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鼠猫现代]包子编年史 >

第39章

[鼠猫现代]包子编年史-第39章

小说: [鼠猫现代]包子编年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包拯苦笑:“都这会了江老师你还逗我。”说着想喝茶水,摸摸杯子,太烫。
  “调剂一下么,你也别一门心思专想着这个啦,想多了反而把自己绕晕——那孩子也不是今天说一句明天就跑去变身职业的。”江宁看一眼挂钟,十点多了,“也不早了洗洗睡了吧,你明天第一节有课呢,再疼儿子也得对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负责不是?”
  听到这儿,包拯忽然一巴掌拍在自己脑袋上:“糟了,教案我没写啊,得赶紧回去弄——”
  “……不写也罢,你不是教过一轮了么,拿六年前的凑合吧。”反正是名师么,那点阿拉伯数字闭着眼睛也能教吧。
  包老师摆手表示那怎么可以,就是熬了这条老命也不能亏待江宁班里的学生。不过走到门口他又站住了,扶着门把手回头:“差点忘了,还有一事呢,展昭那孩子一搅和没来得及说。”
  什么事啊?好像不是坏事呢,江宁看见包拯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连肤色都没有那么黑了。
  他说:“我嫂娘来信了!她说他儿子刚从师专毕业的,想安排到这边县里来,我也能给照看着点。我就想着,等她来了就招待她母子住上十天半个月的,我也尽尽孝。”
  看来传言不虚,这位举县闻名的包老师,还真是他嫂子拉扯大的呢。
  说着笑着犯愁着,为了职业规划冷战着,就迎来了闻名已久的嫂娘大人。
  这天晚上,包老师去火车站接嫂娘,江宁在家里弄面条。包老师说了,嫂娘很传统,家乡那边讲究接风洗尘要吃面条的,尤其爱吃手工的打卤面。“很传统”三个字还着实把江宁吓了一跳,本着尊重老人的态度,查了半天食谱“打卤面”的做法,随即指挥小白去擀面条。
  似曾相识的场景呢,四年前,也是在厨房的大案台上,也是她家儿子抱着长长的擀面杖,把一坨面团慢慢铺张成薄饼。厨房已经不是那个厨房,明亮的灯光下找不到那种昏黄的感觉;儿子还是那个儿子,将将长到自己下巴的个头却坚决地提醒着岁月的流逝。
  正在晃神间,忽然听到儿子说话了,却不是叫她:“展小猫,那个青辣椒还要再洗多一次才行啊!”
  江宁回头看展昭,包老师心疼这孩子,很少让他到厨房帮忙,今天他倒是很主动呢。俯身查看一下,蔬菜洗得还算干净:“洗几次啦?”
  “三次。”展昭答着话,抹一把溅到脸上的手——“啊呀!”
  江宁一看,没经验了不是?刚刚洗过青辣椒的手,怎么能摸眼睛呢?赶紧按下他的手:“别动别动,闭着眼睛,让我来。”
  帮展昭拿清水洗洗眼睛,打发他去拿肥皂仔细洗了手,然后就陪阿敏看动画片好了。江宁转回来看儿子,小白居然没有趁机嘲笑展小猫几句哟?由此可见,再臭的臭小子也有长大的一天呢。
  汤面材料备齐,面条喊公孙来切——这齐刷刷的小线条,啧啧,江老师简直想夸一句“惊艳”。
  公孙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要给包嫂娘留个美好的第一印象,今天穿的是一件崭新的白大褂呢。不过,江老师关切地问一句:“公孙啊,你就没有除了白大褂以外的衣服了么?”
  公孙轻笑:“冬天也有外衣和毛衣的你又不是没见过——再说了,白大褂多好啊,小鬼头不敢跑来捣乱,大鬼头也退避三舍。”
  ……为什么啊,就那么不想别人接近你?
  那边公孙又补充一句:“以上都是瞎说的,其实是因为我喜欢白大褂穿不够,读书的时候学校管太严,出了实验室都不许穿的。”
  不许穿就对了。不过目前也拿公孙没办法——门开了,包黑一马当先进屋来,回身搀扶嫂娘。
  嫂娘是个很朴实的乡下老太太。青布裤子青布鞋,暗色的印花布衬衫,一看就都是自家缝的。老太太一进门,列队欢迎的众位齐刷刷打招呼敬礼。江宁把早备好的拖鞋敬上去,她就笑逐颜开了,拉住江宁:“闺女,你好啊?啧啧,真是城里当先生的文化人,看着就书香气!”
