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父母输在起跑线上-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于尚木手册的撰写者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说是一个年过古稀的老者,有人说是一个身高马大的大汉,有人说是个身姿窈窕的女郎……
等全部人走光以后,宋成举着大拇指说道:“闺女,厉害!”
宋棠自我认知清晰道:“爸,你别看人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来凑热闹的。”她心里有数,不盲目乐观。
宋成摇头说道:“但这些凑热闹的人最后买了你的资料,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闺女你讲的好!”
宋棠咧嘴笑了笑。
宋成又说道:“一口吃不成胖子,闺女,你得慢慢来,尤其是宣讲这种东西,一次想要见效是不可能的。”
宣讲算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而教育本身带有的特点就是缓慢,改变一个群体的思想是需要很漫长很漫长的时间的。
宋棠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然后对宋成说道:“爸,待会儿咱们去买可口吧,妈要饮料,你要毛巾,我要香皂!”分配的明明白白。
“行!”
宋成又说道:“我的雪花膏快没了,再买一盒。”
宋棠歪了歪嘴:“……”
她爸是吃雪花膏吗?怎么用的这么快!她那盒还剩下一大半呢,要知道她和她爸是一块买的。
但自己的老爸只能自己宠着了,于是一口答应道:“好,买买买。”
然后又说:“再给你买罐蜂蜜,对胃好。”她爸前几天又去应酬了,回家后酒气熏天。
宋棠又记起她妈早晨说想吃凉皮了,于是说道:“咱们再买个凉皮。”
宋成:“……”这下得花费不少,不过没关系,花他闺女的钱!
第225章
李楠看着父女俩带回来的钱; 惊讶坏了,连忙问道:“闺女啊,你讲一节课就能赚这么多钱?”
那她还奋斗啥了?!
于是果断说道:“闺女; 你养我吧!”
她觉得硕士论文的事可以先放一放了。
李楠原本读硕士是想为升职增加砝码,但现在她觉得吧; 不升职就不升职; 反正她闺女能赚钱!
她每天就看个报纸,喝个茶,再嗑个瓜子; 理想生活。
接着又说:“闺女; 妈很好养的,吃饭不挑食; 像是红烧肉啊、土豆炖牛肉啊、小鸡炖蘑菇啊都能吃; 穿衣也没有很多要求。”
宋棠:“……”
宋成也立马表态; 说道:“闺女,这种时候你可不能偏心,得一碗水端平。”意思是也得养他。
宋棠:“……”
她无奈的看了眼她爸妈; 说道:“养养养!都养!”
毕竟是自己的爸妈; 她这当闺女的不养,谁养?
宋成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奇怪的是; 他闺女竟然没说让他们继续奋斗的话,这太不正常了。
于是问道:“闺女; 你咋没说让我和你妈继续奋斗?”
“对啊!”
李楠也察觉出了不对劲儿; 说道:“闺女; 你之前可会对我和你爸做思想工作; 让我们不要松懈; 要坚持,要勇往直前,要勤奋刻苦。”
宋棠鼓着腮帮子看向她爸妈:“哟,现在不让你们奋斗你们还不高兴了?”
她正要拍手说那可太好了。
一旁李楠连忙摆手说道:“没有不高兴,就是还没习惯,不过闺女你放心,我和你爸很快就能习惯了。”生怕她闺女再说什么努力奋斗的话。
宋棠:“……”
她放下手:“奋斗还是要奋斗的,但身体健康第一位!”
然后对宋成说道:“爸,喝酒伤胃,你要再这么喝下去,身体真受不了了,等转岗的通知下来后,你就少应酬,少喝酒,少抽烟,多打乒乓球,别等老了的时候,我跟你打一局,你就累的不行了。”
宋成调岗的事定下来了。
一方面是唐方暗中推动,另一方面宋成也做了一些努力。
需要提一下的是,宋成在调岗之前,该做的“工作”一个都没落下,比如帮唐方爱人安排体育局工作这事。
唐方爱人是一名体育老师,一直想进体育局。
宋成有一次不小心听到了唐方两口子的对话,正好他和体育局一些人很熟(吕译成介绍的),于是就不动声色的做了这件事。
他本意有和唐方打好关系的意思,因为孟卫国跟他说了,让唐方接替他。
宋成听到他闺女窝心的话后,心里美滋滋的,说道:“哎,知道了,听闺女的,少应酬,少喝酒,少抽烟,多打乒乓球。”
宋棠满意的点了下头。
然后去看李楠,语重心长的说道:“妈,你呢,坐久了就站一会儿,活动活动身体,我跟孙婶儿说了,你每个月都要去按摩一次,另外,我觉得你的太极拳得打起来了,要劳逸结合!”
李楠一口应下:“闺女,没问题,你放心吧!”
她接着说道:“对了,闺女,我觉得写硕士论文很不利于我身心健康,所以我决定先放一放。”
宋棠:“……”
她无语的看了眼她妈,无奈道:“行吧,只要你不延期毕业就行。”不过延期毕业说实话也没啥影响。
但后半句话她没说。
她要说出来了,她妈能把这个硕士读到七老八十。不过学校应该有延期时限。
李楠慈祥的看着宋棠:“闺女,你真是妈的贴心小棉袄!”
