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种田打败天灾-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家人是下了狠力耕地的,都累得不轻,春耕(或许叫夏耕?)结束后他们在家里睡了两三天才缓过劲来。
叶瑜虽然没下地,却也是在帮着家里干家务,因此也是好好休息了一阵子。
然而他还没休息完,又开始往菜畦里种菜,用了一冬天的破瓦罐终于能暂时退休,被叶老太洗干净之后放进木箱子里,为防止损坏,她还特地塞了些稻草树叶进去。
白菜、萝卜、菠菜、冬瓜、豆角等种子应有尽有,全都种进了菜畦里。
没过多久村民们就纷纷嚷着要进山,叶忠说他们憋了一冬天的力气,就等着进山打猎吃肉呢。
叶父询问过武师傅他们的意见,见他们也同意,便松口让他们进山,只是嘱咐道:“如今正是山里动物发/情的时候,你们要多注意安全。”
村里不少青壮年都加入了上山的队列,等他们再次回村,拖在身后的猎物让全村人都大吃一惊,野猪跟个牛犊子一般大,山鸡野兔也抓了二十几只,肥嘟嘟的,一看就知道羽毛下藏着的全是肉。
原本叶瑜还在担心,春夏正是动物繁衍的季节,若是过度捕猎会不会出现生态问题,直到听到叶海说的话他才算是放下心来。
叶海说:“山上动物比之前要多得多,到处都是,都不用仔细找,随便找个地布置陷阱就有收获。”
贾一随后补充道:“它们都呆呆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整个冬天都没见过人,我们都到跟前了,它们也没反应过来,有好几只山鸡就是这么抓到的。”
叶瑜听得有些惊讶。
当然他们上山的人也没忘记找盐的事,只是一直没有收获,没有人看到有动物在舔舐石头。
但这是个长期的事,暂时没有找到盐,叶瑜也并不觉得失望,反正村里人还要继续进山打猎,慢慢找吧,实在找不到的话,那就去海边晒盐,总能找到方法。
进过一次山后,自然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而第二次除了打猎的人,还有一些媳妇小孩跟着一起,她们会在山上进行采摘,叶瑜便在其中,他想去一趟竹林,砍些竹子回来做竹箔和造纸的原料。
竹林严格来说并不在山上,而是山脚,一个略显起伏的土坡,因此他们一家就在这里跟其他人分开了,叶老太想着边帮宝哥儿砍竹子,边采摘些竹笋竹菇回家吃。
叶瑜这也是雪停后第一次到竹林,一进来就发觉竹子的高度已经突破了五十米,有些生长了多年的竹子单人双手展开都抱不过来。
正在他惊讶的时候,叶河几人已经开始了,连褚绪风跟他带来的侍卫都没例外,众人纷纷埋头用砍刀砍竹子。
他们没选择长成的竹子,砍的都是今年新长出来的嫩竹,青白色外表显得格外青嫩。
所有人一直干到傍晚才一人背着一捆竹子往村子里走,路上叶瑜背着一背篓竹笋,重量不轻,压得他双肩发麻。
到家之后他们才知道到山上打猎和采摘的人早就回来了,就剩他们,叶父说:“你们要是再不回来,我就要去找你们了。”
他边说边把叶瑜和叶母背上的东西接过来。
叶瑜顿时松了口气,活动了一下肩膀说:“没想到都这么晚了。”
“走吧,先回家吃饭。”叶父没多说,只是摸了摸叶瑜的头。
晚上是盼娣带着桃花荷花两姐妹做的饭,因为家里分到的肉很多,再加上最近家里人都在干活,累得够呛,所以样样带荤腥,其中还有一道大肉,而主食更是把家里剩余的白米都蒸了。
一盆猪五花做的红烧肉,难得放了糖,糖汁浓郁,味道醇厚,叶瑜把汁浇在米饭上,一口肉一口饭吃得香甜,连话都顾不上说。
直到肚子终于有食物垫底的时候,他才感慨道:“大嫂的红烧肉做得有大伯娘的几分味道了。”
可能是因为在吴家节省惯了,所以盼娣嫂子做饭不怎么舍得放调料,连做肉都是切成碎末和菜一起炒,到最后一点肉味都尝不出来。
不过经过叶大嫂的教导,最近她总算是不手抖了,舍得放调料,也会做大块的肉了。
盼娣闻言红了脸,“都是娘教得好。”
“我就是随便教教,倒是盼娣一点就透,实在聪明。”叶大嫂笑着说:“而且她做凉拌菜颇有一手,今日的凉拌野菜也很解腻。”