  江宁笑着:“嫂娘你才是最有福的!这回来到你兄弟家里,正该多住些日子好好享受享受——您先进屋喝点热水歇歇脚,我去给你们下面条哈!”回头招呼儿子:“小白,茶水!”
  小白“哎”了一声,提着壶来倒水,喜得包老太太一把搂住:“这孩子真白净喂。”正夸着,展昭来敬水果,阿敏来端瓜子,老太太刚一进门时眼花没看清,这会儿更是看不过来:“怎么回事啊?这么多孩子,一个个都那么水灵好看!黑子——”
  包拯正在帮嫂娘的儿子包勉把行李归拢到对门去,闻声赶紧奔过来:“怎么了嫂娘,有话您吩咐!”
  嫂娘叫包拯附耳过去,小声问他:“这仨孩子……哪个是你的啊?”
  包拯面上一窘,赶紧解释:“都不是、都不是——”揽过展昭,介绍道:“这个,展老三的儿子,我跟你说过的,叫展昭。”
  嫂娘赶紧拉过展昭:“好孩子!”
  “……这个白玉堂,这个李敏,都是江老师领养的。这俩差不多大,都比展昭小一岁。”介绍得差不多,包拯想想又补充一句,“不过仨孩子也是混着养的,说都是我儿子女儿也没差啦。”
  “好好好,”嫂娘一个个牵着小手看了半天,“就是都太瘦了!这小胳膊,全都能看到骨头!不怕,孩子们,他们年轻人不懂,这回有我在,半个月,保管你们都白白胖胖的!”
  嫂娘!孩子们这样都挺健康的!包拯脸上笑着,心里暗想,嫂娘的养育之恩他一辈子报答不完,坏话是一句都不敢说的——不过还真是不能让嫂娘弄伙食。孩子们长大了,一个个的都跟他这么胖,可怎么办哪。
  面条很快煮好,看着孩子们主动跑去放桌子、搬椅子、摆筷子,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显见是做熟了的。嫂娘更是笑不拢嘴:教养真好!不愧是两个老师家的!包拯端着满满一大盆面条出来,给众人分到碗里,那边江宁端出两大碗卤料:“这个是甜的,这个是放了辣的,不要看错了啊。”
  小白吐舌头:“娘,番茄和辣椒我们还是分得清的啦!”
  “就你鬼头。”江宁轻轻弹儿子一下,然后就看到儿子被嫂娘抱过去揉脑门:“我们白玉堂这是聪明!对不对?”
  ……嫂娘大人,你这样会宠坏孩子的!
  没事,宠不坏——包拯给江宁丢颜色:你看我不也好好的没被宠坏么?嫂娘头回见到这些孩子,疼一疼也没什么。
  饭桌上,包老师负责整个场面,江宁给他帮衬,比如给嫂娘加面条。公孙闷头吃面,包勉有点羞涩,时不时的被包黑这位小叔问到话才应声答几句。小白和昭昭记得江老师的嘱咐——吃面条不许出声音,于是注意力都被怎样咬面条吸引去了,啊对了,卤料也没有什么可争抢的,略无聊。至于阿敏,就坐在嫂娘大人左边,老太太口味重,她就帮忙拿着小匙一次一次添卤料。
  “阿敏这孩子我最喜欢了!”老太太由衷地感慨道。摸摸阿敏头上绑着的彩花:“这孩子生得也周正,将来啊,一般人家咱可不能给他们!”说着又笑,看右手边的包拯道:“黑子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三十二了吧?”
  “哪有!三十!”包黑赶紧纠正嫂娘。
  嫂娘大手一挥:“甭跟我算什么‘周岁’,装小孩!你也该成家了!”
  不要这么直白么嫂娘!包拯想要含糊过去:“哪有姑娘看上我啊,又黑又丑。”
  嫂娘小声:“你跟江老师插伙住着又一起养孩子,啥意思?当我不知道么。打量嫂娘这些年头白活的?”
