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养猫开始-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个参观者接话:“其实外国采取机器采摘的也少了,越贵的作物越需要人工呵护,比如葡萄。很多葡萄园每年要耕地,至今不愿意上机器,而采取挽马犁地的方式。”
大家聊着聊着,讨论起耕作模式。
各种耕地模式各有优缺点,不过经济价值越高的作物越需要人工精耕细作,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这也是华夏的优势,相对来说,华夏的人工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话题一延伸出去,可聊的内容就多了。
大家一边走一边聊,气氛好得不行。
又走了一会儿,江荇发现眼前的枸杞也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好种。
他已经在枝头发现了好几种害虫。
枸杞叶也有好些黄色的斑点,叶片还有残缺,那是遭了虫害的表现。
江荇忍不住问工作人员:“我们这个枸杞基地的虫害有点多,是因为正在果期,没办法打药吗?”
工作人员:“果期确实不好打药,不过我们基地主打绿色有机食品,一般不打药,就让它们自然生长。至于虫害,我们一般采用生物治理手段。”
工作人员介绍枸杞的虫害。
这边的枸杞主要面临地老虎、枸杞木虱和枸杞负泥虫三种虫害。
他们这次请各路专家过来,也是想群策群力,开发出新型的防虫方法。
在传统中,寄生蜂和啮小蜂等都是这些害虫的天敌。
为此他们特地邀请了骄虫,希望骄虫能提出更有效的建议或者培育更好的蜂类。
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有人说道:“这样看来,江先生家的杏林力士应该也可以。”
工作人员:“我们之前也考虑过杏林力士,后来发现,杏林力士主要吃有灵气的植物上培育出来的略带灵气的虫,这些普通的虫杏林力士恐怕不吃。”
提到杏林力士,大家看向江荇和杭行一。
江荇点头:“我家的杏林力士确实不怎么吃普通的昆虫,而且这些虫的个头太大了,杏林力士想吃也吃不了多少,它们更喜欢解决小一点的虫。”
“这就有点可惜了,要是杏林力士吃这种虫多好?”
“没办法,杏林力士要是吃这些虫,也不会到快灭绝的地步。”江荇开玩笑,“要指望杏林力士,还不如指望我们家的鸡。”
大家笑起来:“把鸡放在枸杞园里,跟把鸡放在米堆里有什么区别?”
“要是想养药材鸡还是可以试一下的,最近的华药药材鸡吹得还挺大。”
“养鸡不行,我家就在果园里养了鸡,后来连树叶都被鸡给叨秃了。”
江荇也跟着笑:“光送鸡来肯定不行,如果要送鸡过来,肯定还要搭配我们家的狗子。”
“让狗看鸡?我记得你们家的狗特别神气,还特别聪明,好像有人类十几岁的智商?”
江荇:“特别聪明是真的,不过智商究竟怎么样,暂时还没测过,也不知道答案,肯定不低就是了。”
江荇笑道:“我们家的狗子吃的灵植多,和一般的狗不同。”
江荇只是开玩笑,工作人员却认真琢磨了起来,越琢磨越觉得可行。
工作人员:“江先生,我记得你们家的鸡就养在果林里吧?”
江荇点头。
工作人员:“像你们的果树也才种下去没多少年,植株高度一般,鸡能轻松跳上去。”
江荇知道他想问什么,解释道:“这跟我们家的果树高度没关系,我们家的鸡能轻松飞到十几米之上,全靠狗子看管得严,它们才不敢随意祸害果子。”
鸡从小就是狗子们看大的,尤其是二代以后的鸡,基本被狗子们调教好了。
当然,也有一些屡揍不改的鸡,但那些都进了他们肚子里,现在留下来的鸡就很乖。
又凶又乖。
江荇绘声绘色地跟大家形容他们家鸡和狗子的情况。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工作人员说回去之后一定会认真考虑一下引进鸡的事情。
江荇则强调,引进鸡还不行,要搭配狗子。
工作人员笑着答应了。
早上的天气还很冷,太阳晒着晒着就热了起来,很多人先是脱了外套,又脱了毛衣,最后还热出一身汗。
江荇跟随主流,最后只穿一件长袖衫和外套。
太阳晒着的时候很热,风一吹过来又冷。
这个基地很大,等大家从头走到尾,已经十一点多了,快到饭点。
大家又饿又累,还饥肠辘辘,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去。
江荇倒记得枸杞叶子煮汤的事情,要走之前,他扭过头来看了一下这些枸杞叶。
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表情,说道:“我们食堂那边已经准备好枸杞叶瘦肉汤了,回去之后就能喝汤,大家再坚持一下。”
有人说道:“古有望梅止渴,今有望汤止渴。”
大家又笑起来。
第231章 出差
吃完午饭; 大家回去酒店睡了一觉。
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又是新一轮会议; 先由主办方对上午的内容进行总结; 再由各位与会人员发言。
江荇很少开那么紧凑的会,记笔记的速度快得飞起。
这种业内的会议,主要内容又是分析农作物; 还有不少装订成册子的论文和内部材料下发,江荇简直求知若渴。
一个小时的会开得跟头脑风暴一样,很累,但是又十分开心。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关于防虫的工作; 其中一项选择就是邀请江荇家的鸡和狗过来试试。
江荇没想到他上午开玩笑一样的话,居然真的被认真考虑; 并且决定要实施了。
当大家问到他的想法时,他卡壳了。
江荇转头看杭行一。
杭行一握着他的手; 示意他别紧张。
江荇快速在脑子里捋顺逻辑:“这件事我恐怕要回去跟我们家的狗子们商量一下。”
大家听到这个说法都很意外:“和狗子商量?”
