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我不是没去过,此次跟随太子身边无非出谋划策,有何可惧?!”
知道自家姑娘决心已定,春桃只能掉着眼泪帮白卿言收拾,心中难受极了。
——
一连几日,国公府抬着成箱成箱的账目从后角门进进出出,今日终于将所有账目对清楚,交于萧容衍之手。
旁人看着热热闹闹,可那箱子里究竟是什么,也只有董氏心腹和萧容衍心腹知晓。
萧容衍当日在宗族逼迫白家之时出手相助,于情于理此事告一段落之后,都该请萧容衍艺一宴。
可白家无男儿,管家、管事出面身份太低,虽说对商人身份的萧容衍来说足够,可若是对白家恩人就未免身份不够。
这日账目对清,董清岳携子董长元替董氏出面,于国公府宴请萧容衍,倒是让萧容衍受宠若惊。
萧容衍不是没有听说董氏打算将白卿言许给董长元之事,董长元少年解元公,品貌端方,学问不凡,的确是难得的好儿郎。
然,在萧容衍的眼中,董长元陪白卿言还是稚嫩了些。
白卿言虽为女子,可心怀大志,襟怀洒落,格局智谋无双又有用兵谋国之能。这样的女子……非当世英豪不能与之匹配。
董长元随父亲前来宴请萧容衍,虽说瞧不上萧容衍商贾的身份,但到底有恩于白家,他便来了。
谁料,几番交谈下俩,董长元竟被萧容衍的胸怀与见识谈吐与气度折服,只觉此人实乃温润君子。
董清岳举杯替董氏敬酒:“今日举杯,四谢先生!一谢先生城南出手阻信王去路!二谢先生救白家四夫人!三谢先生于白家遗孀被逼之际出手相助!四谢先生指点洪大夫行针,卿言才得以苏醒!我替家姐敬萧先生一杯。”
“董大人折煞晚辈,晚辈怎敢当这一声谢,碰巧而已!”萧容衍举杯略低于董清岳,姿态恭敬,“白家于衍之恩德深重,盼有来日能报偿一二,若有所求……衍必倾尽全力。”
董清岳眸中含笑将杯中酒饮尽:“今日能得萧先生一诺,甚幸。”
董清岳望着眼前举手投足尽是矜贵雍容之气的年轻人,只觉后生可畏。
他多年观人,知此人非池中物,能得此一诺对白家来说总归是有益无害。
“听说,先生不日便要离开大都了?”董长元问。
“陛下下旨,今年十五不办灯会,举国为镇国王哀,我便不留于大都了。”萧容衍道。
如白玉温润的翩翩公子董长元,含笑举杯:“那便祝先生一路顺风。”
——
正月十五,天还未亮。
白家诸人送大长公主去皇家清庵清修,车马队伍从白家正门出发,浩浩荡荡上山,于晨光初现时,停于气势宏的高阶之下。
董氏亲自扶着大长公主沿高阶而上,三夫人李氏还不知白锦桐将要离开大都,殷殷嘱托她好生照料大长公主,晨昏定省关切祖母身体不能懈怠。
白锦桐一一应下。
“你等回去吧!不必再送了!让阿宝送我进去便好。”大长公主轻轻握了握董氏的手,“以后无事也不必来探望我,好好过好自己的日子!”
几个儿媳妇儿立在清庵门口,恭敬行礼,目送大长公主进去,折返前殿进香叩拜。
第159章 称病
白卿言同白锦桐一左一右跟在大长公主身侧,只听大长公主克制着情绪低声叮咛:“今日,你二人皆要离家,切记万世小心!尤其是阿宝……你要去南疆,那里刀剑无眼,千万记住紧跟太子殿下方可保你平安。”
“是。”她低低应声。
将大长公主送入院子,白锦桐叩拜后红着眼出门,去更衣准备出发。
皇家清庵的小院厢房,虽然称不上富丽堂皇,但也是什么都不缺的。
厢房内地龙已经烧了起来,挑开厚毡帘子,如春的暖气迎面扑来。
她送大长公主入内,看婢女上了热茶后,福身道:“祖母既然安顿好,孙女就告退了。”
“阿宝!”大长公主见白卿言要走着急起身。
她沟壑纵横的枯槁大手攥住白卿言的手,将她腕间佛珠挂在白卿言的细腕之上:“这是光合大师开过光的,定能佑你平安归来!”
