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人生之快穿之旅-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们就年年回来看你!”
“那行!”齐老爷子痛快应声。
“那你跟我去哈市玩儿吧!”这是对沈梦昔说的。
“她?肯定不能去,我邀请她去哈市上学,她都不去!”齐慧慈假意生气地说,这半月来,她的官腔去了不少,仿佛回到童年时代,尽情享受亲情,享受父爱。
“咳,不去上学,去玩玩儿还是可以的!”沈梦昔讪讪说。
“小丫头!”齐慧慈捏捏她的脸。“牙尖嘴利,天天忽悠我爹!哼!”
“你也可以忽悠我爹啊!”沈梦昔捂着脸,大声说。
齐慧慈哈哈大笑,“敬瑜,要是没有计划生育,说什么也让你再给我生个孙女!你们兄妹俩也是没出息,生的都是小子!”
众人都哈哈笑,笑声顺着敞开的窗子传出去,何家老爷子隔着几十米都听见了,觉得十分刺耳,想起自己蹲巴篱子的儿子,他狠狠地将铁锹朝地上一掼,“他奶奶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相聚的时光总是珍贵而短暂,齐慧慈在父亲身边住了半个月,还是要回哈市了。
临走前,她说要带上齐保平和齐卫青去哈市玩玩儿,这叔侄两人同岁,都是刚刚结束高考。沈梦昔默默举起了右手,鲁秀芝立刻将手打下,“你给我老实待着!”说完又看看沉默的老儿子,这话以前都是说给他的,现在这孩子到了太平一句话都不说。
在鲁秀芝的观念里,嘉阳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了,她也知道北京大,上海好,但是那些跟她都没有半毛钱关系,她的亲人和工作在嘉阳,嘉阳就是最好的地方。她的孩子,无论走多远,最后终是要回到嘉阳的,她希望他们都围在她身边五步远,只要想谁了,喊一嗓子就来了,那才是最好的生活。
她不能想象,像大姑姐一样,几年才能回来一次的日子该怎么过,娘家住兵团她都嫌远。
齐老爷子却受不了孙女可怜巴巴的眼神,一拍大腿,“慧慈啊,你带上珠珠!让她去哈市见识见识,这孩子灵性,不白见识,啥都能记住,啥都懂!”
“像你娘!”齐卫家学着齐老爷子的语气接口道。
齐老爷子气笑了,回手给了重孙屁股上一巴掌,“小子们太多了,就别去那些了。这都仨人了,去太多,给你三姑家添麻烦!”
“嗨,我是为了这俩孩子升学和就业考虑的,就是这些侄子孙子都去,我也不嫌麻烦啊!”齐慧慈赶紧解释。
“那也不行。你家那个那个小何,现在搁哪儿呢?”齐老爷子问。
“爹啊,全中国也就你管他叫小何!”齐慧慈笑得前仰后合,“回头我讲给他听!”
齐老爷子瞪了女儿一眼,“女生外相!”
“他也快回哈市了,住上一个多月,我也去滨市,那边过冬比较舒服。”
“就一个月折腾个啥?”
“那一个月滨市最热,又潮,所以回来住住。”
“真是会享福,大干部就是会享福。”齐老爷子翻了个白眼。
软卧是四个铺位的,齐慧慈一行五人,占了间包厢,车票是哈市那边订好的,他们只管上车出示身份证明就行了。
齐保平和齐卫青都是第一次坐火车,对什么都新奇,在亲人面前也不怕露怯,什么都问。
“你怎么不问?”何敬瑜问沈梦昔。
沈梦昔收回视线,哦了一声,是啊,她怎么都忘了问呢。
“我和我哥的想法一致,他都替我问了。”
“狡猾!”何敬瑜拿出相机,给她拍了两张照片,心里总觉得她似乎是什么都知道,根本不需要问。
齐慧慈上车就躺到下铺上,她的眼睛红肿,老父亲在风中飘飞的白须和车边不舍送别的眼神,总在她眼前闪来闪去。
只有他们父女两人的时候,她在炕上给父亲磕了三个头,“爹,女儿不孝啊!不能在你跟前尽孝,还让您老惦记我,我更对不起我娘”她住牛棚那几年,是母亲最为揪心的几年,可是待她平反,没几年,松懈下来的母亲却去世了。让她措手不及,子欲养儿亲不待,是何等的无奈和悲哀。
现在父亲已经八十高龄,没准儿哪天也会突然离去,这一面就是最后一面也未可知。
“嗨,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以前那是为了国家,回不来,爹娘都明白。后来你虽说受了几年委屈,但人家不是给你平反了吗,现在又给你们都补回来了,不兴抱怨,知道吗?”
