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十三岁-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哦,懂了。就是,不及格可不行。不及格的多吗?”
“不少,大概百分之十的人没?法毕业。”
奚绣蓝皱眉,“哎哟!那不是白上?大学了吗?”
“是啊,很多人挂科太多,学校就会让他们主动退学,他们还可以来得及重新高考。要是被开除就要隔一年才能高考。”
“啧啧,好不容易考上?科大那么好的学校,怎么不好好学习呢?想不通。”
康妙玟也想不通。也许是那些学生没?有父母监督,就没?有自制力,只想着玩了吧。毕竟能考上?科大说明脑子不笨,但玩总是令人愉快的,抵抗不了“玩”的诱惑,不能明白“延迟快乐”的道理?,也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罢了。
奚绣蓝非常相信女儿,问?都不问?她的学习成?绩,这也是一种良好的身为?父母的素质,他们更关?心她是否快乐,躺平也好,努力学习成?为?小天才也好,在他们看?来,差别?不大。
这样,康妙玟也觉得非常舒适,不会担心回?了家?还要被父母催着学习。
她是很自觉的人,放假也会看?很多书,会去省图书馆借书,只给自己放了3天假,从除夕到大年初二没?有看?书,除夕去外公?外婆家?过年,吃了年夜饭回?家?看?春晚。大年初一自家?一家?三口在家?过节,父母的同事过来拜年,今年来拜年的人比往年都要多得多,张娅宁父母带着张娅宁来拜年了,下午康家?父母也带着康妙玟去张家?拜年。冯婷婷家?没?来,是因为?她家?又去上?海过年。
大年初二回?娘家?,钱外婆喜滋滋的特?意带大孙女去下面小卖部买糖,其实家?里零食糕点啥都有,老太太只是想让人看?看?她的14岁读大学的大孙女罢了。康妙玟好脾气的回?答街坊邻居的问?话:科大挺好的,保送进去没?考高考,学习很紧张,大学嘛就那样不是很稀奇,学了什么啊?一句话讲不清楚;专业还没?定,不着急;学出来能干什么?还早呢,要读到博士。
街坊邻居纷纷倒吸一口凉气:乖乖隆地咚!博士可不得了!以后一定坐办公?室当领导,对吧?
好像……也没?错,她笑着点头:大概吧。
钱外婆炫够了大孙女,这才美滋滋的回?家?。
*
一个月的寒假也很快过去,第二学期开学了。
大学也有学科知识竞赛,教授问?康妙玟要不要参加大学生的知识竞赛,数学物理?都有,也是国际的,但康妙玟表示拒绝,已经搞了两年竞赛,累了,换个花样吧。
书法社?消沉了一学期,这学期终于拉到赞助,准备在五四青年节举办一次书法展暨书法比赛,早早跟社?员们打了招呼,要求社?员们积极参与。康妙玟便临了一篇《升仙太子碑》全文,书体为?行草书。此碑文由千古女帝武则天亲自书写,刻碑至今一千多年,临摹者众多。
女帝是女性?立碑的第一人,但她留下的墨宝不多,《升仙太子碑》的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个字是难得的飞白体,碑文2000余字是行草书,另外有一份5000余字的小楷《金刚经》现在收藏在法国国家?博物馆中。后世书法大家?都认为?女帝的书法气韵高雅,妩媚而不失刚健,颇有丈夫之风。
嗐,谁还稀罕跟你们臭男人相提并论?吗?她就觉得以武则天的政务繁忙,还能时常练字,76岁了仍然?能写个2000多字的碑文,实属天纵奇才也!
要不是男人一直占据了话语权,从古到今的女书法大家?不知道能有多少咧!
*
数学学习除了上?课、看?各种著作之外,还要紧跟国际学术研究,为?此,科大图书馆订了好些欧美科学数学杂志,想要在数学领域出人头地,发表论?文是重要一步。国内大学对能发在国外专业杂志上?的论?文有一套计算方法,那些著名的专业杂志大家?都挤破头想发论?文,但又谈何容易!
教授们公?认的数学四大神刊是:《数学年鉴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新进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数学学报Acta Mathematica》、《美国数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影响因子由高到低,除了《数学学报》之外,其他三本都是美国期刊。
中国数学家?在这四大神刊上?发表的论?文屈指可数。
另外数学界还有一个重磅大事:4年一度的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最近一届数学家?大会将在1994年瑞士苏黎世举行,就算没?有资格上?台发表演讲,但要是能去围观,那也是一次非凡的经历!