白卿言看着这串祖母常年佩戴的佛珠,没有推辞,福身行礼后道:“多谢祖母。”
“阿宝,你可一定要……平安回来啊!”大长公主眸子红了一塌糊涂,克制着不让自己眼泪掉下来。
她浅浅颔首退出厢房,退出小院,听到院内挑帘的声响她回头看了眼……见大长公主在蒋嬷嬷搀扶下挑起毛毡帘出来,正泪流望着她。
她终是不忍,浅浅对大长公主福身后离开。
白卿言到白锦桐那里时,白锦桐换好了男装,她带着白锦桐从清庵偏门出,让她从山北面离开。
两人刚走至北山竹林,便见到翠绿竹叶翻飞之下立着一队训练有素的护卫。
魏忠匆匆上前行礼:“主子,卫队半数十人在此。”
她颔首,侧头对白锦桐道:“祖母将她手上一支暗卫队交于我手,这一半随你走!”
白锦桐抿唇想了想道:“长姐今日便要去南疆,更需要他们!长姐带走!”
“我跟在太子身边不会有事,可你不同,你隐姓埋名能依靠的只有人手!”白卿言拉住白锦桐的手,送她往山下走,“我母亲已将白家各地排得上名号的铺子放于你的行囊中!所幸天下皆知……白家散尽家财,铺子异手旁人也不会引人注目!”
“嗯……”白锦桐颔首,见山路难行扶了白卿言一把,竟摸到了白卿言手臂之上缠绕的铁沙袋。
“如今这世道在变,为长远计,你此次不能只将目光放在晋国,若以你之能可让生意列国遍布……将来收集各国消息便方便上许多。”
世道在变?
白锦桐心头莫名重重跳了一拍,心头如破开云雾,
是啊,不仅晋国在变,世道也在变!
于晋国来说……
内,朝中趋炎附势的谄佞奸徒,登高位掌大权。
外,西凉南燕联军迫境,朝中无敢去前线之武将。
内乱未平,外患交迫,亡国之兆。
于世道来说,曾经强盛一时的大晋霸主显露盛极必衰之象,西凉野心勃勃,南燕后起之秀,天下局势将变。
目光只在晋国,便只能看到晋国沧海桑田,而目光放于列国……才能看清世道和局势如何变幻更替。
时局瞬息万变,谁能掌握先机,谁便可这乱世乱流中立足。
白锦桐深知,长姐所求是护住白家,但若力所能及在护住白家之余……长姐的心志怕已不仅仅只在晋国。
白家还未脱险,长姐便已深谋远虑为白家世代所图之大志铺路,所图非小,她亦得调整策略,才能配合长姐步伐。
“长姐!锦桐知晓轻重,长姐放心,锦桐必不负长姐,不负白家,不负祖宗信念。”白锦桐抱拳行礼,“长姐止步,锦桐自行下山!”
她欣慰白锦桐明白了她的意思,颔首:“万事小心,你心存良善,但出门在外不可妇人之仁!”
“锦桐知道!”
今日开始,白锦桐便要用他人身份行走。
暗卫悄无声息跟随白锦桐离开,直视肉眼所及已看不到白锦桐的身影
寒风吹过竹林竹叶沙沙作响,魏忠听到白卿言漠然的声音……
“还有一半暗卫,等忠勇侯府围兵离开后,交于二姑娘白锦绣手中任二姑娘驱使不得有误。你年纪大了,从今天开始便跟随在祖母身边伺候,护祖母周全,安心养老,不必跟着我了。”
魏忠闻言没有丝毫犹豫,颔首称是谢恩。
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忠在宫中时见得多了,主子更替能得一个善终,于他们这些奴才来说便是最好的结果。
——
出征大军辰时末巳时初便要出发,白卿言与太子约定在城外十里汇合。
今晨,她来送祖母和三妹,已先一步让肖若海带着明面儿上的护卫与行装在城外十里等候。
她一路下山同董氏同坐一车,董氏揽着女儿的肩膀眼泪直掉,一路皆是叮嘱之语:“你记住,千万不能和当年一样认为战局在你掌控之中便去涉险!你要知道阿娘只剩下你了,听到没有?!”