齐慧慈点头。她记得母亲也说过,凡事不必抱怨,于事无补,还徒增烦恼,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
父亲总是将母亲的话记得清清楚楚。
齐慧慈翻了个身朝里躺着,何敬瑜拉着沈梦昔他们到外面走廊地坐着,轻声说话。
他能理解母亲的心情,仅仅是半月,他已经对这些亲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何况是母亲呢。
傍晚齐慧慈已经平复心情,他们去餐车吃了饭,回来凑一起打扑克,齐慧慈看热闹,他们四人打升级,沈梦昔和何敬瑜一家,齐保平和齐卫青一家,半个多小时后,沈梦昔和何敬瑜轻松胜利,齐卫青挠挠头,“我给我保平叔拖后腿了。”
“呵呵,不是你拖后腿,是他们俩太精了!”齐慧慈笑,“你别看你老姑才九岁,人家记牌记得牢牢的,你表哥表面看着老实,其实也是狐狸精,不知道随了谁。”
“也随了我太奶。”齐卫青习惯性地说。
逗得齐慧慈大笑,“这傻孩子,你太爷就是这样的,但凡咱家人有半点优点,就都是随了你太奶,缺点,那肯定是随了外姓人家。”
第162章 我的崽子
中午,慢吞吞的火车驶过松花江大桥,终于到达哈市。
由于是终点站,出站台的乘客很多,站台喧闹异常。
有人脖子上挂着蓝色小箱子,上面写着白色“冰棍”两字,嘴里喊着“冰棍儿冰棍儿!”
有人蹲在柱子或路灯边卖着茶叶蛋。
齐慧慈不急于下车,坐在铺上不动,一会儿,就来人进车厢迎接,叫了声“齐主任”,就开始往下拎行李,几人出了车厢,就上了吉普车,朝着与人群相反的方向而去。
沈梦昔坐在齐保平腿上,靠着车窗,一路看着熟悉的景物,眼中充满怀念。
何敬瑜看看沈梦昔东张西望,觉得这才是小孩子该有的样子,笑着摸摸她的羊角辫。
车开到南岗区阿什河街,到了省委家属大院,站岗的战士向吉普车行礼,侧身放行。
何敬瑜看到齐保平和齐卫青惊奇地回头看那战士,脸上是不可置信,又好奇地打量着建筑,再瞄一眼表妹,发现她若无其事地,竟似司空见惯。
经过两栋漂亮的俄式建筑,到了11号楼前停下,里面闻声跑出两个人来,其中一个就是齐保康,他满脸笑容,给齐慧慈打开车门,喊着,“三姑,你可算回来了!”
又和何敬瑜亲热地打招呼,最后冲齐保平和沈梦昔笑笑,“你俩也来了!快进屋!”
转头又应了齐卫青喊的一声“保康叔”,两手拎着行李进了小楼。
这栋小楼是两层的,目测上下不过一百二十平左右,虽不大,楼也有些老,好在设施齐全,还是独门独院。
齐慧慈带了好多嘉阳的特产回来,木耳、蘑菇、猴头等等,就连西红柿贼不偷都带了一箱子,还有她爱吃的宽宽肉肉的油豆角,绿绿嫩嫩的小菠菜和黄瓜,这些哈市不是没有,只是均是齐老爷子亲手所种,吃起来别有滋味罢了。
几人轮番洗漱后,吃了午餐,齐保平惊诧于姑姑家竟然有人专门给她家做饭,这不是剥削吗?
