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

第126章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第126章

小说: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初嘿嘿一笑,将报纸拿过来,指着那张头版黑白照片说:“就是这个,报纸夸我是成功女性背后的男人呢。”
  范雅君“哦”了一声,“照片拍得挺好看。不过,我还不算成功呢。”
  叶初笑着对父亲说:“爸,你白担心了。雅君根本不知道,也没有想那么多。咱们家的事自己高兴就好,外人说几句就随便他说吧。”
  叶元瞪了他一眼:“你这个人!从小就不爱争。你知道毛巾厂家属区的人都怎么说你不?真的是要把人气死!要不是你姐我嘴巴厉害,还不知道传成什么样子。”
  叶初搔了搔脑袋:“姐,你辛苦了。”
  范雅君转过头看向陶南风:“你还好吧?没人说你吧?”
  叶元端起向北泡好的茉莉花茶一饮而尽,得意洋洋地说:“有人上门来找陶南风的歪,被我骂回去了。切!想我叶元说话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有理有据,打遍毛巾厂无敌手,一个小小教授夫人算个屁。”
  陶南风嘴角漾开一个笑容,有了深深的感动。
  她站起身冲着大家深深鞠躬:“谢谢,谢谢你们的支持与爱护。”
  七、八十年代华国依然是男权社会,男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女人想要做一番事业何等艰难!可是现在自己的身边却有这么多尊重女性、关心女性的人,陶南风觉得自己很幸运。
  作者有话说:


第158章 牵手
  难得叶荫桐老先生今天过来; 向北让厨房安排了几个好菜,留叶元一起吃个便饭。
  叶荫桐下放西北农村的时候得了严重的关节炎,膝盖弯曲就会痛。向北把三楼的圆桌面搬下来; 在一楼接待室摆了一大桌; 鱼头鱼丸汤、粉蒸肉、红烧鱼块、空心菜、茄子豆角……都是适合老人吃的菜。
  叶荫桐坐在桌边,看着这些菜,知道这是向北的体贴与关心,微笑道:“我没事,年纪大了吃得少; 你们年轻人喜欢什么就吃什么。”
  正在这时,一阵嘀铃铃的自行车铃铛声响起; 邮递员送来一个厚实的包裹。
  向北高兴地接过包裹; 对叶荫桐说:“叶老,您说巧不巧?您一来啊,这包裹就寄过来了。”
  他匆匆解开包裹; 封口的塑料袋一开; 顿时药香四溢。
  “梅先生家里祖传膏方神奇得很; 我上次写信去农场; 说明了您的情况; 他寄过来几个药包和药膏; 这里还有一张说明; 叶大姐你好好收着; 按照说明给叶老敷药。”
  闻到这股药香; 叶荫桐心中愈发地熨帖温暖。不管有没有效果; 就冲向北这份心意; 他也必须领情。
  “向北; 麻烦你了。”
  向北摆摆手; 打开一对护膝,弯腰绑在叶荫桐膝盖上,拍了拍那药包:“怎么样?有没有觉得舒服一点?”
  厚棉布护膝里塞满了中药,散发出浓浓的药味。叶荫桐认真感受了一下,眼睛一亮:“有一股热气,很暖和,好东西!”
  叶元和叶初看到这个场景,眼圈一红,都有些自责。父亲在西北受冻,怎么就没想到寄点护膝、棉裤过去?父亲平反回来之后,因为关节炎到医院看过很多次没有效果,怎么就没有寻访名老中医调理一下?
  叶元的一张利嘴失去原本的厉害劲,半天才说了一句:“向北,谢谢你。”
  叶初挨着父亲坐着,将右手放在他的护膝之上轻轻摩挲,指尖传来干燥的药草摩擦的触感,他感动地看着向北:“向北,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向北看叶家姐弟说得郑重,笑着招呼大家坐下:“客气什么,你们都是南风的朋友,又这么支持她的工作,我当然应该做好服务工作。坐坐坐,吃饭。”
  一时之间,筷子与饭勺齐飞,欢声与笑语共舞。
  陶南风冲向北竖了竖大拇指,眼波流转,比平时多了一丝妩媚。向北胸口一热,若不是人多,真想抱住她狠狠地亲一口。
  饭吃到一半,又有人来打扰。
  吕雪满脸歉意地走过来,看到大家在吃饭有些不好意思:“那个,我就想对陶总说声抱歉!因为我的事让欧阳敏行的母亲找上门来,对不起。”
  叶元咽下嘴里饭菜,皱眉道:“你就是那个拍照的记者啊?拍了这么多人怎么连招呼都不打就上了报纸?像话吗?”
  向北放下碗筷,走到吕雪面前,非常严肃地说:“你拍照的时候我是不是说过,未经允许不得发表?”
  吕雪期期艾艾地回答:“那个……只有几个背影,没关系的吧?”
