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将军的娇气包妹妹 >

第32章

将军的娇气包妹妹-第32章

小说: 将军的娇气包妹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普天之下,除皇宫之外再是找不到如此大,且金碧辉煌的宅子!
  这番足以见得皇上对祈将军的看中!莫怪那么多人眼红于他!
  大家初来乍到,无不被大宅子迷了心神,喜滋滋的到处观看。尤其小一辈的孩子,欣喜得像刚被放出笼子的小奶狗到处窜,完全未见过世面的村人模样,直教人啼笑皆非。
  唯有黎皖姝一脸愁容,问着一旁的管事:“门匾可是刚换过不久?”
  门匾崭新,看着像刚换过的。按理说,此处应当安的是将军府的牌匾,而不是俞府。沐哥儿这般可是直接向世人告知他隐姓埋名之事,只怕要遭人诟病。
  另一边,文武百官皆知祈将军今日归朝,本不情愿为此劳师动众,耐不住皇上他亲、自、迎、接!
  祈将军他何德何能啊!
  皇上就是过于重信祈将军,以至于祈将军如此放肆!殊不知他能有此表现机会,还不是得他们举荐!
  悔啊!
  怎么有一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本想支开祈将军好在皇上身边安插自己人,偏生此次科考皇上亲自参与阅卷,旁人根本无从插手!他们也是通过此事方才知晓,是他们错看了,皇上并不软弱,他软硬不吃!
  且放榜之日一拖再拖,这不,祈将军回来了,他们再想安插自己人只怕难如登天。
  而且,因着得胜而归,皇上巴不得掏空国库,将宝贝全往将军府送!若非于理不合,只怕连敌国战利品也要一并送了去。
  不过也不差了,想来过些时日皇上便能寻到由头把战利品送过去。战利品入国库不过走个过场罢了!
  恨呐!
  寻常他们所得的赏赐均是祈将军挑剩下的,能不恨吗?!
  一个满手血腥之人,他何德何能!何德何能!
  在皇上将某一寓意本枝百世、福寿无疆的至宝送出后,左丞相站不住了!
  “皇上,那是您登基时西晟国送来的贺礼啊!”
  西晟公主,您的悦贵妃还在后宫等待宠幸,好为皇家绵延子嗣。皇上哟,您怎么就把西晟国宝送出去了呢!
  叹呐!
  “祈将军不顾自身安危率兵出征,其骁勇善战威名远播,大大震慑诸国的蠢蠢欲动,相信经此一役再无人敢来挑衅。我们北耶国战事连绵,终于得以休养生息。祈将军以一举之力振我国威,理当得以重赏!”
  新帝赫行渊浑厚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声威浩瀚,发蒙振聩。
  “众位爱卿可还记得十年前关丘渔村之奇事?有一少年力挽狂澜,解救整个渔村于危难中。更有献策之功,协助建成御敌功用的关丘码头。后为举国安定,民生安泰多次为国出征,如此为民造福的好儿郎普天之下只怕再找不到第二人。北耶得此人才实乃北耶之幸,岂能不珍之重之?”
  “朕希望众位爱卿能以祈将军为榜样,多多思量利国利民之策才好!朕最是惜才,尔等若献策有功,朕的赏赐只多不少!”
  皇上一席话下来,几位心中颇有微词的老臣再不敢有二话。当年关丘码头算得朝堂大事,虽未亲身参与,倒也亲身见证始末。只他们怎么也未想到那个在老皇帝面前挂上名号的少年郎会是如今的祈将军!
  此事他们也是前些日子方才晓得,彼时弹劾祈将军的奏折已上呈,皇上一直不予置评,原来是在这儿侯着的!
  “启禀皇上,当年臣有幸参与关丘渔村一事,臣能够证明祈将军真乃为天纵之才,且一心为民,甚是良善!”
  突来的声音来自沈康之,一月前他刚由一省总督被提拔为户部尚书,举家搬迁至皇城。
  有他出面后,当年参与过兴建码头的官员们也站了出来。原本他们并无意参与朝中争斗,只两耳不闻窗外事。却不想,几年来一直记在心底的少年郎竟然是这位祈将军!


