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从种田养猫开始 >

第189章

从种田养猫开始-第189章

小说: 从种田养猫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的个头,比买的还要大,看起来还很肥,里面的肉一定很饱满。
  江荇有点想吸口水了,不过这么大的螃蟹,他们抓的时候也得小心,被夹一下肯定会很疼。
  见江荇一直盯着螃蟹,杭行一说:“这个季节的螃蟹应该有黄了。”
  螃蟹的黄是卵巢和消化腺,无论公母都有,长了一年,长得那么大,里面有黄也正常。
  江荇道:“那我们小心点抓,不要被它夹到手了。”
  “不至于。”杭行一笑了笑,“你在这里等我还是一起过去抓?”
  来都来了,必然是要一起的。
  江荇兴冲冲地挽起袖子做准备工作,鞋就不脱了,这个天气太冷,光着脚下去他也受不了。
  反正有那么多石头,踩在石头上就是了。
  这些山螃蟹都是野生的,个头大且灵活。
  江荇想抓螃蟹的时候,他手还没伸过去,螃蟹就已经察觉到了他的意图,高高竖起两个大螯,做出一个要夹他的姿势。
  他还想绕到螃蟹背后去,这下绕不到了,只能大眼瞪小眼,和螃蟹较劲。
  等螃蟹举累了,他才再次伸出手。
  他这抓螃蟹的效率有点低,杭行一也不管他,自己拿个背篓在一旁利落地抓螃蟹。
  江荇甚至看不清杭行一到底是怎么抓螃蟹的,只能看见杭行一手一起一落,螃蟹不知怎么就从石头上落到筐子里了。
  随着他们螃蟹抓得越来越多,螃蟹也学精了,不敢抵抗,纷纷往溪水里钻。
  今天的溪水湍急且有点浑浊,这个抓螃蟹带来了难度。
  江荇不太敢往水里摸,站在石头上急得快团团转。
  杭行一抓完那边的螃蟹,看着他站在这边手足无措的样子,笑了笑:“翻开石头抓它。”
  “对哦,螃蟹在石头下面是吧?”
  江荇反应过来,要
  去翻石头。
  杭行一伸手递了根粗木棍过来:“见到螃蟹后,你用木棍按着它,它就夹不到你了。”
  江荇比了个“OK”的手势,接过木棍,一手拎着粗木棍,一手高高兴兴地翻石头去了。
  有了木棍之后,螃蟹显得好对付许多。
  江荇翻了几块石头,果然在石头底下看见一只大得发紫的螃蟹。
  螃蟹一见他便张开双螯,高高举起来和他对峙,也不急着逃跑。
  他有木棍在手,心里有底气多了,观察了一会,直接避开两个大螯,将棍子按在螃蟹身上。
  被按住了的螃蟹挥舞着大螯,活动范围也十分有限,江荇见它夹不到自己,这才小心地按着它的背盖,将它捏住抓起来。
  这螃蟹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一些,抓在手里沉甸甸,又硬又冷,外壳尤其厚重。
  江荇举起来看。
  杭行一站在他身后,虚虚扶住他,伸手一指:“这螃蟹不错,肉是满的。”
  江荇瞪大眼睛使劲看:“肉是满的吗?我有点看不见。”
  “看这里。”杭行一修长的手指在螃蟹壳上轻点,“这里完全不透明,说明一点缝隙都没有,肉长满了。”
  江荇似懂非懂地点头。
  杭行一见他不太明白,从背篓里又拿了一只螃蟹出来,对比给他看:“你看这只螃蟹的肉就不太满,有缝隙,不够肥。”
  江荇凑过头去一看,发现他拿着的那只螃蟹的脚部和肚子下面果然有一部分隐隐半透明,壳子底下的肉没长满。
  他倍感惊奇:“还能这样啊?”
