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重生:捡个将军做相公-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素儿一边擦着汗,一边笑道,“娘,昨日里你也不是没听爹说,这几日镇上那做活的为了赶工期,不到天黑不回家,晌午又不舍得上馆子吃饭,咱这个就赚个辛苦钱,卖得又不贵。”
王氏用勺子搅动着锅里的粥,皱着眉道,“那咱们这卖多少钱合适啊,”她从未做过生意,对这些事就有些畏手畏脚起来,“东西都是自家种的,卖得太贵了只怕也没有人愿意买。”
说来说去,还是觉得是坑了人家。
林素儿抿着嘴笑,给她娘算了一笔账,“娘,那处做工如今已经涨到了六十文一天,有些人住得远,天不亮就要出门,就是从家里备好了干粮那也没有吃热乎的舒服。”
“若是去镇上买包子吃,一文钱才够买两个,一个做整日活计的正常男子,不吃个五六个怎么顶饱,这还算是食量小的,咱们这又是红薯又是稀饭,还有下饭的酸萝卜,才卖五文钱,这笔账算起来,还是划算的。”
王氏听完了,这才放下心来。
林素儿却在想着这几日她上外头打听来的消息。
那什么樊家的管事来过一趟,工头这几日又开始招能干力气活的男人,每日工时也延长了一个多时辰。她特意中午去那里守着,发现做工的男人大多是从家里带烙好的饼子来吃。
可如今气温虽然渐渐回升,那饼子到了中午还是成了硬邦邦一块,难以下咽不说,吃到肚子里也难受。
也有那舍得花钱的,却也只是去包子铺里买几个包子勉强对付了,下饭馆子的几乎没有。
她当下便有了计较,将自己的打算说与林和安听,她爹也觉得可行,主动给她做了三个带盖的大木桶,又去村里杨家借了平时农忙时才用的小推车。
一切就绪,只等王氏这头做好饭食。
一个时辰之后,小推车上已经装好了两桶南瓜粥,大半桶红薯,外加一小篓酸萝卜,还有个大箩筐装了些干净的碗筷。
“娘,我跟果儿去镇上了,”林素儿看着装好的车,笑吟吟地朝王氏挥手。
“小心些,这些东西可重,要不,还是娘也陪着你们一道去吧?”
“不用了,家里还有一堆事呢,我们能行,”林素儿坚持,王氏也只好作罢。
姐妹俩一人推一边,晃晃悠悠就往外走,只急坏了被王氏拉住的东子。
他指着两个姐姐远去的背影,哇哇大叫起来,“也去,东子也去。”
王氏摸着他的头,温言劝道,“姐姐们去赚钱了,晚点就回来,你跟娘去后头捡野菜,中午咱们吃凉拌马齿苋好不好。”
林东子的眼睛都没有离开那远去的背影,眼看着两人转个弯就要不见了,他终于嗷嗷叫了起来。
王氏知道他这是犟脾气上来了,立马板着脸道,“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去后山胡子鬼那。”
东子闻言缩了缩脖子,终于老实了。
且说林素儿姐妹好不容易将车推到了镇上,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
“二姐,咱们去那颗树底下吧,太热了,”林果儿用袖子胡乱擦着汗,朝着一颗大樟树指了指,“那里凉快。”
两人合力推着车到了树底下,林果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她累坏了。
林素儿也累,她抬起酸涩的胳膊甩了甩,眼睛却望向不远处的河边上。
此时河边上的地基已经打好,有不少汉子光着膀子在挑青砖。
林素儿抬头望了望天色,转头吩咐果儿道,“果儿,咱们要开工了,快到饭点了。”
林果儿“腾”地一声站了起来,跑到林素儿跟前满脸严肃地道,“二姐,你吩咐,咱要怎么弄?”
林素儿看着她这如临大敌的模样不由有些好笑,她点了点妹妹的狗头,“吆喝吧,这个时候,吆喝着就有人来了。”
“啊?”
