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

第221章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221章

小说: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说了这么多能说和不能说的,秦尚志却依旧不能为她所用,她本不应该给自己留后患,可今日之人,是秦尚志而非旁人。
  初见之时,秦尚志一席话点醒了她,在她心里对秦尚志存了半师之谊。
  且,正如秦尚志所言,若秦尚志在……好歹能规劝规劝太子,不要行龌龊伎俩,若是秦尚志不在了,太子只听方老一家之言,怕是会让这个朝廷崩坏的更加迅速,这于白家目前来说……不利。
  再者,白卿言对秦尚志的风骨和傲气有几分了解,只要不到民不聊生他窥见白家有意谋反护民之前,他定会竭力调和平衡,不让事情坏到这一步。
  退一万步说,秦尚志即便是将这些话都告知太子,与太子说她有反心,太子会信吗?方老会让太子信吗?
  更别说,而今的白卿言已经不是当初在大都城,赤身赤脚同皇室抖的白家嫡长女了,她殚精竭虑走到今天这一步,手中已有依仗。
  “秦尚志这是明知不可为而为,能坚守心中认定的正道,即便看到皇室的腐烂,还想要以一己之身力挽狂澜,这一点我敬他!”白卿言看向眉头紧皱的卢平,“平叔,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可勉强。”
  卢平想到刚才秦尚志道不同之语,点头应声:“属下记住了!”
  ·
  第二日一早,太子带着粮草辎重,还有皇帝的赏赐,出发前往登州。
  方老昨夜一夜未曾睡好,气色并不是很好,直接上了马车,倒是任世杰见到白卿言,长揖到地同白卿言行礼。
  任世杰行礼后本欲随方老上马车,却见白卿言似笑非笑望着他,只能硬着头皮上前,又是朝白卿言一拜:“镇国公主可是有吩咐?”
  “昨日听说任先生回家了?任先生是汾平人氏?”白卿言手中握着乌金马鞭负手而立,身姿飒爽。
  “正是!”任世杰垂眸应声,半晌不见白卿言言语,他抬眸看了眼,见白卿言还盯着他,复又声线徐徐道,“昨日任某虽不在,但见殿下见过镇国公主之后,今日气色大好,想来昨日定然是镇国公主好好劝过太子殿下,为殿下献上好计策了。”
  “不过是替殿下将大都城的事情理了理罢了,并未献计,我非谋士,若说献计……还是要仰仗方老、任先生和秦先生!”白卿言深深看了任世杰一眼,一跃上马。
  任世杰后退两步,看着白卿言带着白家护卫骑马先行,这才上了马车。
  任世杰同方老坐了一辆马车,看着方老阴沉沉的脸,垂眸细思,在任世杰看来镇国公主未必忠于太子,可白卿言一到,便先劝服太子沉住气,显然这位镇国公主要的是维持大晋朝堂的稳定局面。
  如今,因为皇后突然怀了嫡子,且还是天师指名的神鹿转世,朝中人心浮动,太子坐立不安,任世杰是指望着搅混这一池子水,晋国朝廷越乱越好,自然不能让太子的日子太过安稳。
  任世杰抬眼看向眼底乌青的方老,摇头道:“殿下急招镇国公主前来,出的主意还是要按照方老所言平心静气,何必累得镇国公主这么跑一趟!”
  方老听到这话,心里全都是气,朝任世杰看去:“老朽老了,怎敌镇国公主那般花容月貌,语音动人。”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方老对殿下的良苦用心,世杰明白!”任世杰郑重朝方老一拜。
  方老见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任世杰都向着他,心情稍微好了一些,摆了摆手:“罢了!只要结果是太子殿下能沉住气,也就是了。”
  汾平离登州不远,这一路顾念着太子的身子,走得并不着急,大队人马押着粮草辎慢慢悠悠在太阳落山之前进了登州城。
  因着太子派人来传令,说要入住董家,董家不得不在太子入城之前便草草将董长澜下葬,将董府洒扫一新,除了正门口那两盏白色的灯笼之外,府内挂在长廊红柱上素绢已除,看不出正在办丧事的模样。
  太子见状,心知肚明是何因由,还是同董清岳客气了几句,称大可不必如此。
  “长澜一去,微臣母亲和内人相继病倒,儿媳也卧床不能起身,未曾来相迎殿下,还请太子殿下恕罪。”董清岳说着又要跪。
  “董大人……”太子忙扶住董长澜,“董老太君痛失长孙,董夫人失子,董少夫人丧夫,此乃人生痛事,孤理解,何须请罪!”
