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十佳好妈妈-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当初他没有那样骂时薪星和时蕾蕾,那爸爸妈妈是不是就不会不要他了。
可,一切都没有如果。
…
时鸿本来是不愿意和时镇离开了,但在和时易聊了一下后,还是决定和时镇离开了。
一来,他没有理由留在老家这边。他的亲生母亲已经死了,唐海琴这个奶奶也不喜欢他。
二来,待在时镇身边,跟着他去大城市,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也可以摆脱以往唐海琴对他的虐待。
三来,父亲养儿子,本来就是时镇的责任。
只是,两人虽然待在一起,但关系一直淡淡。准确地说,是时镇一直想修复和时鸿的关系,但时鸿没有理会。
在还没有成年前,他会和时镇住在一起,等到成年就会离开,等时镇老了,他会给时镇养老,这是他作为子女的义务,但他永远都不会原谅他。
…
时间匆匆流逝。
时易的公司,在殷音的帮助下,逐渐发展壮大,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成为上市,还在持续地壮大中。
在殷音和时易的陪伴下,星星和蕾蕾也逐渐走出了当初的阴影。
三个小孩的感情也很好。
卫庭也大学时,考了公安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警察。
星星则进入部队,当了一名军人。
两人都奋斗在前线,保护着身后的国家和人民。
星星说:虽然那场意外夺去了爸爸和妈妈的生命,但他相信,爸爸应该从来没后悔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而他,虽然不是警察,但也是军人,同样可以继承爸爸的意志,保护国家和人民。
卫庭和星星,都在自己的领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临老时,获得了国家勋章。
蕾蕾喜欢画画,她大学的时候去了国外美术学院进修,回国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画廊,最后还另外一名知名的男画家结婚了。
殷音在时易八十八岁的时候,与他一起共同离开了这个世界。
【本世界完】
第1731章 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1)
【本世界架空,请不要与任何现实做对比!】
五六十年代,那时候的华国,发展还处于落后阶段,人们吃的是大锅饭,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时不时半夜就会饿醒,起来灌水喝,那时候住的是老屋,土胚房,不是这里漏,就是那里漏,一旦下雨,那就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那时候的日子,难啊,难啊。
那是一个叫坑水村的小地方,住的人家,也只有百来户。
朝阳升起的时候,远远的就能看到,在那坑水村的大山那一头,伫立着一座高高的,石头做的石碑,上面刻着一个又一个的名字,还有很多的……无名氏。
阳光洒落在石碑上,隐约中,似乎还能看到那一个个名字背后,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遥遥望着北方,因为那是鲜艳的国旗升起来的地方……
…
沅国与丽国爆发了战争。
沅国弱小,丽国强大,丽国企图侵略沅国。
沅国与华国相邻,唇亡齿寒。
华国与沅国交好,在沅国被求助时,毅然派出部队支援,战争开始打响……
…
殷音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身份有些不一样。
这个世界,她的身份不太一样,她要守护的孩子很多很多……
这个世界,她拥有部分神力。
思索着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
等到殷音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她成为了一名军医。
穿着黄绿色的冬衣军装,腰间是一条武装带,头上戴着鸭舌平顶栽绒冬帽。
她处在一处简单的营地里,里面摆放着一些医疗物资。
此时的她,正处在沅国境内,她是一名华国军医,她正与队友,奋斗在与丽国对抗的第一战线上。
昨天,她所在的十三团,与丽国爆发了一场小型的战争。
受伤的人很多。
“军医军医,赵铁蛋又开始发烧了,他的胳膊是不是又坏了?”一个年轻黝黑同样穿着军装的男人匆匆掀开帘子,着急地喊。
“哎呀,那肯定是胳膊又发炎了,怎么办,这新一批的盘尼西林还没来呀。”殷音身旁一个中年男人道,“我这里也有好多病人需要盘尼西林啊。”
可惜,盘尼西林是稀罕的医疗物资,他们国家目前还没能自主生产,只能花大价钱去进口。
赵柱子不知道什么是盘尼西林,但他知道,那是他们在受伤时能救命的东西。
现在没有那东西,那铁蛋是不是……
那中年军医道:“或许把那受伤的胳膊截掉还有一线希望。”
一向铁骨铮铮的男人红了眼眶。
难道真的要看着铁蛋的胳膊被截掉吗?
