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养猫开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这棵树这么快就要长好了,橘猫好奇地伸爪子去扒拉。
树皮略有些粗糙的树,简直是天然的猫抓板。
橘猫扒拉一下,伸出前爪,抓到树上正要磨几下爪子。
不料,就在这一刻,树冠里传来声音超大的一声:“叽!”
那是九个果子同时发出的暴喝。
橘猫爪子一抖,没抓稳树,直接掉了下去。
它抬头看,只见九个带着五官的果子正攥着拳头齐齐对它怒目而视。
橘猫吓得毛都奓起来了:“喵嗷!”
它夹着尾巴四爪着地,“咚”地一下撞开门,顾不上拉上窗帘正午睡的江荇,直接蹿上他的床,使劲拱他:“阿荇,有妖怪喵嗷嗷!”
江荇被它一头撞在胸口,气都快喘不过来,伸手拉开它,声音尤带困意:“哪来的妖怪?”
“院子里!那些果子变成了妖怪!”
“嗯?”
橘猫急得喵喵告状:“真的!它们长出了手脚,还有尖尖的牙齿,要咬我。”
江荇坐起来,揉揉脸醒了下盹儿:“我看看。”
他带着橘猫去院子里。
不料一到丹参果树下,果子们也气哼哼地叽叽叫,朝江荇告状。
江荇连蒙带猜才知道,是橘猫先拿果子的树干做猫抓板。
他不得不开始调停,先批评橘猫毛手毛脚,又请果子们原谅橘猫并不知道情况,以后它就不会了。
调停完,江荇给丹参果树埋了肥料浇了水,给橘猫煎了肉排,两边的小家伙总算都消气了。
至于指望它们做朋友,那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丹参果树在江荇家安顿下来。
江荇很快发现这些果子们越来越活泼,经常从树上跳下来玩。
它们习惯傍晚之后从树上跳下来活动,出太阳了再把自己挂回去,果蒂就像它们的头发,天天跳上跳下也没问题。
江荇还发现,它们不喜欢白天是因为白天太晒了,它们要是在地上活动太久,容易失去水分。
小果子们十分勤快,每天跟在江荇脚边帮忙做各种事情。
它们个头很小,力气却很大。
最大的那个丹参果子甚至能单手举起橘猫。
某天,在窝里睡得正香的橘猫猛地被果子举起来时,它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时,绿色的大眼睛茫然地看着江荇。
等略清醒一点,橘猫发现自己悬空了之后,发出“喵呜”一声惨叫,甩着尾巴疯狂逃到柜子顶上。
小果子们见状,发出叽叽的细小声音。
江荇听到动静赶来,将橘猫抱下来,教育果子们:“不许欺负橘馋馋啊。”
最大的果子朝橘猫露出鄙视的神情:“叽叽。”
江荇听懂了一些,它大概说,没欺负,是橘猫胆小。
橘猫不肯承认,气得对着它们喵喵叫:“谁被这么吓不会吓到啊喵!”