  “对了……”董清岳侧身看了眼身后的董长茂,对太子道,“这是微臣的次子董长茂,殿下若有事,吩咐长茂便好!”
  董长茂忙向太子行礼:“董长茂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点了点头,上下打量了董长茂一番:“来的路上听说,长茂公子也身负重伤,辛苦了!”


第574章 铺路
  太子以为,董老太君和董夫人崔氏,董少夫人小崔氏全都病倒了,定然无力布置他的住处,可他被董清岳带入环境雅致清幽的院子,倒是十分满意,这布置细微处可见用了心的。
  董清岳一行人离开之后,太子端着个鱼食盒子,立在院子的飘着莲花灯的大水瓮前喂鱼,笑着道:“水瓮锦鲤莲花灯,董大人可不像是这么有雅情雅趣的人啊……”
  水瓮晃动的水面上,映着太子含笑的模样,风过古树枝叶沙沙作响,带来的还有一阵阵极为哀怨飘渺的琴声。
  太子抬头,侧耳细听。
  立在一旁的全渔忙道:“回殿下,奴才遣人去打听过了,说是因为董老太君和董夫人、董少夫人都卧榻不能起,所以殿下的住处是董大人府上的两位庶女费心布……”
  “嘘!”太子对话还未说完的全渔做了一个悄声的手势,顺手将手中鱼食递给全渔,循着琴音跨出院门。
  全渔抱着鱼食,回头对守在廊下的护卫招手,一行人不远不近跟在太子身后,追随太子的脚步而行。
  琴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太子在湖边停下脚步。
  湖中八角亭内,白色纱幔飘摇,烛火摇曳,那黄澄澄的灯光之下,一身量纤细的素衣女子,正含泪弹琴,琴声之中是数不清道不尽的哀伤之意,闻者落泪伤怀。
  有婢女捧着黑漆托盘,正要往湖心亭送热茶,看到太子一行人立在湖边,吓得险些摔了手中的茶壶,哆哆嗦嗦跪下行礼:“奴婢该死!奴婢不知道太子殿下在此,还请殿下恕罪!”
  太子凝视亭中弹琴的女子,问:“亭中弹琴的是何人?”
  “回……回太子殿下,是我们家姑娘!我们家姑娘思念长兄,所以找了这个僻静无人处弹琴。”那婢女道。
  “你们家姑娘叫什么?”太子又问。
  “回太子殿下,我们家姑娘……叫董葶枝。”
  太子点了点头,又朝着厅内的女子深深看了眼,这才转身离开。
  那婢女越发惶恐,低头跪着不敢吭声,直到太子一行人走远,那婢女才敢抬头,腿软的几乎站不起来,她也不知道自家姑娘的算计能不能成,若是不能成……怕是老太君知道今日之事,便容不下她们家姑娘了!
  太子眉目间尽是笑意,他未转头,脚下步子一顿,略想了想,抬手对小心翼翼跟在身后的全渔勾了勾手指。
  全渔忙迈着小碎步上前:“殿下您吩咐!”
  “你刚才说什么?孤那院子……是董府的两位庶女布置的?董大人……有庶女?”太子问。
  “回殿下正是,听说是和董家祖上庶女用龌龊手段害过董老太君,所以董老大人在世时立下规矩……董家庶女地位极为低下,庶子庶女降生,不报喜!这庶子还好说……庶女嘛,常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面也就没有人知晓董家还有庶女!”全渔道。
  这么一说,太子倒是想起大理寺卿董清平,若非是在大都,怕是旁人也不知道董清平有庶女。
  太子之前还在愁董清岳无女,只能靠白卿言,没想到一到董府便有送上门的。
  庶女布置了他的住处,自然清楚那八角湖心亭弹琴,他是能听到的……
  太子勾唇一笑,即便是庶女在董家不受重视,可到底也是董清岳的女儿,多少还是有些用处的,他摘下腰间的玉佩递给全渔:“去……给那董家庶女。”
  全渔一怔,接过玉佩颔首称是。
  ·
  白卿言刚沐浴完,春桃正小心翼翼给白卿言耳朵换药,就听到王嬷嬷带着一群孔武有力的婆子,押着什么人直接进了董老太君的上房。
  春桃也听到了动静,她专心给白卿言换了药后,端起水盆要往外走,问:“大姑娘,要不要我去问问王嬷嬷有什么需要帮把手的?”