第50章 双喜临门
  皇上有意偏袒; 且言之凿凿,大臣们哪敢再多言,只怕再说下去不仅讨不得好; 反要讨皇上的嫌。
  新帝心性远不如他们所了解的; 还当小心为妙。
  “祈将军人品贵重,实为我辈楷模!”
  左丞相见风转舵; 立刻夸赞起来,有他起头; 大殿中传出此起彼伏的夸赞声。
  俞沐一直默不作声由皇上为他出这个头,如此便解了他的身份之说。有了今日朝堂上的公然夸赞,晚些皇榜一经放出,这群老臣也不好再拉下脸面作妖,只得默默噎着气。
  很好。
  不过他还是假惺惺的道了一句土里土气的话:“谬赞了。本将为国效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语调淡淡,颇有些漫不经心。
  皇上命人将赏赐抬入将军府; 就此退朝; 祈将军本人则被他留下; 二人转至御书房。
  “这几份文章朕看着不错; 这几位当是有些真才实学。俞兄也看看,朕要知道你的想法。”
  赫行渊命人将他连日来挑选出的几份科举文章送至俞沐跟前,私下里; 他仍如初识那般与俞沐称兄道弟。在他心里; 天下本不该属于自己; 一切全是俞沐为他打拼而来。
  赫行渊本对皇权无动于衷,奈何皇子身份让他处境艰难。有时你不去争; 便只有死路一条。若只他一人倒可洒脱一生,可他尚有一爱妻及两子一女; 放不下,只能顺势而为。
  他永远忘不了舞象之年的少年投奔自己时的景象,那般坚定决绝。一开始赫行渊并不为所动,只当少年痴人说梦。而之所以留下少年,是为惜才之心。
  后在乱世中得见俞沐的真才实学,赫行渊心中渐渐升起几分期许:有俞沐在,说不定真能成。
  事实证明俞沐无所不能。待决定起义赫行渊方才知晓,原来俞沐不知何时早已帮他铺好路。
  起义从不艰难,他甚至觉得这个皇位坐的轻松。而他更相信,若俞沐愿意,这个皇位根本轮不到自己来坐。
  他身边怀疑俞沐用意的人不在少数,赫行渊却从未怀疑过。初见时俞沐便已将自己老底交代过一遍,事无巨细,而他这般行为只为复仇。
  俞沐要亲手斩杀新君。
  当然,他们二人之间不止于此,而是当真有过过命的交情。自己几次九死一生,全得俞沐所救。
  甚至在自己登上九五至尊之位后,俞沐心知他根基不稳,故意唱黑脸,目的是为他博得老臣们的维护。
  其结果便是俞沐受万人唾骂。
  若非自己根基不稳,只怕俞沐早已撒手,归隐乡田。俞沐若离去,自己的处境只会更艰难,战乱在所难免。
  俞沐手握重兵,多少人忌惮于他。而今他将亲人接至皇城,其家眷免不了受人指点。
  赫行渊心中有愧,自想多多补偿于他。
  在俞沐认真品悦文章的时候,赫行渊暗戳戳的计划着该给俞沐添些什么赏赐。
  “皇上慧眼识才,几份文章皆文采斐然,足见其雄心壮志。”
  放下最后一份文章,俞沐抬眸,回的毕恭毕敬。可他这般反显得见外,皇上看着不喜,但又无可奈何。
  俞兄是在用行动告诉他,他俞沐永远视他为君,绝无其他想法。
  赫行渊才不管俞沐如何冷漠,他待俞沐的心永远火热,张口又是一句俞兄:“俞兄觉得谁更胜一筹?朕觉着俞申与沈锐堪称佼佼者不分伯仲,着实有些犯难。”
  “男儿志在四方,功名利禄是为锦上添花。若让臣选,臣觉得沈锐更胜一筹,当得状元。”
  他一届臣子本不应出这个头,但此事事关重大,俞沐还是道出自己成见。不为别的,就为他的妹妹俞竺。
  俞申有自己照应自然前途无忧,而他的妹妹,自当有状元郎相配。
  听得俞沐一言,皇上心中感动。只觉这个兄弟太仗义,这种时候不惜‘大义灭亲’,也要护他朝堂无忧。
  朝中老臣举荐的学子不少,可文章真正被赫行渊看上的没几个。一个都不用难免说不过去,但就算用了将来也不会给与重任。
  倒是俞沐的亲弟弟,远见卓识,心胸开阔,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有意重用。