丹参果树一共结了九个果子。
江荇为了方便记,按大小给它们起名小一到小九。
九个小果子在家里适应良好,很快把自己当作家里的一份子,将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
家里最不整齐的就是橘猫。
某一天,又看见了橘猫在客厅里踩出了一连串黑爪印的小一忍无可忍,带着兄弟们,将橘猫举到澡盆里,打开热水将橘猫给洗了。
橘猫被洗得喵喵叫。
很快,它发现果子们不仅帮忙洗澡,还帮忙按摩吹风,最主要的是,它根本吵不过这九个果子。
橘猫只好妥协,还习惯了隔三差五被果子们洗一次的生活。
江荇很喜欢果子们,专门查了许多资料,研究怎么把丹参果树种好。
对于果子们来说,丹参果树就是它们的家。
丹参果树并没有什么灵智,能挪来挪去,全靠小果子们拖着它活动。
小果子们自己对怎么维护果树也有一套心得,和江荇交流之后,彼此都对种植更加了解。
在双方的一起努力下,丹参果树慢慢长好了,尽管果树下部靠近根的地方还有个大疤,假以时日,这个疤也一定能慢慢长好。
普通人看不见小果子们。
江荇每天早晚带着小果子们侍弄蔬菜,管理果树。
等夏天快过去,快到秋天的时候,江荇家的菜多得不行。
他做了无数腌菜、菜干,剩下的菜还是吃不完,干脆给家里寄了一批。
他大哥江弋发信息告诉他,菜很受欢迎,包括家里来的几个客人,都说很久没尝到这么有菜味的菜。
江荇听到这个评价,知道他们喜欢,干脆又给他们寄了一批。
除了给家里寄之外,江荇还给住在外面的二哥也寄了一些,还有大嫂梁汝荭的父母家。
他大嫂给他送过全屋家电,梁家人还给他送过特别贵的冻干机。
蔬菜不值什么钱,却也是他的一片心意。
江荇将第二批菜寄出去的第二天,大嫂梁汝荭找他:“阿荇,你那里的菜还多吗?考不考虑往外卖一点?”
“卖?”
“是啊,你知道社区支持的那个农业模式吗?”
梁汝荭快人快语:“就是你开农场,向固定的一批客户供应食物,这样客户能得到放心的蔬菜,你也不用费心找销售渠道的那种模式。”
“我之前考虑过,我现在的蔬菜品种还太少,不足以开展这样的模式。”
“怎么会?你菜的品种虽然不多,但它是有机蔬菜啊!一斤卖给三五十不在话下,一周应该能营收数千元,你要想做,嫂子这里有渠道!”
江荇在电话这头问:“嫂子你怎么忽然想让我做这个生意了?”
梁汝荭道:“我们集团不是有相关生意嘛,但是他们的菜都没有你种的菜好吃啊。你要是愿意做生意,我发动亲朋好友帮你买,就不用厚着脸皮次次问你要了。”
“我之前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这好办。”梁汝荭干脆道,“明天不是周六吗?要不我和你大哥来看你?顺便跟你聊聊这个。”
第17章 商铺
江荇很久没见自家大哥大嫂。
他们看起来和之前变化不大,只是服饰发型等有细微的不同。
兄弟俩一见面,江弋下车先抱了江荇一下,端详他的脸:“你怎么瘦了那么多?工作太辛苦?”
江荇摇头:“体重没变。”
梁汝荭哈哈笑道:“这算不算有一种瘦叫大哥觉得你瘦?”
江弋笑着轻拍了她的背一下。
江荇带着大哥大嫂进院子。
梁汝荭一看就忍不住道:“阿荇你也太勤快了,这里好整齐。”
江荇摆手:“我也没做什么。”
都是丹参果们帮的忙。
丹参果们十分勤快,每天早上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水泥铺就的地面上,此时一尘不染,露出白色的底子。
院子两侧的河万草郁郁葱葱,在河万草中央,一边种着枇杷树,一边种着丹参果树。