“是的。”江荇解释道,“我对我们家鸡和狗子们的相处模式并不算非常熟悉; 得跟它们商量一下; 才能确定接下来要怎么操作。”
大家交流片刻; 主办方问:“今天下午跟它们商量可以吗?”
江荇:“是不是急了点,要不然我们下个星期这边带它们过来?”
主办方给江荇看工作计划:“按照我们工作计划的话,下个星期应该已经到了选育种苗的阶段。”
主办方那边有些抱歉地说道:“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辛苦一下; 这个星期接它们过来吗?我们实验一个星期,如果不行的话; 就再想新的方案。”
江荇他们家离这里有点远; 如果他今天确定; 主办方可以派车过去; 最迟明天早上就将狗子和鸡都接过来了。
江荇翻看计划,下个星期确实进行到了育种的阶段,也知道这个项目本来就十分紧张。
他思考片刻后说道:“那我跟它们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今晚出发。”
主办方对他表示感谢并请他如果商量好了,随时将消息报给主办方这边,江荇答应了。
开完会有半个小时自由活动与讨论的时间,江荇趁着这个时间拉杭行一一起给狗子们打电话。
狗子们还在山上,大黑接到电话的时候以为他出了什么事,叫声里满是疑惑:“汪汪汪汪?”怎么了?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大黑的声音里满是关心,江荇心中一暖,放柔了声音:“没什么问题,就是一不小心给你们接了一个工作。”
江荇把今天的对话和对话简单说了一下,又说看大黑它们的意思。
大黑:“汪汪汪。”让鸡吃虫,不吃果子倒是可以做到。
江荇听出它的犹豫:“那还有别的问题吗?”
大黑:“汪汪汪汪。”就是那地方太远了,跑那么远,我们要开个会商量一下。
大黑严肃且谨慎。
江荇知道他们家大黑的性格,便说道:“那你们抓紧时间开个会,尽量在一个小时之后告诉我结果,如果你们要来的话,也不用全部过来,挑一部分成员过来就行。”
大黑:“汪汪。”我知道。
大黑它们很快开会去了,连二代狗子都被叫来开会。
狗子们围坐在一起,汪汪声此起彼伏。
它们真的在认真而热烈地讨论这个方案。
当然,江荇看不到这些。
这些事情都是橘猫跟江荇告状的时候说的。
这家伙对江荇和杭行一跑出去过二人世界充满了怨念,一直在嘟囔,为什么江荇不带它一起?
江荇:“下次再带你出来。我等它们的开会结果出来再给它们打电话。”
橘猫:“喵。为什么光叫它们去,我们其他人也会看鸡的,喵。”
江荇毫不留情地戳穿它:“少吹牛皮,你才不会,你还被家里的大公鸡追得满山跑。”
“喵,谁被追的满山跑了?我是让着家里的鸡!”
橘猫满脸“我在狡辩”的表情,不服气地跟江荇喵喵叫:“家里的鸡就那么几只,要是咬死了,我们就没有鸡吃了。”
江荇在视频这边没什么诚意地应了一声:“知道了,那你那么心慈手软,肯定不适合看这群鸡,还是让大黑它们来吧。”
橘猫气哼哼。
下一个项目很快开始,江荇他们跟着去参观现代化工厂下的作物种植情况。
这种作物的一生都在工厂里完成,植物的生长依托水和营养液,不见阳光,也基本没有病虫害,产量很高。
相对来说,这些作物的价格也比较低,工厂主都靠走量挣钱。
这也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发展分支。
江荇他们这种搞个人农场的农场主并不喜欢这样的模式。
相对于冷冰冰的工厂,他们更喜欢阳光,风和动植物,那样比较让人安心。
不过这种大规模的速成菜确实也是一种发展方式,当地可以考虑这种方式。
参观完工厂之后,他们就没有下一个项目了,基本等着吃晚饭。
晚饭过后有个小型自由会议,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江荇看时间还宽松,趁着这个机会给家里的狗子们打视频电话。
狗子们的会议结果已经出来了。
最终决定五只狗子带一千只鸡出发,由大黑带队,大黄、二黄、三黄和芝一一起去。
大家都是有经验的狗子,应该没问题。
江荇:“确定采取这个方案吗?如果确定的话,这边会连夜派车过去接你们。”
大黑:“汪汪汪。”没什么问题,让他们来吧。
芝一:“汪汪汪汪?”要是在那里待得不开心,我们可以跑回家吗?
