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沈天之领命。
“林将军带救火的将士们休整一日,明日带兵前往河东这位晋朝老王爷封地传旨……让他们的世子不得耽搁于六月二十日必须抵达大都城参加登基大典,若有不从……拿下便是!兵围河东……河东王府若有善动,不必留情。”
白卿言原本是打算亲自走一趟河东、安西、朔方这三处封地,可如今祖母仙逝……遗体需尽快运回大都城准备葬礼,白卿言便不打算三地都走一趟。
她打算,让白锦绣先行护送祖母遗体回大都城,她亲自走一趟安西和朔方,尽快回大都城。
“是!”林康乐也领命之后抬头朝着白卿言看去,“陛下,还有一事……前朝废太子和那位秦尚志秦先生,昨夜来降,废太子心口被人插了一刀,如今已经被救下,不知道……陛下要不要见一见那位秦先生?”
白卿言回头朝着祖母看了一眼,也不知道……祖母得知废太子还活着会不会有一点点欣慰。
到底是和祖母同一脉,白卿言也不欲赶尽杀绝,便道:“将废太子和范余淮等人一同押回大都城,至于那位秦先生……他若是愿意跟着太子,便让他跟着太子吧。”
后面的话,白卿言没有说,因为她心里清楚……秦尚志必然是跟随废太子的。
“那……废太子带来的那些将士和暗卫如何处置?”林康乐又问。
“暂时看押起来,回大都城之后再做处置吧!”白卿言说完又看向沈天之,“还有一事,沈大人……帮着百姓修缮好宅子之后,率兵驻扎在安西和朔方前往大都城的必经的天霞峰道上,若有人率兵前往大都,设法将人全歼于天霞峰道,放几个溃军通过就是了。”
林康乐这才明白白卿言留给沈天之六万人到底是做什么用,原来防备安西和朔方兵变。
元和初年六月初十,大周女帝亲赴鸿门宴,白锦绣、林康乐等将领一夜拿下洛鸿城,晋国废太子称降,晋朝正是宣告灭亡。
元和初年六月十六,各国前来恭贺大周女帝登基的使臣,陆续到达大都城。
各国使臣到达,最忙的就要数鸿胪寺卿董清岳了,所幸因白卿言去洛鸿城前交代过可大力提拔新人和寒庶,董清岳此次大手笔的招揽新人,为鸿胪寺注入新鲜血液。
大约是因为董清岳是女帝白卿言亲舅舅的缘故,那些亲贵倒是没有人敢说什么。
但这段日子,大都城中那些前朝皇亲国戚倒是不安分了,原本他们想着白卿言要登基为帝,他们这些前朝的皇亲国戚就算是能勉强保命,怕是也得成为庶民。
可谁知道,白卿言在大都城稳定大局之后,未曾处置他们,便奔赴洛鸿城去救大长公主了,全然没有要难为他们这些前朝皇亲的意思。
皇亲国戚里心思活泛就琢磨起来了,大周女帝白卿言的祖母是前朝大长公主,算起来……他们和女帝也是沾亲带故,还算是皇亲国戚,想来大长公主也会护着他们。
这心思一旦生出,放出风去……又不见白卿言派人训斥反驳,这些皇亲国戚胆子就大了起来,想着等大长公主回来了,不论如何要让大长公主劝说白卿言保住他们这些皇亲国戚的爵位俸禄不变。
谁知,他们还没有等到大长公主回来,就听说大长公主在洛鸿城去了,大都城内的皇亲国戚顿时惶惶不安。
甚至有人猜测,是大长公主不同意白卿言推翻晋朝登基为帝,白卿言就将大长公主给杀了。
这传言一出,了解白卿言的……自然说一声无稽之谈。
可晋朝这些皇亲国戚信以为真,全都夹着尾巴做人,生怕白卿言一个不高兴连他们一起杀了。
而那些原本就有封地晋朝老皇族老王爷,不敢同白卿言对上,生怕白卿言挥军届时损失惨重……陆陆续续来大都城,商议之后抱着一线希望准备同白卿言讨价还价,至少保住祖宗封地。
当然,这些各地有封地的老王爷也并非是孤身前来,他们早已经让自家子嗣准备妥当,若是白卿言不答应,便举兵……
他们这些有封地,有私兵的老王爷,此次能来参加这登基大典已经给了天大面子,要是白卿言真的要夺他们祖上传下来的私产,他们就算是死也不能连累的后人丢了祖宗封地。
第920章 穷兵黩武
如今新朝建立,百废待兴,尤其是之前的晋朝皇帝为了一个九重台几乎掏空了国库,国库现在哪里还有余地攻白卿言打仗吗?
