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第7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拉了萧遥便走。
萧遥含笑看向脸色僵硬的季姑娘:“就此别过。”甚至都没说一句孩子无状之类的客气话。
季姑娘气了个半死,忍不住一拳头锤在马车壁上。
红儿马上安慰:“奶奶别气。他们定是给自己留面子才如此说的,却不知,这般说话,袁先生知道了,怕是要更生气呢。”
季姑娘听了,马上笑了起来:“这倒也是。”说完,在红儿耳旁低声说了几句。
她倒想知道,若袁先生知道萧遥那孩子今日说的话,还会不会让萧遥母子在城里找到书塾!
萧遥和萧平走远了,才教育萧平:“以后不许这样说话。”
萧平道:“我实在生气,忍不了了。人家说,女人平日里比的就是夫君和孩子,以他们出息为荣。刚才那女人,口口声声炫耀自己的夫君和孩子,企图奚落娘,我不高兴了!”
萧遥没料到萧平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怔了一下,摸摸他的脑袋,柔声问:“你没有爹,你可会怪娘?”
萧平摇摇头:“不会。我有娘就够了。”
萧遥心得心中一软,蹲下来,抱住了萧平。
回到家,萧遥让萧平在家里背书,自己则去医馆处看那两个伤患——因为不知道那两个病患是不是穷凶极恶之辈,所以她不敢带萧平过去,惟恐被那两人看到萧平的样貌记下来,将来痛下杀手。
两人虽然伤得重,但经过这么多日的医治,今日也是时候醒来了。
到了医馆萧遥才知道,两人不仅醒了,还精神十足,想拿武器再次火拼一次。
宝生站在两人中间,不住地劝:“两位是我家萧娘子救回来的,可不许打架破坏了这医馆。”
萧遥在窗外看了一阵,看到两个男子剑拔弩张,看着彼此,眼睛里都是难以掩饰的杀意,但是始终不曾对照顾他们的宝山失礼,看向宝山的目光也没有恶意,反而隐隐带着感激,便知道两人不是那等恩将仇报之人,因此进去,说道:
“我才救了你们,你们就要再一次火拼找死了?”
这几日两个男子在她跟前是个可以为所欲为的病患,再加上刚才的观察,她心里无法对两人产生半点忌讳之意。
反而觉得,若自己表现强势一些,或许能暂时弹压住两人。
当然,她也是一试,若不适用,会马上改变态度。
两人看到萧遥进来,眼睛俱是一亮,但很快收起惊艳之色,马上道谢:“谢过这位娘子的救命之恩。”
他们都是高手,很清楚自己当日伤得有多严重,可以说一脚踏进阎罗殿了,而另一只脚也是迟早要踏进去的,不想居然被救活了!
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活着的那一刻,他们就知道,自己遇上了一个医术高手了,早抱了交好的决心,所以此时见到萧遥,都异常客气,即使她容色倾城,看起来不像个大夫。
萧遥见两人客气,更加确定,不管出于什么理由,这两人不打算与自己交恶,当下又放心了一些,道:“道谢倒不必,我只有两个要求。”
两个男子马上点头:“大夫请说。”
萧遥道:“第一,你们好了之后,需给我医药费。第二,在我这医馆期间,不得打架,不得对对方出手。你们想出手再打,可以离开医馆之后。”
两名男子听了这话,默默地看了彼此一眼,最终都点头答应。
萧遥见他们答应,上前挨个给他们诊脉并且再次施针,然后让宝生和香草抓药熬药并照顾两人,自己就回家了。
这些日子以来,她在两人身上已经试验过所有的针法了,见治好了两人,又试验了针法,心情很好。
以后再找机会在普通人身上试试阵法,若当真没问题,那就表示,她学会了施针要义的所有施针方法了!
萧遥心情愉快地回家,刚到家门口,就见门口停了一辆看似不起眼却极其奢华的马车。
她有些惊讶,一边进屋一边叫:“平儿,可是有客人前来?”
萧平从屋里迎出来,笑道:“娘亲,家里来了客人,我见不是坏人,便请他们进来。”
萧遥听了,和萧平一块儿进屋,看向站起来相迎的客人。
那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看起来书卷气十足,面上带着豁达之意,看起来很是和蔼可亲。
老者见了萧遥,含笑道:“老夫姓马,乃青山书院的山长,今日不请自来,还请娘子恕唐突之罪。”
萧遥听到青山书院,又听到姓马,不由得惊讶道:“竟是青山书院的马先生,失敬失敬!”一顿,又问道,“不知马先生前来寒舍,所为何事?”