宋棠:“……”
这话说的,哎呦,意思是她以前让她妈奋斗不是贴心小棉袄了?!
有些父母啊,太不了解孩子的用心良苦了,让他们奋斗一下好像要了他们的命一样,反而顺着他们的心意,才叫好孩子。
可如果不奋斗,他们一家现在在哪呢?
在矿务局,她爸在车间工作,她妈在后勤处,不是说这些工作不好,而是奋斗了之后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
最表面的变化是他们一家在首都定居了,她爸妈都端上了铁饭碗,有了份很体面的工作。
再有就是,她爸有更大的空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了,而她妈能品尝更多美食了,以及两人都遇到了很多厉害的人,有了一些不错的朋友。
最深层次的变化大概是思想的变化。
大学的课程,书本的内容,工作的知识……不断丰富着她爸妈的精神世界,以至于很多时候,她都辩论不过她爸妈。
可如果没有一开始的奋斗,何谈这些变化呢?
宋棠承认自己一开始的愿望很功利,她希望她爸妈不要让她在投胎这件事上输得太惨,她不要跟别人拉开太大的差距。
不过,她从始至终都没有觉得她爸妈奋斗了,她就不需要奋斗了。
她一向认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宋棠看向她爸妈,在心里说道:爸妈,你们可以减速,把接力棒给我了。
但减速不代表不前进了,父母也是要跟着时代向前走的。
只不过跑道上,父母和孩子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前是孩子跟着父母跑,等孩子接过接力棒之后,就要变成父母就跟着孩子跑。
宋棠慢慢长大,那便意味着宋成和李楠会慢慢变老。
皱纹,白头发,眼袋……宋棠想说:她现在虽然还没有成年,但有了点赚钱的能力,她要慢慢承担起为家里遮风挡雨的责任。
宋成和李楠数着钱,乐呵呵问宋棠:“闺女,你能给我们点零花钱吗?”
宋棠:“……”
她刚被自己感动的不行,结果听完她爸妈这话,眼泪全憋回去了。
宋棠看向她爸妈,条理清晰道:“家里的钱,要分成三份,一份用来应急,比如生病啊,失业啊——”
李楠打断道:“失业不至于吧。”
她和她男人都是铁饭碗。
等再过两年,李楠就会知道铁饭碗也会失业。八二年的时候,国家根据“撤销重叠和业务相近机构”的原则,裁撤了很多机构,部门,以及很多人。
所以说宋棠做的这个决定是很明智的。
宋棠对她妈说道:“有备无患。”
然后继续说另外两份:“第二份用于日常开销,比如买菜,订牛奶,买书,还有‘人情世故’的花费。第三份用来玩,像吃大餐,旅游,买贵重物品……”
宋成和李楠表示支持他们闺女的决定。
接着问道:“那我们的零花钱在第几份里?”
宋棠:“……”
解决完零花钱的事情,宋棠又回到一开始的话题。
“爸妈,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一家三口的名字上都带着木。”她爸的是“宋”字,她妈的是“楠”字,而她两个字都有。
宋棠说道:“我这棵小树要长大了,所以爸妈,你们工作上可以不用太拼命了。”
身体最重要!
宋成摸了摸鼻子道:“闺女,其实我也没怎么很拼命。”
他该打乒乓球就打乒乓球,能偷个懒就偷个懒,没有时时刻刻都在战斗,只是在重要的阶段里会拼一把,当然了,该做的工作肯定都会完成,不过应酬这事吧,想躲也躲不了,所以他看起来稍显忙碌一些。
李楠也说道:“我还好。”
她该嗑的瓜子一颗也没少嗑,该睡的午觉一次也没少睡,能分配给别人的活呢,她也是尽量分配给别人(工作好处当然也给别人了),只有一些重要的时间段,她会努力奋斗,像之前的考核。
至于腰的事吧,怪她,她经常坐在凳子上不动,这才有点酸痛。
宋棠瞪圆了眼睛,接着双手抱胸说道:“……我觉得我这棵小树还很稚嫩。”
李楠和宋成歪了歪嘴角:“……”
两人对视一眼,心有灵犀,立马叫苦连天,开始说看了多少文件,写了多少材料,背了多少稿子,腰酸背痛腿抽筋,一时之间哪哪都有毛病了。
宋棠:“……”
李楠煞有其事的说道:“闺女,你名字里有两个木字,这说明啊,你这棵树生长的很快。”言外之意是不稚嫩了。
虚岁十五了,个头都快撵上她了,还稚嫩?!
宋棠:“……”
宋成因为当秘书,对文字比较敏锐,但说实话,他一直以来都没注意到他们一家三口的名字都带木。
三个木,真是巧。
他之后下海搞房地产,给公司起的名字就叫“三木”,意思是他们一家人。
宋成看向他闺女,有点严肃的说道:“宋棠小同志,你大胆的往前走,努力的往上长,我和你妈不急着让你给我们遮风挡雨,等再过几年,我和你妈四十五十的时候,你赚钱养我们俩。”
他闺女虽然能赚些钱了,但还没成年,等成年了再说遮风挡雨的事,现在不急。
宋棠点头:“好!”