即便是国库还能够支撑白卿言打仗……但五位有封地的王爷率领各地百姓誓死不降,她白卿言能将这五地的百姓全杀得干净吗?
她难道就不怕落一个穷兵黩武的名声吗?!
打定了主意,五位晋朝皇族有封地的老王爷在白卿言回来的前一天晚上,凑在一起……商议起大事来。
大都城城西隐蔽的三进宅子内,广安王、白水王、河东王、安西王、朔方王坐在一间密室内歃血为盟,达成共识。
“既然广安王、白水王和河东王早在我们到达大都城之前便已经达成了共识,且已经秘密发兵,我与朔方王自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一会儿便会派人回去传信,命自人在六月二十白卿言登基之前,率兵赶到大都城!若白卿言不应允,咱们就反了她的……”安西王道。
“可……”年仅二十七的朔方王攥着手中的扇子,听得胆战心惊,虽然他是打算以安西王马首是瞻,可还有所犹豫,“这白卿言战无不胜不说,手中握有兵权,且都是在大梁征战的精锐,我们那些私兵……怕是没有办法抵抗啊!”
“不抵抗怎么办?那梁国的三皇子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得了个王的封号……可是没有封地,不能养兵,更不能插手赋税!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得了一个虚爵,混吃等死罢了!”年过半百的安西王眸色阴沉。
“咱们这封地和王位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世袭罔替到现在……咱们祖祖辈辈都是靠着这封地过活的,现在要真给咱们收回去,子孙怎么办?”白水王看向朔方王,“朔方王刚刚承袭王位,怕是不能理解我们这些老人家的心思,等朔方王有了孙子便能明白了!”
“南疆之战也好,北疆灭梁也好,咱们虽然没有出兵,可都是出了粮草辎重的!虽说如今大长公主已经没了,可白卿言她不能不念我们的功劳!”性子沉稳的河东王垂眸凝视着手中茶杯里清亮的茶汤,慢条斯理,“我也相信,白家人……不会是不念旧情之人,我们调兵前往大都城也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不一定真的就会和白卿言对上。”
“是啊,白卿言如今连大都城内……和旧朝皇帝没有出五服的皇亲国戚都没有收拾,我们这些与皇帝同祖且远离大都的旧朝皇亲……不过求一块儿封地养活子孙罢了,想来白卿言也能明白安抚人心的重要性。”年纪最长的广安王拨动着手中佛珠,“白卿言本身就是一个女子,想成为一国之主,没有那么容易,我们肯让步,新朝初立……她也该见好就收,稳定朝局对她来说才是关键!”
河东王笑着颔首,将手中茶杯搁在手边角几上:“自从晋高祖明昭皇帝到如今,皇帝只赐了我们五家祖宗封地,且从文德皇帝开始就有意要削弱我们这些封地王的势力,武宣皇帝许刺史……掌一方兵权对抗我们这些藩王都未能成功,白卿言此时是新朝初立之时……即便她有削弱藩王之心,局势稳定四个字,就足够掣肘她了。”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了!”广安王手中拨动佛珠的动作一顿,抬手摸了摸花白的胡须,要站起身。
白水王忙起身扶着广安王,站起来,广安王接着道:“明日一早,白卿言回大都城,我等自当跟随百官出去迎一迎,见到白卿言几位一定要放下架子,要比对待晋朝皇帝更恭敬,姿态也放低一些,要到好处才是实在的。”
“最好……能够与白家联姻,那么就会更稳妥一些!”河东王也笑眯眯站起身,抖了抖直裰上并不存在的灰,眉目含笑,“这白家……除了二姑娘嫁于了忠勇侯原配生的那个秦朗之外,这三姑娘、四姑娘和五姑娘、六姑娘,也都到了年纪,七姑娘倒是可以先行定亲!”
