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 >

第47章

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第47章

小说: 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丽安中学的校长没想到看起来老实朴素的赵报国要么不吭声,要么直接就动手。生怕自己被殃及池鱼的他再不敢提什么让叶棠去丽安中学读书的事情,当场戴上帽子就告辞了。
  这么个野蛮家庭养出来的女儿,成绩再好只怕也会是个惹祸精。他这边没有收获,县领导不会拿他如何。可丽安中学要是闹出问题,他的乌纱可就要不保了。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挖人的事儿,就作罢吧!
  在外边儿招猫逗狗的赵嘉宝听说县里来了位校长在他家,丢下手里正在玩的虫子,心跳如擂鼓地奔回了家。
  要说赵嘉宝和赵春燕这对双胞胎有什么相同之处,那便是两人都对城市有着强烈的憧憬。
  在赵嘉宝眼里,山外面的世界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觉得自己只要去了城里,必然能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赵嘉宝已经听说丽安中学的校长是来挖他妹妹的。不过他心里仍是抱着满满的期待。
  他知道他家里人原本就有送他去县里上学的想法。只是县里学费太贵,学费更便宜的独龙小学又正好被建立了起来,他家里的人才给他报了独龙小学。
  不过,但凡有一丝机会,他家里的人都会为他争取。县中学的校长想要赵春燕去他们那里读书,他家的人肯定会提出作为交换,让他也入学!
  县城、县城……!如果能去县城——
  赵嘉宝推开自家大门,他没见着什么校长,只看到院内一片狼藉。
  再往前几步,他听见有人躲在屋子里偷偷的哭。
  赵嘉宝进了屋,瞧见鼻青脸肿的奶奶,开口的第一句话却是:“县里来的校长呢?”


第72章 慧女移山22
  赵嘉宝不说话还好; 他一提起丽安中学的校长,抱着水烟筒疯狂抽烟的赵报国就是一砸烟筒,骂道:“关你屁事!就你那成绩; 还想上县里的学校!?”
  赵嘉宝喉头一哽。
  家里可从来没拿他成绩说过什么事。现在这是怎样?
  “就是因为我成绩不好; 才更该给我换学校!谁知道我成绩不好是不是因为学校不好!老师教得不好!”
  赵报国本就心情不好,听了赵嘉宝这强词夺理更是一声冷笑。
  见爷爷冷笑过了就不理会自己了,感到被狠狠羞辱了的赵嘉宝脸上又烧又烫,整个人气得筛糠般抖。
  “你笑喃样笑!!”
  赵报国生得矮小; 又是驼背; 一米六多一点的他在身强体壮的赵嘉宝眼里不过是个干瘪老头。
  也不知道赵嘉宝是被气得没理智了,还是他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凭体格优势打倒赵报国; 赵嘉宝居然就这么和赵报国动上了手。
  儿子打老子尚不算常见,这孙子打爷爷更是堪称稀罕。只是赵报国家的鸡飞狗跳、乌烟瘴气也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村里人早就对此麻木了。听见打斗声,竟也没有人跑过来看热闹。
  “……”
  把浑身是伤的婆婆给扶上床,等着赵虎买药膏回来的陈菊垂下了眼帘。
  她能做的事; 她已经全部都试着做过了。赵嘉宝也渐渐大了,再不能还用“他只是个孩子; 他还不懂事”来为其开脱。
  她是时候作出最终的判断了。
  ……
  “秋老师开始教我高中的课程了; 今后我的学习任务只会越来越重。我实在没空继续给秋老师做饭了。可我不做饭,秋老师肯定会觉得我白吃白喝她的东西,还白白让她养; 让她教。”
  “我想着让妈过来和我一起住。这样妈又能给秋老师做饭吃,又能帮秋老师打扫洗衣服。而且啊,秋老师肯定不好意思让妈饿着替她做事; 这不家里又能省一笔口粮钱?”
  叶棠难得去了一趟赵报国家。
  赵报国、赵虎他娘不用说,赵虎一开始也非常反对叶棠要陈菊去和她一起住的事情——陈菊可是他的婆娘!他婆娘不在; 他要找谁去泻火!?
