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十年代韩小英 >

第125章

七十年代韩小英-第125章

小说: 七十年代韩小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小英没办法,只能签字了,不然再墨迹下去就要伤感情了,不过她多拿的部分以后可以再找机会拿出来,反正大家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着呢。
  分成的事商量好,手续齐全,公司注册成功,正式挂牌成了私人企业,不再是个体户小作坊,这很多规章制度都要明确到位,一下子要忙的事情比较多,韩小英跟着忙了好几天。
  直到五月下旬,她顺利的拿到了公派留学的名额,还有A国某知名大学的邀请函,按照上面的要求,今年年底之前她要通过论文答辩,完成国内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最迟在明年一月中旬之前赶去报到。
  时间看似很充裕,可是琐碎的事情很多,一忙起来时间又过得特别快。
  韩小英都好些天没正经做过饭了,正好她也快放暑假了,这天她回家,麻溜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安抚一下家里人。
  从她拿到邀请函,确定了出国时间,谢平安平时是能回家就回家,他想多陪陪媳妇,心里很是舍不得又没办法。
  睿睿也是,知道妈妈还有半年就要出国了,比之前更懂事了,马上要读三年级了,现在很多事都学着自己做,不让妈妈担心。
  连谢良玉都用心琢磨起了厨艺,他担心以后儿媳妇不在家,自己照顾不好睿睿,趁早多练练手,现在他一般的饭菜都能做,当然跟儿媳妇的厨艺还是比不了。
  吃过饭,天色刚擦黑,收拾完,没什么事,一家人都坐在院子里乘凉。
  开春时,韩小英在自家大门两侧的墙根下,种了几颗黄瓜之类的爬蔓蔬菜,还有一些气味比较重的艾蒿草,所以家里蚊子不是很多,不然没法在院子里久呆。
  睿睿双手捏着口琴嘀嘀的吹着,他每天不间断的练习,前段时间已经过了口琴初级考试,明年还想参加中级考。
  听着儿子吹口气,韩小英特别有成就感,照此下去,她可以培养出个演奏家来。
  谢平安坐了会儿,进屋从冰箱里拿出半个西瓜来,切成小块放到盘子里,先递给自己父亲,然后拿着两块坐到媳妇身边。
  “媳妇儿,吃西瓜。”
  韩小英接过一块,小口的咬了一口,“这瓜还挺甜的。”
  “嗯,沙瓤的水分足,媳妇,暑假去通城吗?”谢平安知道媳妇一直想去通城。
  “你有时间咱们就去吧,我想去看看大姐,我们都好多年没见了,这次不去的话,可能要等几年以后了。”她从国外回来。
  睿睿不吹口琴了,不用大人叫,自己过来吃西瓜,“妈妈,我也能去吗?”
  “当然能去,爸,你也跟我们去一块溜达溜达吧?”韩小英对谢良玉道。
  “我就不去了,以前我去过好几次,通城不大,除了牛羊草原,也没什么好玩的。”谢良玉摆摆手,不是太感兴趣。
  “那您一个人在家行吗?”韩小英有些不太放心。
  “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了,有什么不行的,你们去吧,正好我找老战友去聚聚。”谢良玉在京城也有关系亲密的战友,已经几十年了,一直有联系。
  “行,那您也好好放松放松吧,这段时间让您受累了。”韩小英之前想自己出国留学以后给家里找个保姆,她公公说什么都不同意,说好好的家里有个外人进进出出的太别扭,他不习惯。
  韩小英没办法只能算了。


第172章 
  去通城; 来回路上要四五天,谢平安必须得申请修长假,不然到那儿了; 玩不了几天又得折腾回来,太不划算。
  好在最近也没什么事; 休假申请递上去很快就批下来了。
  上午跟媳妇通过电话; 确定了出行时间,谢平安下午没事儿,便带上军官证提前去买票。
