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平擦干眼泪,随我一同,去见那些老世族!”萧容衍缓缓将怀中的慕容彧放平。
“可是九叔,你身上……”慕容平见萧容衍臂弯和胸前的衣裳上有慕容彧的血,“都是血……”
“派人去给本王取一套,一样的衣裳来。”慕容衍的声线极为冷寂苍凉,“要快!”
明明痛不欲生,却还得在哥哥刚刚离去之时,撑起精神装作无事的模样去应付那些魏国老世族。
萧容衍垂眸凝视着面色苍白,容颜安详的兄长,想起自己母亲去世时的容颜,疼得肝胆俱裂,紧紧闭上双眼。
从今日起,他再也……没有哥哥了。
——
魏国老世族立在大殿前议论纷纷,不知为何燕帝一进大殿,护卫就将殿门紧闭,也不召他们进去觐见。
不多时,大殿门再次打开,那位同燕帝慕容彧同乘一车而来的大燕九王爷慕容衍,身后跟着二皇子慕容平,从大殿之中出来。
魏国老世族伸长了脖子也没有看到大殿内燕帝的踪影。
慕容衍负手而立,面颊上的银色面具,在晨光之中熠熠生辉,他冷声道:“皇兄知道,诸位今日聚集于此,名为觐见,实则是要来谈条件,不愿接受新政!皇兄实在不想同诸位浪费时间,便让本王来转告诸位,也请诸位今日听清楚了,如今昌城已是燕国的昌城,凡我燕国国土,必遵循新政,谁若不从,燕法处置!”
慕容衍话音一落,便有老世族不服气站出来道:“我们魏国世代都是遵循旧治,曾经也是一方霸主!如今燕国刚刚打下昌城,应当安抚我等老世族,来稳定朝局才是,甚至应当在两国治理之法取长补短,以图让魏燕两国真正成为一家,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何以将燕国蛮横无理……竟将列国勋贵鄙夷的治国方略直接套用在魏国!”
“忘了同你们说,此时……燕国大将军谢荀,已经攻破卫暑城,魏国……已灭!”慕容衍醇厚的语音带着几分散漫,故意吓唬这些老世族,并不将这一群所谓魏国世族放在眼里,“魏国遵循旧治,所以才被我燕国灭了!如今你脚下所站的土地……乃是燕国国土,站在我燕国国土之上,便要遵我燕国国法!谁若不服,大可殉国,谁敢……本王必定厚葬!来人,给这位大人剑!”
燕卒听到萧容衍的吩咐,立刻抽出腰间佩剑递于那位气得脸红脖子粗的魏国世族。
“还有想死者殉国者,皆可随意……”慕容衍垂眸理了理衣袖,再抬眼眸色冷沉,道,“尔等尽是燕国降俘,竟还敢来同燕帝谈条件,未免太过高看自己。”
说完,他视线落在那位刚才振振有词的魏国世族老者身上:“这位大人……还不请便?莫不是不敢死?不敢殉国?”
世族之中识时务者领悟这燕国国君同原先的魏国国君不同,连忙上前行礼道:“九王爷恕罪!我等仰赖世族身份……才在这世间得以立足,燕国新法……于我等老世族有害无益,我等心中自然憋闷!还指望燕帝能够将这新政调整一二,好让我等子孙能够活下去才是!”
“老世族也是魏国的老世族,不是我燕国的老世族,即便是我燕国的老世族……也从不敢违抗皇命国法!”慕容衍冷笑,燕国老世族除了懂得急流勇退的,几乎没有一个能善终的,“燕国以民为本,谁都不能例外,本王还是这句话……要么你们殉魏国自行了结,要么遵循燕法,当好燕民。”
“慕容衍!我等虽然降燕!但家族底蕴深厚,我们今天要是死在这里,你以为……你们燕国能四平八稳占据魏国这些城池?”有老世族又高声道。
慕容衍点了点头,抽出慕容平腰间佩剑,朝那老世族走去。
那老世族向后退了两步,还未来得及吭声,寒光扑朔的一瞬,血雾在金色艳阳之下散开。
老世族惊呼后退,又被他们身后拔剑的燕军又逼得不得停在原地。
慕容衍随手将剑丢回去给慕容平,慕容平瞅着自己的九叔都看傻眼儿了,只见九叔从袖口掏出帕子,慢条斯理擦干净了手上的血,将帕子丢在那老世族尸体旁,道:“这里……有一个算一个,谁还想死?”