  “咳咳咳咳……”就算再小声,也别当人家面说啊,嫂娘!嫂娘性子直爽正义,可也就是神经太粗。赶紧丢眼神给老嫂娘:“咱们嫂弟多年没见了,晚上可得好好聊聊!”
  好吧,聊。嫂娘坐在椅子上:“我看小江不错,人品过硬,性子干脆,还是国家开工资的老师。你有什么想法趁早跟人家说啊——再等就跟别人跑了,比如那个公孙,长得就比你好。”
  包拯乐了:“别人我不敢说,公孙?绝对不具有威胁性。”
  与他们相隔一道墙壁,两个男孩子正在一边写着作业(好吧是展昭写作业小白抄袭)一边聊着今天的客人。
  小白笑:“那个嫂姥姥好好玩,她是想凑成我娘跟你包叔吧?”
  展昭白他一眼:“有什么好凑的,早就在一起了。”
  小白嘿嘿乐着:“我也觉得是,除了没办过喜酒,咱们这样跟一家人有什么分别么。”
  似乎,是没什么分别。两个纯洁的孩子搞定了作业,安静地洗洗睡了。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猫儿猫儿,我们去丹麦玩吧,瞻仰安徒生老爷爷,顺便结个婚玩玩~”“……结婚也是‘玩’的么?!”“呐,别炸毛么。反正咱俩该做的都做过了,结个婚有什么分别呢——不过公孙先生跟他家那位,就不知到哪一步了哦,他家那位也真是等得辛苦啊~”喂喂,白老鼠,我怎么觉得你在幸灾乐祸?


☆、这个老师有点呆

    江、包两家的居住格局,说来简直就是男女宿舍。
  嫂娘和包勉的入住分配,再显然不过——包勉在601睡沙发,江宁跑去阿敏房间挤一挤。反正嫂娘说家里农活脱不开身,住两天就走,至于包勉同学,包老师在给他联系学校,总该能分一间单身宿舍。
  一大早,包勉小子倒是勤快,六点多就自然醒了——然而他发现小叔比他还勤快,早早地就起身了,正在煮粥蒸包子。包勉依照小叔指示,轻手轻脚地去洗漱完毕,再轻手轻脚地回到沙发前,挠头:好像一兴奋起得太早了,要不再睡一会儿?
  还没等他掀开被窝重新躺回去,包拯从厨房里探头出来了:“小勉啊,会煎鸡蛋不?来帮帮忙。”看钟,六点半,孩子们也快要起了。
  包勉扯扯薄绒衣,来到厨房门口,向里面一瞧,这锅碗瓢盆的,满满当当,看着就眼晕:“那个……小叔,咱们老家也不用这些洋炉灶,我也不会弄啊。”说着伸手摸摸旁边架子上的高压锅,“像这些,都只在电视上见过……”
  不是吧你小子,包拯反应过来了,这娃农村孩子么:“没事,当年你小叔我不也是农村出来的。一个烧饭的家伙,一回生二回糊的,到了第三回,准保找到火候——我教你,等你出去住宿舍了,这些不也得学么。”
  包勉有点犹豫地笑:“是、是啊。”
  “不过今天时间紧张就算了——你先去收拾一下被子,然后喊孩子起床吧。”包黑子说着话,手底下不停,煎锅就位,油刷就位,鸡蛋就位。
  十分钟后,包勉看着穿戴齐整、洗漱完毕的两只小鬼同步冲出去奔向对门,看得他目瞪口呆:“……小叔,原来养小孩还能这么玩?啊不不不,我是说,可以养能这样,啊,我是说……”
  “行了不用说了,来来,端锅——”包拯挥手打断他,什么表达能力么。揭开电饭煲,吸吸鼻子:“真香哎!见过没——白米粥也能煮成这样,这就是境界!”
  包拯去洗盘子准备盛煎蛋,就见包勉试图去抱电饭煲,赶紧出声喊住他:“等等!端里头的胆就得了,凉得快,再说了,整个锅你也不嫌重么?”然后他就看见包勉赤手空拳去掏锅胆,还没来得及拦住,小伙子已经“嗷”地一声跳起来,烫到了。
  得。包黑子三两下盛好煎蛋,嘱咐包勉:“忍一分钟啊——先去水龙头下冲着。”说着端起煎蛋送到对门,顺便喊小白来端米粥,自己则去翻箱倒柜给大侄子寻烫伤药。
  嫂娘老夫人等了许久,这边江宁带着孩子们都快吃完了,弟弟跟儿子也没来。刚想说去对面看看吧,门打开了,儿子进来了:“娘……啊,江老师,你们早啊……”抬手打招呼,两手指头上都缠着纱布。
  “嗯?”老夫人一看,唷嗬这是怎么说,挂了彩了呢?再看看伤的部位,“儿啊,你这是……挠你小叔家墙了?”