  杭行一笑笑,将两只螃蟹都放进背篓里,和他继续抓螃蟹。
  江荇很久没来这溪里捞鱼抓螃蟹,他都没想到这里的螃蟹和鱼居然那么多。
  杭行一说他们养了鱼,又种了那么多茵芦草,食物丰盛了,鱼虾螃蟹等自然也就繁殖起来了。
  尤其这里还没什么天敌,鱼虾螃蟹自然一个长得比一个肥美。
  水里的鱼虾螃蟹虽然多,但江荇他们并不贪心。
  抓了大半筐螃蟹,又捞了一些虾和一些小鱼,用叶子包起来,够一顿吃,他们就没再捞了。
  下次想吃的时候再来,没必要一口气捞干净。
  两人背着背篓慢慢悠悠往家里走,到家门口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江荇琢磨着家里的小家伙应该能自己做饭吃,倒也没着急。
  没想到,刚一进家门,他一眼看到了葡萄架下坐着的白虎、灰兔、黑羊三位山神。
  三位也没客气,直接坐在他家里喝茶。
  江荇愣了一下,很快露出笑意:“三位大人来了?”
  三位山神跟他们打招呼。
  黑羊笑了一下:“你们不在家,劳家里的小朋友招待我们了。”
  小一它们在旁边,有些羞涩地笑了笑。
  江荇和小一它们对视,悄悄眨了眨眼睛作为夸赞。
  江荇:“那就太好了。今天下雨了,我们上山去看湖泊,顺便抓了些螃蟹回来,几位大人没什么忌口的吧?”
  黑羊连忙说道:“没有,做什么吃什么,我们都很好养活。”
  白虎站起来,瓮声瓮气地说道:“我们来帮忙。”
  杭行一:“你们坐一会,我和阿荇忙就行。”
  江荇笑笑:“你们接着喝茶,我们简单做一点。”
  江荇说简单做一点,几位山神很久没下来了,他最后还是做了大餐。
  烤鸭、干锅鸡、蒸螃蟹、炸小鱼、炒河虾……蒸锅、炒锅和烤箱一起用起来,最后用的时间也没多长。
  山神们不怕冷,大家点起小泥炉温着菜,还是在葡萄架下吃饭。
  小家伙们则在饭厅吃第二顿。
  菜一端出来,香味就飘出来了。
  黑羊山神深深地吸一口气:“还是你们的日子过得舒服。”
  “还行。全靠勤劳的双手嘛。”江荇劝菜,“山神大人们尝尝这奶酪土豆泥,用山羊奶酪做的。”
  黑羊山神一听就来了兴趣:“我送来的那个山羊的羊奶吧?”
  江荇点头:“对,就是那个山羊的羊奶。你送来的山羊很好,做成奶酪后风味很足,比一般的山羊奶酪好得多。”
  大家听说后,便一齐用勺子挖土豆泥吃。
  土豆泥绵密香浓,带着喜人的奶味,口感与味道都绝佳。
  大家吃完之后又是一阵赞叹。
  杭行一和几位山神许久未见,有许多话说。
  江荇在旁边笑眯眯地听着,上手拿山螃蟹掰着吃。
  山螃蟹的壳非常硬,江荇掰了一下,险些把手指划伤,还是找准了角度,才勉强把螃蟹壳掰开。
  螃蟹壳掰开后,浓郁的香味一下飘了出来,似乎坚硬严实的壳专为封住香味而长。
  正在聊天喝酒的山神们都顿了一下,齐齐看向江荇。
  江荇拿着剪刀正专心地去除蟹鳃,对上大家的目光,笑了一下,将手里的螃蟹掰开来放到盘子里,举着递给几位山神:“大家不要客气。”
  大家自然不客气。
  美食当前,于是,大家天也不聊了,酒也不喝了,都摸了只蒸螃蟹吃起来。
  江荇那只螃蟹没送出去,也收回来自己吃了。
  螃蟹丰腴肥美,膏黄尤其香,味厚而细腻,他们慢慢喝酒慢慢吃,吃得唇齿留香。
  黑羊山神感慨:“同一种螃蟹,山里的就是没有你们农场的好吃。”
  杭行一毫不客气地接下了这份赞美:“我们农场有茵芦草,灵气又足,自然比山里的瘦螃蟹好吃。”
  黑羊山神:“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要不要我们帮忙了?”
  江荇耳尖一动:“嗯?”
  杭行一对江荇说道:“之前托祂们找灵植,现在找到了。”
  江荇坐直了:“是什么灵植?”
