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沉璧-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常皱紧眉头:“您当初给公主服用此毒的时候,不就是为了让公主忘记以往吗?若是公主想起来往事,怕是会对殿下……”
话没说完,盛常却没再说下去。
李景成注视着床榻上的人儿,手指逐渐收紧,攥紧冰凉的小手。
“她会恨我吧。”
他淡淡地开口说着,声音听不出情绪:“恨我杀了那些人,恨我做过的事情。”
忽然间,他笑了起来:“她当初还说,终有一日,要亲手杀了我呢。”
盛常看着李景成,悲切道:“殿下,您不必如此啊!您当初带她进宫的时候,明明对陛下说过,她只是大楚的一枚棋子而已啊!”
他抬起头,看向盛常:“是吗?”
他忽然笑了:“只是一枚棋子?”
盛常叹气道:“您不记得了吗?那时候陛下执意要杀她,不想留下后患,是您劝说陛下,给她喂下此毒,再将她封为公主。”
“您当时说,只要一朝和亲,她会是制衡他国的一枚绝佳棋子。”
李景成看着榻上的人,笑容逐渐从脸上消失。
“如今,北境大都督已死,北境已是强弩之末,大事皆已成,您又何必要纠结于此呢?”
盛常看着二人交握的手,蓦然想起了那一张张数不尽的画像。
犹豫半晌,他还是低声道:“就算她活下来,您二人如今……也只能是名义上的兄妹,再无别的可能了。”
话音落下,李景成目光扫向他,眼神凛冽,吓得盛常连忙跪下,不敢再开口了。
李景成攥着她的小手,望向榻边那抹烛光。
若是不救她,她必死无疑。
可是,若是救了她,她想起前尘往事,也绝不会放过自己。
似乎怎么选,他们都回不去了。
第53章 苏醒
夜深; 大雪未停。
融冰守在门前,手帕按在头上,伤口已经不流血了。
忽然间; 房门从里面打开。
融冰抬头看过去; 见李景成抱着昏迷的沉璧,正从里面走出来。
“殿下,您这是要去哪儿?”
李景成没说话,怀里的人被厚实的大氅裹得严严实实; 只露出一张惨白的脸,被李景成抱在怀里; 朝着院子门口走去。
融冰一见,连忙跑上去,在后面喊道:“殿下!您这是要做什么?!”
李景成脚步未停,转眼消失在门口。
重重宫门间,宫道上积雪深厚; 小太监们正在道路两侧打扫。
抬头见到太子走过来,小太监们纷纷低头行礼,无人敢抬头直视; 更无人看清太子怀里的人,究竟是何面容。
二人踏过积雪小路; 穿过无数宫门; 一路朝着太后生前居住的宫殿走去。
夜里; 风雪未停; 没一会儿就落了二人满身。
站在熟悉的院子门前; 李景成停下脚步; 默默看了一会儿,伸手推开了门扉。
“吱呀”一声; 大门被轻轻推开,仿佛院子中间,正站着一道娇小的身影,闻声回过头来。
那道身影穿着公主的宫装,小巧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琉璃般的眸子动人明媚。
“太子哥哥!”
他看见少女站在院中的石桌前,手里拿着棋盒,桌上摆着一副棋盘。
她举起棋盒,笑着对他道:“来下棋吗?今晚我可不会再输给你了。”
他闻言笑了,抬脚迈进去,拿过她手里的白子。
“若是你输了,该怎么办?”
少女笑着看向他,眼里泛着微光:“那我就答应你一件事,如何?”
他问:“什么都行?”
“什么都行。”
他点头:“明天晚上,陪我一起去看烟花,如何?”
少女刚拿起黑子,顿时好奇问道:“烟花?在哪里呀?”
“明天是年节,每年在金陵城内,都会燃放烟花。”
他笑着道:“我知道一个顶好的位置,旁人上不去的,想去看看吗?”