她突然站起来,叉腰道:“爸妈,前半段路程我陪着你们跑了,后面的路程,我跑的速度可很快,你们得跟紧我。”
李楠:“……”
她出主意道:“闺女,你到时候给我和你爸整个雪橇,你拉着我们跑吧。”
宋棠:“……”
第226章
宋棠跑的很快; 又办了两次宣讲,虽然资料都卖出去了,但她觉得; 只有她一个人宣讲,太累……不是……是效率太低了!
她要打造自己的Team。
确立好目标之后; 宋棠没急着招人; 而是花了两周时间认真读了主席军事管理思想的著作。
宋棠心里有了一个大体的计划。
接下来几周时间,她骑着车子穿梭在首都的大街小巷,人晒黑了不少; 不过没关系; 宋棠考察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并印证了她一开始的猜想。
就是乡镇企业很多。
分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 政府鼓励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发展; 以服务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很多嗅觉灵敏又敢于实干的人搞起了作坊,很快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另一个是,乡镇地区失业者较多; 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 也就没有稳定的收入,为了生存,他们被迫走上经商之路; 成为了个体户。
宋棠掏出小本本。
里面记录了她考察到的企业的具体情况,她拿出笔; 圈出了第一页上的一句话——“农村包围城市”。
她的第一仗; 叫乡土星火; 足以燎原。
三盒村。
齐元经营着一家黄桃罐头作坊; 前两年生意很好; 但今年,不知道咋回事,买的人变少了,可黄桃罐头的价格,包装,口味都没有变啊。
他快愁死了。
于是让他儿子出去打听了一下,原来是别的黄桃罐头厂学了可口饮料促销的手段——买一罐送一罐。
齐元听到这一消息后,心里吃惊:妈呀,等于半价一罐呗!
难不成他也要这样干?可如果他这样干了,那别的黄桃罐头厂买一送三怎么办?到时候他也要跟着买一送三?!
那不得亏死!
就在齐元六神无主,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宋棠上门了。
“小姑娘,要几箱黄桃罐头?”齐元热情的看着宋棠,恨不得把黄桃罐头塞到宋棠手里。
宋棠刚想摇头说不要,但想了一下,她对齐元说:“大伯,你先给我拿一箱看看。”她怕说完她的真实目的会被赶出去。
主要是她脸上的婴儿肥太给她“降智”了。
她如果长着她爸的脸,那就不用搞这一套了。
齐元一听,抓住了关键词——先。
先拿一箱的意思是,有可能会继续拿,他热情招待着,还让他儿子把家里的好茶叶拿出来。
“小姑娘,喝茶喝茶。”
宋棠不动声色道:“大伯,你这黄桃罐头应该很受欢迎吧,送礼啊,过节啊,肯定有很多人来买。”
齐元苦笑一声,说道:“去年是这样的,但今年,过节送礼不兴送黄桃罐头了。”
宋棠故作惊讶问:“哦,不兴送黄桃罐头了,那兴送什么呢?”
齐元以为小姑娘不了解这事,便解释说:“兴送营养粉,不是有句口号,叫送礼就送营养粉嘛!”
他买过一次营养粉,没尝出多好来,要他说,还比不上麦乳精呢。
但人家宣传工作搞得好啊,到处发啥册子,不知道从哪学的,说到这里,他记得家里有这个册子。
齐元从桌子腿底下抽出一张叠了好多次的纸,展开后给宋棠,说道:“你看,就是这个营养粉!”上面写着送礼就送营养粉,有面子。
宋棠看完后陷入了沉思。
她敢肯定,这营养粉的创始人听过她的宣讲。
齐元见宋棠看完了,把纸叠好,放回原处,说道:“营养粉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别的罐头厂学了可口饮料那套促销的手段,买一赠一。”
这下,哪还有人来买他的罐头啊。
宋棠皱起眉来,问齐元:“那他们买一赠一,不怕亏本吗?”
齐元拍了一下大腿,解释道:“亏本也比罐头压在手里强啊,要知道罐头是不流动的,钱才是流动的。”
这个道理是他最近才琢磨明白的,像他现在,钱没有,罐头一仓库,那能有什么用?!
宋棠点了点头,对大伯说:“我倒有一个主意。”
齐元瞪大眼睛看向宋棠,早就忘了要让宋棠多买几箱黄桃罐头的初心了,他一脸期待的问道:“什么主意?”
宋棠没有上来就说怎么做,而是扯了扯主席的军事思想。
“做生意就像打仗一样,主席说过一句话,叫‘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用到大伯你的黄桃罐头上也一样。”
齐元想了半天也没明白,诚实的问道:“啥意思?”
宋棠进入正题,不紧不慢的说道:“别的黄桃罐头厂搞买一赠一,你如果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也搞买一赠一,那吃亏的是你自己,他们搞他们的,你搞你的,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齐元点了点头。
宋棠有一点说到他心坎里了,就是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他儿子之前劝说过他,让他也学别的黄桃罐头厂搞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