第426章
马先生笑着捋了捋胡须;招呼萧遥:“萧娘子还请坐下说话。”自己也坐下,这才解释自己的来意;
“老夫平日里除了教授学生,也爱画几笔丹青,尤其喜爱花鸟虫鱼之类。昨日出来办事,顺便去城里装裱师父处拿小童拿去装裱的画;看到装裱师父在装裱一本厚厚的《中草药图绘》,惊为天人,忙问何人所作,便找到萧娘子家中来了。”
萧遥恍然道:“原来如此。”又笑道;“我那画只是刻画描摹草药;以逼真为主,当不得马先生如此赞扬。”
时下画坛的画作,都是以写意为主,她这种逼真风格;是形似,失去了写意的飘逸以及神似;她认为并不会受到士大夫以及画家的喜欢。
马先生连忙摆摆手:“你太过自谦了。”说到这里一顿;又以万分赞叹的语气说道,
“实不相瞒;昨日老夫看到那些画,当即在店中待了一日;直至将所有的画都看完才离开。夜里辗转反侧;想的都是那些植物。你这画;从用于杏林上来说,因逼真而价值连城。”
由于太过激动,马先生干脆站了起来,捋着胡须一边走动一边赞叹道,
“从艺术角度而言,每一株的光影与立体,色彩的运用,是如今画坛不曾有的,可说是滥觞之作。同时,你倾注于植物中的种种感情,注入了‘神’,产生了气韵,脱离了有形而无神的范畴,更是让这些画上升到艺术的角度,而且是顶级的!”
跟随马先生来的两个小童听到马先生居然给了萧遥那些画如此高的评价,心中都不由得骇然。
马先生的二弟子柳捷,人称快意先生,在本朝是个出名的画家,可也不曾得到过马先生如此由衷的赞赏以及这样高的评价!
这位萧娘子的画居然就得到了,难不成当真那样好?
萧遥也没料到自己的画能得到那样高的评价,扭头看到萧平看着自己亮晶晶的目光,不由得笑道:“多谢马先生抬爱。不过,马先生如此夸赞,着实折煞我了。”
马先生笑道:“老夫不是抬爱,而是实话实说。”一顿又道,“老夫今日前来,是想向萧娘子请教画画的技法的,不知萧娘子可愿意教我?”
萧遥顿时站了起来:“马先生谈到请教,实在折煞我了。对于画,我知道的并不多,但愿将所知与马先生交流。”
马先生见萧遥肯答应,马上谢过,这才看向一旁坐着的萧平,说道:“适才我已考究过这孩子,见他思维灵活,为人有礼,学识也算扎实,想收他为徒,不知萧娘子可愿意?”
这对萧遥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了,因为得罪了袁先生,她很难再给萧平找到好的先生,所以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搬家到另一座城市,如今马先生主动提起收徒,比雪中送炭更为有用及时。
不过她没有马上答应,而是道:“马先生愿意收平儿为徒,我心中万分感激,也万分欣喜,只是,一切还得看平儿的意思。”
马先生没料到萧遥居然会将这样的事交给萧平决定,心中诧异之余,又十分感慨。
这世上,习惯了父母做主,像萧遥这等开明的,实在是他生平仅见的。
这样的女子,难怪可以画出那样或昂扬、或随性、或豁达或刚毅的植物。
只是不知道,萧平会如何回报这位可敬母亲的开明呢?
萧平站了起来,对萧遥道:“娘亲,我愿意拜马先生为师。”说完,旋即走到马先生跟前,跪下来磕了几个响头,“先生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他原先是不愿意远离萧遥在外求学的,可是今日被袁先生送出门,回程时又被季姑娘当面炫耀两次,他改变主意了。
他要做个能为自己母亲带来荣光的儿子,他要努力读书,将来封侯拜相,让自己母亲做个人人羡慕的诰命夫人!
萧遥失笑,说道:“你这孩子,拜师需要敬茶,赶紧起身倒茶。”
马先生坐在椅子上,捋着胡须含笑看向萧平。
萧平连忙倒茶,给马先生敬茶。
马先生接过他的拜师茶,抿了一口放到一边,笑着说道:“正式的拜师礼还需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此处没有,回头你进书院再正式拜一次。”
旋即训诫道,“你拜我为师,成为读书人,勤奋刻苦自不必说,最要紧的是,心怀天下,时刻记着自己从何而来,莫要在将来身居高位时忘了来处。”
萧平认真点头,又施了一礼说道:“谨遵先生教诲。”
马先生又道:“我如今已年迈,不想再广收徒,只想收个关门弟子教授,如今选中了你,教学精力全在你身上,故格外严厉,你须有心理准备。”
萧平再次点头说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先生只管对我严厉管束。”
马先生听了这话,心中很是满意,不住地抚须微笑。
这孩子如今才五岁,却已经知道说这话,实在很是难得。
马先生收徒完成之后,便带着两个小童离开了,临走前叮嘱萧遥明儿带萧平到青山书院拜师——他找了来,并不知道萧遥是守寡身份,知道了,自然不会多待,让萧遥名誉受损的。
萧遥和萧平送走马先生之后,回到家中,都有种世事难料的感觉。
原以为走投无路,只能举家搬迁,不想柳暗花明,来了个真正的大儒。
萧遥想到这里,严肃地看向萧平,说道:
“平儿,马先生是真正的大儒,学问与名声都有,你做了他的关门弟子,将来会结识很多人,而且是超越了我们这种身份的人,希望你谨记,保持初心。不因为被瞧不起而自卑,不因为被吹捧而飘飘然,忘了自己是谁。”
萧平马上点头:“娘,我知道的。”
第二日,萧遥备齐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与干瘦肉条等礼物,收拾好萧平的衣物以及笔墨纸砚,送萧平道青山书院拜师。
马夫人也在,当萧平行过拜师礼之后,马老夫人请萧遥说话。
萧遥知道,这是马先生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从而安排的,因此也不推拒,借与马夫人谈话之机,将自己作画的技巧与心得一一说来。
当日拜访结束,萧遥再次勉励萧平一番,便让萧平留下跟马先生读书,自己只身回去。
她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去了医馆看那两个病人,顺便继续练习针灸之术。
这次萧遥的针灸是舒筋活络的,并不复杂,但她还是认真施针。
施针时,白衣公子郑公子看着萧遥的脸,说道:“萧娘子今日似乎喜气洋洋,可是遇上了什么好事?”