  放暑假了,出门的人还不少。
  谢平安排了半个小时才来到售票窗口; 要了三张明天的卧铺票。
  睿睿虽然才八岁,可身高已经过了一米三; 谢平安直接给他买了大人票,省得上车后跟他们挤一张床。
  揣好车票跟找回的零钱; 谢平安从售票室出来,已经下午两点多了,他找到存放的自行车,直接回家。
  说来; 这自行车还是他媳妇给买的,他平时津贴都一分不少上交的; 兜里最多留个几十块零花钱。
  其实以他的级别也不是没有车; 可天天开着小汽车回家实在太招摇了; 不是他的作风。
  骑自行车多好; 既省油钱又能锻炼身体,两全其美。
  谢平安一边骑车往家走; 一边想着这些事; 等他到家附近的路口时已经快三点了。
  太阳火辣辣的; 路口除了一辆开过来的公交车都没什么人。
  谢平安顶着太阳推着车进了胡同之后,慢慢就阴凉下来。
  他后面,刚从公交车上下来的韩小英一手拎着一个大包跟上来。
  听见熟悉的脚步声,谢平安下意识的回过头,一瞅还真是自己媳妇。
  “媳妇儿,这大中午的,你不在家歇着,买什么去了?”他上午打电话人还在家呢,这么一会儿功夫就跑出去了。
  “给大姐家买了点京城这边的特产,还有一些点心。”韩小英怕有些东西买早了天热坏掉,临出发前再买能新鲜些。
  谢平安单手扶车,另一只手接过她手里的袋子挂到车把手上,“这些东西等我回来再去买,你着什么急,瞧你热的,赶紧回家。”
  他皮糙肉厚不怕晒,他媳妇不行,太阳底下晒时间长了脸特别容易晒伤。
  “我不是怕买票的人多,等你回来商场都关门了,明天早上买来不及。”韩小英甩了甩发酸的胳膊,掏出手绢擦着脸上汗。
  “这天也太热了,应该下场雨凉快凉快,庄稼都旱了。”
  谢平安笑了笑:“雨是不用想了,这两天都没有雨,明天上午九点的车,咱们早点走。”
  韩小英点点头,等谢平安推着车进了自家院子,她在后面关上大门。
  睿睿午睡还没醒呢,谢良玉一个人在沙发上看报纸,见他们两口子一块回来的,就笑道:“你们俩还挺赶巧的一块回来了,平安,车票买了吗?”
  “买了,明天早上九点的。”
  谢平安放下手里的袋子,喝了几口凉开水。
  韩小英进屋给他找了身衣服,他出去洗了洗,换掉身上汗湿的军装,坐到沙发上,打开风扇,他们不在家,他爸是从来舍不得开风扇,怕浪费电。
  韩小英歇了会儿,才拿给她姐夫单位打电话说一声,他们明天早上九点的火车,得大后天早上能到通城。
  魏正国说到时候去车站接他们。
  韩小英跟他说了几句,便挂上了电话,魏正国还在上班呢。
  可还没等韩小英坐下,电话又铃铃铃地响起来。
  她还以为是魏正国刚才忘了说什么,又重新打过来的,结果接起来听声音不是,是她大哥韩志刚。
  “大哥啊,什么事儿?”
  韩小英连着两年多没回定城了,上次回去还是她二哥没的那年,但是经常通信有联系的。
  韩志刚声音听起来瓮声瓮气的,只听他道:“小英,你啥时候去通城?买票了吗?”
  “买了,明天上午九点的,大哥,是不是家里出什么事了?”没事她大哥是不会主动给她打电话的,都是叫大宝写信。
  “那个,小英,咱们妈她后找的那个老头前段时间没了,她来跟我说要回铜钱巷住,我没答应。”
  韩小英一听脸色顿时就变了,赶忙道:“可不能答应她大哥,她已经改嫁十年多了,还给那家生了儿子,怎么还敢舔脸回来!”
  “没有,她没说回来,就跟我提了一嘴,那家的老头死了,继子对她们娘俩不好,天天干架,她想带孩子搬出来住。”
  韩志刚没同意,齐淑珍就骂他狠心,被孙桂玲给怼回去了。
  韩志刚心里窝火,就给家里最有主见的二妹妹打电话说道说道。
  “我不同意,她就骂我心狠,小英,她咋不说她不要脸呢,都改嫁了还想带着别的男人孩子回韩家住,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儿,她带她儿子真要住进铜钱巷,也不怕半夜咱爸爬出来掐死她!”