  向北看着她的眼睛:“你通过这张照片获得了关注度,但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你们做记者的,难道没有职业操守与道德吗?”
  吕雪被他训斥得低下头去,但依然努力为自己辩解:“我只是拍摄一组背影,没有进行虚假报道,发表照片也得到了主编的同意……”
  陶南风看她眼中有泪光闪动,于心不忍,走过来拉了拉向北的衣角,示意他别为难这个小记者。
  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记者,吕雪能够拍到一张有争议度的照片,获得主编认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虽然她的照片的确给自己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事情已经过去,经过一番风雨夫妻感情更加深厚,陶南风并不想过多责怪吕雪。
  刚走出社会的年轻人,如果刚有一点成绩就被打压,就怕从此一蹶不振。
  向北拍了拍陶南风的手背,微微颔首。他也看得出来吕雪没有什么坏心眼,但媒体记者是个神奇的职业,既能让你名声鹊起,也能让你千夫所指。如果想要让她为已所用,必须先把规则说清楚。
  陶南风看着向北轮廓分明的侧脸,想到他在农场训萧爱云的场景,不由得为眼前这个小记者捏了一把汗。
  向北一般不教训下属,但如果他拉下脸开始训话,那他的语言便像鞭子一般抽打你的灵魂,让你无所遁形,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向北盯着吕雪,目光依然犀利。
  “我和叶初被拍摄,你是否知会?有没有征求我们的同意?你发表在报纸上获得媒体认可与社会关注,可曾想过我和叶初这两个带孩子的男人,是否愿意成为成功女性背后的男人?我们这种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传统观念,会不会遭受周边人的非议?”
  一句一句逼问下来,吕雪无言以对。
  她其实也存了一些侥幸心理,总觉得没拍到正面,只是几个背影,怕什么呢?何况照片那么唯美,配的文字又是主编写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影响。
  向北沉声道:“记者是个良心活,手中笔可定人生死。你刚入行不久,难道没有前辈教导吗?”
  吕雪慢慢抬起头,眼神亮晶晶的。
  向北看她似乎有所悟,态度便和善了一些:“对党忠诚、对人民挚爱,呼唤正义、惩恶扬善、为真理和正义勇于献身。”
  向北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这,才是一名记者的职责与使命!”
  吕雪感觉自己回到课堂,台上的老师谆谆教导,要同学们牢记记者使命,做一个为民请命、为真相发声、对真善美无比热爱的好记者。
  她挺直腰杆,双手握拳,重重点头:“明白!”
  向北这才挥了挥手:“行了,你的道歉我们已经收到,记得把底片送来给我。”
  陶南风看他训话完毕,不由得展颜一笑,对吕雪说:“吃过饭没?要是不嫌弃我们已经吃了一半,那就留下来吃个便饭?”
  吕雪慌忙摆手:“不不不,我是过来道歉的,给你们添了这么多麻烦,哪里还有脸留下来吃饭?我明天就把底片送过来。”
  叶元在一旁亲眼目睹向北把吕雪教育得服服帖帖,不由得啧啧称奇,捅了弟弟一把:“你跟向北学着点,你看看,他在外面多强势,把老婆和家里人保护得周周全全。”
  叶初扒了一口饭,一边嚼一边连连点头。同为男人,一起被称为“成功女性背后的男人”,叶初开始思考怎样才能和向北一样,既强势又温柔。
  吕雪告辞离去,陶南风忽然想到一件事,叫住了她。
  “吕记者,你等一下,我有件东西想送给你。”
  吕雪驻足停下,好奇地等待着陶南风。
  陶南风走到隔壁办公室,从抽屉里取出一本杂志,交到吕雪手中:“这是79年4期的《诗刊》,上面有首诗《致橡树》,你可以读一下。”
  吕雪翻开杂志,看着这首诗,快速浏览过后,忽然呼吸一滞,眼中绽放出极亮的光彩,不由自主地吟诵起来。
  她的声音清亮,普通话标准,一字一句极富情感,迅速感染正在吃饭的人,都停下筷子竖起耳朵认真倾听,生怕漏掉一字半句。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读完,口齿留香,回味悠长。吕雪仿佛被钉在地上,半天挪动不了分毫。
  原来,这就是爱!这就是夫妻之间最坚贞的爱。不是谁在前、谁在后,不是谁做牺牲、谁受惠,而是肩并着肩、手牵着手,一起努力向前。
  共同迎接风雨的考验,一起欣赏彩虹的灿烂。
  不必陶南风再多说一个字,吕雪已经从这首诗里读出了她想说的每一句话。
  饭桌旁的人也都在沉思。
  这首诗将平等的爱诠释得如此完美,令人向往。
  原来,夫妻之爱,不只是缠绵、不只是依赖、不只是衬托,更多是一种血脉相连的默契、一种相互尊重的热爱。
  我不是你的附庸,也不是你背后的默默奉献者,我们俩一样高昂、一样伟大。
  范雅君轻叹一声,将头轻轻靠在叶初肩头:“啊,你在我身边,真好。”
  叶初搂过她的肩,下巴在她头顶摩挲,柔情无限。
  吕雪感觉浑身上下都在颤栗,有一种极欲倾诉的冲动驱使着她,她想把这一切感悟都写下来。
  她有预感,她如果写下来,一定会是一篇非常优秀的社会评论!