  提起这件事,灰兔山神说:“是梅树。”
  白虎山神接话:“我们打听到一片梅林,留在仙园里,有几千年了,好像没什么人打理,你们要是看得上,可以去那边看看。”
  仙园!
  江荇十分感兴趣地坐直了身体,听起来就很神奇的样子。
  他去过好几个类似的遗址,每一次都找到了好东西。
  灰兔山神:“要说找灵气充足的灵植,我想不到别的,就那片梅花了。”
  江荇有些兴奋:“在哪里?”
  “月隐山。”灰兔山神摇头,“地方好找,梅花却不好种。”
  江荇好奇,表示愿闻其详。
  灰兔山神道:“梅花有魂,从古至今,凝聚了不少人的信仰。你们要是想种,未必能种好。”
  江荇放下螃蟹:“那么神啊?”
  几位山神都点头。
  黑羊山神看他有点吓到了,笑着安慰他:“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你们要种的话,估计多埋一些肥料下去就行。酒肥的威力我们还是听说过的。”
  江荇:“我们新一批的酒肥还得再发酵一段时间,还不能用。”
  “那就过一段时间再移植嘛,反正梅树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掉。”黑羊山神安慰,“幸好你们还可以多考虑一段时间。”
  江荇原本也没打算真的能挖到什么按灵植种在农场里,三位山神把这个消息一说,他倒彻底放不下了。
  杭行一说,他想要的话,这几天可以抽空去把梅树挖回
  来。
  江荇又犹豫,表示再考虑一段时间,起码等酒肥发酵好再说。
  天气越来越冷。
  某天,江荇正在睡午觉,白野打电话过来,问扶桑树怎么样了。
  江荇睡得迷迷糊糊,随口答道:“好的呢,状态比以前好多了,你要是不放心,等会儿我拍照给你。”
  白野想了想:“好吧,那你拍一个。”
  江荇一下就笑了:“信任在哪里?我以为你会说算了。”
  白野在电话那边也笑:“好些日子没看扶桑树了,你先拍张照片我解解馋,过两天我亲自过去看看扶桑树。”
  江荇原本不想起床,听他这么说,只好爬起来,穿得严严实实,骑上小天马,跑去给扶桑树拍照去了。
  他们家有特制的相机,哪怕灵植也拍得清清楚楚。
  江荇顶着寒风,对着扶桑树左拍右拍。
  扶桑树已经长得有他膝盖那么高了,除了有主干外,还长出了好些丫杈,通体碧莹莹,非常漂亮,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树。
  江荇看到树就想起他浇的酒肥,顿时一阵心疼。
  幸好这树长得结实健壮,要是不够健壮,他就该心梗了。
  江荇上下左右一通拍,张张都是高清图片。
  拍好后传给白野。
  白野秒回:【扶桑树长得好快!】
  江荇:【那可不,我们天天精心侍弄,酒肥埋了一缸又一缸,要是长得不快,那就没天理了。】
  白野:【哈哈哈哈,你们在扶桑树周围是不是种了什么东西?我看有嫩芽冒出来了。】
  江荇:【种了融金兰。】
  江荇:【每天给扶桑树浇那么多酒肥,怕它吸收不完,干脆在边上种点融金兰,免得浪费。】
  白野:【机智。JPG】
  江荇和白野聊天聊得还挺开心,聊着聊着,江荇不知道怎么说起了梅树的事。
  白野自然而然地接话:【我知道那个仙园。】
  江荇:【啊?那里的梅树好吗?】
  白野:【敢叫仙园,自然是不错的,尤其那梅树,种得好的话挺不错。我好多年没尝过那个园子出产的梅子酱了,你们要是种出来了,到时我去蹭点梅子酱啊。】
  江荇:【等等!梅子酱?】
  江荇:【那些梅树不是用来赏花的吗?】
  白野没回,直接给他打了个电话过来:“那个园子当然不可能用来赏花,那么大一片梅林,谁有闲情逸致只用来观赏啊。”
  江荇:“他们没跟我说,我以为用来赏花来着。”
  “不是。以前种梅树是为了做梅子酱。就两三千年前,那时候的美食,咸味主要靠肉酱,酸味则靠梅子酱,你打听到的那片园子产出的梅子酱就很不错,酸香诱人,无论是做菜还是泡茶饮,味道都很好。”
  江荇:“原来是这样。多亏了你告诉我,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
  白野爽朗地笑笑:“不客气,也不收你信息费了,到时候你们做出梅子酱来分我点就行。”
  江荇答应完白野,兴冲冲地去找杭行一,说想去那个园子。
  杭行一转头笑他:“终于拿定主意了?”
