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韩小英-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谢平安要过来吃饭,谭雅婷不想留下碍事儿,第二天一早上起来就去找肖兰了。
谢平安之前几次送小英回来,都没有进老,这次不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进了院子,还跟李婶说了两句话。
李婶心里一阵叹气,小英这对象确实比她娘家侄子强,她不好再多说了,她侄子没福气。
跟李婶说完话,谢平安又去了正房,他跟陈家人打了声招呼,小坐了一会儿就回来帮小英干活。
他不会做饭,但可以打下手,还帮忙仔细检查了所有门窗,他担心两个姑娘住着不安全,把不牢固的煤球棚子门几下就给修好了。
小英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有时郑家和也会过来,所以需要他干的活并不多。
中午吃了烙饼,两人下午又一起去逛公园。
同时进进出出的,整个大杂院子里的人全知道了,租住在陈家东厢房的韩小英,有个当兵的对象叫谢平安,自这以后,韩小英身边少了不少麻烦。
短暂的假期一晃就结束,谢平安要回部队了。
韩小英特意请了假去车站送他。
这几天两人在一起时间长,彼此的感情是突飞猛进,有了恋爱的感觉,分别在即都很是不舍。
谢平安眼神灼灼的看着她,最后只在她头顶摸了摸,“小英,你好好照顾自己,有事就找肖宝成,别自己扛着。”
“我知道了,你也是,出任务时注意安全,别再受伤了。”韩小英还是知道了他前不久受伤的事,伤口在后背上,留下很长的一道疤。
谢平安郑重的点点头,对她保证道:“放心吧,我会的。”他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父亲,又多了一个需要他负责任和尽心爱护的人,为了他们,他也会好好保重自己。
小英昨天给他准备了好多路上吃的东西,都给装到袋子里,他手上拎着两个袋子,比来时多了一个。
火车呜呜进站了,谢平安忍着心里浓浓的不舍并没有回头,直接上了车……
在谢平安走后不久,食品厂发生了一件大事,仓库的马保管员被撤了。
生产车间全面整改,孙萍还有另外几名平时喜欢摸鱼混工的全被开除了,谁去求情都不管用。
肖兰进厂不到一年,因为表现突出被破格提拔,当了车间小组长,姚主任升了副厂长。
段厂长跟唐厂长是雷厉风行,食品厂在他们的共同管理下蒸蒸日上。
宋家堡那边却乱套了。
在肖兰走了之后,资格最老的杨知青当了知青点的点长,可他能力有限,又是个老好人,谁都不得罪,他说话没有力度,新来的知青根本不配合他的工作,是想干什么干什么,一点纪律性没有。
七月份村民们多数都去出义务工挣三倍的工分,有几个新来的知青躲懒没去,每天跟村里的一帮不务正业的小青年,不是上山掏鸟就是下河捞鱼,总归一点正事不干,全靠家里给的补贴生活。
今年夏天雨水特别多,上游水库经常放水,导致宋家堡河水水位跟着上涨。
结果一下子就淹死了两个人。
其中一个是不会水的新来男知青,还有个村里的半大青年,两人年纪都不大,他们是被陷到淤泥里呛了水,加上救援不及时,才出了事。
村里出了人命,刘清福知道后不敢瞒着不上报,但这事儿是意外,别人根本没有责任。
被淹死的知青家属来了之后却倒打一耙,说他们家孩子是被人害死的,即使有其他孩子作证说是意外,还是不依不饶的。
知青点有两个跟死去的男知青关系好的,当时也一起下水了,怕担责任就睁着眼睛说假话,把责任推给村里人,说是村里人见死不救。
宋家堡的村民当然不乐意,吵吵闹闹的最后还打了起来。
不止村民,知青也被打伤了好几个,有两个伤得还很重,最后刘清福没办法,只能报公安。
公社领导出面调解安抚。
刘清福直接被免去了大队长的职务,打人的不管是知青还是村民都被抓了起来,估计是要判刑了,好在受伤严重的经过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