  “赵嘉宝不是闹着要去县城里上学吗?家里要不满足他,只怕他能把家都给拆了。”
  赵虎本想让叶棠不要直呼赵嘉宝的大名,而是要按照尊卑尊称赵嘉宝一声哥哥。可看到他爸铁青的脸,他又闭上了嘴。
  谁都没想到爷孙两个能打成世纪大战。赵嘉宝打不过身手敏捷的赵报国,整个人被揍成猪头。然而他却是凭着体重优势压断了赵报国的骨头。赤脚大夫说赵报国右腿骨骨裂,半年一载的好不了。
  这一番闹下来,赵嘉宝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他坚称自己想去县城里是想学好,家里不支持他就是不愿意看他变得比赔钱货好。
  赵报国倒是想骂赵嘉宝:就你那性子,放你出去不是让野马回到大草原上?可他又不乐意自己去否定宝贝大孙子的人格与前途。毕竟过去他一直坚信大孙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他要是真把否定赵嘉宝的难听话给说出来,那就是自打嘴巴子了。
  一老一小谁都不肯低头,谁都不肯服软。于是乎赵报国家陷入了一种僵局。
  “我是想说把这个祸害送到没人纵容他的地方去也好,指不定他就学乖了……但我知道这话爷爷你不会想听。”
  叹息一声,叶棠乖乖巧巧地蹲在了赵报国的脚边。她自下往上地望着赵报国,诚恳道:“反正家里的钱都是攒给赵嘉宝的,不如现在就用在赵嘉宝的身上吧。”
  说罢叶棠又看向不敢插嘴,省得吃自己老子瞪眼的赵虎:“爸,你也帮我劝劝爷爷。”
  “就算我再怎么不喜欢赵嘉宝,赵嘉宝以后也是咱们家的顶梁柱。要他好,这个家才会好起来……”
  “……幺妹儿,你是真呢懂事啦。”
  赵报国难得夸了叶棠一句,随后感慨:“跟的读过书呢人,就是不一样。……行,赵嘉宝既然这么坚定呢要克县城读书,就给他克。”
  叶棠睫毛一掀,温柔地微笑起来。
  有一说一,叶棠根本不在乎赵嘉宝去县城之后能不能好好做人。
  只是说服赵报国、赵虎让这父子俩愿意出钱给赵嘉宝去县城上学能够让赵报国家很是出一笔钱。
  以这一家子的抠门劲儿,就算赵嘉宝没有狗改不了吃屎、去了县城照样好的不学只学坏的,赵报国为了大孙子也会愿意让儿媳妇儿到别人家去,吃别人家的饭。
  果不其然,赵报国的下一句话就是:“你也喊的你妈跟你克。”
  “爹!”
  赵虎急眼了,却被他娘拉到一边。
  赵虎他娘对着儿子耳朵嘀咕道:“女人到处都是!你要实在憋不住,找隔壁村寡妇!”
  赵虎这下不纠结了。
  想到犀儿村的小寡妇,赵虎顿时觉得生了五个孩子的陈菊是个年老色衰的黄脸婆。
  陈菊没听到婆婆与丈夫说什么,可她光是看婆婆和丈夫的肢体动作就明白这对母子都在想些什么。
  换作过去,想到丈夫这么轻易地就对自己放手,陈菊定然会大失所望,继而面上难堪心中难过。
  可现在,陈菊心里唯感松快。
  “妈,要我帮你拿东西么?”