少女的眼睛瞬间亮起来,忙不迭地点着头,忽然又严肃起来:“棋都没下,我还没输呢,哥哥这话说得太早了些。”
见他哈哈大笑,少女又认真思索起来:“若这盘棋,是哥哥你输了,那么,你就……”
“你就……陪我回趟塞北,好吗?”
话音落下,一时间再无声音。
院内寂静如斯,少女低下头,许久,低声道了句:“抱歉。”
对面的人盯着她,桌下的手渐渐攥成拳头。
他问道:“你去塞北,想做什么?”
少女抬起眼眸,小声说道:“我想回家看看,我总觉得……”
“还有家人在等我。”
他盯着那双琉璃眸子,似乎眼眸里泛起涟漪,往事如同浪潮汹涌,瞬间将他吞没。
他移开目光,看向桌上的黑色棋子。
半晌,他才沉声道:“娇娇,这里就是你的家。”
悄然之间,大雪纷纷落下。
李景成抬起眼眸,看向面前的小小院落,里面摆设一切如旧。
院中的石凳与石桌,已经被大雪所覆盖,廊下的积雪已深,房屋大门紧紧闭着,仿佛那个人一直都在,从未离开过。
李景成抱着怀里的人,走进小院的廊下,来到房门前。
房门被轻轻推开,里面昏暗无光,一切摆设如故,似乎常有来人打扫,没有半分灰尘。
月色温柔地洒在地上,如水般澄澈,映着门口的两道身影。
李景成在门口坐下,将怀里的人用大氅裹紧,雪花无声地落在二人身边。
修长的手指抚过她的眉眼,摩挲着白嫩的脸庞和脖颈。
一如她刚进宫的那年,她站在幽长寂静的宫门之间,笑着朝他招手,喊他“太子哥哥”。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当初青涩明媚的少女,已然成长为清冷沉静的女子。
那双杏眼里的光芒,也不再为他闪耀了。
甚至,到了如今,都不愿再唤他一声“哥哥”。
他究竟是哪一步做错了?
是三年前,不该将她送去北境和亲?
还是十年前,将她带回宫的时候,不该让父皇将她封为公主?
又或者,早在塞北的时候,就不该对她动了恻隐之心。
他从一开始就错了。
若是当初没有留下她,是不是在之后的日复一日中,就不会对她动了心?
若是当初,他没有让父王将她封为公主,是不是在这十年里,她早就做了自己的王妃?
若是当初,他没有同意让她前去和亲,是不是这三年过去,她就不会变了?
是他错了,大错特错。
是他过于狂妄自大,以为她永远不会变,会一直等着自己。
可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
那些过往年少的岁月,如同灰暗阴霾中的一场大雨,将他侵蚀得体无完肤,鲜血淋漓。
他努力往上爬,挣开所有束缚的枷锁,踩着无数人头和尸体往上爬。
但凡有半点犹豫,就有无数从黑暗中伸出的手,将他拽进身后的深渊之中。
他停不下来了。
所以,在看见有一个人,竟然在鲜血淋漓的泥潭里,朝他伸出手时。
他毫不犹豫地伸手抓住,无比卑鄙地用力拽着,将她一同拽进了地狱里。
看着她疯魔,看着她绝望,看着她痛苦不堪。
最后,彻底变成另外一个人。
他并不感觉愧疚,也并不后悔。
直到那天晚上,看着她满头大汗、面色痛苦地躺在床上,紧紧抓着他的手,像小猫一般靠在他怀里,小声呢喃着“哥哥”。
胸膛里那颗沉寂许久的心,突然鲜活地跳动起来。
瞬间大梦初醒。
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要留下她,究竟是为了什么。
更不知道一颗棋子而已,自己为何会在榻边坐这么久?