“阿娘放心,阿宝知道了!阿宝一定紧紧跟在太子身边保自己周全。况且有两位乳兄相护,阿宝定会平安归来!阿娘为爹爹守白家!我还要活着替爹爹护阿娘呢!”
董氏克制不住哭声,用力抱紧了女儿,心里难过不已。
明明说好的,若是女儿她教诗书,让女儿知书达礼,若是儿子丈夫教他武艺,让他保家卫国。
可为何,儿子死于沙场,女儿也要拖着病弱之躯奔赴。
送董氏和诸位婶婶回府,白卿言郑重叩拜后避人耳目悄悄离府。
秦嬷嬷来回禀董氏白卿言已走,董氏泪如棉线,良久她长长叹了一口气,哽咽开口:“今日起,大姑娘称病……”
“老奴明白!”秦嬷嬷红着眼道。
“大嫂!大嫂!”
三夫人李氏慌张失措的声音从院外就传了进来,董氏睁开酸胀的眼,侧头朝窗外看了眼,吩咐秦嬷嬷:“去迎一迎三夫人。”
三夫人李氏拎着袄裙裙幅匆匆进门,手里捏着一封书信,慌得泪流满面:“大嫂!小四……小四她……”
第160章 一呼百应
秦嬷嬷见状带着外间伺候的婢女退下,三夫人这才忙走至董氏面前,将信递了过去:“小四留信出走了!说是要随阿宝去南疆!我就说她这几日怎么这么乖顺,不惹事不说还每日来我这里叮嘱我要保重身体,照顾好自己……闹了半天她在这给我憋着这么一出!今天早上她说不舒服就不去送祖母了,我还当她是真不舒服!大嫂……这可怎么办啊?”
“你先别慌!”董氏接过信一边细看一边问,“什么时候发现小四不见的?小四身边的人可都询问过了?”
“那几个婆子丫头说今早我们送母亲走后,那小妮子就拎了包袱骑马跑了!”李氏心慌的不行,她的丈夫儿子全都死了,女儿要是出事她可怎么活?!
董氏一目十行看完信,道:“你别慌,她是去寻阿宝的,我这就命人去将她追回来!秦嬷嬷……”
秦嬷嬷应声挑帘进来:“让卢平亲自带一队人马往南,务必快马将四姑娘白锦稚追回来!”
“是!”
李氏一怔,竟然让卢平亲自去?!
“嬷嬷等等!”李氏忙唤住转身要走的秦嬷嬷,她上前一步攥住董氏的手,“大嫂,如今咱们府上最得用武功最高的便是卢平,你让卢平去追人……万一大都有变数咱们府上怎么办?!”
“除了卢平,又有谁能将小四带回来?放心吧……小四应该走的不远。”董氏对秦嬷嬷道,“去吧!让卢平小心行事莫让人发现了。”
“秦嬷嬷!”李氏又把人叫住,她喉头翻滚着,双眸泛红,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卢平不能走!罢了!不追了!左右……她是去找阿宝了!小四有一身武艺若遇危险应当不会拖累阿宝,也好让她在阿宝身边好好学学!”
李氏心中明明不舍,明明担忧,却还是狠下心肠。
她虽不如董氏这般睿智什么都了然于心,可也能猜到白卿言之所去南疆是为了保全白家。
大嫂董氏也只剩下这一个身体羸弱的女儿,可为了白家大嫂不得不让白卿言去,她的女儿身体强健自己任性妄为跑了,她还要大嫂遣白家护卫去追,万一大都这边儿有事大嫂手里连个身手卓绝的人都没有!
李氏下了狠心,眼底噙着泪,郑重道:“大嫂,劳烦您派个人找到那个不成器的东西,告诉她……护阿宝平安回来,否则我打断她的腿!”