只是这么一闹,宋家堡的所有知青都被村民们排挤了,几乎成了仇人,不相往来,连郑家和跟廖俊杰他们几个在三队的都被影响到了。
韩小英听完一阵唏嘘,因为她重生,好像改变了很多事情。
第95章 害怕吗
刘清福被撤职后; 宋家堡的大队长现在是由宋博文担任,村主任也跟着换了,是郭婶她男人。
杨知青的点长也不当了; 知青点没人管理,比之前更加混乱了。
宋博文建议解散知青点; 把知青分到村民家去住; 不过没人乐意,村民们跟知青的矛盾越来越深,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刘清福心里也憋屈,他干了十年的大队长; 自认一直兢兢业业的没有对不起谁,结果却没得到善终; 被几个胡闹的小知青给连累到被撤职。
村里的事他是一点都不想管了,无事一身轻。
好在他大儿子刘红林争气; 在他被撤职没多久就被提拔当上了宋家堡小学的校长,这样一来,刘家在村里的地位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张家就乱糟糟的,为了个小队长内斗得厉害; 人脑子恨不得打成狗脑袋。
韩小英还听说张建设九月份结婚了,比上辈子跟她结婚足足早了半年。
她重生了; 有些事终究是不一样了; 不过她并没有过分纠结这些; 每天依旧早七晚五的上下班; 生活平静,无波无澜。
十一国庆节; 食品厂放了两天假; 职工宿舍里没人; 放假全回家了,肖兰没地方去就来小英家里一起住。
不过放假的第一天,韩小英去了谢家。
自从跟谢平安处对象以后,出于礼节,她每个月都会去谢家一两次,或是吃顿饭,或者跟谢媛媛玩上半天,不过她很少在谢家过夜。
每次吃完饭天如果黑了,谢良玉不放心她一个人走夜路,就会送她回来。
今天亦是如此,但没想到的是,在快到韩小英租住的大杂院时,在胡同口碰到几个嘴里叼着烟的小青年,一个瘦高个的拦住谢良玉问他借火,剩下几个把韩小英围住了。
谢良玉没穿警服,不然这几个小子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谢良玉可是个老公安了,他一眼就看出这几个小青年截住他根本不是借什么火,是没安好心。
为了不让小英吃亏,他沉着脸上前一步将韩小英挡在身后。
“我不吸烟,兜里没带火柴,你们找别人借去吧。”他语气冰冷,眼神里带着浓浓的警告。
对面带头的小青年根本没把他的警告当回事儿,谢良玉再年轻也有五十多岁了,一看就是个大叔,小青年他们有四个,人多势众,并不怕他。
“大叔你没有,这位妹妹身上一定有,来,妹妹,让哥哥摸摸看。”瘦高个子的小青年一脸猥琐。
他说完,围着韩小英的小青年们就放肆的哈哈大笑起来,几只不安分的手也跟着伸了过去。
韩小英面上不见害怕也没有躲闪,她只是摇摇头,哀叹了一声,这些人真是自己找死,劫谁不好劫到谢伯伯头上来了。
她都没看清谢良玉是怎么出手的,几个小青年就被揍得躺在地上,哀嚎着爬不来。
谢良玉一脸的嘲笑的拍了拍手上不存在的灰尘,摸出腰间的手铐子,他是职业习惯,除了睡觉,这东西从来都不离身,现在正好用上了。
“一群软脚虾,没用的东西,还敢出来耍流氓,都给我进局子里呆着去吧!”他很长时间没跟人交过手了,老胳膊老腿的都有些僵硬了,不过对付这几个软脚虾是绰绰有余。
趴在地上的,鼻青脸肿的小青年们见他手上拿着闪着寒光的银色手铐,一个个吓得连连求饶。
谢良玉一点情面都不讲,把他们全送进了公安局,虽然大过节的,公安局也有值班的。
到局子里都不用审讯,几个人就主动把幕后指使人给招供出来了。
他们也不认识那个女人,只是拿钱办事儿,不过经过他们的描述,韩小英说可能是孙萍。
经过调查果然是孙萍。
原来孙萍被厂里开除后,心里存了怨气无处发泄,就找到带头的那个小青年给他二十块钱,要他跟踪韩小英,恐吓一下她出口气,当然最好能让韩小英失了清白名声扫地,被那个当兵的对象狠狠的抛弃。
她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快败露。