  叶棠站在屋门前等着陈菊。
  屋里的陈菊摇摇头,收拾了一个小包袱、包袱里只有点旧衣的她面上带着一抹浅浅的笑意。
  “某得喃要拿呢。”
  (没什么要拿的。)
  一手拿着小包袱,一手牵着叶棠的手。
  陈菊慢慢悠悠地跨过门坎儿,迎着太阳走了出去。
  她没有回头。
  这赵家的大门,她踏出去,就没想过要回来。
  ……
  带着陈菊离开了赵家,叶棠也不知道赵家又生了什么波折,总之差不多一个月后、也就是开学两个月后,赵嘉宝才去了县城的学校。
  赵嘉宝天资有限,加上他又是逃课健将。他去县城上学,当然不可能去什么中学。
  可就是进了小学,赵嘉宝也只能从二年级念起。
  县城小学的学费一学期是六块,书本费、宿舍住宿费、餐费又都是另算,赵报国家这会儿距离揭不开锅还远,就是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离了夫家的陈菊并不关心这些。对于做惯了家务的她来说,要照顾三个人的一日三餐太过简单,就算让她天天打扫一遍三人各居的屋子,她也照样有很多空闲的时间。
  陈菊想来想去,干脆捡起了自己的老手艺。
  ——犀儿村也好,独龙村也罢,这片地区的妇女都会做拼布布艺。这种布艺最初不是什么“艺”,只是村里的妇女舍不得看着做衣服裁下来的布头被丢弃,就用利用这些小碎布拼出各式各样的形状,将碎布缝成好看的坐垫、包包,甚至是拼成瑰丽的彩色图案,缝在衣服、帽子或是鞋子上。
  秋秀玲经常去县城,有时候是为了办事,有时候是为了补充粉笔、铅笔、墨水这样的物资。她多走两步路去裁缝铺绕一圈,就能给陈菊带回来老大一兜碎步片打发时间。
  陈菊虽然好些年没再做过布艺了,但家里缝缝补补的事情向来都是她在做,她针线没离过手。
  不过做了半个坐垫,陈菊已经完全找回了手感,裁起布片来跟摘花瓣般轻巧,把布片一片片缝合成向日葵的时更是飞针走线都不需要用眼睛看的。
  山里闭塞,布料来之不易,山里的东西也很少外流。姑娘们做出来的拼布布艺大多都是送给家人,或是缝在自个儿的嫁衣婚鞋上。布艺做得好的姑娘会被认为心灵手巧,适合娶回家当媳妇儿,布艺本身却是换不了钱的。
  瞧了一眼独龙村下头日渐平坦的公路,叶棠转头就在薄薄的半透明信签纸上给陈菊画了些花样。
  叶棠画的花样有些难,秋秀玲看的那叫一个一头雾水。可陈菊一看就明白叶棠脑海中的布艺构造,竟是笑着做起了叶棠画的花样。
  而谁都没想到,日后陈菊竟凭着这一手拼布的技术,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并成了国家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第73章 慧女移山23
  叶棠说自己开始学习高中课程的内容了; 这是实话。只是她自学的时间远比秋秀玲教她的时间要多得多,毕竟秋秀玲还有一整个独龙小学要管、要教。哪怕这三年里独龙小学又来了另外两位支教的女老师,秋秀玲要做的事也没少上多少——四年前第一批入学的孩子们渐渐展露出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偏向与学习能力上的高低; 随着更小的孩子们逐年入学; 独龙小学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不分班了。
  班级一分,老师要做的事情也直接翻倍。身为学校创立者的秋秀玲不能再以单纯的教师身份站在讲台上,她还必须承担起作为学校校长的义务。
  校长的义务是多方面的。对内,秋秀玲得去说服那些不愿让儿女上学、或是让儿女上了一段时间的学后就断定上学没用的山民们。对外; 秋秀玲得想办法保证课本、教辅、粉笔、教具等等物资能够到位。为了让物资能够到位; 秋秀玲又不得不去筹集资金。为了筹集资金,秋秀玲又得去和县领导、市领导、省领导; 乃至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阐述独龙小学的来之不易,以及独龙小学存续下去能够带来的积极意义。
  独龙村的人都很羡慕秋秀玲能够三天两头地往城里跑,却不知秋秀玲身上的担子与压力有多重。
  叶棠是看着秋秀玲如何努力到现在的,她哪里会给秋秀玲多找麻烦?倒是秋秀玲每每看见叶棠一个人在啃高中的教科书,心里总是很过意不去; 觉得自己把出教学成绩的重担都压在了叶棠的肩头,还没能给叶棠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每当秋秀玲在外面拉赞助碰壁; 被人骂骗钱骗子、大话精; 她的情绪都难免低落。可是想到叶棠学习的背影,想到独龙小学里那些开始学习后一点点爱上了学习的女孩子们……秋秀玲又能打起精神。
  她不是为了自己在做这件事。她也不是为了感动谁而去做这件事。
  她只是想给那些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的女孩儿们提供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这天秋秀玲难得有时间休息; 便抱着木盆与陈菊一道去了山脚的洗衣潭。谁想就在秋秀玲与陈菊洗好衣服抱着盆回来的路上,涂红艳告诉了秋秀玲一个噩耗。
  哐当!