林果儿有些傻眼。
打架骂嘴她或许还能冲在她二姐前头,可这要吆喝卖东西,真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啊。
她有些扭捏起来,结结巴巴道,“吆,吆喝,咋吆喝啊,我,我不会,”说着,脸都涨得通红。
她真没用。
林素儿清了清嗓子,给了个你学着点的眼神,大声喊了起来。
“吃饭啦,有饭吃啦,不要三十五,不要二十五,只要五文钱,管饱管够咯,来来来,五文钱咯——”
第58章 告捷
林素儿的声音清脆悦耳,在这个燥热的中午很快就引起了人的注意。
有那刚下工正要去买包子的见了,好奇地停了下来。
“小丫头,你这五文钱都能吃些什么啊,”语气颇为随意,像是好玩般逗弄着林素儿。
林素儿堆起满脸的笑意,笑嘻嘻地道,“又甜又糯的红薯,还有熬了一个多时辰的浓浓南瓜粥,”她一边说着话,一边揭开了木桶盖子。
冒着热气的南瓜粥浓稠透亮,一个个蒸红薯整整齐齐码在木桶里,说话间,空气中就飘散出一股香浓的南瓜香味来。
那汉子下意识咽了咽口水,肚子也适时咕噜噜叫唤起来。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嘴上却道,“小丫头,你这热乎是热乎,吃着到底嘴里没味——”
话说到一半,一股酸酸甜甜的萝卜清香就扑入鼻中。
本就饥肠辘辘的汉子哪里还忍得住,砸吧着嘴就道,“那就给你大叔来一份,我这一上午都快要饿死了。”
林果儿此时已经手脚麻利地从早就备好的框里拿出个大碗来,给他满满盛上一晚南瓜粥,又拿了两个红薯,最后添了一把酸辣萝卜。
那汉子也不管地上脏不脏,端起碗一屁股就坐了下来。
不过片刻,那碗南瓜粥就只剩下半碗。
“唔,这粥熬得好,浓稠,要是太稀,这一碗灌下去,不过是喝了一肚子水,还有这萝卜,又甜又脆,不错……”
他含含糊糊说着,继续埋头吃去了。
此时有那被吸引过来的,有些不确定地问,“真个好吃,能吃饱?”
“大伯,肯定能吃饱,你看看咱家这碗,就这么大,还有俩大红薯呢,”林果儿端个空碗示意着,“要不要试一试,只要五文钱,不贵的。”
又有两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也要了一份。
凡事只要开了头就不会太难。
上工的陆陆续续都下工了,林素儿家的推车旁已经有七八位端着碗吃的,当然也有些只是看看热闹,仍是心疼这五文钱。
大半个时辰过去了,林素儿姐妹带过来的粥已经去了大半,红薯却已经没了。
“怎么办,二姐,”林果儿看着那空桶有些抓耳挠腮,“只有粥了,咱们碗也不够。”
林素儿正要说去把那些碗洗洗,就听到她爹林和安的声音。
“素儿,还在卖呢,”林和安仔细打量着两个女儿的神色,见二人虽是满头大汗,精神却还是不错这才放下心来。
“爹,你还没吃吧,”果儿笑嘻嘻德从篮子里拿出最后一个碗,“我给你盛,”随后也不知从哪里摸出个大大的红薯,“给你留着的。”
林和安却没有接,笑着道,“这三位叔伯都是跟爹一块上工的,你瞧瞧看还有什么吃的,咱们一道吃些。”
这便是要做人情了。
林素儿眼珠子一转,笑眯眯地道,“爹你等会,我马上就回来,”又吩咐林果儿,“先招呼着几位叔伯坐会,”也不等林和安说话,端着几个碗飞快地就跑开了。
半柱香的功夫,林素儿就跑了回来。
只见她手里端着已经洗干净的碗筷,怀里还抱着一大包物件。
“这是做什么去了,”林和安忙接过她怀里的东西,这才发现是热乎乎的包子。
“果儿,来给盛上粥,”林素儿招呼着,姐妹两人很快就盛出三碗南瓜粥,“我去买了几个包子,伯伯们就随便吃吃,今日我准备有些不足。”
