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不要让父母输在起跑线上 >

第135章

不要让父母输在起跑线上-第135章

小说: 不要让父母输在起跑线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也只是浅浅地回忆了一下。
  不过不变的是,他还是喜欢喝麦乳精,虽然现在有各种养营养品,但他觉得麦乳精的味道最好。
  喝完一口,他便拿起手边的眼镜,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
  他作为教育的受益者,自是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无论是出于个人还是职位考虑,他都希望教育能够惠及更多人。
  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拿到了证书,更多的在于改变人的思想。
  旧思想害死人。
  只有思想改变了,人们才能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宋成如老僧入定一般伏在桌案上,批阅着小蔡交给他的材料,他拿笔在标题上改了一个字,改完之后,他不由想起了一次饭局上的谈话。
  饭局上的人都是搞教育的大佬。
  有个人手敲着桌子,大谈特谈不同家庭出来的孩子真不一样,干部家庭的孩子能说会道,会来事,一些穷苦出身的孩子,目光很讷,做事太规矩,至于书香门第的孩子,眼里藏着傲气,使唤不动。
  其他人都附和。
  宋成没有讲话,毕竟他当时只是个小小的主任,老老实实坐着听就行了。
  看着酒从上往下流,宋成在心里感叹,资源何尝不是如此?
  先满足最上面的一层人,如果溢出来,再惠及第二层次的群体。
  一个家庭中都怕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更何况是一个社会?!
  这也是他前段时间主持推行在农村地区办学的原因,小学、中学,政府没有钱,就联合乡镇企业。
  这件事首都教育局不是很重视,但后来有了九年义务教育文件的颁布,宋成这一行为受到褒奖,并为升任副局打了基础。
  当然了,升副局不仅得有成绩,还得有关系。
  宋成收回思绪,继续工作。
  ……
  李楠这边工作很顺利。
  一方面她学历高,能力强,待人有礼有节,大家都愿意和她合作,即便是那些和李楠不熟悉的人,也对李楠观感很好。
  毕竟通常来讲,大家都喜欢和没有攻击性,或者这么说,攻击感没有那么强的人共事。
  加之李楠很会换位思考。
  想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那必须得让对方看到好处,并能拿到好处,共赢才是目的。
  另一方面,多亏了雷瑛提携。
  雷瑛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立下志向,要成为拓宽女性政治道路的人。
  因此不论是李楠还是唐娟美,她能帮则帮,因为在她看来,女性比男性更为坚韧不拔和心胸开阔。
  只是——雷瑛在感情上的遭遇很波折。
  之前那个对象掰了,一方面因为生孩子的问题两人没有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对方喜欢上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
  雷瑛还听见对方说她没有女人味,不会哄人。
  嘶,听着就想打人。
  雷瑛虽然产生了一丝挫败感,但决不会动摇自己的初心和初衷,不仅如此,她对感情婚姻都看淡了。
  结婚和生孩子不是人生的必选项,一个人也挺好的,反正有保姆,有司机。
  就在雷瑛心如止水,不再对感情抱有期待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个人。
  这个人像是老天爷安排好的一样,长相,性格……各方面都符合她的口味。
  对方叫简荣轩,知识分子出身,历史系教授,比她年纪小一点。
  当雷瑛问简荣轩对生孩子的看法时,简荣轩表现的很平淡。
  他觉得生不生孩子跟吃不吃饭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饱了,那别人再怎么劝你吃饭,你还会吃吗?你的身体会让你吃吗,生孩子也这样,一个人不想生,那别人劝你根本影响不了你的决定。
  简荣轩讽刺那些“必须传宗接代”的男人:“家里是有皇位吗?”
  知识层次越高的人,越不太会在乎世俗的评价体系,这不仅在于教育程度的区别,更是思想开化程度的不同。
  当然了,也分人。
  雷瑛听到这话后,笑了好长时间。
  她是知道简荣轩有多犀利的,加之对方还是历史学教授,动不动就引经据典,叫人没发反抗。
  雷瑛非常喜欢和简荣轩讨论一些问题,她总能在简荣轩的回答里看到惊喜的部分,她觉得她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种满足绝对不亚于一场酣畅淋漓的□□。
  两个人在家的时候,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看材料,非常地和谐,雷瑛觉得老天爷对她不薄。
  只不过简荣轩出现的时间有些晚。
  但是她不介意,毕竟她曾经抱有一个人过一辈子的想法。
  雷瑛又问简荣轩会不会觉得她太强势。
  简荣轩坏心思的说道:“是很强势,每次都是我先让你舒服,你才会让我舒服。”
  “能不能正经点?”
  简荣轩捏着雷瑛的肩膀:“我不是那些没断奶的男人,找女人第一原则是听话,好似女人听话才能满足他们虚无的自信心,我要的是一个伴侣,一个能和我谈天说地,能和我精神共鸣、思想交流的伴侣。”
  如果一个人过分追求另一半听话,那恰恰证明了这个人本身对自己没有信心。