确实如此,盼娣嫂子做素菜味道极好。
吃完晚饭,一家子啥事都没做,洗漱完就躺在炕上沉沉睡去,都是无梦到天亮。
第二天叶瑜惦记着造纸,早早就醒过来了。
褚绪风也过来帮忙,叶瑜准备了两类材料,一类是制作草纸的秸秆和树皮,另外一类就是制作竹纸的竹子。
两类纸的制作方式基本相同,只在细微处有些许差别,比如说竹子要劈成竹片,然后将表皮带青的地方削去,剩下的竹片经由大力捶打锤烂。
之后的流程便相仿了,准备两个大木桶,分别将秸秆和锤烂的竹片浸泡进去,等到泡软之后就可以放到灶台上加入石灰粉边搅拌边蒸煮了,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三天,最后形成的形态类似于糊糊。
为了让做出来的纸柔软且光滑,这两桶糊糊要手动绞碎成碎末,这是个漫长费力的活,不光是叶瑜一家人在做,就连村子里其他人有空的时候也会来帮忙。
就这样合全村之力纸浆逐渐变得细腻顺滑,接下来这些纸浆再经过清洗就很干净了,将其覆盖在竹帘上晒干,揭起来的就是成品纸了。
用秸秆做出来的草纸是黄褐色的,质地粗糙,厚厚一沓捏在手里颇具硬度,用来当厕纸却是极好的,而且做起来不麻烦,所需的原材料也便宜,家家户户都能拿得出来。
叶瑜自己就是草纸的第一个用户,用完之后很是高兴,他终于能摆脱用树叶上厕所的窘境了,这样的草纸虽比不上现代那些洁白柔软的,但已经是他能做出来的最好的了。
满村子对草纸都稀奇,自从分到一些用过之后皆是赞不绝口,尤其是一些妇人娘子,她们每月要来月事,如厕时很不方便,如今有了所谓的草纸,就不用担心弄到外边,用完后直接扔进茅坑里即可,可谓是又方便又干净。
叶瑜随后将制造草纸的方法教给村里人,有些人嫌麻烦,不乐意自己做,便用粮食从愿意做的人那里买,这算是自由买卖,并没有人制止。
另一样竹纸与草纸不同,硬度适中,质地柔软,颇具韧性,再加上吸水性强,很适合写字作画。
叶瑜带着一沓送给叶童生的时候,叶童生立马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他写完后高兴地说:“虽比不上宣纸,但也算是优质的纸了。”
“既然先生喜欢,这些您就先拿着用,回头用完了,再来寻弟子,弟子再制作些。”叶瑜笑着回道。
叶童生也没推辞,大方将其收下,他毕竟是叶瑜的启蒙恩师,因此收得并不亏心。
除了自家留下用的和送人的,叶瑜还额外拿针线将一沓竹纸缝成一个本子送给叶父,可以在上面记录一些村里的情况。
既然有了本子,为了方便书写,叶瑜把炭笔也给折腾出来了,说起来制作炭笔要比造纸简单得多,只需要烧制柳树的枝条就行了。
炭笔写出来的字以黑色为主,夹杂赭褐色,用起来很是方便,叶父只用了一次就喜欢上了,再也没用过毛笔,如果非要挑出一个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外壳,容易把手给染黑。
叶童生倒是看不太惯,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如今连科举都没了,何必再墨守成规。
——
叶瑜拿了个布包单独出门,路上有人跟他打招呼,他也是礼貌寒暄两句。
一直走到褚绪风家门口,他看着牌匾抬手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贾三,他见到叶瑜后立刻敞开门,笑眯眯地说:“快进来,少爷在屋里。”
褚绪风此时正在屋里练字,没听到外面的声音,叶瑜就想着等他写完字再进去,便坐到院子里的凳子上跟贾三他们聊天。
贾三正在洗山梨,洗完后随手从一边拿了张草纸擦手,“这草纸是真好用,我都不用洗毛巾了,擦完手后可以直接扔掉。”
叶瑜点点头,道:“方便就好。”
他接过贾三递过来的山梨慢慢啃着,咬一口就在嘴里爆开汁来,有一种独属于水果的清香。
吃完最后一口,刚擦干净手,屋里的褚绪风正好放下笔,一抬眼就看到坐在外边的叶瑜,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连忙走出来,“怎么不叫我一声?”