那三人平日里就与林和安有些交情,今日听他说家中的女儿想要卖吃食,也就意思意思来捧捧场,没料到刚到这里,人家差不多要收尾了。
一位看着年纪最长的男子就道,“林兄弟,你这闺女不得了啊,”说着,也不客气,接过碗就吃了起来。
另外两人见状也都接了过来,六文钱的包子很快就就着粥吃了下去。
四个男人俱是满足地打起饱嗝来。
“小丫头,这是大伯的饭钱,”那年长的汉子满意地从怀里摸出一把铜钱来。
“不,不用,”林素儿笑得灿烂,“今日我爹做东请几位叔伯吃晌午饭。”
“就是,”林果儿也忙道,“以后还请叔伯们多来照顾照顾咱家的生意。”
几人又说了一通客气话,拍着林和安的肩膀赞了几句好福气的话,这才散了。
到了午时末,吃过晌午饭的汉子们都陆陆续续上工去了。
林素儿姐妹也开始收工准备回家。
“二姐,今日卖的还不错,明日咱们可以再多做些,”林果儿收捡着木桶,眯着眼笑道,“咱们再多蒸两桶红薯,嗯,粥也可以再多熬些……”
她一边说着话还一边掰起了手指头,眼中闪烁着亮亮的光,一脸二姐我预感我们要发大财的表情。
林素儿笑着摇头。
“今日不过是试试,我瞧着咱们得再添些新菜才行,方才可有人说了,肚子是饱了,可就是没一点油水。”
林果儿撇了撇嘴,“就五文钱还想要吃肉不成,真真是想的太美。”
“走吧,回去再说,咱们可没吃东西,你不饿么,我觉得我现在能吃下一头牛。”
姐妹俩顶着日头慢慢往上丰村回去了。
回去时推车上已经空了,倒是比来时轻松不少,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就到了家。
王氏看着女儿们小小的脸蛋晒得通红,忙去给厨房打水给二人洗脸,又端出留好的饭菜,等到二人三下两下吃完了这才有机会问。
“今日到底卖得如何?”
她虽然已经瞧过那空桶,可到底还是有些没底。
“赚了,赚了好多,”林果儿兴奋得从怀里掏出王氏事先给她缝的布袋。
推开桌上的碗碟,扯开那布袋口子,叮叮当当的铜板就掉在桌上。
五个,十个,二十个,一共是五十七文钱。
那七文的零头还是最后剩下的南瓜粥一文钱一碗卖得的。
王氏喜得不知该如何是好。
“咱们不过是忙活了半日功夫,就赚来这么多,你爹做工一整日也才六十文钱呢。”
“娘,这还没有除开咱家的本钱,”林素儿笑着道,“家里的红薯如今可不算多了,南瓜倒是地窖里还有几个,也撑不了多久,酸萝卜那也是要花功夫的。”
王氏却不管这么多,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
第59章 大姐
更多的钱,一个月下来,咱们可不就是能赚一两银子。”
林果儿也连连点头,“一年就是十二两银子,这样算下来,咱家明年都可以去买上两亩地了。”
林素儿听着两人算着帐,不得不泼凉水道,“先不说每日是不是生意都好,你们只想想,那樊家的宅子还能建多久。”
王氏与林果儿俱是一愣,都苦笑起来。
若不是樊家建宅子,哪里有这么多的人在镇上做工,等宅子建好了,自然也就没有人要吃饭了。
“哎,要是樊家这屋子建不完就好了,”林果儿有些泄气地道。
林素儿不禁有些好笑,“咱们先不管人家的宅子能建多久,还是想想明日还有多少人来买吧,”她语气一转,道,“今日我发现有几个问题。”
王氏与林果儿都不由坐直了身子等她开口。
“咱们的菜式确实太简单了些,不说其他的,要咱们天天吃红薯,那也是要腻的,还有碗筷也是个问题,咱们今天几乎都带了过去,最后还是少了,而且,这碗重不说,还容易碰坏,另外,他们做了半日的活,要是有个能坐的地方就更好了……”
