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十年代韩小英 >

第8章

七十年代韩小英-第8章

小说: 七十年代韩小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很偏远山村,我现在不多留些钱傍身,以后你们能贴补我吗?怕是不能吧。”
  上辈子不就是,她下乡后吃了多少苦,后来实在熬不下去了,写信回来求助,可家里谁问过,有谁管过她。
  还说什么你都嫁出去了,是好是赖跟家里没关系,家里也难,弟弟要结婚,妹妹要嫁妆,真没办法帮你,一封信几句话就把她打发了。
  这辈子她再也不会傻了,把钱都给家里留下。
  “可家里还养了你十几年呢,你咋不说!”孙桂玲急了,四百块钱啊,买粮食能花多少,怎么能都给这丫头!
  “大嫂,你在这儿上窜下跳的,鼓动妈跟我要钱,可这钱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工资不是也没拿出来吗?别多管闲事儿!”韩小英十分不客气的怼了她几句
  “嘿,你个死丫头,我这些天我给你脸了是吧。”被戳到痛处,孙桂玲气得捋着袖子就要揍她。
  “行了!”齐淑珍呵斥了一声。
  孙桂玲拉着脸退到了一边,别看她平时挺厉害的,齐淑珍的话还是有些用的,毕竟是她婆婆。
  见她吃瘪,韩小英呵呵的笑着,把平时用的东西收了收,这个家一旦离开,就不会再回来了。


第12章 还给我
  孙桂玲没占着便宜,心里很不是滋味,昨晚跟韩志刚嘀咕了好半天。
  她让韩志刚找小英要钱,可韩志刚不同意,气得她早上起来还摔摔打打的。
  韩小英没理会她,把自己的东西,用一个洗得有些发白的,打着两块补丁的包袱皮包上了。
  她所有衣物加起来也不过这一个包袱罢了。
  在家里所有人都注视下,她背上书包,挎着补丁包袱,跟在韩志刚身后出了大门。
  “小英,”出了巷子,韩志刚就停下了,“小英,你想好了?”他黝黑的脸上带着浓浓的担心。
  “想好了。”韩小英仰头看着他,道:“大哥你不用担心,我早就想好了。”
  “那你好好照顾自己吧。”韩志刚肚子里有千言万语,怎奈他嘴笨拙,有话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最终只说出这么一句来。
  “嗯,大哥你也是,家里饥荒还完了,以后别再拼命干活了,要是可以的话,调个岗吧。”为了每个月多出几块钱的补贴,她大哥长年超负荷的干力气活,身体一直在透支,累得很。
  前世的时候,她大哥身体后来就不太好,从铁路段上病退了,可退休金实在太少了,家里孩子又多,根本不够花销的。
  大哥又没什么好手艺,只能在巷子口支个修理自行车的摊子,赚点儿辛苦钱贴补下家用,爱面子的孙桂玲经常抱怨大哥没用,家里也不安生。
  “调岗?调哪儿去?”韩志刚从来没想过。他十七岁就接班,到如今已经在铁路段干了七年,调能调到哪儿去?他又不会什么技术。
  “不管调去哪儿都成,只要轻省些就行,工资相差也没差多少。”可铁路段是最累的。
  “大哥,你好好考虑考虑吧,你现在是年轻,干点儿力气活儿不觉得有什么,可是等以后你年纪大了,身体就该吃不消了,到时候会落一身毛病,就是现在不能马上换工作该休息就休息,少挣几块钱,家里饿不死人的。”韩小英最后有些揶揄的笑了。
  韩志刚点点头,道:“小英,大哥知道了。”调岗的事他确实应该考虑考虑了,这几年他真的很累,下班回家连话都懒得说。
  人也总是昏昏沉沉的,觉得日子枯燥乏味永远没有尽头一般。
  见他真的听进去了,韩小英也不再耽误他上班,兄妹俩在巷子口分开了。
  时间还早,韩小英没有直接去吴家,打算先去黑市转转,把昨天晚上加班加点磨出来的玉米拿去卖了。
  她去了吴家以后就不方便经常去黑市了。