叶瑜拍拍手站起身,“又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当打扰你。”
两人一起走进屋子,关上门后,叶瑜将手里的布包递给他,“打开看看,是今年的生辰礼。”
褚绪风闻言睫毛微垂,半晌才接过布包,哑声道:“你竟还记得。”
“你的生辰我哪能忘了。”叶瑜背着手笑说:“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褚绪风薄唇轻抿,小心翼翼地解开系带,只见布包里面放着一个精致的像是书一样的东西,翻开后每一页纸上都压着各种花卉,有野菊、铃兰、风信子…是造纸时就压在里面的。
每一朵花都对应一句祝福,仔细闻一闻的话还能闻到淡淡的薄荷香气。
“这是我自己写的字,不算太好看。”叶瑜摸着鼻子说。
“写得很好,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远没有你写得好。”褚绪风素白的指尖抵在花瓣上。
叶瑜的字如今已颇具风骨,风骨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一看就能感觉出来。
“那你喜欢吗?”叶瑜期待地问。
“很喜欢。”褚绪风捏着花笺郑重地回答。
作者有话说:
去看了电影,喝了奶茶,什么时候疫情能真正结束啊,想念不用戴口罩的日子了。
第75章 西红柿
自从进山有了收获之后; 有不少村民都在村里待不住了,隔上两三天就得去一趟,直到有一次叶忠打猎时遇上一只棕熊; 那只棕熊在他胸前留下了一道深深的疤痕; 差点就要了他一条命。
幸好当时郝大夫跟在队伍里; 他及时出手救人,用各种方式把血给止住了,这才把叶忠救下来,不过就算如此; 叶忠还是昏迷了五天。
“那只熊人立起来的时候足有四个我这么高,”叶忠醒来之后忍着疼比划道:“瓜子像是铁钩,眨眼的功夫就挥到我面前了。”
由于他动作过于激烈,刚包扎好的伤口又一次被撕裂,在干净的白布上氤氲出淡淡的红色血迹。
叶瑜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 他原本还以为这件事会给忠叔留下心理阴影; 但现在瞧着人家根本没放在心上,甚至还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想跟棕熊再战一场。
他儿子叶栓闻言翻了个白眼; “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里休息吧; 郝大夫说了; 你的伤没有两三个月都好不了。”
叶忠被他儿子训了一顿,顿时不好意思地笑笑,重新缩回了炕上。
有了叶忠的前车之鉴,进山的村民们便多了些小心,一旦在地面上看见熊的足迹; 就会尽早离开; 这样一来; 村里确实没再出现严重伤亡的现象,顶多是擦破了皮或者骨折一类的伤。
——
叶瑜把手里的药膏交给叶栓,跟他说:“这是小郝大夫托我送过来的药膏,说是效果比之前的要好,回头给忠叔换药的时候可以用上。”
叶栓接过之后点点头,应道:“多亏了小郝大夫的开的药,我爹的伤已经比之前好多了。”
他说完这话,刚想走又突然想到件事,转身后退两步,“宝哥儿你跟我再去一趟我家呗,我爹带回来的东西里有个从没见过的果子,我瞧着是能吃的,但又怕有毒,你读书多,帮我去看看那是什么果子。”
叶瑜听他的描述也很是好奇,便一口答应下来。
叶栓先是把药膏给他娘,让他娘帮他爹换药,然后才把叶瑜引到灶房,从柳条筐里翻出五个圆溜溜的果子。
整体呈扁球状,绿色的蒂处带着些许青色,仿佛还没熟透,而其他地方却是鲜艳的红色,有点像是柿子。
这不就是西红柿,也就是番茄,叶瑜看到它又惊又喜,不由得上手捏了捏,手上的触感让他更加确定这就是成熟了的西红柿。
西红柿可以用来做西红柿鸡蛋汤,西红柿鸡蛋面,糖拌西红柿,西红柿酱,每一样都是极其美味的,还可以直接生吃,当成水果也是酸酸甜甜。
叶瑜曾经在县城里寻找过,但是没多久他就发现西红柿好像还没从海外传进来,所以他并没有找到,最后也只能遗憾放弃。
他怎么都不会想到,寻找了那么久的东西竟然就这么轻易的出现在他面前。
叶栓的声音唤醒了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叶瑜,“宝哥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我从一本杂书上见过,这种果子叫西红柿,你看它长得像不像一个柿子。”叶瑜指着西红柿说。
叶栓仔细打量了半天,才恍然大悟道:“确实像红色的柿子,那这个该怎么吃?直接吃吗?”
