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妇:富贵临门-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食坊今日开张大吉,菜谱上的所有饭菜一律半价。”
“本食坊共有十二种菜饭,鸡鸭鱼肉蛋青菜饭都有,平日买一只鸡要花一百多个铜钱,在本食坊只需花二十六个铜钱就能吃到有鸡肉的红烧鸡饭!”
“请各位主顾品尝天下第一鲜—湘城米粉!”
“我们家的湘城米粉,有六个口味,每个口味的米粉都十分美味,今天又是半价,各位主顾一定要尝一尝。”
那菜谱上面共有十二种菜饭、六种米粉,总计十八种。
哪怕食客每天吃一种,也能十八天每天不一样。
从食坊的大门位置、建造到菜谱,马清完全按照李青青说的做。
买卖如何,就看开张头几天的销售量。
湘城是鱼米之乡,普通老百姓大部分是一日三餐,只有特别贫穷的才是一日两餐。
现在正值饭点,马家食坊开张闹出不小的动静,一下子吸引了近千人进去吃饭。
最先进来的都是附近的街坊邻居,大家彼此认识,一边点饭菜,一边谈论纷纷。
一个胖老头笑眯眯的跟坐在对面的中年黑脸男子道:“我是被半价吸引进来。我要的是红烧鸡块饭,只花了十三个铜钱。哈哈,真便宜。就是不知给的鸡块多不多?”
中年黑脸男子有些惊喜道:“是吗,我也点的是红烧鸡块饭。鸡肉太贵,我媳妇不舍得买,我都好久没吃过鸡肉。”
在他们身后的一桌,坐了一对十一、二岁的兄弟,他们家的大人去外面办事要下午才能回来,早上出门时留给他们四十个铜钱,让他们去小饭馆点个菜、几碗米饭吃。
这对兄弟体型瘦高,正是能吃的年龄,老是馋肉,老是觉得缺油水。
以前,四十个铜钱去街尾的小酒馆能点一道鸡蛋炒辣椒、六碗米饭。
今天他们听邻居说马家食坊开张,里面的饭菜半价特别便宜,他们刚开始觉得,马家酒楼的菜那么贵,同样是马家开的食坊饭菜能便宜吗?
抱着试试的心态来了后,发现半价真的是很便宜。
弟弟的耳朵有点招风,环视食坊的桌椅已经坐了好多人,刚才他哥哥怕没有位置,特意让他占了一张桌子,他哥哥去跟小二点的饭菜。
弟弟见哥哥从人群里出来,有些激动的大声问道:“哥,你都要了什么吃?”
第241章 人流如潮
哥哥笑容灿烂,坐下后道:“我要的是辣椒炒肉饭,给你要的是红烧鸡肉饭,我看钱还有富余,正好今天又是半价,我就多点了一份湘城剁椒肉丝米粉。”
“你还点米粉了?啊,剁椒,就是那个卖的特别贵的剁椒吗?”
“是。我看好多人都点湘城米粉,我也点一份,到时咱们俩一人半份。”
“哈哈。好。”弟弟伸长脖子看邻桌都点了什么吃食。
很快,就有小二端着饭菜过来,从哥哥手里收回两根签子,把红烧鸡肉饭、辣椒炒肉饭放下,笑道:“请慢用。”
弟弟鼻子里全是鸡肉的香味,盯着眼前的直径尺长的大盘子,上面是红烧鸡块,目测鸡块有七块,有一块鸡脖子、一块鸡翅、还有五块鸡胸、鸡腿肉,再看除去鸡块有十几块豆腐及一些红辣椒段,在鸡块豆腐的下面是好多的米饭!
满满一盘的饭菜,色香味俱全。
要知道这可是直径尺长的大盘子!
弟弟高兴的都没顾上看哥哥的菜饭。
哥哥心细,瞟了几眼桌上份量大到出奇的辣椒炒肉饭后,心道:真是没少放肉!抬头问道:“我的米粉呢?”