  秋秀玲手上的搪瓷盆应声落地,秋秀玲却是顾不得自己刚洗好的衣服尽数散落在地; 沾了泥灰。
  “涂老师、你说的是真的?”
  刚来独龙小学半年的涂红艳无疑是独龙小学里资历最浅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此时皱着眉头,急得是满头大汗。
  “是真的!您看这个!”
  涂红艳说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封退学申请书:“魏老师现在正拖着赵同学!秋老师您赶紧回学校里问一问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背上发凉、身上发虚; 秋秀玲气都喘不匀了。她想用最快地速度跑回独龙小学,一迈腿却发现自己脚软得像煮熟的面条,别说是跑了,就是走路都困难。
  告诉自己“你要镇定”,抖着手接过那封退学申请书。打开看到信纸最下方“赵红花”三个字时,秋秀玲还是有种天崩地裂的感觉。
  赵红花是除了叶棠以外成绩最好的学生。她既是村支书的侄女,也是独龙小学大班的班长。
  学校里的男生皮起来老师都管不住,但赵红花这村支书的侄女开了口,学生们大多都会卖她这个面子。
  四年的时间里,赵红花在成绩上一次也没赢过叶棠。可她不是个容易服输的性子,便是每回期中期末的成绩都被压在叶棠下头,她也没放弃过追赶叶棠、超越叶棠的想法。
  再说赵红花与叶棠的成绩往往也就是两、三分的差距。她俩后头的第三、第四名的成绩可就差她们不止五分了。
  私底下,赵红花和叶棠不说是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但两人出人意表地亲近,没事儿总凑一起复习刷题,时不时还相互考核对方基础。
  可以说就是因为叶棠与赵红花如此坚定不移地学习者、较劲儿着,并且相信着学习能给她们带来更好的未来,独龙小学的大部分女生们才能以她们为榜样,坚持学习到现在。
  然而,就是这样的赵红花,今天竟自己交上了一份退学申请书。
  而她退学的理由不是别的,居然是要说她觉得读书没用,她要去嫁人生子了。
  眼前一黑、膝盖一软,秋秀玲的身形不受控制地萎顿在地。她竟是当场晕厥过去。
  就在秋秀玲的意识即将离她远去的那一刻,她仿佛看见赵红花离开学校后,独龙村的村民们也一个个地从独龙小学里带走了自家的闺女。
  她看到自己熟悉的那一个个女孩走入黑暗之中,被黑暗模糊了面庞。那些女孩似乎失去了她们身为人的五官与身为人的名字,一个个变成了“谁家谁家的媳妇儿”、“哪个哪个孩子的母亲”……
  “秋老师晕倒了?”
  原本在做题的叶棠闻言连忙从屋中走了出来。
  来敲叶棠门的涂红艳身后,妇人们正七手八脚地把秋秀玲搬回她的屋子,让她躺回了自己的床上。
  叶棠三步并作两步,进了门先去妇女们寒暄一声,跟着便大致为秋秀玲检查了一番。
  “……看来秋老师是操劳过度,又受了精神上的打击,这才一下子撑不住了。”
  此时已经接近十一月了。纵使西南地区气候不算严苛,山区里也还是挺冷的。别看秋秀玲平时花起钱来好像大手大脚的,她的钱大多是为独龙小学的学生们而花。在穿衣打扮、铺笼帐盖方面,秋秀玲极为节省。
  秋秀玲从城里带来的被子褥子、冬装用了差不多四年,都不如原来保暖了。秋秀玲平时睡觉也是穿着衣服睡的。这会儿就算秋秀玲的外套与长裤在她摔地上时沾了泥灰,叶棠也不敢给她脱了脏衣服,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