魏国老世族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喘。
“倒是提醒我了,你们各个家族底蕴深厚,即是如此……”慕容衍冷漠开口,“传令围困这些老世族府邸的将士,即刻抄家……凡豢养的死士一律格杀勿论,其家眷若敢反抗不必留着性命,昭告昌城百姓勿惧,老世族抄家之后,便会为百姓分发农具,每户按人头划分良田,使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我看还有哪个百姓会反燕。”
压制权贵,惠利百姓。
百姓数目庞大,而权贵……到底是少数。
且那些百姓难道对这些仗势欺人的权贵心里没有怨愤吗?
以雷霆手段处置权贵,才能真正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再施恩百姓,使其得利,恩威并施,方能平魏国乱世,使魏国百姓心甘情愿成为燕民,不敢反燕。
“是!”慕容平抱拳称是,脚下带风,气势十足离开。
“九王爷饶命啊!”老世族忙跪了下来求饶。
“九王爷饶命啊!”
魏国老世族哭喊之声,响彻皇宫。
慕容衍冷肃的目光扫视这些魏国勋贵,看着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熟悉面孔,声音越发冷寒:“亡国之奴,丧家之犬,不谨小慎微夹尾做人,何敢妄自尊大,谈条件?配?!”
说完,他淡漠道:“全部收监!谁若不老实,全家共赴黄泉路!”
第831章 并世争雄
“是!”燕兵高声领命。
燕国皇帝踏入昌城的同时,远在大梁的镇国公主白卿言率部杀入阳江,距梁国国都韩城仅隔月古城,梁军仓皇退守月古城。
白卿言入城之后,照例先巡营,让将士们照顾染疫的百姓和将士。
约莫是因为阳江城靠近大梁都城的缘故,这里的疫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染病的百姓与将士并不多,但也因这个缘故,阳江也比那些染疫严重的城池更难打一些。
白卿言巡视伤兵营之前接到密报,梁廷朝臣纷纷劝说梁帝迁都保国,她思索片刻……派人去唤赵胜同赵冉来大帐候着她,等她回大帐时,赵胜与赵冉已经等候多时了。
“大姑娘!”
“镇国公主!”
两人见白卿言回来,连忙起身行礼。
“让两位久等了……”她将腰间佩剑解下搁在桌几上,动作利落在桌几后跪坐下来,道,“请两人过来,是因接到消息梁廷重臣正劝说梁帝迁都,我打算派遣你二人绕过月古,直奔韩城!围困韩城东西北三门,但不要着急攻城!你们前往韩城的动作要快,必须赶在梁帝迁都之前。”
赵冉挺直脊梁:“可如今大梁陈兵月古,我同赵将军要是将重兵带走了……”
赵冉话音突然一顿,垂眸思索了片刻,又看向白卿言:“大姑娘的意思是擒贼擒王?”
虽说赵冉兵书读的少,可到底是有悟性。
他明白与其一城一城打下来,不如直接奔赴韩城将大梁皇室一锅端了,大梁皇室都没有了,梁国这些将军还抵抗个屁。
“镇国公主让我二人带兵攻打东西北三门,难不成是为了逼得韩城内得梁王……从南门出?”赵胜眉头紧皱,“如今刘宏将军已经拿下越州,等于同韩城只隔了一个中兴,梁帝不见得会从南门出,往中兴城走……”
“不跑,难不成要在城内等着被灭国?”赵冉问。
“梁国并非没有能成,很可能会选……”赵胜一怔,抬头看向白卿言顿时明白了白卿言的意思。
梁帝可能会选择走东侧,而从东路前往韩城的高义郡主一直都没有消息,镇国公主这是想要将梁帝逼向东行。
赵胜立时来了精神:“梁帝可能会觉得唯一没有被围的南门,有可能刘宏将军埋伏在此,因大梁东部和北部都没有战事,所以梁帝会从东门或者北门杀出一条血路,可是……梁国若重新选都城,应当往富庶之地去,如此梁帝就只能往大泉、襄凉方向走,也就是高义郡主走的这一条路,不知道高义郡主现在到了哪儿。”
“高义郡主的现在应当已经到了大泉的位置……”白卿言望着赵胜,“明日一早伤兵留下之后,我便率军攻打月古,将主力全部吸引过来!你二人稍作修整,晌午出发,赵冉……你一切听从赵胜将军吩咐!”