  没有了麻袋的遮掩,这次粮食拿出来只能用篓子背着,好在她熟门熟路的,粮食质量又一等一的好,刚到城北的黑市,就被两个女人给包圆了。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些的女人,转身走之前还问了一句:“姑娘,你这还有吗,有的话我们明天再来买,我们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
  韩小英摇了摇头,道:“没了,我只有这些了。”她昨晚磨出来的粮食都在这儿了,没磨的她可不会卖。
  女人一脸遗憾的扛着粮食走了。
  粮食卖完了,收起盘称跟空空的袋子,韩小英没急着离开,而是顺着摊位往前逛着,她想看看有没有她需要的东西。
  这阵子天气是暖和了,很多人都换上了单衣,可眼下仍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来黑市的人特别多,吃喝穿用的买卖什么的都有。
  她找人换了几张工业卷跟布票,看见有卖熏豆腐干的,好久没吃这个了,没想到黑市里有卖的,立马买了一斤,小心的放好就准备回去了。
  结果路过摆在角落里的一个摊位时,韩小英看上了一个小匣子,马上停下脚步。
  她上前低头仔细端详了一番,小匣只比她手掌略宽一些,是花梨木的,纹络看着很漂亮,还雕着精美的图案,里面是上下两层的,做工十分精致,她有些心动,想买下来。
  于是,她看着对面戴草帽的摊主,一脸乖巧的问道:“大叔,这个怎么卖的?”
  闻声,“大叔”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眼神闪了闪,回道:“一块钱。”他声音听着有些低沉,还带着一丝沙哑,好像很久没喝过水了。
  “便宜点儿吧,大叔。”韩小英觉得一块钱太贵了,但这小匣子她刚才一眼就相中了。
  她前世有过一个,比这个大一些的,被她前小姑子要去了,结果玩了几天就随手丢到一边去了,她想拿回来还不让她拿,后来被她婆婆给劈了烧火了。
  反正就是宁可烧了也不还给她,当时把她气个半死。
  她想买下这个小匣子,也不是用它装首饰,她哪有什么首饰,毛角票子硬币倒是有不少,买它纯粹就是喜欢,谁还没有一个少女心呢。
  “九毛怎么样?”大叔略思考了一下,就便宜她一毛钱。
  “九毛也贵了,这东西既不当吃又不当喝的,再便宜点儿。”韩小英嘴上说着嫌弃贵,手里却没舍得放下。
  她从兜里掏五毛钱,“五毛吧大叔,五毛我就……”买字还没说完,她就顿住了。
  摊主大叔身后有一条破麻袋,正是她昨天被抢的那只!
  昨天才被抢走,今天就敢出现在黑市里,这贼可真够张狂的!
  “不行,五毛可不行,最少七毛!”摊主大叔一口回绝了。
  韩小英张了张嘴,把手上的匣子丢回到了摊子上,一脸气愤的指着那条打着蓝色补丁的麻袋,道:“我不买了,你把麻袋还给我!”
  摊主愣了一下,抬头看着眼前一脸气愤的小姑娘。
  只见她瘦瘦小小的,顶多十四五岁,小脸上不知抹了什么,黑不溜秋的,身后背着个篓子,大的都可以把她装上了,也不知这是谁家孩子,造得跟个小叫花子似的。
  这么小,就一个人跑来黑市,还敢跟陌生人发脾气!
  “你说这麻袋是你的?”
  韩小英用力点点头,道:“当然是我的,我麻袋我还能不认识!”
  那上面的补丁是她自己补的,她怎么会不认识呢。
  摊主笑了,压低着声音道:“你的麻袋怎么会在我手上?咱们又不认识。”
  “怎么不认识,昨天你在公交车上不是挨着我坐来着!”一对上他的眼睛,韩小英就把他认出来了。
  “别以为你戴个帽子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人就是昨天公交车上,那个眼神看着很冷漠的男人。
  韩小英对他印象十分深刻,当时冷漠的眼神可是把她吓了一跳,她现在还记得呢!