  白卿言用手指对着黄花木妆奁梳理长发,慢条斯理道:“若是外祖母需要,定会让王嬷嬷来唤,外祖母没有告知我们,便不要随意打探,这不是在白家,且外祖母行事心里有数。”
  “是!”春桃倒不是想要打探董家私隐,只是好心想帮忙,毕竟董老太君因为嫡长孙董长澜过世之事已经伤心病倒。
  董老太君上房内。
  董老太君坐在火光摇曳的琉璃灯之下,冷眼看着满目惊恐被堵了嘴的董葶枝,拨动挂在腕上的沉香木佛珠,容色冷清:“记得那年,祖母要在你和葶芸之间选一人放在身边养着,你设计激怒葶芸,让她将你推下湖之时,祖母是怎么告诉你的?”
  董葶枝被嘟着嘴,只能一个劲儿的呜咽,想要膝行上前求饶,却被身强力壮的嬷嬷死死按在原地动弹不得。
  “祖母曾告诉过你,虽然你祖父定下规矩对庶女严苛,可你们到底是自家的血脉,所以这些年祖母也从未刻意将你们丢在后院,不许出门!”董老太君拨动着手中佛珠,“祖母也同你们姨娘和你们都明说过,不论如何……将来都会为你们定一门好亲事,不求大富大贵,定要人品端方,家风清正,让你们去正头夫人!绝不会拿庶女终身,为我董家前途铺路,作贱你们一生。”
  董葶枝哭着点头。
  “你聪慧,可这份儿聪明,应当用在正道之上。”董老太君神容肃穆,“你今日八角亭中弹琴,引太子前去,并非觉得你容色动人,能令太子一见倾心,而是想让太子知道……董清岳的女儿对太子存了念想,若太子想要收揽你父,可收你在身边伺候,是也不是?”
  董葶枝低着头直哭,她嘴被堵着也无发辩解。
  她承认,董老太君说的半分不差,她不愿意屈就当个普通人家的正头夫人,她若是能得太子青眼,只要得宠,太子继位……她便是一步登天。
  她如今依靠董家,攀上太子,来日得宠难道不报答董家吗?难道不能成为董家的依靠吗?
  她思来想去,觉得这是能一博的机会。


第575章 赢了
  若是未曾被太子看重,大不了挨训受罚,可若是被太子看重,董家人谁又敢顶了太子的面子罚她?所以董葶枝这才敢如此胆大妄为。
  正如董老太君所言,她不是自信到容色倾城,若说容色……那位白家的表姐镇国公主白卿言,才称得上是容色惊艳,她也不是以为太子蠢到连她蓄意卖弄也看不出,她想要的无非是给太子一个信号,董家有女……愿在太子跟前侍奉。
  可她人刚从八角亭出来,就被王嬷嬷带人捆了直径来到董老太君这里,想来……董老太君是不会给她侍奉太子这个机会。
  她挣扎嘶吼,想要争辩,想要告诉董老太君送她去太子身边是有利董家的好事。
  可董老太君压根就没有让人拿下她嘴里抹布的意思,锐利的目光凝视跪在地上的董葶枝:“曾经,你祖父说……大都白家对庶女庶子法子就很好,出生起不许见生母,养在嫡母身边!是我妇人之仁,不忍心,不成想让你的姨娘将你养成这么一副性子。”
  董葶枝一听要牵扯到自己的姨娘,立时睁大了眼,朝着董老太君磕头求饶。
  董葶枝知道,她的姨娘是使了手腕儿进的董府,是借了董家三伯爷的路数,被三伯爷强行送给父亲的,所以她们母女在董府并不得宠,姨娘过得很是艰难,她几次三番绞尽脑汁……为的也是让她的姨娘过好一点。
  “你从小到大,做过许多错事,祖母念你年幼教导处罚便宽纵了你,如今……我也不想同你再费唇舌教导,即日起……你同你姨娘,一个去家庙清修,一个去清庵了此残生。”董老太君不想再看董葶枝,闭着眼,缠着佛珠的手摆了摆,“王嬷嬷带下去吧!让人备车……即刻送往家庙,不得有误。”
  董葶枝摇头,哭喊着祖母饶命,可抹布结结实实堵着嘴,董葶枝只能发出呜咽声,泪流满面,惶恐不已。
  王嬷嬷应声称是,正要吩咐身旁的婢女去让人套车,便见一婢女匆匆打帘进来,搁着屏风慌张行礼后道:“老太君,太子殿下身边的那个公公,说是太子有一物要赏给咱们府上的葶枝姑娘,请姑娘出去接赏。”
  董老太君握着佛珠的手骤然一紧,凌厉的视线朝屏风外看去。
  太子殿下开口,难不成董老太君还敢硬顶了太子的面子,将她送入家庙?!