傍晚何敬瑜的妻子郑媛下班回来,她在省报社上班,比何敬瑜足足小了八岁,是哈市本地人,长得个子高挑,穿着一条咖啡色的紧身裙,还烫了一个爆炸头,第一眼吓了沈梦昔一跳,细看五官,有是个非常漂亮的女人。
郑媛一进门先是对齐慧慈一通嘘寒问暖,又问及齐老爷子身体状况,和家乡诸人及婚礼情况,回头又和齐保平三人打招呼,还特意夸了沈梦昔聪明漂亮,总之是周到热情。最后才走到何敬瑜跟前,看看他的衬衣领子,嫌恶地皱皱鼻子,“味儿死了!”
何敬瑜满不在乎,“回家洗就是了。”
大门开了,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跑进来,张着小手,奶声奶气地喊着“奶奶!奶奶!”
齐慧慈连声应着从沙发站起来,一把接住那孩子:“啊哟,奶奶可想死我大孙儿了!大孙儿想没想奶奶?”
“想了!”
“哪儿想了?告诉奶奶哪儿想了?”
“这儿!”小男孩拍了拍胸口。
“哟,那儿想了!”齐慧慈一连亲了几口孙子才放下他,“来,看看谁来咱家了!这是你的保平叔叔,这是你的宝珠姑姑,这是卫青哥哥。”
孩子随着奶奶的介绍叫了保平叔叔,待到沈梦昔时,忽然愣了,眨巴着眼睛,抬头看看奶奶,看看妈妈,又看看沈梦昔,一本正经纠正说:“这个应该是姐姐!”
齐慧慈笑了,“就是姑姑,她是你小舅爷家的小女儿,你算算,是不是得叫姑姑?”
那孩子扳着手指,“爷爷的孩子叫叔叔和姑姑,对啊。姑姑!我是何宇航!省军区政治部幼儿园中二班的何宇航!我今年快四岁半了!”
沈梦昔一下子喜欢上这个孩子,伸出双臂拥抱了他,亲了他的脸蛋一下。
何宇航吓了一跳,擦了脸蛋一下,“你干什么啊!”
“我喜欢你啊!”沈梦昔掏出两颗椭圆的红色玛瑙石给他,“这是我在黑龙江边捡的石头,特别好看,送给你了。”
何宇航叹口气,“这一天天的,喜欢我的人也太多了!”还是伸手接过石头,欣喜地把玩着。
沈梦昔忍俊不禁,众人也都大笑。
齐慧慈让他喊了卫青哥哥,又将郑媛介绍给他们,分别叫了嫂子和婶婶,才算认亲结束。
卡着饭点儿,齐有恒来了,他是请假来的,晚上八点前还得归队。
进门看到半屋子都是自己的孩子,有些惊讶,“三姐,这咋都是我的崽子!”
“可不是,都是你的崽子!谁让我稀罕呢!”
齐有恒比姐姐小十岁,小时候基本都是姐姐将他带大,两岁前几乎就长在姐姐的背上。他大一些,姐姐受了宣传队的号召,出去参加革命了,他站在村口哭了很久。后来三姐嫁人了,又被迫与家里断了关系,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又联系,虽然间隔了十几年,但是亲情就是这样,当他们再度见面,后又并排跪在母亲坟前时,那跟弦又神奇地续接起来,愈加牢固。
“我不管,我要赶紧吃饭,晚上还得点名呢!”齐有恒在齐慧慈面前,比这齐老爷子面前自在多了。沈梦昔觉得一个月不见,齐有恒年轻了许多。
“看你能呢,这又变成小学生了!”齐慧慈疼爱地拍拍弟弟的后脑勺,让勤务员赶紧开饭。
“你俩来嘎哈?”齐有恒坐到沙发上,质问齐保平,眼中带着不满。
“我让来的!”齐慧慈打断他,“保平和卫青高中毕业了,带他们出来看看世界,以后能继续上学最好,要是参加工作了,再出来一趟就不容易了。”
“嗨,我看那银行就挺好的,还非参加高考。”齐有恒吃了一个贼不偷柿子,“这是咱爹种的吧。”
齐慧慈打了他一下,“你回去再吃呗,都吃没了,我吃啥?”