被抓时她有些后悔,就因为一时被嫉妒冲昏了头,干了蠢事,没害成韩小英不说,反倒把自己送进了公安局,她这辈子是完了,身上有了污点。
可惜她后悔也已经晚了。
这事过后,谢良玉给全局干警开会,要求加强夜间巡察,尤其是偏僻人少的巷子胡同,在和各个街道的主管同志协商后,增设了一批夜间巡街的红袖章,避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孙萍的报复,并没有给韩小英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只是她再走夜路的时候更加小心了。
转眼间到了年底,韩小云来信说,今年打算带孩子回定城过年,问小英回不回去。
她们姐妹有两年没见了,彼此都十分惦念,小英也想借这次过年的机会回家多住几天。
在跟领导请示之后,她把手上的工作安排好,腊月二十五就可以不上班了,等过了年正月十五再回来。
谢平安也有二十天的假期,两人在电话里商量好,先到阳城碰面,然后再一起去定城。
韩小英放假的第二天,做了一天的火车,到阳城时天色已经黑了。
她在出站口见到一身军装,立在人群里非常醒目的谢平安,忽然觉得很安心,她再不用像上次那样一个人匆忙赶夜路,战战兢兢的去找招待所。
“累了吗?”瞅着小英脸上有明显的倦色,谢平安赶紧上前接过她手上的行李袋,关心的问。
韩小英点了下头,“有一点,昨晚跟肖兰她们说了半宿话,有些没睡好,你到阳城多久了?”谢平安手上没拿行李,应该是放在招待所了。
“我上午到的,咱们先去吃点东西然后就回去休息,房间我已经定好了。”谢平安说着,自然而然地牵起小英的手,有夜色的遮掩周围也没人注意他们此时逾越的动作。
韩小英肚子不是太饿,到国营饭店要了碗馄饨只吃了几口,剩下都被谢平安吃了。
冬天昼长夜短,天色虽然黑透了,时间其实还早,他们吃完饭还不到七点钟。
不过阳城的气温低,再说大晚上的也没处可溜达,两人吃完饭就直接回了招待所。
谢平安回屋脱了大衣,拿着盆子去水房给她打热水,“小英,你做了一天的车了,洗洗早点睡吧。”
“嗯,谢谢,你也去睡吧。”韩小英说完就要关上门,见他在门外一脸欲言又止的,就笑着问:“怎么了?有话就直说。”
“小英,一个人住害怕吗?我就在隔壁,要是有事你大声喊我。”谢平安有点担心,女同志在招待所出事儿的也不是没有,他不放心小英一个人住,可他们没结婚不能住在一起。
“我不害怕,你别担心,快回去睡吧。”她又不是没一个人住过,有什么好害怕的。
谢平安知道她外表看似柔弱,内心其实是个女汉子,胆子大,自己就是瞎担心,“你洗完把水盆放到门口,我一会儿帮你倒,走廊那边的灯坏了。”
韩小英点点头,关上了门。
她脱掉大衣开始洗脸洗脚,等把脚丫子擦干,穿着自己带的棉拖鞋打开门时,谢平安正背对着她在门口站着,身姿挺拔得跟棵白杨树似的。
听到开门动静,他就立马转过身来,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小英你洗完了,我去倒水。”
他麻溜接过小英手上的水盆,端着走了。
他脚上穿着军靴,踩在走廊的水泥地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步子稳健且有力。
韩小英等他倒水回来,从包里找出一双大码的手工棉拖鞋递给他,“晚上你穿这个。”
谢平安笑着接过来,然后低头看了眼小英脚上米黄色的条绒拖鞋,跟他手上的是一个颜色的,大男人穿的话有点艳,不过他是不会嫌弃的。
韩小英本来想做红色的,怕他不喜欢,就改成黄色,“别看了,就是一双拖鞋,快去睡吧。”
谢平安嗯了一声,等小英关好门,他才回隔壁房间,打水洗脚仔细擦干,把拖鞋穿上试了试,感觉又暖又软,大小也正好。
他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臭美了半天才心满意足的上床睡了。
一夜好眠。
早上起来,韩小英拿手捂着嘴,秀气得打着哈欠,结果一开门,就见谢平安又在她门口站着呢。
她一脸无奈的摇了摇头,“谢平安,你不会一宿没睡吧?”