林素儿飞快地将她在回家的路上便考虑到的几个问题说了一遍。
王氏皱着眉头想了想,道,“腥荤的话,前些日子你姥姥家送过来的肉咱不是挂起来晒着做了风吹肉,可以切得细细的放在粥里一道熬着,肯定很香,酸萝卜酸白菜再腌就是,也不费事,就是这个红薯,咱家的自己还要吃,只怕是剩不下多少了。”
当初分家的时候本就分的不多,这些日子,王氏想给几个孩子补补,倒是吃了几次米饭,土豆也还剩下些。
说起来,主食都剩得不大多了。
“娘,”林果儿出着主意,“要不,咱们去村里买些,这红薯土豆每家只怕还存了不少,卖得也不算贵吧,说来说去,还是咱分家的时候太少了些,这还有两个多月才收谷子呢。”
王氏也想到了去村里买,可一想到老宅那头的反应,又有些迟疑起来。
林素儿也考虑到了此节,眨了眨眼就道,“就说分家时分得太少了,没了法子只好买了。”
王氏先是一笑,随后道,“也就只能瞒着你奶她们一段日子罢了,你跟果儿每日推车上镇上,迟早要传到她的耳朵里去。”
林果儿顿时眉毛一竖,“咋地,还不许咱家赚钱啊,要我们一家几口都饿死了她才高兴是不,那两头猪咱们喂得肥肥胖胖,说什么只有两头,不够分,这便算了,那鸡圈里的鸡总够分了吧,说那是她的命根子,最后咱想孵小鸡,还是去别人家买的。”
“你别嚷嚷,吓着东子了,”林素儿把她按在凳子上,“咱不怕,要是奶真要闹上门来,咱就去请里长来评理,咱爷那人最是要面子,她还能闹得下去。”
母子几人总算将能解决的商议完了,各自分头去忙了。
王氏领着东子去村里买红薯等粮食,林素儿与林果儿则溜去了后山。
等到天黑林和安回来的时候,林家一家人终于碰头了。
切成指甲盖大小的土豆红薯风吹肉,撒上些白盐,盖在白米上一锅蒸了,出锅时再滴上两滴油,林东子整张脸都埋进了碗里。
一顿饭毕,几人都是打着饱嗝摸着肚子。
“今日咱们赚钱了,”林果儿懒懒地道,“以后还会赚钱,是不是以后都能吃饱吃好了?”
林和安难得与女儿调侃,“那是自然,说不得以后咱家果儿出嫁的时候,那嫁妆也是咱们村里头一份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
林果儿却是没有丝毫羞赧之色,她大咧咧道,“我要是嫁人,就要嫁给对我言听计从的,我让他往东,他绝不敢往西,我让他吃菜,他就不敢扒饭。”
这话一出,又是一阵哄笑。
只有林东子迷迷瞪瞪地摸着头,有些茫然地问她三姐,“什么是出嫁,好不好玩啊?”
“你这孩子,”王氏擦了擦眼角,笑着嗔怪林果儿,“姑娘家家的,胡说些什么,往后可不许再说。”
一顿晚饭吃得和乐融融,等到王氏夫妻回了屋,林和安这才收了笑容。
“我今日在镇上碰到了女婿,”他低声道,“见着我像是见了鬼似的。”
王氏还在点油灯的手一颤,“你说肖安?他在镇上做什么?”
肖姓在白石庄是大姓,当年夫妻俩给大女儿相看婆家也是颇费了一番心血,最后挑中了肖家,一来是看中人家人丁兴旺二来也是肖安虽有些滑头,但肖母却是个好性情的,只是如今却是后悔了。
女儿出嫁一年多,头几个月还经常回来看看,后面却没了音讯,她们夫妻问了白石庄上的人才知道,女婿因为女儿没有生下个孩子,早就对她横竖看不过眼。
林芝儿许是怕爹娘担心,索性不常回来,只是隔上几个月让人带话回来。
这一个多月,林家发生了不少事,王氏怕女儿担心,也没给她带信。
林和安动了动嘴唇,只道,“怕是上镇上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