  也罢,横竖将来如何自己说了算,既俞兄有意成全,他收下这份好意便是。
  见皇上陷入沉思,俞沐又道出一则连赫行渊也未曾查出来的消息:“这里面除徐大人义子外,其他人皇上可放心用,都是自己人。”
  也不怕皇上揣度用心,俞沐说的坦荡。当然,赫行渊从不会去怀疑俞沐对自己的真心,听罢这则消息喜得目如朗星。
  “好,很好!”赫行渊跨步至俞沐面前,发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俞兄辛苦了,这几日你便安心在家歇着,空了便带亲人熟悉熟悉皇城,若缺什么尽管同朕讲,你只待五日后的殿选再进宫。”
  “噢,对,你且等会,朕送你一道圣旨。”
  赫行渊说罢便兴冲冲跑去拟圣旨,抬眸看俞沐略挑眉,不由笑得得意。拟好圣旨便神秘兮兮交给他的贴身太监总管,由他亲自去喧旨。
  为怕俞沐发现,特向太监总管挤眉弄眼,以眼神示意他暂且保密,神神叨叨的。
  俞沐如今什么也不缺,能够让皇上这般模样,想来圣旨是下给家眷。
  但他倒真个儿没想到皇上会下旨封母亲为一品诰命夫人。
  俞家众人同样始料未及。不久前刚收到皇宫送来的赏赐,这才多大会儿又下来圣旨,黎皖姝来到皇城第一日便有了诰命之身!
  “恭喜母亲。”
  “恭喜大嫂!”
  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围在黎皖姝身旁贺喜,跟授予封号的是自己似的,与有荣焉。
  黎皖姝喜上眉梢,赞赏的看向正负手于背笑看他们的长子,骄傲说道:“是我儿争气,我是占了沐哥儿的福。”
  没想到她竟有成为诰命夫人,享有俸禄的一天。
  唯一例外的是俞麻。她认为长媳的诰命夫人是长孙给她求来的,自己辛苦一辈子,更将长孙视为命根子,他却全无一丝挂念,有好事只想着自己的娘亲。
  好歹帮她也一起求了呀!没良心,白眼狼!
  寒心。
  此时的俞麻只觉自己是多余的,蔫蔫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关于放榜一事,俞沐却是有话要说的。他将父亲母亲及二弟叫至书房,同他们将自己与皇上的对话告知。
  先前他们仅知俞沐给俞竺相了户人家,却不知是哪家,这会儿才知晓竟是户部尚书沈康之长子沈锐,未来的状元爷!
  莫怪今儿一早前来献殷勤,原来那小子对竺儿早已上了心。
  其实几年来两家一直保有往来,沈康之后来虽去省城当总督,但逢年过节总会派人送来节礼,若沈锐得空,基本都是他亲自送来。
  当时便觉奇怪,要送也该他们小老百姓给总督大人送礼才是。难道他们是为沐哥儿给他的成就之恩?
  俞申得知状元人选,忽而双目发亮,颇有几分激动,道:“沈公子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其笔下文章字字珠玑精妙绝伦,实乃旷世奇才,状元之名当之无愧!此人人品贵重,是为良配!大哥好眼光!”
  俞逞与黎皖姝皆赞同的点了点头,这个少年郎他们算是看着长大的,人品自是没问题。尤其两家往来密切,魏氏是个温婉贤淑的女子,竺儿嫁过去自能得到婆母爱重。
  黎皖姝笑言:“今日真是双喜临门!”
  初到皇城便喜迎两大好事,黎皖姝对往后的日子充满期待。如今她有诰命之身,往后同人打交道也更多些底气。
  今日刚入府不久便有人递上邀请函,宴请他们前去参加赏花宴。
  她给拒了。
  倒不是不想去,多出去走动走动也好,家中几个孩子都已到适婚之龄,可以顺便相看一下。可毕竟初来皇城,还需些时日熟悉府中事物,且竺儿婚事在即,她想专心筹备。
  正这么想着,有下人来报,沈府递来拜贴,欲明日登门叙旧。两家日后便是亲家,黎皖姝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几人商量妥当便出了书房,黎皖姝特意走在长子身旁,意有所指道:“这下满意了?”