  韩小英噗嗤笑了,“行了大哥,别气了,以后不搭理她就行了。”
  摊上这样的妈有啥招,想一出是一出,只顾自己,从来不替他们兄妹着想,她爸当年没的那么早,估计不止全是累的,还有一半是被她气的。
  “小英,志强昨天放假回来了,他叫我把铜钱巷的房子给卖了,省得咱们妈再惦记,可是我有些舍不得,小英,你脑子好使,给大哥拿个主意,这房子该不该卖?”
  铜钱巷的房子好些年了,可是再破旧也是父亲留给他们兄妹的家,也是唯一的一点念想,韩志刚很舍不得卖掉。
  “大哥,舍不得就先不卖,赶明个儿找人租出去,一年也好几十块钱呢,反正志强一时半会也不住,留着咱妈肯定惦记。”韩小英太知道齐淑珍那人了,这次她大哥不同意肯定不死心还有后招。
  “去年是租来着,可那家搬走之后把房子造得乱七八糟的,我跟你嫂子收拾了好几天。”
  “那也不能一直闲着,房子都破败了,等再找租户找那稳妥的,留几块钱押金,再找街道写个凭证,一般人都不会胡乱造霍房子。”
  她大哥人就是老实,租个房子也容易吃亏。
  “我知道了,小英,这回再租找个委托的,留押金,小英,有时间你回家来待两天,都两年没回来了。”
  韩志刚嘴笨不会说什么,知道小英快要出国了,想小英回定城看看,不然下次不知道要等几年呢。
  “行,大哥,等我从通城回来,有时间的话我就回去住几天。”韩小英答应道。
  “好,那你忙吧,没别的事儿了。”
  韩小英还不放心,对着电话又叮嘱道:“大哥,可千万别一时心软就答应她回去住,不然以后你撵都撵不走,她那头有房子就将就住着,实在不行让她自己出去租房子,反正就是不能回铜钱巷!”
  “放心吧小英,我不会心软的,铜钱巷的房子早就说好了,给志强留着结婚用,两年说快也快。”
  韩小英听他这么说才放心,挂上电话。
  谢平安递给她个刚洗过的桃子,眼里带着询问,“你妈要回来?”
  “没有,是她后找的男人没了,那家的继子对她不好,想带孩子搬出来单过,可是没有房子。”就她妈那样的,手里不可能没钱。
  肯定是死攥着钱不撒手,人家继子继子媳妇有意见,对她就不好呗。
  齐淑珍想搬出来躲清净,自己又舍不得花钱租房子,就打铜钱巷的主意,都一把年纪了,可真够不要脸的!
  谢良玉抬头问了一句:“那孩子比睿睿大不了多少吧?”