董氏眼眶一热,轻轻握住李氏的手:“锦桐去陪母亲了,要是连锦稚都走了,你……”
不等董氏说完,李氏摇了摇头:“小四仗着天资不错,任性妄为了这么多年,如今父兄都不在了,她也该去历练历练,该长大了!更何况以小四那个性子就算是把她捆回来了,她找机会还是要跑。”
良久董氏点头,转头吩咐立在门口双眼发红的秦嬷嬷:“派个人去,找到四姑娘直接送到大姑娘那里,让大姑娘护好妹妹。”
——
白卿言的马车到城南十里坡时,出征大军还未到。
已换了一身男装的白卿言还未下马车,肖若海已经快马而来,对马车内的白卿言道:“大姑娘,二姑娘来送您了!”
锦绣?!
她挑开马车车帘,弯腰下车……见不远处随她去南疆的卫队一侧停着辆马车,披着披风的白锦绣立于马车旁,见长姐一身利落的男装,想起曾经长姐身着银甲披风英姿飒飒的模样,湿红的眼底有了笑意,疾步朝白卿言方向走来。
“你怎么来了?”白卿言颇为意外。
白锦绣扶住她的手臂,朝卫队方向走去:“是太子殿下的安排,他让我来送送长姐,他这是在卖人情给长姐,信王、梁王相继入狱之后,我倒觉得太子倒是聪明了许多!就比如……这超一品诰命夫人的恩典是长姐换来的,却让太子和皇帝得了好名声。”
“太子身边得了能人,不足为奇。”她握了握白锦绣挽在她臂弯的手。
“只是,太子得了能人,长姐南疆之行怕是更危机重重。”白锦绣脚下步子一顿,红着眼望向白卿言,冰凉的手指紧紧攥着她的手,眼中满都是担忧,“长姐,真的就……非去不可吗?”
白锦绣怕南疆之行,皇帝不会让白卿言活着回来!
她知道白锦绣的担忧,徐徐道:“虽说白家军溃败,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白家真正的根基不在大都,在军中!振臂一挥一呼百应,那是换作任何一个姓氏都做不到的。我去是要告诉仅剩的白家军,我白家骨血与白家军同在!刀山火海生死相托,那……才是我们白家应该经营的地方。”
她用力捏了捏白锦绣的手:“乱世当道,军权方为立身之本。”
白锦绣眼泪一下就掉了下来,她忙用手背擦拭。
远处,出征大军已缓缓而来,白锦绣心中不舍,哽咽道:“长姐,万事小心,我等长姐平安回来!”
她回头看了眼浩浩荡荡而来的出征队伍,太子榆木精致的奢华马车行于前方,后面跟着两辆规格偏小的马车,两侧皆是护卫兵士。
很快,齐王贴身伺候太监快马而来,下马对白卿言行礼道:“太子有令,请白大姑娘马车跟于太子马车之后,以护白姑娘周全。”
“多谢。”白卿言浅浅颔首。
“长姐……”白锦绣声音哽咽。
“好了,回去吧!”
说罢,她松开妹妹的手,上了肖若海备好的马车。
“长姐,定要平安归来!”
听到白锦绣带着哭腔的声音,她抬手撩开湛青色的帘子,对白锦绣颔首。
肖若海亲驾马车,双手勒住缰绳,带着人马缓缓朝出征大军的方向而去。
大军随行传令兵前后传令,让先头部队提快了速度,又缓缓压慢了后面行军的速度,让白卿言的马车借空插了进去,位于太子殿下马车之后。
这辆马车是肖若海选的,虽不如太子殿下马车那般奢华惹眼,可车体宽敞,车厢是用压实了的实木制成,即便最锋利的箭矢也难以穿透。
第161章 一日千里
此次,皇帝倾全国之力聚齐五万大军出征南疆,沿途官道定然是平坦,肖若海细心木案上摆着棋盘,大约是怕路上枯燥让白卿言解闷儿的。
车内暗匣里有书本,还有易于存放的点心吃食,煮茶的小炉子,一应茶具,取暖的铜罩火盆,连香炉这样的小物件儿都很齐整,当真是费心了。
如今陛下已先遣议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