  “行吧,这匣子你拿走,我不收你钱了,不过这麻袋我不能给你,我还有用呢。”男人想了想,拿起小匣子递给了她。
  韩小英犹豫了一下,就接过来了,道:“大叔,我再给你五毛钱吧。”这匣子就当她用麻袋跟他交换的,破麻袋不值钱。
  她可不占他便宜。
  男人摆摆手,道:“不用了。”
  韩小英看他身形不是昨天抢她麻袋的那个人,就不解的问道:“大叔,瞅你也不像缺钱的,那你昨天抢我破烂干什么?”
  不是这个人抢的,麻袋怎么到的这个人手上?抢她的那个人是谁?
  可是男人没吱声。
  摊子前这时正好来了好几个人,他摆摆手,示意韩小英赶紧走,别挡着耽误他做交易。
  韩小英也不想再跟他纠缠下去,把匣子放到背篓里,转身走了。
  见她总算走了,男人松了口气,随即勾了一下嘴角,重新拉低了帽沿儿,遮住大半张脸,开始招呼摊子前的客人……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又来了
  从黑市里出来,韩小英躲在没人的地方收起背篓,用湿毛巾仔细擦了脸,瞅着脸没那么脏了,才挎着包袱上了去吴家的公共汽车。
  在黑市耽误了半天,早上的客运高峰已经过去了,这会儿车上人不是很多,她上车时还有空闲的座位。
  这次她没坐到后排去,而是在前面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只是刚坐下,之前在黑市的遇到的那个男人,飞快的从车前跑了过去!他的麻袋跟草帽都不见了。
  他个子看起来很高,跑起来的速度却并不慢,追着一个小个子男人,几乎是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街边的拐角。
  车上的韩小英瞪圆了眼睛:大叔正追的那个小个子男人赫然就是昨天抢她麻袋的那个人!连身上的衣服都没换,她记得很清楚。
  这位大叔不会是个公安吧?看他看人的眼神绝对像。那他来黑市是为了抓贼吗?韩小英有一肚子的疑问,起身正想看个究竟。
  售票员这时不耐烦的喊了一句:“你们走不走啊,不走别堵着门!”
  原来有几个乘客只顾着看热闹了,忘了上车,一直堵在车门口不动,后面想上车的人上不来。
  气得售票员使劲喊了一嗓子,他们这才上了车。很快车就开了。
  后上车的几个人的议论声也传进了韩小英的耳朵里。
  “哎,你说刚才那人追的是什么人?”
  “前头儿那个瞅着有些贼眉鼠眼的,可能是个偷儿。”
  “追小偷儿追得满大街跑?这人可怪厉害的。”
  “兴许是被偷了什么贵重东西了。”
  “这小偷儿最缺德了,不知道大个子能不能追得上他。”
  “那谁知道了。”
  ……听着这些议论,韩小英心里是越发狐疑,大叔难道不是公安?不然他怎么就一个人在抓小偷儿?也没人帮衬他一把。
  公交车走走停停的,到吴家附近的站点,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了。
  韩小英下了车,挎着包袱刚要进胡同,就见吴家隔壁的姚婶扭动肥胖的身体从胡同里出来。
  一瞅对面是她,立马笑了,“哟姑娘,是你呀,你咋又来了呢?”一天一趟,来得可怪勤快。
  家里日子不好过吧,瞧这身上的衣服穿得补丁摞补丁的,啧啧。
  “姚大娘,不是我要来的,是我三婶让我来的。”韩小英脆生说道。
  心里却冷哼着:这话问的,还你咋又来了,我来不来的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去你家!
  “你三婶叫你来的?”姚氏一脸的不信,刘秀娥会有这么好的心肠。
  让一个穷亲戚家的侄女天天上门打秋风,昨天给了半麻袋的东西,今天又让来。
  她家跟吴家十几年的邻居住着,她还能不知道刘秀娥是什么样的人!