  被押着跪在地上的董葶枝,心中狂喜,成了!这事成了!
  她还含泪的眸子,转而看向坐在软榻上,高高在上的董老太君,小人得志的意气风发取代了刚才的惊恐。
  董葶枝用力挣扎一下甩开按着她的粗使婆子,挺直脊梁望着董老太君,若非被抹布堵着嘴,她定要大笑三声。
  这一局,她赢了!只要她能成为太子的宠妃,就连这个老不死的董老太君都得在她面前俯首!
  更别说若将来太子继承大统,那她和她这位高高在上的祖母就是高低异位,这位祖母见了她也得规规矩矩弯下脊梁,低下她高贵的头颅,听她的教训。
  董葶枝扭过头瞪着王嬷嬷,呜哩哇啦的嚷着,示意王嬷嬷赶紧将她松开。
  “老太君?”王嬷嬷亦是有些慌张,抬眸朝着面色铁青的董老太君望去。
  “见过镇国公主!”
  还不待董老太君发话,外面就听到全渔同白卿言行礼的声音。
  董老太君容色一动,转头冲着窗棂外看去。
  白卿言对全渔颔首,视线落在全渔手中捧着的玉佩上,笑道:“这是太子殿下赏给我表妹的?”
  “正是!”全渔满脸堆着笑。
  “太子赏赐,祖母和表妹定当是要重新更衣前来领受,可太子在董府,旁人难免伺候不周到,也不好让全渔公公在此候着耽误伺候太子,若全渔公公信得过我,不如由我转交表妹可好?”白卿言笑着道。
  全渔想了想忙双手将玉佩递给白卿言:“那就有劳镇国公主了。”
  反正太子也并未说非要那位董葶枝姑娘亲自领受,镇国公主这是好意怕旁人伺候太子不周,且都开口了……全渔哪里还能拒绝。
  白卿言接过玉佩,垂眸摩挲着,抬脚送全渔出院子,似无意问了句:“太子殿下这是因居处布置妥当,所以赏表妹的吗?”
  全渔余光看了眼跟的并不紧的婢女,这才压低了声音同白卿言说:“董葶枝姑娘今日在离殿下居所较近的地方弹琴纪念兄长,太子殿下怜惜董葶枝姑娘手足情深,这才赏的。”
  白卿言颔首,送全渔跨出院门之后道:“公公慢走……”
  全渔珍重朝白卿言一礼,带着人离开。
  白卿言手里攥着玉佩,凝视那条两侧立着仙鹤铜灯的青石路,清风明月,树影婆娑。
  她侧头吩咐道:“去请舅舅来一趟祖母这里!”
  白卿言跨入董老太君上房,看了眼被结结实实困住,嘴里塞了抹布,又被粗使婆子按住的董葶枝,便穿过珠帘,绕过屏风朝内室走去。
  董葶枝喉头翻滚,不知为何竟被白卿言那毫无波澜的一眼,看得心底生寒。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