“睡了,天亮时就醒了,我习惯早起,吵到你了吗?”他过来时脚步很轻,而且过来也没多大一会儿。
“没有,你进来坐吧,我去刷牙洗脸,一会儿咱们下去吃饭。”
“大早上外面挺冷的,你想吃什么我去买?”谢平安低头看着她睡眼惺忪,长发微微凌乱的样子,很想伸手去揉揉她脑袋,帮她抚平那几根翘起来的头发。
不过走廊刚好有人经过,他忍着心动没那么做。
韩小英抬手顺了顺耳边的碎发,“我带了饭盒,你去买些粥跟几个包子吧。”
她回屋找出铝饭盒拿给谢平安,“别买多了,吃不完,对了,你穿上大衣再去!”她最后又提醒道。
“好。”谢平安莞尔一笑,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上,他有时会很笨他知道,小英发现了每次都会不厌其烦的提醒他。
可能跟他从小没有母亲有关系。
他很喜欢这种碎碎念,感觉很温馨,因为只有在意你的人才会如此对你。
褚姨虽然对他也不错,但更多的时候对他只是公式化上的照顾,做事一板一眼的,只求不出错,根本不会像亲生母亲那样处处入微的关心他。
在跟小英处对象以后,他从小缺失的那部分母性的呵护,就得到了一些弥补。
可是明明小英比他小十一岁,有时给他感觉却好像是大了他好几岁,跟姐姐似的在照顾他。
是他太笨了吧,又经常在部队,少了很多生活常识才会这样觉得。
韩小英哪知道他感觉这么灵敏,无形的东西都被他发现了,在心里年龄上她可不是比谢平安大了好几岁,不过她不说谁又会知道呢。
吃过早饭,两人收拾收拾就去了火车站,买票直接上车,在一天一夜之后顺利地到达了定城。
定城,铜钱巷,韩家。
韩家房子本来就窄小,韩小英带谢平安回来,再加上韩小云一家三口就有些拥挤。
男人们在客厅里,坐在靠背椅上说话,女人们挤在里屋低声闲聊着。
谢平安跟魏正国是一见如故,两人都是当兵的,魏正国虽然转业好几年了,但他们仍旧有很多话题可以说。
韩志刚不懂就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偶尔还会寻问上一两句。
每次谢平安都是认真的回答,没有丝毫敷衍,魏正国也会在一旁帮着解释。
韩志刚像老父亲似的,面对着他们,时而点点头,时而笑笑,脸上的表情是满意至极。
从谢平安一见门他就看出来了,他这个未来的二妹夫比大妹夫还要能耐。
一身的正气不说,长相也十分出众,看样子是个能靠得住的,小英有眼光也有福气,他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第96章 偏心眼
不止韩志刚对谢平安这个准妹夫非常满意; 孙桂玲也一直是眉开眼笑的。
韩小英回来之前就给家里寄了包裹,很大的一包,除了东北那边的一些特产; 还有两袋子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