说完,河东王又笑着同其他藩王道:“至于白卿言……若是诸位有本事,家中又有合适的子嗣,不妨一试,君王之畔……若有自己人,来日消息也能更灵通些,诸位可千万别被过去男尊女卑的看法给束缚住,如今女帝登基……改朝换代,世道……不同了!”
河东王心里清楚,不能将白卿言当做女子来看待,应当将白卿言当做帝王来看待,所以……用在历朝那些用在皇帝身上的手段,都可以用在白卿言身上。
“不同了她还想怎么着?难不成还想让女子当官吗?就算张狂如姬后……都没有敢让女子为官!那西凉也是一般的!”白水王眉头紧皱。
河东王儒雅的笑了笑道:“白水王何苦与我在这里抬扛,我不过是说说……愿意听则听,不听就当个笑话也就是了。”
事情敲定,几人分批从这三进的小院子悄然离开。
河东王最后才从小院角门走出来,仰头望着空中那一轮皎皎明月,也在心中猜测……这白卿言到底会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让女子为官。
毕竟,他深知……白威霆从不轻看女子,对孙子和孙女儿的教导如出一辙。
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这位即将要登基的女帝!
若是白卿言敢,河东王倒是觉得……可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只有让白卿言焦头烂额……她才没有余力对付他们这些藩王。
先不说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早已经深入人心,就论人性自私来说……天下学子科考晋升本就难,若是再加上女子一同参加科考入朝为官,那更多的男子便没有出头之地。
也别说什么女子不如男人,若真是如此……姬后、西凉女帝和如今的白卿言又怎么算?其实天下男人心中都清楚女子未必不如男,所以才弄出什么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尊女卑之说。
第921章 死者为大
这一点,他河东王心里明白,天下男子心中都明白,否则何以大多数男人极尽所能打压女子,却很少有如同白家这般,能给女子和男子一般的机会的人家。
天下男子谁愿意多给自己寻一些对手?
河东王倒是期盼起白卿言能够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力提高女子地位,如此一来……学子们闹起来,绝对够白卿言喝一壶的。
——
元和初年六月十七,大周女帝扶灵而归,吕相率百官出城相迎。
与大燕九王爷慕容衍一同前来大都城的富商萧容衍,亦是出现在了大都城门口。
百姓被将士们拦在了城门两侧,盛况空前。
原本立在武将堆里的杨武策随便一瞅,就瞧见萧容衍被将士们拦在了百姓之中。
许是萧容衍那通身的气魄和英俊硬朗的五官太过引人注目,不止杨武策……曾经见过萧容衍的官员都注意到了。
别人不知道,可杨武策清楚啊,这萧容衍与白卿言有婚约,除夕的时候……还偷偷潜到军营之中同白卿言私会,被他和赵胜撞见了,杨武策也是后来才想明白,他和赵胜去的不时候可能坏了白卿言和萧容衍的好事。
不论如何,杨武策都能看出来白卿言对这个萧容衍十分在意,否则又怎会亲自为萧容衍伤药。
杨武策眼睛一转,那这萧容衍搞不好日后就是白卿言的后宫中的皇夫啊!就算是商人身份低贱,可就凭他那张脸想来也能混个贵妃……呸!贵夫当一当……
贵夫?
杨武策觉得怪怪的,可又不知道找一个什么合适的称谓来称呼萧容衍。
他没管那么多,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笑着同萧容衍行礼:“萧先生!”
被月拾带人护在中间,未曾被人挤到分毫的萧容衍愣了片刻,想来这位将军是梁国降了白卿言的降将杨武策,亦是笑着还礼:“杨将军!”