第288章 
  不光宋成和李楠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宋棠也是。
  她回国后不久就去深市考察。
  深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济发展非常迅速,除此之外; 这块土地涌现出了众多企业家。有的是昙花一现,有的是万古长青; 但这不影响他们都被邀请参加一个企业家交流会。
  按理说; 宋棠完全有资格参与,但主办方没有给宋棠送请帖。
  六子的建议是找人打听打听,毕竟尚木咨询也算是不小的企业啦; 人家卖瓜子的都能参加; 何况尚木咨询?!
  必须打听清楚,然后徐徐图之。
  但元鸣不赞同; 主要是他们来的时间太晚; 明晚开会; 现在找人打听来不及了。
  老刘提建议说,让宋棠花钱买入场券。
  要他说,只要是钱能解决的问题; 那都不是问题。
  老刘就是和宋棠一起留学的那人。
  他是深市人; 原先在体制内工作,后来不满工资数额,选择下海; 成立了一家金点子公司,起初发展不错; 但随着业务范围的增加和业务难度的升级; 他不知道怎么进行下去了; 便咬咬牙卖掉企业; 去国外读书; 准备从头再来。
  因为咨询类的企业不像生产类的企业需要设备,厂房等,它的核心在于创始人的思想先不先进、有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法,以及能不能可持续地为国内大中小企业提供可行有效的建议。
  老刘听过尚木的名声,而且挺佩服尚木咨询一开始的战略定位是“农村包围城市”。
  他当年成立金点子公司,可从来没有把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纳入考察范围。
  毕竟乡镇企业创始人,一来文化水平低,不太可能寻求咨询,换句话说,不重视咨询的意义,倾向于闷头干事,二来发展水平低,这便意味着能够提供的佣金少,做企业不是做慈善,钱多钱少可不是一个概念。
  因此他的金点子公司面向的客户群体是城市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企,地位高不说,还体面。
  也好在深市在改革开放后发展比较快,有不少公司诞生,不然金点子公司真没法生存。
  而尚木选择了和金点子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先从乡镇企业入手,打开知名度以后,慢慢从小企业转战大中企业。
  且不说战略上的部署有多么深谋远虑,单单前期不在意收益这一点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毕竟小企业的佣金怎么可能比得上大中企业?
  尚木前期能扑下身子,真真正正服务乡镇企业,不计较收益的多少,这点就足以让人佩服的了。
  更让人惊喜和喜悦的是,那些乡镇企业慢慢壮大,很多已经由小企业变成了中大企业!
  这样一看,尚木咨询何愁赚不到钱!
  因为双方不仅是合作的关系了,更有深厚的情谊在,那些发展壮大转型成熟的乡镇企业,遇到问题第一个想的,那毫无疑问,必须是尚木。
  更何况国内还没有和能尚木平分秋色的咨询公司。
  即便说,以后出现了一家很有实力的咨询公司,但在客户方面,说实话,短期甚至是中期,都不可能比得过尚木咨询。
  老刘在国外读书时经常和宋棠探讨这方面的知识,一开始算是学术交流,但随着讨论的内容越来越深入,他有了招揽宋棠的意思,因为他原本的打算就是学成归国,发扬光大金点子公司。
  于是之后,他就主动向宋棠抛去橄榄枝,说了自己曾经为某某企业出谋划策的经历,并为了增强可信度,他还写了个计划书,搞了个五年计划十年计划,又跟宋棠说,公司的目标是要超过尚木。
  老刘如今回想起自己当时那个样子,只想评价四个字——冒着傻气。
  但话说回来,谁能想到一个那么年轻的小姑娘竟然是尚木咨询的创始人!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加入了尚木。
  对于这次企业家交流会,老刘的想法是打响名号,现在可是包围城市的关键阶段,拿下深市,就等于一起拿下广市,珠市等多个城市。
  所以他的建议是先搞到入场券,不要在意主办方漏掉尚木咨询的原因。
  宋棠赞同老刘的提议,她让老刘去搞邀请函,然后让六子和元鸣去提钱。
  到了企业家交流会那一天,花篮,红毯,礼仪小姐……甚至还有红极一时的歌星和影星作陪。
  老刘因为是深市人,对深市的各种关系很熟悉,他一一给宋棠介绍。
  只是——怎么还有政府人员代表?!
  今天这一出唱的是什么戏?
  宋棠一到,有好几个人举杯相迎,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陈景了,毕竟中关村的名气现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加之现在个人计算机的市场初步显露,未来是谁的天下大家都在观望之中。
  陈景和尚木咨询的合作关系十分紧密,可以这么说,尚木见证了陈景科技服务部的成长,而陈景科技服务部见证了尚木咨询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尚木从一开始以解读政策为主,到后来普及基础的管理知识,再到现在,强调国际接轨的理念,它一直在进步。
  陈景也愈发放心和尚木进行深度合作。
  他友好的询问宋棠在国外学习的状况,以及有没有什么收获。
  有些只认识六子元鸣不认识宋棠的人便好奇地打听宋棠是谁,得知宋棠是尚木创始人之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现在又听陈景问宋棠国外学习的情况,他们不由问宋棠是在国外哪个大学上学的。
  当得知是斯坦福以后,他们惊讶的同时眼底露出佩服的目光。
  不过也有几个人不知道斯坦福是什么大学,在被别人科普一番后,他们都流露出钦佩的神情。
  毕竟当前的国情,存在国外=先进=现代化的观念,因此他们觉得宋棠去国外上学,还是那么优秀的大学,不由把国外名校的光环映射在了宋棠身上。
  宋棠只是谦虚地点点头。
  很快,越来越多人围上来了,大家一来知道尚木咨询,二来想凑热闹,以及听听宋棠出国留学后对国内经济发展有什么高见。
  “高见称不上。”宋棠摆手。
  她来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课,很快就认出了这些人,向他们致意的同时侃侃而谈道:“高总,久闻大名,您货车轧床板的广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总,您把目标盯向奥运会的做法,我现在想想都觉得惊为天人……还有……”
  宋棠熟络地说着这些优秀企业家的成绩,没有漏下一个人,足以可见这功课做的多么扎实。
  接着她清了清嗓子,谦虚地说她只是理论指导,在这群大佬面前属于班门弄斧了。
  大家连忙说不是。
  一方面,宋棠方才说的那番话精准踩在了他们的心上,他们其实也想向别人传达他们成绩斐然的信息,但自卖自夸属实有些掉价了,因此宋棠的做法正中他们下怀。
  另一方面,他们都想和宋棠打好关系,毕竟是尚木咨询的创始人,可不能轻易交恶,更别说人家还留学回来!
  宋棠把话铺垫完,这才开始说在国外学的东西。
  “从管理方法来看,我们国家目前一般采取亲情化、友情化、随机化的管理模式,所谓亲情化管理模式,顾名思义,有血缘关系的人一块打理企业事务,不放心把重要决策交给外人,而友情化管理模式是指几个好朋友在一起创立公司,但随着收益的增加,如何分配成了友情化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分配合适,好朋友才能扶持走下去,一旦不合适,那就会出现嫌隙,很可能造成朋友之间关系破裂,以至于影响企业运营,还有一种随机化管理,这种管理很常见,最典型的特征是一个人说了算,危害性非常之大,因为企业的发展和创立者的性格,观念息息相关……”
  大家听到宋棠的话后,开始反思自己的企业是不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有人急忙问道:“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啊,我就属于亲情化管理,以后应该怎么避免亲情化管理的弊端,让企业进行转变?”
  “……”
  宋棠让大家不要着急,她不紧不慢地说道:“转变的方式很简单,老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管理上来看,就是实行制度化管理。”
  有人若有所思:“我知道了!跟前两年马厂长说的‘管理上要严’的管理思想是不是一个意思。”
  宋棠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她知道马厂长的管理理论,优点在于好理解,好记住,好操作,好见效,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碎,太细,不系统,不全面。
  她所说的制度化管理,和马厂长的管理思想有共同之处,但她更侧重于形成一套理论方法,以此来指导企业的发展壮大。
  有人想让宋棠继续说一说制度化管理是怎么回事。
  宋棠看了眼时间,半开玩笑的说道:“说了还如何挣钱?还请各位老板手下留情啊。”
  大家听完之后,哈哈一笑,不仅没有怪罪的意思,反而觉得宋棠挺幽默的。