齐有恒两口把柿子吃完,“唉,这柿子是爹专门给你种的,就因为你四年前说喜欢吃,他就年年种。你不回去,就留给宝满吃,我想吃,就跟虎口夺食似的。”
齐慧慈脸上笑着,眼中隐约有水光闪动。
“以后我年年都回去。”
“正该这样。”
饭桌上,话题聊到齐保华的婚礼,就说到了曲明远和马建。
何敬瑜说:“三舅说,那曲明远当年是青峰林场首屈一指的才子美男,后来受人牵连,被打伤头部,才落下病根的。”
齐慧慈猛然一拍大腿,“我的天!我怎么给忘了!”说完走到茶几边去打电话了。
“我妈说要帮曲明远问一个老中医的地址,她大概忘记了。”何敬瑜给齐有恒解释说。
五分钟后,齐慧慈拿着一张纸,从楼上书房下来,“敬瑜,明天一早就给你三舅发个电报去。”
何敬瑜郑重点头,收好纸条。
“小舅,那个曲明远到底为什么被牵连了?”郑媛很是好奇。
“这个说来话长了。”齐有恒放下了筷子,喝了一口酒,“这个曲明远啊,是齐市到嘉阳的知青,分到了青峰生产队,他家的成分不好,他的父亲曾经是齐市火车站的副站长,抗战日期的火车站,包括哈市火车站,站长是日本人,副站长以下全是咱们中国人,他父亲就是副站长,主理整个火车站的所有事务。
六七年,他父亲被斗得狠了,就投江自尽了。他家兄弟四个,他和他弟弟都下乡了,但是分的地方都不好,他给分到了生产队,他弟弟分到大兴安岭呼玛那边了,比咱们嘉阳还冷呢。
曲明远长得特别精神,跟唐国强似的,文章写得好,还会吹口琴,生产队长李大麻子的姑娘就喜欢上了他,李大麻子一脸大麻子,但是,他姑娘可真挺漂亮,林场几个知青也老去生产队转悠,为的就是去看李秀英。”
第163章 故地重游
“小舅,那个曲明远,到底因为什么被牵连了?”郑媛很是好奇。141biz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齐有恒放下了筷子,喝了一口酒,“这个曲明远啊,是齐市到嘉阳的知青,分到了青峰生产队,他家的成分不好,他的父亲曾经是齐市火车站的副站长,抗战时期东北的火车站,站长都是日本人,副站长以下全是咱们中国人,他父亲就是副站长,主抓整个火车站的事务。
抗战胜利后,他父亲担任站长,到了六七年,就不行了,干部都被斗了,他父亲被斗得狠了,就投江自尽了。他还有俩哥哥一个姐,他和他二哥都赶上下乡了,但是分的地方都不好,他给分到了青峰生产队,他哥分到大兴安岭那边了,比咱们嘉阳还冷呢。
曲明远长得特别精神,跟唐国强似的,文章写得好,还会吹口琴,生产队长李大麻子的姑娘就喜欢上他了,李大麻子一脸大麻子,但是,他姑娘可真挺漂亮,林场的知青也老去生产队转悠,为的就是去看李秀英。
曲明远那时候并不想找对象,他总想要求进步,也觉得还能回齐市。
七三年那年,生产队一个村民过江了,牵连到了一个村民,村民被审查了两天,又胡乱咬上了曲明远,曲明远脾气拗,被吊起来打了三天,他就是嘴硬,不承认,一般人早都认罪了,反正都是那套嗑儿,一认罪,他们就去查别人了。可是曲明远偏不认,怎么打也不认。
李秀英哭着去看他,说相信他是无辜的,但让他认罪,写几分认罪书,以免挨打。但曲明远仍是不肯答应。
就在李大麻子要以证据不足为由,先放了曲明远的时候,林场和生产队冒出三个人,联名作证,坐实了曲明远的通敌罪名,其中一人还动手打了曲明远,据说是失手打了后脑勺,曲明远当场昏死,第二天醒来,忘了好多事情,后来就经常发羊角风,挺精神的小伙儿,一下子变得呆愣愣的了。
那个李秀英也是好样的,居然不嫌弃他,还是和他结婚了,还生了两个女儿。”
齐有恒一口气讲完,一口喝干了杯中酒。
“多荒唐啊。他被打昏后没几天,其中一个审查人员就过江了,其实,他才是同谋。曲明远白白遭罪,到最后也没落个说法。随后的十多年,作证的两人一直对曲明远有所照顾,李大麻子一死,曲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