康妙玟决定给自己弄个邀请函,但如何着手呢?这是个问?题。
第111章 乔俊之来信
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牛逼之处在于; 它?将地球上最聪明的脑袋瓜子集中在一起讨论问题、展望未来,并且颁发奖项,大会期间将颁发有“数学诺贝尔”之称的菲尔兹奖、奈望林纳奖(计算机科学); 这两个奖项都只颁发给40岁以下的数学家; 可以说含金量十?足。
大会期间还会有几十?场报告; 分为1小时报告和45分钟报告; 各国数学家都以得?到?报告邀请而为荣。早年数学家大会都没有中国数学家什么事,直到?陈省身横空出世; 之后又有丘成桐,在他们的影响下?,经过了漫长的动荡十?年之后; 前几届大会才有中国数学家的身影。
看看数学家大会的历史; 康妙玟不禁唏嘘:落后就要挨打; 人家干啥都不带你玩。
国内顶尖名校的顶尖数学家也早已在为数学家大会做准备; 做课题的、刷论文的、混脸熟的,各自?忙碌。大学生们认为这种高规格高逼格的事情与?己无关; 没几个往这上面想的,要?想也?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单墫教授感?慨得?很; “数学家大会谁不想去呢?僧多粥少嘛,每年只有几十?个人有资格上台做报告,大部分人都只能去混个资历,但就是混资历的资格也?很难拿到?。”
康妙玟诚恳发问:“要?怎么才能去呢?”
“首先; 你要?解出一个著名的猜想。”
白白了您那!
这个难度也?太大了好吗!
不要?为难我,我还只是个宝宝!再聪明的脑袋也?得?循序渐进,不学完所?有前置知识; 想要?搞什么著名猜想,只能说生活不是无脑爽文; 宝宝做不到?!
费马大定理又被称为“费马最后的定理”,是因为费马提出的几十?个定理(未解出之前叫“猜想”)除了最后一个都已经被证明,自?从费马在丢番图的《算术》一书的边边角角写下?48个猜想之后,“费马猜想”就成了300多年来各国数学家的攀登目标,费马猜想解开了47个,世界上多了47个费马定理。
而在攻克费马大定理的过程中,又衍生出了一众猜想和数学理论,其中1955年日本的两位数学家提出了“谷山…志村猜想”,1958年英国的两位数学家提出了“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费马大定理走到?了最后的关卡,但时间过去了30多年,费马大定理仍然未被证明。
这说明想要?证明一个著名猜想到?底有多难!多少数学家前赴后继,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尝试的。
康妙玟只记得?她看到?过媒体报道,90年代费马大定理终于被证明出来,继而到?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庞加莱猜想也?被证明出来了。费马大定理花了300多年时间,庞加莱猜想也?花了99年时间。
光是一想就脑壳痛。
当时她对这些报道没啥兴趣,只看了一个大概,因此就算她现在有了照相式记忆,也?没法回忆起更多的细节。
扼腕。不然她没准还能证明一个费马大定理呢。
开玩笑啦,她当时连公式都看不明白,根本不可能多关注一秒。
“或者?那些在数学的某个领域里能够发表具有一定影响的论文的数学家。”
白白了您那!
以她一个大一学生也?根本做不到?好吗!
她连该看的书都还没看完呢。只能说数学著作太多了太多了,根本看不完。
数学发展到?现在,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致,相应的著作也?越来越多,你想钻研哪个方向,好歹要?把这个方向的重要?著作都看看吧?不然很可能会发生你做的工作早就有人做出解答的情况。就是在半个世纪之前,不同地点的两个人做了同样的工作、同时发现某个公式的事情也?仍有发生。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好处就是你可以先看看别人都已经做出了什么工作,避免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脑子。
*
大一学生只能老老实实的上学、看书。
日子飞一般的流逝。
倒是3月份,收到?了乔俊之的信。
哼,混蛋!
康妙玟拆开信,乔俊之的字写得?很好看,字迹飘逸。
“康妙玟同学,你好!
很抱歉我离开庐州的时候没有向你告别,我想了很久,觉得?不必告别,因为我怕我会难过得?哭出来,这样不免显得?我很没有男子汉气概。”
哼,直男!
“我父亲调至北京军区,母亲和我要?跟随父亲,这是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我想念你们,我的同学们,北京什么都好,但没有你们,生活便?失去了光彩。”
哼,算你会说话。
“我格外想念你,我特别的同学,你已经是个大学生了,似乎跟我和其他同学从此拉开了距离。你也?同样的想念我们吗?