“稍后就上。”小二着急去端饭菜,快步离开。
弟弟大口吃饭菜,把鸡骨头吐出来,吃了三分之一,才抬头道:“哥,真好吃。马家食坊比小酒馆做的好吃多了。鸡块可香了,里面的豆腐很入味,也可好吃了。”
哥哥已经顾不上说话,埋头苦吃。
这时,另一个小二来了,端上一碗香喷喷色泽鲜亮的剁椒肉丝米粉。
我天,竟然是直径一尺、高四寸的汤盆!
弟弟环视四周,果然别的桌上米粉也是这么大的汤盆。
哥哥望着大汤盆,里面白色的米粉、红彤彤的剁椒、粉白色的猪肉丝、绿色的小香葱沫,真是太诱人了。
弟弟震惊道:“哥,米粉这么多!多少钱?”
哥哥见米粉里有不少肉丝,心里暗喜,笑眯眯解释道:“半价是十一个铜钱。”
“半价这么便宜。”
“要是明天吃全价是二十二个铜钱。”
“那也不贵。”
哥哥高声道:“小二,再拿一个盆来。”
弟弟着急的现在就用筷子夹了米粉吃,“真好吃。我以前没吃过。原来这就是米粉。”
“湘城米粉。刚才我排队点饭菜的时候,小二说这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湘城米粉,是我们湘城自己的美食。”
“马家食坊真是厉害,又弄出新鲜吃食。”
哥哥把米粉分开两个半盆,吃了几口米粉,再喝了米粉汤,那叫一个美味,太惬意了,激动的道:“今天是半价,以后就全价了。下午爹娘回来,我会给他们说,今天晚上我们全家来这里吃。”
“哥,以后爹娘让我们在外面吃,我们就到这里。”
“哼。明天起全价,价钱也不贵,味道比小酒馆好的多,份量也这么大。”哥哥笑道:“我刚才特意看了菜谱,不放剁椒的肉丝米粉只要十八个铜钱,到时,我们点一碗米粉,再点一份肉菜饭,分着吃,吃的好还吃的饱。”
弟弟抬头道:“哥,你真聪明。”
“那是。谁叫我是你哥!咱们要不要互相换着吃菜饭?”
弟弟大方的把剩下的三分之一盘红烧鸡块饭直接推到哥哥面前。
“还有一块鸡肉。味道真好吃。”
弟弟道:“比娘做的好吃。”
不止他们这么想,别的食客也同样。
有一个老婆子穿戴不错,但是很少在外面吃饭,今天被女儿女婿拉到这里,吃了一大盆鸡肉米粉,撑的直打饱嗝。不停的跟女儿女婿道:“实惠。自己家做都没这么好。”
有个容貌清秀的女子望着眼前两个可以洗脸的大汤盆,哭笑不得道:“早知道一份米粉这么多。我们就该听小二的建议只点一份分着吃。”
有个方脸中年壮汉吃的欢实的很,走的时候还把小二拉来,一本正经的问道:“小二,今天是新开张菜饭、米粉的分量大,明天以后还是这个分量吗?”
“是。欢迎再来。”
方脸中年壮汉乐了,道:“我是定要来的。只要你们家的分量一直这么大,口味还这样,我会常来!我就住在三条街外。”
一个穿着绸缎胖胖的老头是布铺的掌柜,吃的满嘴是油,跟对面桌上的两个街坊高声道:“要是一直半价就好了。”
这两个街坊是一对夫妻,妻子笑问:“你家的布铺能半价吗?”
胖老头眼珠子一转,低头不吭声,咕咚大口喝鸡汤。
妻子望向胖老头的目光蔑视,扭脸跟丈夫道:“他还说一直半价,怎么不说天天白吃呢?”
还有一些人抱怨道:“哪里都好,就是为何要先付钱才能吃?好像我会耍无赖不给钱。”
“为何要排长队交钱?”
“我去过的酒楼,哪怕是小酒馆都是先吃后给钱。马家食坊为什么不这样?”
