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的日子-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禛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拉着静娴离开了。
走之前给了苏培盛一个眼神,苏培盛心领神会。
又过了一会太子跟皇上走到了这里。
好在皇上到哪都会有净鞭,俩人远远的听到净鞭响起,匆匆忙忙的从假山后面离开。
康熙就看着前边俩人问太子说到,“朕瞧着前边是不是小八跟小九啊,这么匆忙是要去哪。”
太子看了一眼,“回父皇,确实是他俩,不知道刚才在做什么呢。”
康熙“哼”了一声,“躲躲藏藏的,可见不是行什么正大光明之事。”说的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
于是老八跟老九就这么被四爷坑了。
静娴还不知道,又在半路上就小声问了,“爷跟苏培盛打什么马虎眼呢,苏培盛这是做什么去了。”
胤禛笑了一下,“走吧,没什么。”
可是四阿哥越是不说,静娴就越是好奇。
胤禛被她缠的实在是受不了才说到,“你这脑子在家里用用就成,外边的事太复杂,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在遇到胤禛之前静娴从没有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好使。静娴恨恨的想着,肯定是去通知别人过来了,就是不知道通知的是谁,又是怎么通知的罢了。
十二月康熙召科尔沁亲王沙津入京,面授机宜,使诱噶尔丹。
这几年宫中并无蒙古女人,前段时间送过来的娜仁也就只在蒙古御帐伺候过一两次,后来康熙回銮就没带着她,留在了蒙古行宫。科尔沁早就想方设法的想要跟康熙拉关系。
如今有机会,若能立下大功,于科尔沁来说自是再好不过。
自从这个月开始四阿哥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前些年连年征战,户部粮草并不充裕,再加上去年陕西大旱,又给本就不充裕的户部添上了一层重担。
好在今年年景不错,还算是有所收获。而且康熙也知道户部困难,并没有今年就出征的打算。
因为去年一年年景不好,宫里没有一点热闹气氛,今年宫宴决定大办。
也有一年没有见到觉罗氏了,静娴倒是挺期待这次宫宴。
觉罗氏这次依旧是半夜就起,跟费扬古两人坐上家里的马车,一路上晃晃悠悠,走走停停的来到了宫门口。
这一次没有在宫门口等太久,只一小会儿就看见一个小太监快步走了过来,“费扬古大人、福晋,我们四福晋着我来请两位先去阿哥所稍歇片刻。”
小太监常去乌拉那拉府送东西,因而两人也不疑有他,跟着小太监一路来到了阿哥所。
一进阿哥所,小太监就把两人交给了正在门口等着的苏培盛。
苏培盛也不托大,向两人行了礼说到,“可算是来了,福晋跟爷都等急了。”亲自领了两人进去。
秋叶早就在正院门口等着了,见着两人欢欢喜喜的请了两人进去。
觉罗氏之前只觉得阿哥所里规矩严谨,太监宫女来来回回的都不见一丝响动。
直到到了正院门口听见秋叶欢喜的声音才感觉有点活泼的气息。
果然进了正院之后,就只见灯火通明,葫芦在那边指挥着,“快来个人,把这里的水擦擦,一会上了冻在摔着了主子,有你们好看的,那边的去看看热水怎么样了,主子起了,就要梳洗了。”
一抬眼就看见觉罗氏跟费扬古已经进来了,立马上前请了安,飞快的去屋里传了话,“老爷太太来啦。”
一进屋里就是一阵热浪传来,觉罗氏就看自家姑娘已经穿戴整齐坐在旁边的榻上,四阿哥正坐在书桌旁。
两人给四阿哥请了安才分开,觉罗氏跟着静娴去了里间,外间留给了四阿哥跟费扬古。