赵胜十分诧异看了眼赵冉,按照道理说……赵冉才是白卿言的心腹才是。
“是!”赵冉没有任何犹疑,抱拳称是。
目送赵胜、赵冉离开白卿言疲累揉了揉后颈,拿出书卷竹简,单手撑着额头认真翻阅。
不多时,白卿言便觉眼皮发沉,迷迷糊糊便趴在案几上睡了过去。
迷迷糊糊之中,白卿言好似又回到了瀛湖那日与慕容彧相见之日。
慕容彧手握折扇,立在柳枝随风飘拂的瀛湖湖畔,一身霜色绣祥云的直裰,腰系暖玉宽腰带……上面缀着与腰带暖玉同色的禁步,耀目的暖阳映照在他周身,仿若为他镀上了一层极为纯洁的圣光。
慕容彧还是那般的倾城倾国,风华绝代。
似是远远瞧见了她,慕容彧对着白卿言的方向长揖一礼,并未拿架子,直起身后笑道:“阿言,日后……阿衍为兄便托付于你,万望阿言匡正阿衍于阳谋正途,名留千秋,不使他遗臭万年。”
闻言,她手心一紧,心里明明已经有了预感,却还是问了一句:“你要去哪儿?”
“去见阿娘。”慕容彧笑容温润又从容。
“慕容衍……会伤心的!”她道。
“亲兄弟无法相伴一生,但夫妻却是能走一辈子的。”慕容彧就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语速不紧不慢的同她说着,“阿言,这世上一直都是有人走,有人来,我虽然走了……可阿衍身边有了你,所以我放心的很。”
“你派人送于阿衍的兵书,还有你读故圣贤之书总结新的治国理念,我都看过了!”慕容彧眼底笑意更深,“阿言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将来这天下……不论是你的,还是阿衍的,我都十分放心,你们都会是明主,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她心生酸涩之感。
亲人离去,最是让人肝肠寸断。
此时的萧容衍,不知道该是怎么样的伤心。
而慕容彧,在她看来……的确是一个好君主,好帝王,只可惜……遇到了那样的生父,只能得到这样的寿数。
“只可惜不能同阿言这样的人物,并世争雄了……”
说着慕容彧含笑朝白卿言长揖,那身影如风消散在瀛湖边。
趴在案几上的白卿言陡然睁开眼,坐起身来……
凉风从营房外灌了进来,屏风后的垂帷吹得轻晃摇曳。
她想起刚才的梦,猜测燕帝慕容彧是否已经离世了。
若是燕帝真的离世,也不知萧容衍如今如何了?