  “只大了两岁,我也没怎么见过,还是那孩子小时候见过几眼。”
  现在过去这么长时间了,韩小英早都忘了那个孩子长啥样了。
  “大哥是啥意思?房子可不能撒手。”他岳母那人绝对不靠谱,他岳父留下的房子一旦落到她手里,不管有没有房产证都得被她赖去,韩家兄弟俩都老实巴交的,想要回来可难。
  “我跟我大哥也是这么说的,不行就赶紧找人租出去,等咱们从通城回来我去看看,要是不好租就卖了,留着钱等志强毕业以后再买处房子,省得有人一直惦记。”
  韩小英不是特别乐意管娘家的闲事儿,怕她嫂子有意见,可有时候她不管,她大哥还有她弟弟都不是那种特别精明的人,一有事儿很容易吃亏,她大姐又不在身边,小莲自己都顾不过来,只能她多操心些。
  谢平安点点头,他媳妇有钱,一年分成就大几万,出国留学是公费,自己花的部分有限,到时候志强买房子,钱实在不够他们给拿点就是了,自己亲小舅子,总不能看着他没房子娶不上媳妇。
  次日上午,韩小英一家大包小包的,八点多一点就到了火车站,在候车室等了大半个小时,才检票上了车。
  车上人是真不少,连卧铺车厢的过道上都坐满了人。
  韩小英领着睿睿走在前面,谢平安两手提着袋子跟在后面,找到他们所在的卧铺间,不出意外,两张下铺都坐着人。
  不过谢平安昨天只买到一张下铺,另外两张都是上铺。
  见他们进来,坐在左侧下铺床上的两个年龄看着不大的男生立马起身出去了,倒是很自觉。
  对面床上梳着马尾辫的姑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韩小英摆摆手,表示没事儿,看来这姑娘和刚才的两个男生是一起的。
  她从包里拿出条旧床单铺上才叫睿睿坐下,谢平安放好行李火车已经开了,拿着缸子去打水。
  对面的姑娘主动跟韩小英说起了话,“大姐,你们这是去哪呀?”口音听着很熟悉。
  韩小英回道:“我们去通城,你呢?”这姑娘年龄看着不大,长得清清纯纯的,应该是个大学生。
  韩小英把连着的上铺也收拾了一下,睿睿爬到上铺去了。
  “我到源城,比你们还远呢,刚才那俩是我同乡,我们都是H省省大的学生,我叫李玉竹。”她这是在解释,刚才为什么跟两个男生呆在一起。
  李玉竹很健谈,声音更是清脆好听,跟百灵鸟似的。
  韩小英点点头,H省省大,那也是志强的学校,省级重本,还不错。
  谢平安打水回来了,挨着她坐好,火车已经驶出了京城,车速快起来。
  车窗半开看着,徐徐的风吹进来,车厢里渐渐凉快了。
  “你上大几了?”韩小英随意的问道。
  “开学就大三了,大姐你贵姓,是哪个单位的?”李玉竹瞅着对面这一家,不管是穿戴还是长相气质都不俗,肯定是好单位的,或者家里有钱的,不然这年头一般人家出门,谁舍得一买就是三张卧铺票,得多少钱。
  “我姓韩,现在研究生在读,还有半年毕业,没上班呢。”
  李玉竹张大了嘴,表情很夸张,只听她赞道:“姐你好厉害啊,这么年轻研究生就要毕业了,我当初考大学都是擦线过的。”
  这位大姐肯定是第一批大学生,听口音也像是北方人,肯定是考到京城这边大学的,在她看来凡是能考上京城本科大学的人都很厉害,更别说是万里挑一的研究生了。
  韩小英没接话,只是笑了笑,这姑娘性格好活泼,还挺讨喜的。
  一旁的谢平安也微微勾了下唇角,他媳妇今天才二十七,正经年轻着呢。
  这个李玉竹至少得二十,大姐大姐的叫着不咋好听,人家姑娘反应得也挺快,一听他媳妇还在上学立马就改口叫姐,脑子够灵活的。
  “玉竹,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韩小英坐着也没什么事就跟李玉竹聊天。
  “我学历史的,姐你呢?”李玉竹瞅这位韩姐姐比她大不了几岁,就直接叫姐,给人感觉亲切。
  “我是学数学的。”韩小英心里却道:好巧,她弟弟韩志强也是H省省大历史系的,两人还是同学呢,而且一个年级的。
  李玉竹顿时瞪大了眼睛:“姐呀,你简直了!”她竖起大拇指,完全崇拜上了这位刚认识的韩姐姐,数学一向是她最头疼的科目,人家韩姐姐直接攻克上了,真没法比。
  韩小英这几年早就听惯了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赞叹和表扬,对上李玉竹崇拜的眼神并没什么异样,只是笑了笑。
  谢平安倒是很与有荣焉,他媳妇确实优秀,走到哪都能听到别人的夸赞,幸亏他当年下手早,不然要是等到现在把人娶回去,可得费老劲了。


第173章 
  火车哐当哐当的不停的向前行驶着; 韩小英和李玉竹闲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睿睿肚子咕咕叫了,“妈妈; 我饿了。”他要吃饭。
  正好列车员推着车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