进了里间,静娴就拉着觉罗氏的手问到,“额娘近来可好。”
觉罗氏也拉着静娴的手,仔细的打量她,看她面色红润,嘴角含笑,身上也有肉,不像是过得不好的样子才稍稍放心。
再加上刚刚看到四阿哥也在正院,对闺女也算是尊重,心里更添了一分安稳,这时候听见静娴问她话才高高兴兴的回到,“好,额娘跟你阿玛都好,这几年身体感觉像是年轻了好几岁似的,你阿玛也觉得身上轻快。”
静娴知道这肯定是之前自己在家的时候经常给水里加一滴灵泉,嫁到阿哥所之后,打着阿哥所里用的是玉泉山的水,又经常往家里送水的原因。
这样也好,老两口身体好,自己需要担心的也就少了。
第三十八章 彩衣娱亲
也多亏了自己记得好似那本书里写到过,费扬古寿数并不高,是病死的,因此在家里的时候就经常拿灵泉给他们调理身子,现在果然身体比之前要好得多。
“额娘,这么长时间不见,我都想你们了,五格最近怎么样,可是又长高了。”
说着又喊到,“秋叶,把我箱子里那个蓝色的包袱拿出来。”
等秋叶拿了来就打开一件一件的给觉罗氏看,“额娘你看看这么大可是还可以,我就想着他会长,给他做衣服的时候都给留了一截出来,若是不够大还能再放一放。”
觉罗氏捡起一件衣服来看了看,都是贡缎,上手一模就很舒适,针脚也都细细密密的,“这怕不是你做的吧,这么好的针脚,阿哥所里养的绣娘都叫你指使的团团转了,怎么也不见你给四阿哥做几件衣服。”
静娴翻了一个白眼,“额娘,我给他做了,你也是知道我的,我的针脚不好,就能做几件里面穿的,你当然看不见了。”
觉罗氏就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虚点着她,“就不能好好学学,你在家又没什么事,学点针线多好,以后要是有了孩子不也用的上。”
静娴也不跟她犟,就只“好好好,是是是”的应着,反正有绣娘,到时候是不是自己做的又有谁知道。
坐了一会,暖气熏蒸的人直犯困,觉罗氏怕自己睡着了到时候再起来的时候不清醒,就说到,“叫人去端了茶来,咱们娘俩别睡着了,再误了时辰。”
静娴本想说自己不睡叫觉罗氏去榻上休息会,这么想的就这么说了。
结果觉罗氏半点也不领情,“就你还能叫起我来,别到时候宫宴都开始了你还跟小猪似的睡得呼呼的就好了。”
静娴能说啥,只好俩人一起挺着,等过会去宫里。
本来静娴还担心寒冬腊月的,外面的天都还没亮,又冰又冷,自己倒是寒暑不浸并不怕生病,可是阿玛跟额娘毕竟年纪大了,到时候再跪到外面去,真能给冻坏了。
结果出门的时候,四阿哥过来拉他的手,一边走一边说,“别担心,你阿玛跟额娘那里我都安排好了,蒲团里面包了炭,都是热乎的,冷不着。”
静娴这才知道他对自己的用心,拿水润润打大眼睛盯着他看了好一会,看没人注意,踮起脚尖“啪叽”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天太黑没看到他是不是脸红了,但是却能感觉到他的手紧了紧。
静娴心里边全都是占了便宜美滋滋的感觉。
带着这种心情一路来到了奉先殿,跪在蒲团上听着康熙念祭词的时候,还有心思考虑蒲团果然是热乎的,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觑。
后来静娴才知道康熙那真是学霸,自然、地理、生物解剖、数学几何都有涉猎。膜拜大佬。
今年的宫宴静娴坐到了四阿哥的身后,位置已经比较靠前,不再是抬起头来都看不到康熙的样子。
自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崩逝,康熙与皇太后接触渐多,感情也瑜伽融洽。
此时康熙正在上首跟太后说些什么,惹得太后开怀大笑。
许是静娴看的入迷,被胤禛发现了。
胤禛拉了拉她的袖子,“哎,看什么呢,不能直视圣颜,快回神了。”