  “哈哈哈……”后头进来的包黑子倒是乐了,“嫂娘啊,这事怪我,忘了小勉他没使过这城里的电饭煲了,少提点一句。”
  包勉找个空位坐下,嘀咕:“我哪知道端锅还要垫着抹布啊。”
  老夫人一听脸上挂不住了:“丢人!就算咱们乡下,现在也不是没有家用电器的好不好?亏得你还在城里念了这么些书!”
  餐桌的另一个角落地,小白瞄瞄大人们,都没有留意这边,就附到展昭耳边:“猫儿,农村的铁锅烧起来也是烫手的吧?你说这位大哥——”轻轻扬下巴指指,“是不是都没做过饭啊?好弱啊。”
  展昭瞪他:我也没做过饭!
  小白一愣,伸爪子过去顺毛:没事,你至少够聪明,知道锅是热的不能摸!
  话说包勉这边,被他娘骂得不说话了,只是低头看桌子。江宁见状,赶紧塞一碗粥过来:“呐,年轻人缺少生活经验,我们当年也是这样的啦。来来,先吃粥,喜欢铁匙子还是瓷匙子?”
  包老师一脸黑线:江啊,就算你找话题解围吧,这种像在哄小孩一样的语气算怎么回事?
  江老师无辜地耸肩:我就只会哄小孩子啊。
  包老师摇摇头,把得意的小菜挑两种推到嫂娘面前:“嫂娘你尝尝,跟小时候你做给我的一个味道!”
  “怎么可能!”嫂娘不信,她的小菜都是有秘诀的。尝一筷头,“哎,别说,还真是——你什么时候偷师学艺了?”
  “嘿嘿,”包拯挑眉笑,自己也坐下,抄筷子。“嫂娘啊,这些过日子的本事,不是学来的。扔到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任他怎样个木头脑袋也学会了。多看,多做,多琢磨,都是一把好手!”说着瞥一眼包勉,小伙子在埋头吃粥,也不知听到几句没有。
  包黑吃得快,后发先至,和大家一起结束了早餐,刚想伸手拾掇碗筷,被嫂娘一把按住:“你们忙,赶紧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这点家务,都给我老婆子做就成!”
  “那怎么好意思呢?”江宁笑着表示,她早上没课,晚去一会儿没事的。
  “好啦,嫂娘也不是外人。”包拯看看嫂娘,叫江宁不用客气。“你不忙的话,就先陪小勉去校长那看看——我早上有课,下了课就过去。”
  也许是包勉师专毕业的背景还过得去,也许是学校里正好有空缺的教席,也许是包黑子深受校长信任——总之,战战兢兢去校长办公室转了一圈之后,包勉小朋友顺利拿到了三年级英文课的职位。
  晚上,全家人出去吃饭,顺便庆祝小包同学成为小包老师。
  回家的路上,吹着深秋冷冷的夜风,展昭正在听阿敏讲她们班里新近的趣事——比方说庞统又因为打架被罚站了,不过这次是因为保护班里的女生不被高年级欺负,只是下手狠了点。
  小白呢?他奉母上大人之命,在包嫂娘身边耍宝卖乖,调节气氛——老人家就要回乡下了呢,她儿子还没扎稳脚跟,暂时无力接她进城供养……她也不想麻烦弟弟。总归让老人家更加开心一点也好。
  耍了一阵,小白蹦到前面来,突然拍阿敏一巴掌,惹得她“啊”地惊叫一声,他自己则阴谋得逞一般地“哈哈”笑着,绕到展昭另一边,装严肃脸:“好了,不闹了,说正事、说正事!”
  展昭皱眉:“你有什么正事?”就只看到你欺负妹妹。
  小白眼神飘到天上去:“啊,今天也是月牙呢——对了,你们不觉得么,”压低声音,“虽说是包老师的侄子吧,可是那位小包子,哪里像个老师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