他看着榻上昏迷不醒的人,自己却下意识握住那只冰凉的小手,脑中思绪纷乱不断。
直到她醒过来时,那双浸了水的琉璃眸子,望向他的那一刻。
脑海中的所有想法,全部戛然而止。
亦如今日。
他看着怀里惨白如纸的小脸,脑海中空白一片,手却不受控地紧紧抱着她,仿佛这样就能将她留下。
也能把他们这十年的光阴留下。
他们依旧还会在小院里,每日煮茶下棋,闲庭散步。
他们之间没有隔阂,没有仇恨,也没有旁人。
这一生,都会平顺地走下去。
所谓生离死别,皆与之无关。
……
日出的第一抹阳光,沉重地照耀在宫墙之上。
温暖的阳光洒了满地,院子里一片波光粼粼,再无雪花纷飞。
庭院外面,传来一阵踩雪的脚步声。
最后,脚步声停在了房门前。
盛常皱着眉头,看向坐在门口、浑身被雨雪浸湿的男人,怀里的人儿依旧无声无息,紧闭着双眼。
盛常暗自叹口气,刚要上前去,脚下忽然踢到了什么东西。
“叮当”脆响声传来,他低头一看,一个小瓷瓶正骨碌碌地滚开,撞在了门槛上。
盛常脸色瞬间变了,眼睁睁看见小瓷瓶的盖子被打开,里面已是空空如也。
“殿下!”
他失声喊着,抬头看向脸色煞白的男人。
李景成安然坐在门口,脸色似乎比怀里的人儿还要白上几分,眼下一片乌青,像是整夜未合眼。
盛常在门前跪下,颤声道:“您这是何苦呢?殿下……”
李景成依旧望着门外,眼眸一动未动,干裂的嘴唇紧抿着,像是在等待着最终的宣判。
忽然间,怀里的人微微动了下。
盛常看见她的手指微动,一时间,连话都说不利索:“这、这、殿下,公主醒了……”
胸口被人轻轻推了下,李景成终于回过神,连忙低下头看去。
怀里的人缓缓睁开眼,琉璃般的眼眸里一片迷茫,视线聚焦在李景成的脸上时,却没有半分波动。
抱着她的手开始颤抖起来,李景成直起身子,艰难地开口时,声音已经沙哑得不行:
“娇娇……”
沉璧的眼眸微颤了下,目光落在他胸前的蟒纹上,半晌又默默移开,看向了周围。
盛常瞧见她看向自己,心里不免也有些激动,轻声唤道:“公主殿下……”
然而,沉璧始终没有反应,也没有开口说话。
往日流光溢彩的眼眸,仿佛失去所有光彩,无声地望着外面的院落。
李景成察觉出不对,踉跄着将她抱起来。
然而,坐了一夜的双腿早已僵硬,根本不听使唤,险些带着怀里的人摔倒在地。
盛常连忙上前扶住他,一边喊着外面的小厮进来。
东宫。
几位太医再次被唤来,纷纷跪在榻前,给榻上帐内的人看诊。
李景成衣袍未换,白着脸站在榻前,一时间竟显得有几分手足无措。
半晌,几位太医面面相觑,小声商议着。
到了最后,依旧是年纪最大的老太医走上前,对李景成道:“恭喜殿下,此人体内剧毒已解,接下来只需好好将养,不日便能痊愈。”
“不过,许是之前受到的刺激太大,出现了失语之症,脑中记忆也可能受损。”
盛常看着李景成的脸色,在旁边问道:“请问大人,需要多久才能恢复?”
老太医捋着胡子,犹豫道:“这并不好说,还是得再服药看看……”
李景成走到榻边坐下,对太医道:“几位辛苦。盛常,重赏。”
“是。”
“多谢殿下!”
盛常领着太医退了下去,也带走了屋内的太监侍女,只剩下李景成坐在榻边。
他挑起了帐帘,见榻上的人睁着眼睛,正双眼无神地望着帐顶。
心里漫上一阵担忧,他轻声道:“娇娇,你还记得哥哥吗?”