  俞沐坦荡承认:“瞒不过母亲,还是母亲高明。”昂首阔步,闲然自得,并不觉自己有错。
  黎皖姝但笑不语。知子莫若母,她岂会看不出沐哥儿这般安排的用意。
  沈家三公子自小便喜欢惜悦,这事大家心知肚明。事实上这几年沈三公子不断给惜悦寄来书信,偶尔托人送些女儿家喜爱的饰物。
  书信全被她给拦下,至于那些饰物自然全数退回。只那沈三公子是真执着,哪怕不曾得到回音也不放弃。
  此事惜悦并不知晓,二人小时候颇有交情,她就怕惜悦知道后怪自己,一直瞒着呢。
  倒是沐哥儿,怎看着像是了然于心?这事儿可只她和苏嬷嬷知晓,苏嬷嬷断不会去跟沐哥儿说这些,那沐哥儿又是如何知道的?
  再有沈大人升官一事也透着蹊跷。一个早该升迁的人,如何在这个节骨眼方才升官?沈锐同申儿一般,早便有进士之名,又是为何留待今年赶考?
  罢了,她这个儿子啊,是有大本事的,万事皆提前做好准备,她倒乐得轻松。
  俞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不过就是将几年后沈三公子的状元命改成大公子沈锐罢了。
  俞沐特意将往后几年的‘预判’提前告知沈康之,让他不着急晋升。沈康之对俞沐的能力深信不疑,加之不久后老皇帝当真病故,他便安安心心留在省城当总督。
  除俞逞夫妇外,他是唯一知晓俞沐行动之人。俞沐之所以告知,不过是希望他能在任职期间多多照拂俞家,有总督大人的庇佑,自当万事皆顺。
  而没了状元之名的沈三公子嘛,也就掀不起什么浪花了。
  今世他定不会再让那二人相知相识。


第51章 我的阿兄真俊
  当几人离开书房行经后花园的时候; 发现四姐妹正凑一堆神秘兮兮不知在研究什么,就连他们靠近也未曾察觉,偶尔还发出几声怪笑; 甚是可疑。
  黎皖姝忍不住笑着开口:“在憋什么坏呢?”
  几个小丫头确实被吓了一跳; 不过并不觉心虚,灵动的大眼睛眨巴眨巴; 跳动着调皮之光。
  “阿娘~”
  惜悦与俞乐向来是行动派,二人一下便凑到母亲身旁; 一人挽着一只手,一声‘阿娘’尾音拉地老长老长。
  这是打歪主意的前奏,一套一套的,黎皖姝心如明镜,就等着看你们怎么闹腾。
  只见惜悦忽而摆出一副‘我超正经并且非常严肃’的模样; 认真说道:“阿娘,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得惜悦这幅模样; 黎皖姝只觉小丫头准说不出什么好话; 也跟着一本正经回道:“那便先不讲; 待想法成熟了再说。”
  啊,坏人!
  明知她想说,阿娘偏不配合!
  惜悦噘嘴; 松开母亲的手; 转身站在阿兄身前; 像在同阿娘说话,眼睛却盯着阿兄看。控诉般开口:“可我想说。”顿了顿; 又道:“现在。”
  横竖就是霸道不讲理,不依她不行; 耍赖到底!
  小丫头饱满的红唇撅地高高的,勾得人心发头痒,俞沐眼神暗了暗,嗓音微哑:“阿兄说过什么?”
  惜悦转头挑眉看阿娘,回的铿锵有力,好不得意:“若无伤大雅,想说便说!”
  阿兄的教导,熟记于心没齿难忘啊!
  黎皖姝无奈摇头,对着长子抱怨:“你啊,要把她惯坏了。”
  “阿娘你不是也宠我吗?”
  阿娘这话说的不对,惜悦立刻便回过去。
  这锅不能阿兄自己背。
  她分明是被所有人一起惯坏的。
  “就你嘴贫,说罢,又在憋什么坏招?”
  点点丫头的小鼻子,黎皖姝向凉亭走去。
  惜悦紧随在旁亦步亦趋,不赞同的娇嗔一声:“干嘛呀,我哪有!”
  这么了解她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