  江荇一把趴在他肩上,在他耳边解释道:“刚刚我和白野打了个电话,他说那片梅林盛产梅子,做出来的梅子酱味道非常好。”
  杭行一:“那是以前。荒废了这么久,未必还能产出好吃的梅子。”
  江荇兴致不减:“我们去看看,要是那片林子废掉了,少挖一点回来就是了。”
  江荇说要去看看,杭行一也没什么意见,只说先打听一下具体的位置,到时做好了准备再过去。
  江荇答应了。


第248章 梅树
  仙园所在的地方离他们有点远; 江荇和杭行一要去的话,应该要待个一两天。
  江荇写工作计划的时候,特地把时间给空了出来。
  杭行一在他边上看他写; 说:“要提前准备车。”
  “用来拉梅树?”
  “嗯。到时候要是挖到了,直接运回来。”
  江荇想了想; 觉得这个方案没问题; 就把用车计划也标注上去。
  他们家就有各种各样的大卡车,不用再租车或者请人。
  江荇按挖两百株梅树的数量,决定开一辆中型卡车过去。
  车要是太大了; 其实也不太好开,还是中型卡车比较舒服。
  他们要出门,家里的小家伙们想跟着去,被江荇拒绝了。
  他弯下腰拍拍九阴的肩膀; 笑道:“这寒冬腊月的,有什么好出门啊?还不如在家待着休息比较舒服。”
  九阴仰起脸:“我们过去可以帮点忙。”
  “才打算挖两百株,应该不会很忙。”江荇说道; “你们照顾好家里,过两天我们就回来了。”
  江荇这么说; 小家伙们只好打消跟过去的念头,并表示会好好打理家里的事。
  其实江荇他们还挺经常出门,对出门也习惯了。
  因为要进山; 江荇怕到时候找不到住的地方; 特地带上了帐篷和睡袋。
  杭行一看他往车上装那么多东西:“你就是想在外面玩帐篷,要不然在车上凑合睡一下就得了。”
  江荇笑:“话是这么说,可这帐篷买来那么久都没用过; 要是不抓紧时间玩一玩; 等它朽坏了; 多亏啊。哎,你说,我顺便再带个卡式炉,到时候我们在山里做饭吃怎么样?”
  杭行一没意见,都随他去。
  江荇和杭行一交代好家里的事就出发了。
  有那么多小家伙,江荇倒不担心家里,只是怕这趟出行不太顺利。
  杭行一说不要紧,要是不太顺利就当出去散心了。
  他们的卡车开了大半天,下午四点多钟的时候就到了半山腰。
  半山腰还有村落,得益于各种便民惠民工程,这个村落建设得还挺好,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楼房,路也很宽阔,还有地方可以停车。
  只是要再往里面一点,车就开不上去了。
  江荇向村民打听了一下附近的山和梅树,村民们都说没听过,还说他们这里不种梅子,江荇他们可能得到了错误的消息。
  江荇转向杭行一。
  杭行一说:“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们于是告别村民,趁着天还没有黑,抓紧时间上山。
  等到村民看不见的地方,杭行一变回原形,背着江荇上山。
  江荇趴在他厚实柔软的毛里:“你知道地方吗?”
  杭行一:“大概知道。冷吗?”
  “不冷,我现在跟盖了张大毯子一样,一点冷意都感受不到。”江荇拢了拢身上的毛,继续在杭行一厚实柔软的耳边问道,“这么山的地方,真的有园子吗?有没有可能是几位山神大人的消息出错了?”
  “基本不太可能。”杭行一停下脚步,朝某个方向嗅了嗅,“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