  想到这里,吕雪将这本《诗刊》抱在怀中,看着陶南风,双目炯炯有神:“陶南风,谢谢你!这首诗写得真好,我一定要在报纸上推广它。我有一个请求,不知道你能不能答应我……”
  看着这个满是冲劲的吕雪,陶南风仿佛看到第一次接手盖砖瓦房时的自己。勇于承担、不怕失败,充满创意与热情。
  她微笑道:“什么请求?”
  吕雪拿出相机,对陶南风说:“我想为你和向同志拍个照……啊,你放心,我想拍你们手牵手的照片,只拍手。接下来我会写一篇诗评,这张照片就当配图,回应上一张照片。我想告诉大家,成功女性背后的男人并不是弱者,他们是尊重女性、与女性并肩作战的爱人!”
  陶南风转身望着向北。
  原以为向北会拒绝,没想到向北点了点头,走过来与陶南风十指相扣,爱意在眼中流淌:“好!”
  能够堂而皇之地牵陶南风的手,不显山不露水地秀恩爱,向北乐意得很。
  作者有话说:
  文中引用舒婷的《致橡树》141个字(本章3328个字,比规定收费的3168字多160个字,所以不要骂我水字数),发表于1979年4期《诗刊》,全文如下: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第159章 旅途
  还是一张黑白照片。
  背景虚化; 画面上只有一双紧紧相牵的手。男性的手掌大而宽厚,指节分明,虎口微张; 包绕着一只柔软纤细、绵软滑腻的年轻女子手掌。
  女人的手腕柔美而盈润; 松松地套着一只古法银手镯,泛着岁月的痕迹。
  这样一双手,交缠亲密,令人遐思。
  没有半个字说“爱”,满纸满篇都是“爱”。
  当这一张照片登上《江城日报》生活版块; 再配上舒婷的《至橡树》、吕雪的诗评,整个江城都轰动了。
  这可是八十年代初; 相对保守的年代。
  哪怕是夫妻; 也讲究“上床夫妻下床客”。
  一张男女双手相牵的照片,一首情感热烈张扬的爱情诗,就像是一道闪电; 撕开这保守的时代面纱; 让羞于在公众场合谈“爱”的人们; 敢于说出藏在心中的言语。
  【这双手、这首诗看得人心里美美的; 满满都是恋爱的味道。】
  【心手相牵; 原来这就是爱!】
  【手的主人是谁?女人的手好美啊; 那银手镯衬得皓腕如玉; 真的很有味道。男人的手看上去很有力量; 十足的安全感。】
  【吕雪记者的评论写得真好; 夫妻之间就应该这样互相支持鼓励; 相互成就。没有谁必须做出牺牲; 男人也好、女人也罢; 一起带孩子、一起过日子、共同分担家务; 这才是最好的家庭模式。】
  继1980年《庐山恋》上映之后,江城又掀起一场向往恋爱的浪漫。
  大街小巷里,小情侣手牵着手压马路。厨房客厅里,小夫妻互敬互爱、柔情蜜意。社会风气也似乎变好,空气里都弥散着爱的气息。
  上门帮南风公司装电话的邮电局工作人员再没有先前的冷眼与嘲讽,反而笑着送上祝福:“等我们邮电局能装家庭电话了,向同志再来办业务啊。这样你们这对恩爱夫妻哪怕一个在家里、一个在单位,也能互诉衷肠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向北与南风的感情更加甜蜜。
  入夜,凉风拂动窗帘,轻纱微摆,与那对缠绵的人儿相应和。
  陶南风感觉自己像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起伏荡漾。粘稠的麝香气息弥散开来,将两人联成一个整体,再也无法分开。
  等到一切平静下来,向北轻抚妻子披散在枕边的长发,温柔地吻上她的额角,声音微微有些暗哑:“爱你。”
  陶南风轻轻一笑,抬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全江城都知道我们是恩爱夫妻,这恩爱秀得好。”
  月光从窗帘的缝隙间漏了进来,屋里的陈设若隐若现。向北望向挂在墙上的照片,嘴角带着一抹满意的笑容。
  既然牵了你的手,那就一辈子不放开。
  夜晚挡不住陶南风极好的视力,她微微抬头,调皮地吻上向北颈间那微微颤抖的喉结:“我也在你身上盖个章。”
  在陶南风眼中,夜晚的向北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浓浓的男性魅力,令她欲罢不能。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