第289章 
  交流会上有一道极其美丽的身影; 非常瞩目。
  很多人的目光来来回回移动,目的就是看看这道美丽的身影,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有胆子大的人跟人打听靓女是谁; 看看自己有没有抱得美人归的机会,知道详情的人直言:“钱总的妞。”
  大家一听名花有主; 便歇了心思。
  另外; 钱总的名讳他们都听过,经营着一家酒厂,生意蒸蒸日上; 说一句青年才俊不为过。
  靓女既然是钱总的人; 那他们还真没机会抱得美人归。
  徐倩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打量,但她浑然不在意; 顶着各种视线坐在座位上; 像是已经习惯了一样。
  她今天特意打扮了一番; 一身芍药红的长裙,丝绸般的黑发盘在脑后,特意在额前留下几缕碎发; 衬的肌肤细腻凝白。
  毫无疑问她是全场的焦点。
  只是成为焦点的时间有些短暂; 因为她看到大家的视线都聚焦到了另外一个人身上。
  “那就是尚木咨询的创始人?不会吧。这么年轻还是个女的。”
  “肯定是,不然的话,元鸣和六子老师为啥在她身边。”
  “也是哦。”
  一个剪着利索短发的女人; 强势的说道:“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丫头片子而已,有什么好关注的。”
  短发女人是靠着卷头染发发家的; 资产挺多; 被当地报纸称呼为巾帼企业家。
  徐倩跟短发女人离得很近; 她听到这话后不由皱了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