他知道铁蛋有多怕疼。
铁蛋在他们坑水村打小就是一个娇气的娃娃,小时候随便磕磕碰碰就会哭,后来他爹妈带着他去检查,才知道赵铁蛋是痛觉神经敏感,赵柱子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赵铁蛋,怕疼。
昨天到现在,铁蛋的眼眶一直红红的,昨晚半夜他发现铁蛋捂着嘴,在偷偷地哭。
现在又发烧了……
第1732章 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2)
就在这时,一个女声响起。
“我这里有盘尼西林。”
众人朝着说话的方向看去,只见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女人,穿着和他们一样的军装,容貌俏丽,气质温和。
中年军医看着眼前的女人,精神恍惚了下,随即道:“你是殷音吧,新来的军医,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我总觉得我好像和你很熟悉似的。”
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升起这个念头。
殷音点头:“对,是我,我还带来了盘尼西林。”
说着,殷音打开了一旁的几个木箱子。
中年军医将信将疑走过去,待看清那里面的东西时,脸上充满震惊与狂喜:“真的是盘尼西林,太好了,太好了,受伤的战友们都有救了。”
随着这句话落,营地里的军医和护士纷纷忙碌起来。
殷音拿起一支盘尼西林和一个小药箱,对赵柱子道:“走吧,我和你去看看你的战友。”
“诶,好好。”赵柱子狂喜。
掀开帘子,一股强烈的冷意扑面而来,身体不自觉哆嗦了下,连牙齿都在打着寒颤。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沅国的冬季,此时早已经是冰天雪地,尤其是今年,气候更加恶劣。
不远处,荒芜的草地被冰雪所覆盖,大部分地方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
赵柱子看着这冰天雪地,想起刚刚听到的消息。
他道:“俺听说十八兵团又有战友被冻死了。”
相比起丽国的强大,他们的物资齐全,武器装备顶尖,几乎是武装到牙齿。
而他们武器落后,就连物资都难以备齐。
早些时候,棉衣还没到,他们穿的都还是单衣,气候突然的恶劣,冻死了好些战友。
他们十三兵团,就有好几个被冻死的。
所幸,现在冬衣到了,可气候还在进一步恶劣中。
十八兵团那边,拿到棉衣比他们晚,冻死的战友也比他们多。
那都是他们的同胞战友啊。
想到这,赵柱子扭头抹了抹眼角的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另一边,在殷音和赵柱子离开后,那中年军医望着那几箱盘尼西林,有些不解道:“我明明记得盘尼西林已经没有了呀,难道是我记错了?”
脑海中的不解一闪而过,很快他就拿出盘尼西林去救助其他伤者。
赵柱子很快带着殷音来到了另外一个营地。
他脚步匆匆,掀开帘子,激动道:“铁蛋,俺把军医找来了。咱们有药了,你有救了。”
殷音跟着进去。
里面柴火在燃烧着,饶是如此,依旧能感受到彻骨的寒意。
一个有些瘦,模样清秀的青年躺在一处,身上盖着破被子。
这里,棉衣少,被子也少,为数不多的被子是拼凑缝成的,给了最有需要的人。
赵铁蛋,也就是模样清秀的青年听到熟悉的声音,看了过来。
一张被寒风刮得粗糙的脸红通通的,眼神也有些恍惚,他根本听不到赵柱子说了什么。整个都快烧迷糊了。
他依稀听到熟悉的柱子的声音。
他红着眼眶低声:“柱子哥,俺疼。”
殷音走过去,放下药箱,她掀开被子,看到了那一只发脓的胳膊。
赵铁蛋的胳膊是被敌人的刀砍到的。
不算严重也不轻。
本来如果有盘尼西林,他的伤也能好。
可偏偏他受伤的时候,十三团的盘尼西林用完了。
第1733章 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3)
赵柱子冲到了赵铁蛋的身边,握着了他的手,道:“铁蛋,别怕,军医来了,你很快就好了。”
赵铁蛋烧得迷糊,却是听不到,依旧低声开口,仿佛在说着临死前最后的话般:“柱子哥,俺,俺是不是快死了,俺想俺婆娘了……”
三年前,赵铁蛋参军时,才和村里青梅竹马长大的姑娘翠翠结婚三个多月,离开时,村里大夫刚检查出翠翠肚子里刚揣了小娃娃。
打仗这几年,赵铁蛋闲暇时,和战友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家婆娘。
听到赵铁蛋这话,赵柱子的话一疼,他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眼眶微微酸涩。
“不要怕,我不会让他死的。”殷音上前安抚,打开药箱,开始给赵铁蛋的胳膊治疗。
她先打了一针麻醉,再用消毒的手术刀将她胳膊上发脓的地方割掉,随后一步步地,直到最后用纱布将已经治疗好的胳膊缠上。
赵柱子在旁边紧张看着,赵铁蛋已经陷入了昏迷。
期间,他们时不时能听到飞机和炸弹的轰鸣声。
他们知道,那是其他地方的战友在和丽国作战。
“军医,铁蛋怎么样了?”