静娴被他一拉其实就已经回神了,刚刚只是没想到康熙与嫡母的相处方式是这样而已,看来史书上写的康熙侍嫡母如亲子,应该是真的。
静娴心想康熙也是个没有父母缘分的人,大概也是因为如此所以对皇太后寄托了一份对母亲的情意吧。
对着胤禛笑了笑,静娴没有多说什么。
胤禛大概也是没有母亲缘分的人,佟皇后早逝,虽然之前也算是疼爱他,但毕竟不是亲生母子,德妃之前也许还有些疼爱的心理,后来有了老六,老六去了又有了老十四,大概心里对四阿哥还有那么一点怨怼,两人又都是憋的住话的人,这个结就变得越来越深,到现在想要轻易的解开已经不容易了。
因此胤禛其实也没有感受过什么真正的母爱吧。
等静娴再抬头看的时候,康熙已经离开了,静娴还有些不明所以,上一次没记得康熙有提前离席,难不成是发生了什么。
自己还在那担心了好一通。
还拿这个问题来问胤禛。
结果就被胤禛用看傻子的目光看了一眼,过了一会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见过有出了什么事情,结果内阁大臣跟宗室王爷、皇子阿哥们都没有被叫走的吗。别拿你那个小脑袋去想这些了,你还是做好一个能手撕虎豹的巴图鲁比较合适。”
这是在讽刺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吧,是吧。
静娴恨恨的想了一会,拿起桌子上的糕点吃了起来,还没上正餐,只能吃几块糕点垫垫肚子了。
对面的九爷看了胤禛一眼,戳了戳旁边的五爷,“哥,你看看,你看看,四哥那个冰山脸居然还能笑,我从来没见过他笑,他那个小福晋真是厉害了。”
五爷看了一眼,照着他的后背就来了一下子,“人家夫妻感情好关你什么事,人家不对着媳妇笑,难不成对着你个傻子笑啊。”
九爷“哼哼”了两声,不再理他五哥。
过了一会大概是觉得不解气,又过来顺走了五爷桌上的茶壶。
刚才就看你在那吃了老些咸花生米,拿走你的茶壶,一会渴死你。
不得不说,咱的九爷哎,你也是足够幼稚了。
那边的静娴跟胤禛倒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时候她俩正被后面转出来的康熙爷惊住了。
只见康熙爷换了广袖长袍,从后面一出来前面的舞蹈就停了。
然后乐师换了一首曲子,静娴也不知道是什么曲子,就看康熙爷和着乐声跟着载歌载舞起来。
在场的人没有不被吓住的,这可是皇帝,居然当众起舞。
直到一舞必,康熙单膝跪地,对着上首的皇太后说到,“愿母后福寿安康。”
众人才反应过,一起跪下大声说到“愿皇太后福寿安康。”
第三十九章 德妃
不管别人怎么想,静娴是被康熙感动了。
作为一个帝王,能为嫡母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很可以了。
不管这里面有没有作秀的成分,但是康熙爷的态度在这里放着,谁也不能对太后有任何不敬。
若是没有这个态度,一个母后皇太后的日子不会这么好过。
等康熙爷跳完了舞太监宫女们才开始上菜。
静娴看了一眼桌上的菜,跟之前那一次吃的真是不一样的,至少没有都结成油花。
有一道酱牛肉特别入味,静娴吃的是停不下来。
胤禛看她吃的好,还把自己桌上的酱牛肉给她端了过去。
后来大概是吃咸了,口渴的不得了,拿起茶壶“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才感觉好些了。
吃咸了的不仅是静娴一个,五爷这会子也找茶壶呢,找了一圈没找到,于是拿起桌上的酒壶喝起了酒。
结果还没等宫宴结束,五爷就华丽丽的喝醉了。
上面的康熙也发现了底下的五爷喝醉了,还跟宜妃说到,“你看看小五这孩子,这就喝醉了,一会叫个人把他送回去,别再路上磕了碰了的。”