  那是一肚子的弯弯绕,整天装模作样的,打心里瞧不起她这种没文化的,平时都爱搭不理的,也没见过她接济哪个穷亲戚,这冷不丁就冒出来了一个,肯定有什么算计。
  韩小英点点头,“我三婶让我来跟堂姐作伴儿。”
  “那姑娘,你家是哪儿的?”姚氏特别爱打听别人家的事。
  别看她在这巷子里住着,可她没工作,每天要照顾一大家吃吃喝喝的,脑子里除了家长里短,就没别的事可想。
  “我家,我家就是定城的呀。”一脸呆萌的说完,韩小英就进了胡同。
  姚氏一噎,这丫头,咋听不懂话呢?谁不知道你家是定城的,她问的是定城哪儿。
  她还想再问,韩小英已经敲开了吴家大门,吴丽娜很快就出来了。
  姚氏自觉没趣,扭身走了。
  吴丽娜也没理会姚氏,直接扫了一眼门外的韩小英,见她胳膊上挎着的包袱打着补丁,皱了下眉。
  好在今天没有再背麻袋来,身上也没有那股异味了,包袱破就破点儿吧。
  可是当看到她依旧乱糟糟的头发时,吴丽娜冲她翻了个大白眼,“我说韩小英,你那头发能不能好好梳梳,弄得跟鸡窝似的!”
  韩小英抬手摸了摸头,头发确实乱糟糟的,“我头发碎,梳不拢。”
  她头发剪的短,发质又不好,风一吹就乱糟糟的,以后留长一些扎起来可能会好些。
  吴丽娜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起码今天洗脸了,虽然好像也没怎么洗干净,但比昨天强多了。
  “进来吧,自己找拖鞋换上,我妈昨天给你找了几件旧衣服,你看看能不能穿。”
  两次来都是这一身花棉袄,也不说换换,邋里邋遢的,脏死了。
  说着吴丽娜已经进了屋。
  指着沙发旁边的一个旧帆布袋道:“都在这儿呢,你自己看吧,这是几张洗澡票,你不好意思在我家洗澡,就自己去澡堂子洗吧,毛巾香皂都在袋子里呢。”她妈怕她身上有虱子,交代让她好好洗洗澡。
  韩小英身上还真没有虱子,她家也没人生虱子,她妈虽然不怎么扛事儿,卫生还是很注意的。
  她是没有几件换洗的衣服,至少明面上她是没有的,布票她妈都攒着给她二哥留着结婚用呢。
  她印象中,自己就从来没穿过新衣服,都是捡的她姐穿小的。
  “好,我知道了,丽娜姐。”韩小英回应了一句。
  交代完了,她妈让交代的,吴丽娜就不想再跟她多说了。
  准备上楼时,她又想起来了做饭的事,便问道:“韩小英,你会做饭吧?”她妈说她会做饭的。
  “会的,丽娜姐,你中午吃什么,告诉我就行。”她知道,吴丽娜别说做饭,人家十指都不沾阳春水。
  “我吃米饭,菜你随便做,就是别做太咸了就成。”她妈厨艺一般,这个韩小英没准儿能比她妈做的饭强一点儿。
  “好,我知道。”韩小英点点头,不就是做饭吗,这有什么难的。
  吴丽娜这才“噔噔噔”上楼了。
  韩小英拎上一袋子的旧衣服,推开一楼卧室的门。
  房间里还是她昨天来时看过的样子,只是没开窗户,屋里有些发闷,她立马放下手上的袋子,推开了玻璃窗。
  窗外的阳光此时正好,春风徐徐中带着一丝微凉,调皮的抚摸着她脸颊,感觉很舒服。
  她窗下是个方形的小花圃,只是花圃里没有花,想必来还没得及种。
  院子里倒是干干净净的,连根杂草都没有。
  在窗前吹了会儿风,韩小英转身拿过地上的帆布袋子打开了。
  袋子里最上面是一个红色的手提网兜,网兜里装着毛巾香皂,牙刷牙膏,还有一个搪瓷缸子,都是洗漱用品,网兜下面全是衣服。
  衣服看着是吴丽娜穿旧的,但是很少有带补丁的,有两件短袖都没怎么穿过,还有一条连衣裙。
  嫌不嫌弃不说,吴丽娜的衣服是真多,随随便便就给她一袋子。
  其实她也没什么可嫌弃的,也没必要嫌弃,因为就算是旧衣服,也是好东西,外头有多少人抢着要。
  找出针线,她先给自己改了两身现在可以穿的外套和长裤,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