萧遥看了他一眼,这人的感觉还挺敏锐的,当下笑道:“正是,我儿拜了个好先生,我心里高兴。”
郑公子于是笑着说恭喜。
可是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怪异。
虽然看到萧娘子是妇人打扮,知道她已经成亲,但是看她那张脸,总是很难接受她是个母亲。
锦衣公子祁公子也在旁说恭喜。
萧遥谢过两人,结束施针,温和地笑着对两人道:“两位的伤再养养就好了,可不必再在我此处治疗。不过回去,还是切忌不要动刀动枪,省得再次受伤。”
她治病时面对病患,一贯是很温和的。
祁公子和郑公子同时怔了怔,看着萧遥柔和的面容说不出话来。
随后祁公子道:“某已托宝生给我的人带口信,迟些他们会来接我,怕是要叨扰萧娘子一些时日了。”
郑公子沉吟片刻则说道:“某的确有事,过两日便告辞了。”
萧遥点头:“可以,你们何时走都好,给我定个时间,到时我给你们一些药丸带着上路。”说完见天色不早了,便起身回去继续练习医术。
祁公子和郑公子看着萧遥离开,郑公子忍不住问宝生:“你们家娘子,总是如此忙么?”
宝生点点头:“这是自然。我们娘子要钻研医术、处理药材、医治病人,有时还要上山采药。”
“请些人去采药,或是购买药材便是,实在不行可以收徒,不需要自己亲自忙碌。”郑公子说道。
祁公子坐在旁,没有说话,但是目光中流露出赞同之色。
宝生道:“我们娘子成日里在乡里给老百姓义诊,手上没多少银钱,因此雇不起人也没法子经常买药材。至于收徒,我们娘子的医术虽然精湛,可还没什么名气,又女大夫,没有人来拜师的。”
郑公子和祁公子听到萧遥经常义诊,不由得想起她给他们施针之后温和的语气,又怔了怔,听到最后,目光都闪了闪。
萧娘子医术高明,若愿意收徒,他们手下倒是有不少人!
不过,这些和宝生说没用,得亲自与萧遥说。
两人心里这么想着,同时看了一眼对方。
可惜,便宜了他。
萧遥回到家没多久,许太太便来访,许大夫也跟着来了——其实,主要是许大夫要过来。
许大夫这次来,是请教自己看不懂的医药问题的。
听完萧遥详细的讲解,他点点头,然后有些自嘲地道:“我天赋不高,对祖传的医术也不曾吃透,如果萧娘子要问我问题,我怕是回答不出来的。”
萧遥笑道:“精于一个方面就足够了。”说完又问,“许家的祖传医书我已看完,只是如今有一个请求。”
许大夫顿时大吃一惊:“萧娘子这便看完了?施针要义呢?”
萧遥道:“都看完了。”
许大夫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那你可曾看懂了,可曾试过施针?”
萧遥再次点头:“看懂了,也全部试过了,的确是很精妙的施针针法。”
许大夫看着萧遥说不出话来。
施针要义有多难,再没有人比他清楚了。
从他祖父开始,便再也学不会了,之后,他父亲钻研了一生,却也没完全看懂意思,因为不仅涉及到针法,还涉及五脏六腑以及身体内部的势,这些东西对他家人如言,与天书差不多。
琢磨一辈子好不容易有点儿心得,可是却被对施针要求的速度给难住了。
到了他这一代,他也是从小研究而且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些讲解,可就是学不会,因为太难了。
他一家三代都没能学会施针要义的施针方法,可是萧遥这个女子,只看了几天便学会了!
这件事带给许大夫的冲击实在太大了,以至于他怔怔地看着萧遥,半晌回不过神来。
许太太扯了扯许大夫,笑着跟萧遥解释:“他是太过吃惊了,因为祖父与父亲也一直在研究施针要义,可一直没能学会。可以说,许家三代都没能学会。而你,几天就学会了,所以,他从太过吃惊了。”
萧遥笑道:“或许许家人擅长别的也说不定。”
许大夫回过神来摇摇头:“不是擅长别的,只是学不会这个。我们的天赋,和萧娘子的差得太远了。”说完忍不住喟叹一番,然后不住地对萧遥说赞扬的话。
萧遥听了几句,便问:“这施针要义,我如今算学会了。这是许家祖传的针灸之法,我能学到,多得许大夫大方,愿意借我一观。如今,我没别的可以报答,便口头讲解与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