宜妃刚才几乎是看了全场,没有哪个做额娘的会不注意自己的孩子,因此对老五跟老九之间发生的那点事看的是清清楚楚,这会子气的简直是牙痒痒,还得笑着跟康熙爷说到,“是呢,皇上说的对,一会我就叫我身边的嬷嬷去把小五送回去。”
康熙三十二年的正月就在这种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怎么这么冷的天又要出去啊,这次是去哪。”静娴一边给胤禛收拾出几件厚衣服,一边问到。
胤禛拉了拉静娴的手,笑着说到“这些事情交给奴才来做就好,很不用你自己亲自动手。”
又看了一眼苏培盛,苏培盛立马低头说到“奴才这就去。”
静娴但也没追问,大概是觉得可能有什么自己不能知道的事情。
胤禛想了一会又开口说到“你放心,这一次没什么危险,且是坐马车,不会像上次那样的,这次就是去巡视河道,快要开春了,需要在汛期开始之前检查一下河道情况,省的决堤,到时候难过的还是临岸的百姓。”
静娴这才放心,“那行,就算是巡视河道也要注意身体,还是大正月的,河道上阴冷阴冷的,多带点皮子做的护膝吧,省的入了湿气,到时候腿疼起来也是很难过的。”
这个胤禛到没有拒绝,他也是个爱惜自己的人,福晋想的周到,他心里也是高兴的。
等胤禛顶着正月的风雪一路行至黄河沿岸的时候,静娴正在家里给他赶制大毛衣服,胤禛走的急,并没有带上太多厚衣服,今年加上他又长了一截,已经将近一米八的大高个子,之前的衣服很多就都已经小了。
因此静娴带着府里的绣娘打算近两天就给赶制出来一批,到时候叫阿哥所里的奴才给送过去。
胤禛表面上是去巡视河道,但是实际上还有别的任务,河南等地的黄河沿岸近几年总是决堤,康熙爷派他出来也有监察官员可有贪墨的嫌疑。
当然这不能放在明面上,明面上胤禛就只能是巡视河岸。
一行人刚到河南地界就被当地官员了宴客楼。
胤禛也不拒绝,这时候拒绝了说不得这些人精子就要察觉到什么了。
河南巡抚董图兴趁着四阿哥与人交谈的时候跟旁边的提督大人说到“可看出来四阿哥此次有什么目的了。”
提督大人沉吟了一会,“这些个皇子阿哥们哪里能叫你我这么容易就看出来,我瞧着到是像正常的巡视。”
董图兴才点点头心道,我也这么觉得。
静娴在阿哥所自觉给胤禛送了衣物就放下了一块心思,倒是开始自娱自乐了起来。
清朝就有叶子牌,跟麻将的规则也是有些像的,静娴叫丫鬟制了一副出来,稍微跟着学了会就已经可以自己上手了。
也没叫别人,就叫了几个丫头陪着她玩。
结果一整天都是在赢,静娴也琢磨出味道来了,这是都在让着自己呢,让的还都挺有技巧,自己都没有发现。
不过自己玩的是挺开心的,也是她们会哄人。
结果玩了几天了,也没个够,直到宫里德妃娘娘派人来请。
静娴是真没想到德妃会来请自己,倒也没多想,收拾了一下就去了。
到了德妃宫里,德妃正在哄十四,十四刚刚五岁,已经到了去上书房的年纪,德妃娘娘心疼他,就跟康熙爷请求了要多留他一段时间。
康熙爷是谁啊,你不愿意我才不会强制呢,只是心里多少会对十四留下个长于妇人之手,不堪大用的印象。
静娴去的时候十四正在发脾气不吃饭,各种碗筷扔的到处都是,德妃也没心情去理她,静娴也不着急,反正就是站一会,自己又不会累。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可能德妃也才想起来自己这里还有人,才叫她过去。
“乌拉那拉氏,胤禛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你那里又是年纪小,还不能生子,怎么府里那个宋氏也一点消息都没有,作为福晋应该大度,府里不管谁生的孩子,到时候不都得叫你一声嫡额娘。”
静娴完全没想到德妃叫她来居然是为了说这个,她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