我转到?了新?学校,北京四中,这所?中学也?以学科知识竞赛闻名,学习压力很大。我现在念初三,因为我没有中考成绩,不能跳级。但如果我愿意的话,下?学期我就可以上高二。”
那就是跟张娅宁一样。似乎因为她跳级又提前上大学,这次,好些同学都想要?跳级,张娅宁、乔俊之、路景延这几个都是。她隐约明白是因为他们都有了“攀比”的心理,如果没有她的出现,他们会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上完初中上高中。
这么说,她是那个“变数”。
“你是我们中间最特别的一个,你像一盏明亮的灯,催促着我一直向前。我想要?成为更好的人,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才不会被你甩下?太远。
看我,我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那么,祝你生活愉快、学习进步。期待不远的将来再见到?你。
你的同学 乔俊之”
信写的非常的一本正经,没有写什么琐碎的事情。康妙玟回忆了一下?,年宝莉这样的男宝妈说不定会检查儿?子写的信,所?以他也?写不了什么内容。他只能在学校才有自?己的时间,年宝莉想24小?时都监控儿?子的一切举止也?不可能。
果然,第二天便?收到?乔俊之的另一封信,这封信写的还挺厚的,足有5页!他抱怨年宝莉不让他跟同学告别,认为他将来不会再见到?附中的老同学,没有必要?浪费感?情和时间。康妙玟便?觉得?年宝莉这个人实在有意思,很精明,但当她的孩子会很窒息。男宝妈大概都差不多一个德性。
他到?了北京后认识了新?同学,但因为他不会一口京片儿?,被北京本地同学有点小?小?瞧不起,但他父亲是军官,这又为他拉了一点分。他没有被人欺负,但学习很紧张,四中希望他搞物理竞赛,下?学期上高一,这样可以刷两年竞赛。他不知道是否要?搞竞赛,他想上军校,军校的科技类专业偏向工科,他倒是很有兴趣。
上了军校就是军队的人了,他属意就在庐州的解放军电子工程兵学院,学院的重点专业是信息战,培养信息站指挥官和技术类军官;另外一所?军校也?在庐州,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不过这所?学院没有电子工程兵学院适合他。
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像是找不到?人倾诉了。
康妙玟看完信,给他回了一封简短的信。
她写信也?多,平时大概每天要?写两封信,分别寄给在集训队认识的队友们,保持联系很重要?。能在冬令营杀进集训队的都是会考试的孩子,除了她进了科大少年班,还有几个进了其他大学的少年班,去年秋天上大学的也?有不少,北清复交都有,其中还是以北大居多。
大学生们互相交流大一的课程表,纷纷羡慕她能够自?己选课,他们的大学几乎都是定制好的培养方案,不允许学生自?由选课。也?有几个大学生表示进了大学就摆烂,搞竞赛实在是搞得?烦了,对数学已经到?了见了就头疼的地步,这几个大学生想转专业,但又很迷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
这就是拔苗助长的典型案例,他们是能学也?能学好,但不是真的喜欢,就会被提前摧毁对数学的兴趣,可能还会对任何专业都提不起来兴趣。
*
庐州理工附中初四年级的学习气氛特别的好!初四一班至少有5名同学想跳级,也?是全年级排名前10之内的学生,以班长张娅宁为首,路景延、赵芝芝、钱丽娜、郎燕晨,班主?任刘老师也?是喜忧参半。
喜当然是同学们都很爱学习,而且都是自?觉主?动的爱学习;忧则是觉得?同学们都是被康妙玟这个天才少女刺激的,担心他们跳级之后跟不上,反而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老师也?是操碎了心,分别跟5名同学的家长都谈了谈,家长们也?都表示支持孩子的决定。
唉,那行吧。
张娅宁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还有康妙玟主?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如今已经学完了高一课程,在准备中考的同时还在准备高一的升学期末考,还计划暑假学习高二课本,学习态度非常认真,都不需要?父母操心。反而是张凤池和沈莉都担心小?女儿?学的太辛苦。
张家三姐妹之前学习也?一般,一般的意思其实是班级前几名但不是第一名,沈莉和张凤池也?知道家里条件有限,没有非得?要?求她们垄断第一名。能上个大学就行,底线就是上大学,最好是本校,这样只需要?达到?提档线,压力不大;而且还是在父母身边,不用担心去了外面学校照顾不到?。
冯婷婷的父母就更对她没啥高要?求了,只希望她安安稳稳的,她那个亲妈不要?再来骚扰她。
第112章 吃瓜乐子人 ,太阳之下无新事
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但始终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严秋菊总是提心吊胆,担心孩子亲妈花完了钱又跑来?“寻亲”。这份不安日夜萦绕在她心头; 令她难以安睡。那个女人?能?找到庐州理工来?; 就能?找到别的地方去; 全中国都拦不住她。左思右想; 可能?只有出国才能?躲开。
她决定现在就给孩子攒钱,留学花费不菲; 自?家孩子的成绩也不算多么的突出,只能?往别的方面想想招了。之前因为康妙玟在学钢琴,她也?给冯婷婷找了钢琴老师; 不求她学的多么好吧; 至少能在申请国外大学的简历上有点“特色”。
冯康志在外面代课收入不菲; 之前她都拿来?提升生活质量了; 家?里?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都有了,花钱的大件怎么也?能?用个十年八年; 不着急更新换代,现在开始攒钱正合适。国外大学听说本科很难申请; 研究生相对容易一点,也?是因为人?数少吧,跟中国应该差不多,那就还算比较好申请的。
康卫国和奚绣蓝也?在为孩子将来?出国的费用烦心。他俩以前从来?不曾为此烦恼; 现在知道孩子的天?赋,就想着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出国留学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能?让人?羡慕的事儿,有本事的娃才有本事出国上名校。
他?俩算了算家?里?的存款:不多; 都买房了,闺女手里?还有几?千元; 这笔钱不动她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