白卿言正垂眸静思,应当如何安慰萧容衍,赵冉便在外面求见。
“大姑娘,朔阳方向派人送来了兵器,还未到阳江,请示大姑娘这匹兵器如何分配?”赵冉进门后压低了声音问。
“这批兵器先紧着赵胜将军和你用,你派个人过去接收兵器,预先放在你们一会儿要走的路线上,带走便是……”白卿言道。
“是!”赵冉转身要走。
“等等……”她将人唤住。
“大姑娘还有吩咐?”赵冉问。
“你稍微等一下,我写一封信,你让来送兵器的人将信带回去交给曾善如,让曾善如转交萧先生的人。”
第832章 父辈关爱
说着,她翻找出一张羊皮,提笔蘸墨,垂眸想了想落笔给萧容衍写了一封信。
写完,白卿言将信放入信筒之中蜡封交于赵冉。
赵冉双手接过信筒,匆匆离去,生怕白卿言手中的信里有什么紧要之事被耽搁。
白卿言见赵冉离开,将毛笔挂回笔架之上,心中隐隐有不安,静坐半晌才写了此次的军情奏报,派人送往大都。
同日,白卿言上月二十拿下江都的奏报,终于送到了太子的桌案前。
得知镇国公主已夺下大同的消息,太子喜不自胜:“镇国公主正月十二拿下郢都,二月二十拿下大同,算日子……可能已经拿下江都了。”
太子所料不错,白卿言三月十九拿下江都的消息正在送往大都城的路上,而今日拿下阳江的消息刚刚从白卿言的帅帐之中送出来。
方老闻言,难免心生警惕。
“殿下,这镇国公主不是身体已经不成了吗?怎么如此凶悍……竟然以一月夺一城的速度行进,大梁派出的可都是名将啊……”方老脱口而出的话说完,见太子脸色不好看,忙违心道,“老朽只是担心镇国公主强撑。”
太子点了点头,想起张端宁回来禀报太医所言,欣喜之余又难免又些许愧疚:“孤……倒是有些后悔当初同镇国公主说,孤意在天下,若非如此,镇国公主也不必如此拼命,定然好生在朔阳养着。”
全渔斜了方老一眼,听到太子如此说,便没有吭声。
秦尚志去修渠了,如今太子幕僚便只剩下任世杰和方老,两人一同从太子书房出来,只见方老双手抄在袖中,踩着映着长廊的刺目阳光一边往前走,一边沉思,半晌之后道:“我总觉得镇国公主的身体状况,透着古怪!”
任世杰跟在一方老一侧,负手而行,附和道:“是啊,这夺城的勇猛程度可要比刘宏将军多多了!可镇国公主那个身体……太医是诊治过的,太医总不会出错吧?”
“你可不要忘了,镇国公主身边有可是有一个医术精湛超群的洪大夫,就连太医院院判黄太医也不能及!”方老眯着眼道,“若是这位洪大夫对镇国公主的脉象做了什么手脚,也犹未可知啊!”
“虽然方老怀疑有理,可……毕竟镇国公主舍命救过太子殿下!”任世杰笑着道,“也说不准是镇国公主身体真的不成了,但是因对太子殿下的一片忠心强撑也说不定啊!”
“说到镇国公主舍命救过太子殿下,我如今越发怀疑那只是一个局!且忠心也不能助镇国公主如此勇猛,以如此快的速度连夺大梁那么多城池,要知道……镇国公主带的是原先两国的降卒不说,梁国可是派了重兵对付镇国公主的!”
方老脚步缓慢,垂眸凝视着地上长廊檐影,突然脚下步子一顿:“镇国公主身边的晋卒,只有她从朔阳带去大梁的那朔阳的乌合之兵!”
“方老可是想到了什么?”任世杰瞧着方老脸色凝重的模样,从善如流问。
“镇国公主只带朔阳那群乌合之众,就敢直接用大梁的十几万降卒,想来这朔阳剿匪的兵……必有蹊跷!否则……镇国公主难道不怕被这十几万大梁降卒反噬?她又怎能带着降卒所向披靡?那必定是……这些降卒惧怕镇国公主!不……不是惧怕镇国公主,而是惧怕镇国公主身边的兵!才不敢轻易反!不然梁国降卒怎会如此听话!”
方老说到最后,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想要掉头回书房去找太子,将此事告知太子,可又怕太子以为他还是在挑拨。
“即便是如此,我们也没有实证,太子那边儿怕也不会信呐!”任世杰说。
“是啊!”方老咬紧了牙关,一个救命之恩,让太子彻底倒向白卿言,可恨啊!
半晌之后,方老下定决心,转头看向任世杰道:“我打算今日出发去一趟朔阳,来回大约需要十天的时间,这段日子辛苦你陪着太子殿下!”
“方老?!”任世杰颇为意外,“您这是要去朔阳查朔阳剿匪聚集起来的那些兵?”
方老颔首:“原本想要你走一趟,可又怕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