沉璧没说话,双眸缓缓转动,目光落在他的脸上。
李景成想去握她的手,刚一碰到,却被蓦然躲开了。
他愣住了,见她盯着自己的衣袖,低头一看,他身上的衣袍早就被雪水浸湿,衣袖还滴着水,刚才正好滴在沉璧手上。
李景成无奈站起身,准备回去换身衣服,对她嘱咐道:“我一会儿回来,你若是困了,就先睡一会儿。”
说着,他习惯性地想去摸摸她的头,在伸出手之后,却又停住了。
看着榻上的人已经闭上眼睛,没有再看他,李景成收回手,默默站在床榻前。
半晌,他才转身出了门。
听着房门“吱呀”一声打开,外面低语的声音传进来,很快,又被再次隔绝在外。
房门被彻底关上的一瞬间,榻上的人忽然睁开了眼睛。
琉璃般的眼眸里,只剩下一片清冷。
第54章 书房
沉璧醒来的第三日; 东楚皇帝突然病倒了,由太子监国理政。
朝堂一片哗然,明白皇帝是年纪大了; 此次监国理政后; 怕是很难再回朝堂。
于是转眼间,朝堂的风向就变了,不少大臣已经开始表明心意,提前效忠于新主。
只有少数清直之臣; 不愿依附党派,对于这位玩弄权谋的太子殿下; 不禁扼腕叹息,感叹大楚社稷,已经是危在旦夕。
然而,李景成依旧稳如泰山,朝堂之上; 接手政务朝政,安抚臣子,声称盼望父皇早日康健; 回宫之后,却让人加重了皇帝汤药里的东西。
而老皇帝病倒后; 还以为是自己大限将至; 立好遗诏之后; 没几日就病得神志不清; 缠绵在病榻之上。
转眼间; 大楚的朝堂几乎已经换了新主。
这几日; 李景成忙得脚不沾地。
除了每日上朝、处理政事之外,下朝之后; 书房里成堆的奏折都在等着批改,他每日还要去老皇帝榻前,尽尽孝心、装装孝子,累得身心俱疲。
可是无论多累,每晚回到东宫之后,他都会去沉璧的院里坐上一会儿。
沉璧自从醒来之后,就很喜欢睡觉,太医说是因为身体虚弱,需要多多休息,才能尽快回复。
所以,每晚他去的时候,沉璧几乎都在房里睡着,他也不忍心吵醒,就在旁边默默坐上一会儿。
偶尔也会赶上沉璧清醒的时候,只是,她还是坐在床榻上,垂着眼眸不看他,更不开口说话。
时间长了,李景成心里越发着急。
他又将太医唤来,可是太医看过后,也瞧不出有什么问题,只说慢慢将养,早晚会好的。
这话落在耳中,李景成总觉得不对,似乎是哪里出了问题,可一时也无计可施。
只能让融冰继续照顾着,寸步不离地守着沉璧。
这一日,李景成刚下朝,他没有直接回书房,而是去了沉璧的院子。
他坐在榻边,看着榻上的人捧着药碗,一张小脸白涔涔的,小口喝着汤药,依旧是一声不响。
蓦然间,李景成伸出手,接过她手里的药碗。
瞧见她愣住了,抬起眼眸看向自己,李景成舀起一勺药,轻轻吹了吹,递到她唇边。
“哥哥喂你,不烫的。”
然而,沉璧却没有动。
李景成叹气道:“娇娇,你捧着碗累,听话。”
沉璧看着漆黑的汤药,依旧一动也不动,就是不肯张口。
站在后面的融冰瞧见了,半晌走上前,打破尴尬道:“殿下,还是奴婢来吧,这点小事,就不劳烦您了。”
说着,融冰接过药碗,舀起一勺药,递到沉璧唇边。
沉璧看了半晌,竟然默默张开嘴,喝下了药。
李景成移开目光,心里蓦然有些不舒服。
他和融冰嘱咐几句,也没再多留,起身出了房门。
出门的时候,他脸上明显带了几分不悦,将门外的盛常吓了一跳,
盛常见到他走出来,立即上前道:“殿下,西域的那位来了,已经到书房了。”
李景成“嗯”了一声,大步朝院子外面走去,脚步没有半分犹豫。
盛常跟在后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