殷音将药箱合上,道:“没事了,再过不久,他就能退烧了。”
“那要多久才能作战?”赵柱子紧接着就问。
因为武器的落后,他们对抗丽国得来的少数成功,基本上是用人数,也就是无数战友的命换来的。受伤了的战友,只要有一点能作战的能力,能爬得起来,就会战斗到最后一刻。
殷音愣了一下,凝视他们,似乎透过他们在看什么,这样的凝视很快就被她收了回来,她说了一个数字。
殷音背着药箱正要离开的时候,忽的就瞥见赵柱子有些苍白的脸。
他皮肤黝黑,可大概是太过冷,身体又一直在发抖的缘故,殷音还是看出来了。
“你把手伸出来,我看看。”她细细打量了下赵柱子,大概是大家都穿着冬衣的缘故,这会她才发现,赵柱子其实挺瘦弱的。
赵柱子闻言伸出了手,又道:“军医,俺没事,俺能有啥事啊。”
殷音的手指已经搭上了他手腕处的脉搏。
很快,她就知道原因了。
赵柱子的身体很虚,是畏寒的体质。
而现在是零下好多度,冷得能把人冻死的程度。
难怪赵柱子的脸会冻成那样苍白的模样。
殷音将结果告诉了他。
赵柱子摸了摸后脑勺,一张憨厚黝黑的脸笑得傻乎乎的:“俺知道,俺小时候冬天不小心掉河里了。”
“我这几天找些草药,给你熬着补身体吧。”殷音道。
赵柱子看着殷音清亮的眸子,道:“真的吗?那是不是太麻烦您了,还是不用了,我这都老毛病了,不碍事。军医还是先紧着战友们治疗。”
军营里,医疗物资少,军医也少。
最后是殷音好说歹说,赵柱子才答应下来。
就在殷音背着药箱离开的时候,有一个青年从外面进来,走到了赵柱子和赵铁蛋身上,脸上带着关切之色……
第1734章 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4)
几日后,十三团与丽国的战争再次打响。
在恶劣的气候下,他们艰难前进。
敌人的武器太过先进,很多时候,他们还没靠近,远远的,敌人的子弹就打到了他们的胸膛。
飞机在半空中盘旋,时不时投下一枚炸|弹,底下,死伤一片。
这场仗,打得艰难。
最后,输了。
整个团,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撤退成功。
为此,整个军营里,陷入了低迷。
…
死去的战友很多,伤了的战友也很多。
这几日,殷音都在忙碌着治疗伤者,没有停歇,好多时候,她都看到好些战友在偷偷流泪,为那些逝去的战友而流泪。
外面,有战士正在挖坑。
死去的战士,太多了,这里距离家乡也太远了。
他们没办法运送死去的战友回家乡安葬。
只能登记了他们的名字。
再将他们全部都埋在这个大坑里。
这场仗,打了三年,这样的坑,也不知道挖了多少个。
死去的战友埋在大坑里,又重新填上了土。
殷音站在大坑前,与身边的战友们一起向他们默哀,致敬。
他们的眼泪掉了下来。
在回去的路上,一个年纪最小的战士,投入到了身旁另外一个人的怀抱,带着哭腔道:“哥哥,如果俺们死了,俺们能埋在家乡不?俺想咱爸妈,咱小河村,咱祖国了……”
打仗,他们不怕,死亡,他们不怕,可他们怕连死了都不能回家。
他呜咽着道:“俺不想死后埋在异国他乡,俺,俺不想死后成为没有根的人。”
而祖国,就是千千万万战士们的根。
其余的战友听到这话,也迷茫了。
他们在想,这场根本就不对等的仗,他们真的能赢吗?
他们还能回到祖国,能回到家乡,再见一见自己的亲人吗?
身处异国他乡,其实他们多多少少是有些惶恐的。
这里太冷了,好多兄弟战友都冻死了,连水都冻成冰,他们想喝水,只能用烧开的雪水。
武器太落后了,往往以多对少,他们还输了。
物资有时候也跟不上,大冷的天,没有冬衣,只有单薄的单衣。
药物也少,好多战友都因为缺少药物的治疗而死去。
他们,都埋在这一个个异国的大坑里,回不了祖国,回不了家了。
就在这时,有一个人高声开口了。
“战友们,兄弟们,我们不能退缩,不能放弃,不能气馁啊。我们奋战在抗战的第一线,我们身后站着的是什么,是我们的祖国,是千千万万的同胞,是我们的亲友,我们是在保护他们啊。如果我们退缩了,敌人就会踏上我们的土地,带着他们的炮火,肆无忌惮地向我们的国家,人民开炮,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
我知道,这场战,打得很艰难,我也知道,我们牺牲了很多的战友同胞,可我相信,我们会赢的,因为我们是华国儿女,因为我们心中有信念。是,这里很冷,但我们的血是热的啊,你们感受到了吗?那是流淌在我们身体里属于华国儿女的血啊。”
第1735章 祖国母亲…圆梦回家路(5)
“我们华国子女是骄傲的,只要我们的信念还在,只要我们不倒下,我们的信念就会凝聚成一把锋利的刀,最后斩向我们的敌人。”
“我,张建国,华国第九师第十三团的团长,我在这里起誓,我将不畏艰难困苦,为了国家与人民的胜利,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