对于这种情况,马清早有预料,特意让小二给他们解释,“我们的食坊主顾特别多,先交钱先吃不用等。”
这些人见食坊里面的确人满如患,还真是如此,便不再抱怨。
午时过半,第一批吃过的食客离开,自发的向亲朋好友宣传马家食坊的各种好特别便宜。
于是,湘城的老百姓纷纷来吃。从开张一直到晚上,马家食坊里面一直人流如潮。
有那会算计的人,竟是提了家里的食盒来,买了菜饭带回去,说是明日在家里热一下就能吃。
掌柜的看到这种情况,忙要小二去嘱咐那些买饭回家次日吃的人,“这位主顾,天气已经热起来,菜饭放久了容易坏。”
亥时初(21点多),还有几十个老百姓要进食坊吃饭,这些人是刚听说天下独一无二的湘城米粉,要趁着半价便宜品尝。
直到快子时,今天的最后一名食客才吃的满脸笑容的离开。
马清为了等待开张第一天的营业额和利润,从傍晚一直呆到现在,哪怕是在国都开酒楼都没有这么紧张过。
这次他听了李青青的话,所建的马家食坊走的是平民路线,能不能复制以前的成功?
第242章 上不了台面的阴谋
体型高大的中年掌柜拿着核算三遍后的账本,语气十分激动的大声道:“老爷,今天食坊的菜饭系列卖出四千三百五十二份,米粉系列卖出三千八百七十三份。”
“这么多!”马清震惊的从椅子上站起来。
要知道湘城城内常驻人口十几万,今天马家食坊竟然卖出了八千多份吃食,平均二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到马家食坊吃饭。
这是以前马清不敢想象的事。
顿时,他心里有浓浓的成就感。
中年掌柜接着将菜饭、米粉系列的每个品种的数据报了一遍,亢奋的道:“红烧鸡块饭、剁椒肉丝米粉卖的最多,吃过的主顾都夸赞好吃!老爷,要不是鸡块在下午就卖光了,红烧鸡块饭还能卖出许多份!”
“好!很好。”马清迫不及待的问道:“可有利润?”话毕又觉得想的太美好了。
今天开张两个系列的菜饭、米粉一律半价,一份荤菜饭才十几个铜钱,怎么可能有的赚?
是他太贪心了。
岂料,中年掌柜就等着马清问呢,当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竟是眼泪都要笑出来,自豪的道:“老爷,有的赚,小的刚才算了三遍,赚了十三两五钱银子。老爷,小的高兴的有些失态。”
十三两五钱银子真不多,可是这是在全场半价的情况下的纯利润。
如果每天赚这么多钱,一个月能赚四百两银子,一年便是四千八多两银子。
要知道马家食坊的地皮、食坊的建筑、桌椅板凳、灶具盘碗等总共才二千五百多两银子。
只需七个月就能回本!
“哈哈。”马清仰天大笑,不过,笑过之后,冷静下来,道:“明日食坊恢复原价,来的人肯定会锐减。”
掌柜的激动的道:“老爷,只要有今天的三成人来,我们就能至少赚到二十两银子。这还是小的保守估计。”
马清笑起来小胡子上下跟着动,道:“三成就是两千四百份。很多了。不少。”
“那是。不少了。”掌柜的想到什么,突然间大声道:“老爷,小的忙糊涂了,如果明天来三成人,那明天的食材肯定不够,特别是鸡块!哎呀,今天人来的太多,黄昏老爷不在时,一些食材没了,小的当时一着急,就把明天的食材拿来用掉。小的糊涂,不应该半价的时候卖掉,应该留到明日。”
“卖就卖了。食材都少的什么,立即列出单子。”马清傍晚来的时候,亲眼目睹掌柜的在厨房与大堂之间走来走去忙的脚不沾地。
今日开张没有出半点乱子,还赢得几千食客的好评,掌柜的功劳不小,马清就不再怪罪掌柜。
很快,掌柜的问过厨房的人将单子报上来,又说了一事,“老爷,有四个厨子已经累得抬不起胳膊,小的亲眼看过,他们的胳膊、手腕都肿了,明日怕是上不了灶台,您看?”