院子再往里,是一排红砖房,落地玻璃纤尘不染,能直接看到典雅整洁的屋里。
梁汝荭见了,连连表示舒服。
江荇请两人进屋喝茶。
老宅处于半山腰,气温比山下略低。
进了屋后,山风从瓦上滚过,只留清气,比外面又要凉爽。
江弋打量四周:“小时候来奶奶这里,总觉得处处不方便,阿荇你把这里收拾得真好。”
梁汝荭道:“阿荇真是勤快人,勤快人在的地方都让人舒服。”
江荇道:“也许你们只是很久没见,有种亲切感。”
江弋摇头:“就是你收拾得好。要不然山好水好,中间一破房子也白瞎。奶奶没交代错人。”
江荇的奶奶过世前,把财产分了分。
钱三兄弟都有,这座房子老人家只留给江荇,现在登记在了江荇名下。
这也算江荇的家。
至于城里的别墅,那个要算父母家。
江荇在落地窗前放了大茶桌,茶桌两边是布艺沙发。
山里凉爽,布艺沙发并不热,柔软结实,包裹性十分好,人坐下去,像坐在云朵里一样。
江荇与梁汝荭都露出惬意的表情。
江荇从架子上找了一包茶叶出来,烧了山泉水,给两人泡茶。
热水浇进茶壶,白色的茶叶舒展开来,茶汤变得金黄,独属于茶的香味蒸腾起来,片刻间盈满了整个客厅。
江弋拿起茶,先闻后尝,脸上露出惊艳之色:“这是什么茶?好香。”
江荇也不知道是什么茶,杭行一来做客时给他带的,不过出自山神之手的茶,品质自然非同一般。
江荇:“朋友送的,手工茶。”
梁汝荭道:“阿荇你这里的日子真是神仙也不换了。”
几人闲聊几句。
梁汝荭正色和江荇谈起了卖菜的事情。
梁汝荭道:“你这菜的品质确实不一样,我们用你的菜招待过好几次朋友,几乎每个人吃了都赞不绝口。”
江荇当然知道菜好。
这些菜全是有机蔬菜,没用过任何农药化肥,连菜的品种都是老品种,而不是现代速生品种。
菜实实在在地长了好几个月,积累了足够多的风味物质,不可能不好吃。
江荇道:“我的菜量太少,品种也不够丰富,目前不足以支撑社区农业模式。”
梁汝荭正色:“如果只是面向朋友销售,这个不是问题,你就当第一年试水,先吸取经验,做着做着,慢慢就做起来了。”
江荇:“想要做起来,耗费的人力不少。”
梁汝荭:“单打独斗是很难,找人合作就会简单很多了。其实我今天找你,是邀请你加盟到我们平台。”
江荇还是第一次知道他们还涉足了买菜生意,有些意外。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确实是网购的天下,各大电商平台都开设了卖菜频道。
集团那么大,他们有相关生意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梁汝荭道:“我们集团进入这个行业进得晚,各大电商平台基本已经把大众市场瓜分完了,我们想另辟蹊径,做高端农业。”
“有机农业?”
“差不多。现在平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商户对固定客户的‘类社区农业模式’,客户和商户签约,商户每周向客户提供一定种类和分量的蔬菜,双方都省事放心。我感觉你这就很适合这种模式。”
江荇摇头:“我这里蔬菜的种类太少,不合适。”
梁汝荭道:“其实也没关系,标明就可以了。”
江荇:“算了,这样太不自由了。”
梁汝荭见他真不感兴趣,也不勉强:“那你要不要考虑另外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固定商户对不固定客户,你什么时候有菜了就可以什么时候上架,等客人下单。这个模式相对自由,就是不一定能全卖出去。”
江荇:“这个没关系。家里的集团下的生意?”