杨武策拍了拍拦着百姓的将士,示意让放萧容衍过来……
“不必烦劳将军,我在这里也是一样的。”萧容衍眉目含笑,一派温文尔雅的沉稳气场。
萧容衍话音刚落,便有一护卫挤到萧容衍身边,掩着唇在萧容衍耳边低语了几句,萧容衍神容未变笑着朝杨武策拱了拱手:“杨将军,萧某还有事得先行一步,告辞……”
“萧先生不等陛下了?”杨武策意外,什么了不得的事有比他在白卿言面前露脸重要?
“改日再去向陛下请罪。”萧容衍说完,在护卫护送之下从百姓之中离开。
杨武策抬手搔了搔头,转身又回了武将堆里,随众人一同等待白卿言。
旭日东升,渐盛晨光之中隐隐可见有高举旌旗,蜿蜒如长龙的队伍从金光中缓缓而来。
听到立在高处的百姓吆喝,吕相等人匆匆往前迎了几步,老远便看到骑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走在最前,身穿孝衣头戴孝布的白卿言。
她身后便是大长公主的灵柩,金丝楠木棺材以黄铜镶边,描金雕凤,极尽庄重奢华。
同样身穿孝衣头戴孝布的蒋嬷嬷,带着一众白家忠仆朝前走来。
蒋嬷嬷身份特殊,乃是白卿言祖母大长公主的贴身嬷嬷,又是看着白卿言长大的,故而蒋嬷嬷来的时候,吕相吩咐人将蒋嬷嬷所带来的白家忠仆,领到了最前。
他们是来迎大周女帝不假,可如今大周女帝能扶灵而归,他们自当体会上意,以死者为大。
吕相望着跟在白锦瑟身后的蒋嬷嬷长长叹了一口气收回视线,他……还欠着大长公主人情呢。
当年若非托蒋嬷嬷求到大长公主处,大长公主又心善出手相助,吕相的长子吕锦贤也没有办法顺利出生,他夫人曾当着他的面将簪子给了大长公主,称大长公主将来若有需要,吕家必定报答。
后来,大长公主收了他夫人的簪子,问吕相是否愿意报答,吕相回答愿意……在往后,吕相的仕途便平步青云,吕相知道……这背后少不了大长公主帮衬缘故。
而这些年,大长公主一直都没有拿那枚簪子前来求助于他,哪怕是当初白家最为困顿的时候。
如今大长公主走了,这份人情……吕相只有藏在心里,日后还给陛下了。
白锦绣跟在白卿言身侧,听完她留在大都城的暗卫小声禀报后,提缰上前靠近白卿言:“长姐,那些宗族藩王也出来迎接长姐了,长姐不在这些日子……这些人瞧着长姐未曾收拾那些晋朝旧皇亲,想着……可以依靠祖母,隔三差五的去给蒋嬷嬷送礼套近乎,成山似的珍宝往白府送,说是给大长公主请安,谁知大长公主未曾回来,让蒋嬷嬷代为收下,礼……蒋嬷嬷都一个不差的全部命人收下放入库房。”
白卿言应了一声,眸色沉静无波澜。
白锦绣朝着远处看了眼,继续道:“谁知祖母突然去了,这五位藩王心也就慌了,得到消息的时候这五位藩王想要走,却找不到理由,昨夜他们齐聚城西一个三进的小宅子,约莫是在商议如何逼迫长姐。”
白卿言当初按住心性,没有顺势收拾了那些晋朝的皇亲国戚,并非白卿言顾念他们和祖母都姓林,顾念拿点子可怜的亲戚关系。
也并非如同吕相他们所想的那般,是为了朝局稳定。
她之所以按兵不动,全然是为了这五位藩王,她是怕冒然动手,这些藩王看到动静……缩在封地里不来。
虽说将城池打下来容易,可伤的还是百姓,她只想用最小的代价来换得大周安宁。
也正如白卿言所料那般,她未曾动那些战战兢兢……都准备用家财来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