马清立即亲自去慰问了厨房的厨子,又将赚到的十三两银子全部分给食坊的人,鼓舞士气,而后派管家赶紧去购买食材。
管家提议道:“老爷,食坊需要大量的稻米,您看是不是从大商贩进米,这样成本更低。”
……
百丈之外的一座拥有两座五进院子的大宅子,其中的一间大厅,灯火通明,十几个男子坐立不安,正在焦急的等待着什么。
这几个男子便是湘城知名大酒楼的东家及大掌柜。
他们是马清的竞争对家。
原本,他们并不在意马家食坊,只因马家食坊面向的食客是湘城老百姓,可是下午的时候,派去食坊打探消息的人回来禀报有不少有钱人去品尝食坊的湘城米粉,再得知湘城米粉是新鲜吃食,食坊独家售卖,这下子心里升起深深的危机感。
去年一个剁椒让马家酒楼在湘城高档饮食业独占鳌头,便连老字号的胡家酒楼都望尘莫及,最后落得被一把火烧毁的惨烈下场。
今年,马清又在马家酒楼的对面开了一家马家食坊,还弄出了新鲜吃食湘城米粉,这样下去,整个湘城的人,上至富贵人士,下至平民老百姓全都去他的酒楼、食坊吃饭,哪里有别的酒楼活路?
子时,派往打探的奴仆气喘吁吁的进来禀报,“老爷,马家食坊打烊了。小的亲眼看到马家食坊的大门关闭。”
“你看到马清出来了吗?”
“没有?”
“老爷,小的听到里面有很多人在笑。”
一个身材魁梧体型不像南方人的中年汉子砰的一拍桌子,骂道:“他娘的,食坊赚钱,肯定赚钱,不然他们怎会在笑!”
“若是半价也赚钱,那全价还得赚成什么样啦!”
“这马清从哪里寻来的一个又一个新鲜吃食的方子?”
“看来米粉的成本很低。”
“可惜我们的酒楼做不出米粉。”
“马清这厮再如此下去,是要绝了我们所有人酒楼的买卖!”
“得想个法子把米粉的方子弄到手。”
“你以为就你这么想过?哼,那马清是军队世家出身,酒楼、食坊用的人不是家生子的奴仆就是军奴。之前的金玉满堂,刚开始胡春阳花了几百两银子也没从马家打听出方子。这米粉方子,你以为那么好打听出来的?”
“难道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
“我听说马清的新鲜吃食方子都是来自和县乡村的一个妇人。”
“我也听说了此事,我还听说这个妇人跟马清的媳妇风氏是手帕交。”
“风氏可是马家的嫡夫人,她跟一个乡野妇人做姐妹,哼,她就是图这个乡野妇人的吃食方子。”
“不如我们也让夫人出面去找那个乡野妇人!”
“马家肯定给了那乡野妇人很多的银子。”
有个长着三角眼的大掌柜,目光十分猥琐,冷笑几声,道:“我这里倒是有一计,把这乡野妇人弄到后宅,给她一个名份,以后不用花一个铜钱便能得到她的米粉方子。”
众人均是暗自思量。
“得到这乡野妇人的人,还要得到她的心。”
“哈哈,这般行事卑鄙了些,上不了台面。不过,那乡野妇人地位低微,能进湘城在大户人家有个名份,只需把给过人的米粉方子拿出来,倒也合算。”
第243章 生意兴隆
“那就各凭本事!”
“就不知马清跟这个乡野妇人有没有一腿?我看应该挑拨风氏吃醋心生妒忌,把这个乡野妇人解决了。这样以后马清再也得不到新鲜的吃食方子,我们一劳永逸!”
马清、风氏、李青青哪里知道几家酒楼的东家要开展针对她们的一系列阴谋。
马清回到家中已是半夜三更。风氏仍没有睡,一直等他。
“夫人,食坊的买卖出人意料的好,不过昨日是半价,还得看今日全价卖的如何?”
“夫君,我今天晚上听家里的几个侄子说了,他们跟朋友去食坊吃饭,说是排了半天队才有空桌子,还说米粉特别好吃。我一听,食坊的买卖肯定很好,哪怕今日全价也不会差的。”
“昨日用掉了两日的食材,我亲自去盯着人进今日的食材,回来晚了。夫人,你们赶紧歇息。”马清内心激动,但是不敢多聊,因为今天才能看出食坊的买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