梁汝荭摇头:“我和你哥打算单独弄的牌子,才刚做起来。”
江荇正在考虑。
梁汝荭邀请道:“现在优质的菜源难找,阿荇你入驻我们平台,正好帮我们暖暖场子,我们少收你点抽成。”
梁汝荭说着,给江荇分享了个APP,让他下载。
江荇下载看了一下,APP设计得挺清新大气,里面主要卖农产品,分地区卖,每个地区的货源尽量卖到周边快递可一日达的地区。
APP的商铺不多,客人也不多,看起来还比较冷清。
江荇随手点进一个铺子,发现里面的农产品并不便宜,比如十个一盒的土鸡蛋,打完折也要五十九块九。
就,还挺像抢钱的。
梁汝荭滑动着手机展示给江荇看:“这里是卖菜区,你看这家店,他家一把小青菜就要三十块钱,我前两天买了一把,比你种的菜难吃多了,结果还是被顾客买断了货。”
“还有这家,一根茄子十五块,还带虫眼。顾客一点都不嫌弃,底下评论还说有童年时的味道。”
“你再看这家、这家和这家,生意也都不错。其实我们APP顾客虽然不多,但达到APP要求的商家更少,整个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现在有钱人不少,就想吃点好的,我感觉阿荇你做这个生态农业,做好了市值也会不小。”
叔嫂两个头碰头,梁汝荭叽叽咕咕说,江荇在听。
江弋悠闲地在旁边喝了一壶又一壶茶,茶味泡淡了,他走去架子上,又拿了茶叶过来重新泡了一壶。
江荇被逮着说了一上午,头昏脑涨。
梁汝荭却越说越兴奋。
中午,江荇做饭,小河虾、土猪肉、山塘鱼,加上从院子里摘的两个蔬菜。
梁汝荭直接吃了两大碗饭,吃完撑得坐在椅子上一动不想动:“阿荇,你这菜太好吃了。你要是真在APP上开店,我得发动亲朋好友先下单,免得抢不到。”
江弋也撑得难以动弹,懒洋洋道:“阿荇手艺好。”
梁汝荭:“阿荇手艺也好,菜也好,哪个都好。阿荇,我们来签合同吧,你要是嫌麻烦,我派员工来辅助你。”
江荇:“不用,我这里人手够。”
他这里有勤快的丹参果子阿一到阿九,干活比人类员工快多了。
吃完午饭,江荇送大哥大嫂去客房休息。
客房也被丹参果子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墙上挂着江荇的画,靠窗放的小桌与小沙发上还插了野花。
此时野菊开得正盛,配着芒草,勃勃生机几乎要溢出来。
这是一间凉爽、整洁、寝具散发着阳光味道的房间。
梁汝荭进房间后往床上一扑,抱着抱枕闭着眼睛,对江弋说道:“阿荇这样真好。”
江弋:“他从小就很独立。”
梁汝荭:“那是,你们小时候大家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没什么人管他,这样养出的孩子反而独立。”
江弋叹口气“太独立了也不好。”
梁汝荭吐槽:“主要是你爸。你爸那种说一不二的大家长作风,评价人的维度又单一,要是我,我也会走远点,眼不见心不烦。”
两人沉默。
片刻后,梁汝荭又说道:“真希望以后能养出阿荇这样的小孩。”
江弋道拍拍她的肩膀:“孩子都是缘,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
房子的另一边,江荇上网查“汝弋买菜”的情况。
在政府网站上,这款APP的投资人有两个——梁汝荭、江弋,两人各占百分之五十,分别投了三百万。
江荇盯着这两个名字,发了很久的呆。
下午,江荇答应,在APP上开个小铺子。
梁汝荭听到这个消息后极为高兴:“阿荇你准备蔬菜就行,手续我让人给你办,你的小店想叫什么名字?”
“就叫‘江荇铺子’。”
“这个名字好,我帮你准备一下材料,到时把相关商标注册好。”
“谢谢大嫂。”
“不客气,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就让人把包装盒寄过来。有人下单,你把菜装好,平台会让快递上门,不麻烦的。到时平台还会给你拨一个专属客服和你对接,手把手教你开店。”
梁汝荭怕江荇打退堂鼓,还专门让手下加了个班,拟出合同找江荇签了。
合同给江荇的待遇极其优厚,一看就是给自家人的待遇。
江荇推拒,被梁汝荭说了一顿,说一家人不用太客气。
江荇没多说什么,只是傍晚大哥大嫂要回去的时候,江荇把他们的后备箱连带后座都塞满了,这才送他们离开。
第18章 猫工
早上,天才亮,太阳还没出来。
江荇带着丹参果到外面的菜田里摘菜。
他们将带着新鲜露水的菜摘下来,放在院子里略微晾干,就可以放入汝弋买菜特供的箱子里,待快递员上门取走。
最多傍晚,这些蔬菜便会送入下单的客人手中,成为餐桌上的佳肴。
第一次将家里的菜销售出去,晚上,江荇守在手机前,看客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