江荇:“当然可以,一切以你们的意愿为主。要是不合适我就带你们回来,正好明天我们还在这里,可以看一下究竟怎么操作。”
芝一听到他那么说,不再忐忑,而是快乐地摇了摇尾巴。
主办方在江荇家附近就近找了车,车子八点多就到了江荇家的农场,准备接狗子们和鸡。
幸好蛇老板在家,他有弄大型项目的经验,让几只狗子带鸡群上车还是没问题。
大家一起帮忙,半个小时候,就将想要狗子们想要带的鸡全赶进了笼子。
鸡那边没问题,大家担心的是狗子们。
家里的狗子们几乎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其他小家伙不放心,纷纷表示想跟它们一起去。
只是丹参果们和螣蛇本质是植物,没办法离自己的本体太远,小蛟又是一个性格比较单纯的小家伙,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杭行一所在的太杭山。
小家伙们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可以跟狗子们一起出门。
橘猫倒是想毛遂自荐,大黑不答应。
橘猫这家伙还没有它们靠谱,出来也是添乱。
橘猫本是一番好心,听到大黑那么说,跟江荇视频的时候气哼哼:“这家伙也太瞧不起人了,我要跟它冷战三天。”
江荇:“等以后有空我们也带你过来,别生气了。”
橘猫:“我才没有因为不能出门生气,我是气它们小瞧我。”
江荇也不能隔空摸摸它,只能朝它安抚的笑笑。
第二天凌晨,狗子们带着鸡群到了。
江
荇还遥控蛇老板给它们配了饲料,鸡下车后先吃了一顿。
这一群鸡突然来到这边,还有点不适应,缩头缩脑地缩在车厢里,看起来蔫巴巴的。
相比之下,大黑它们看起来就神俊多了,哪怕到了陌生的地方,它们也丝毫不发憷。
更因为在外面不能给自家农场丢面子,它们一个个抬头挺胸,别提多神气。
江荇家的鸡也就怂了一会儿,等它们看到熟悉的狗子,再看看江荇和杭行一,知道有靠山在,马上就不怂了。
它们张牙舞爪地进入枸杞地,一进去就放飞了。
江荇家的鸡又大又凶,神采奕奕,在农场的时候,遇到一只虫都要抢,这里成片成片的虫,简直是天堂!
也有鸡不老实,吃虫子的时候会啄枸杞吃,被狗子们揍两顿就老实了。
总的来说,从鸡群那活跃的程度就能看出来,它们对这次出差十分满意。
江荇甚至发现它们有点乐不思蜀的感觉。
下午他去喊鸡的时候,好些鸡根本没理他,还是被狗子吼了一顿,才乖乖回应他的呼唤声。
相比之下,狗子们就贴心多了。
尤其芝一,见到江荇和杭行一那叫一个热情,眼巴巴地看着两人,爪子搭在江荇身上,鼻子里嘤嘤嘤的,尾巴都快摇飞了。
换一个不知道内情的人,指不定以为他们多久没见。
江荇摸摸芝一毛茸茸的后背,心里也挺高兴。
第232章 教官
江荇他们参加的这个项目压力还挺大。
他作为一个外围专家; 都能感觉到节奏很快,工作很紧张,更别提那些主力人员。
大家每天基本上都忙到飞起; 连走路都比一般人快。
这个时候; 狗子们的存在给了人莫大的安慰。
别的不提,光是在紧张的工作中看到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们; 就让人感到放松。
大黑很稳重; 基本不和这些人类互动; 可芝一简直是毛茸茸的小天使。
它是自来熟的性格; 咧着嘴巴露出粉色的舌头跑来跑去别提多治愈。谁都能摸它两把,它也不介意别人摸它。
才来了不一会,它就跟很多人混熟了,很多人叫个外卖都记着它。
江荇和杭行一只需要周末过来,他们周日晚上就回去了; 狗子们和鸡群则继续留在这里。
他原本还担心只剩下狗子们和鸡群在这里会不会不适应; 现在一看,得,这些家伙比他们受欢迎多了; 完全用不着担心。
项目组不止引进了狗子们和鸡群,也引进了寄生蜂和啮小蜂作为对照组,看哪种防护生物防护措施会做得更好。
结果非常出乎大家意料; 江荇家的鸡群吃虫的数量是寄生蜂和啮小蜂的十倍多。
虽然蜂类治理虫害要等它们繁育下一代,可这个数量的差距也太大了,几乎是碾压性的差距。
周三的时候; 江荇接到项目组的电话; 工作人员说想买他家的鸡; 用于做解剖实验; 也会尝一尝味道。
江荇家的鸡一般不卖,不过现在情况特殊,他按他们家鸡的市场价卖给了项目组四只。
项目组安排了两只做解剖实验,两只煮了。
解剖结果由专家那边研究,一般人插不上手。
大家能接触到的也就是煮熟的鸡肉。
酒店把煮熟的鸡端出来后,香味弥漫得整个餐厅都是,还有别的客人问酒店的工作人员,这是什么菜,能不能给他们也上一份。
闻着都那么香,大家吃的时候都是惊为天人。
他们都听说过江荇家的鸡很好吃,但没想到好吃成这样。
无论肉质、口感还是灵气,都和市面上的走地鸡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