等”思想的时候,发现很多时候是家里的女性要求必须生男娃。
好像那些女性们已经成为了另一种男性的存在……她说不上那种吊诡的感觉,反正就是让人很郁闷。
她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很羡慕李楠能够进入大学学习。
李楠讲完食堂之后,又讲了讲英语的事,她没说的很夸张,就是把一开始自己啥也不行,到后来去蹭课,组织英语互助小组的这些事说了说,“有努力就有收获,我还在英语比赛里获得了二等奖。”
“听了你英语的事后,我真心佩服你!”以前只知道李楠头脑灵活,没想成努起力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