他话音刚落就跃跃欲试起来,看他那样子,似乎只要叶瑜一点头,他就会拿起西红柿直接塞进嘴里。
“可以生吃,但是我怕认错了,先切一两块喂给鸡鸭。”叶瑜谨慎地说。
叶栓点点头表示赞同,蹲在地上看着叶瑜拿了一个菜刀把西红柿切成几瓣,把里面的籽放在一边,然后将其中一块小丁喂给了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几只鸡。
让叶瑜放下心来的是,那几只鸡吃得津津有味,很快一个时辰过去了,它们依旧是精神百倍。
因此叶瑜把切开的西红柿瓣放进嘴里,因为已经切开了很久,所以味道有一些变化,但依旧美味多汁,久违的酸甜味在他口腔里爆开,让他不由得眼睛发酸。
叶栓也跟着尝了一口,瞬间被酸得眯起眼睛。
但酸甜开胃可不是说说而已,他捂着咕咕作响的肚子,苦着脸说:“好吃是好吃,就是我饿了。”
叶瑜闻言看了眼天色,发现还早,便问:“你家还有早上的剩饭吗?”
叶栓连忙点头道:“有的,早上剩下半锅大碴子粥。”
叶瑜跟叶栓娘说过一声,得到同意后便起锅热油,打下一个鸡蛋,炒了个西红柿鸡蛋。
就着粥吃西红柿炒鸡蛋,就连躺在炕上已经很久都没什么食欲的叶忠都提起精神,胃口大开之下整整喝了两大碗粥。
他包圆了剩下的西红柿炒鸡蛋,吃完后恋恋不舍地说:“要是知道这东西能吃,我就该连根拔起的。”
叶瑜问他:“叔,你是在哪儿找到它的?”
“在一处林子里,哦对了,当时是我跟你大哥一起过去的,他应该知道地方。”叶忠想了想回答道。
叶瑜若有所思,他得跟他大哥一起去一趟山里,西红柿的苗是可以移植的,就算没有成功,也可以用西红柿里的籽重新种。
他走之前,叶栓他娘特地把两个西红柿塞进他手里,“带回去叫你爹娘吃。”
叶瑜没推辞,只嘱咐道:“西红柿里的籽可以种在地里,浅浅挖一个坑即可,发芽前不适宜浇太多的水,保持土壤湿润就好。”
叶栓听得认真,连连点头,他拍着胸脯自信地说:“种西红柿这事就交给我吧。”
拿着两个红彤彤的西红柿回家,叶母打眼一瞧,没看清,她以为是柿子,便纳闷道:“柿子这么早就成熟了?”
叶瑜抬起手说:“不是柿子,是一种我在书里看过的吃食,叫西红柿,只是跟柿子长得有些像罢了。”
“西红柿?”叶母停下手中的活,接过西红柿仔细打量,半晌才开口:“这名倒挺贴切。好吃吗?”
“我觉得挺好吃的,也挺好种,回头咱们把籽单独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