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柯南同人]废柴 >

第48章

[柯南同人]废柴-第48章

小说: [柯南同人]废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真是惊,却实在说不准是否是喜。

    “我假设——我没有理解错您的话,您是指——老师?”

    “是的,Macallan。”

    他抿着唇,斟酌了一番言辞才回道:“我想不出……这……我是指,我并不是一个知名的学者,恐怕很难……”

    “不不不,并非是教导学识方面。那孩子对于初次见面时,你空手夺取他的武器一直印象深刻,对你很是崇拜。”

    他有些哭笑不得的回答:“这……我的格斗技巧只能说是勉强看得过眼,但比之专业人士,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也许表达的并不是很准确,但我猜那孩子是把你当成……唔,偶像?无可否认,Macallan你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中年人解释道。

    他不置可否:“私以为,若是从这方面看的话,您比我更出色才对。假使是要寻找一个榜样,您本身就是最好的选择。”

    中年人像个美国人一样闭上眼,耸肩摇头。这动作与他平常的性格不太一致:“年轻人对于父母总是有些叛逆,你知道,不可避免不是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推脱未免有些……不给面子。他常年挂在嘴角的笑容加深了些,道:“如此,那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您不要觉得我过于自大就好。”

    “哈哈,怎么会!”得到满意的答复,中年人兴致颇高的拿起一旁的酒瓶为他斟酒,“我得感谢你肯接受这个麻烦事——那孩子可不让人省心。”

    他只是轻笑着饮下酒杯里盛的具有深邃颜色的液体:“李子和异域浆果的芳香……不愧是Romanee Conti,这款1945年份的酒,当时产量不过600瓶,实属珍品。”

    “没错,这是老植株被铲除前最后一个年份的酒。比起1952年那款,我更欣赏这带着辛香,有着完美平衡的1945年份。”

    “二战和自然灾害……”

    “是的,1946年到1951年没有酿出一瓶酒……后来的,大部分都没有到最佳饮用时间。Claudean……”中年人直视他的眼睛,“不介意我这么叫你吧?假如你喜欢,我还收藏了一瓶,就当做——拜师礼?送给你如何?”

    他脸上笑容不变,笑着回绝道:“比起Romanee Conti,我更喜欢Macallan一些。假使我能从您手里拿到一瓶稀有的Macallan——也许,一瓶不够?要拿好几瓶才能抵得了一瓶Romanee Conti的价钱……我可不能做亏本生意啊,难得您如此大方任我索取。”

    中年人垂下眼,举起手中的高脚杯,向他致敬:“既然如此——那我也不能反悔不是吗?五瓶Macallan25年,如何?”

    两厢尽欢。

    他浅浅饮下少许,绽放在唇角的笑容在玻璃杯的遮掩下看不太清。

    Romanee Conti——红酒之王。

    同时也意味着——BOSS的副手。

    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WINE的领导者才抛出如此诱人的条件呢?

    无论是这个代号还是请他成为Denis的老师,都是在变相的拉拢。

    汽车停在一栋独立的豪华别墅门口,他从车内走下,望着约四个月前见到的这个建筑物微不可查的轻叹。

    想不通拉拢的原因是为何。

    他的视线落在站在门口的少年身上。

    这个年仅十岁但却注定会在将来手握重权的少年如今不过是个孩童罢了。

    会在车还未驶近时不安的张望,会在车里的人走出来以后装作毫不在意。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无论为了达到何种目标,都不能改变他成为了这个名为Denis的少年的老师的事实。

    被强制加上的关系是好是坏,如今还未能知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领导者的老师大大提高了他在组织里的地位。

    所以,在现阶段,他得和这个小学生打好关系。

    “好久不见,Denis。”

    “……”少年微微别过头皱着眉没有说话。

    “你的父亲拜托我来当你的老师……”他蹲□,在少年猛地扭过头瞪大的眼里笑着继续说:“似乎我们得相处很长一段时间。”

    “父亲?!”Denis显然惊呆了,他颤抖的向他的父亲投向求助的眼神,希望得到否定的答复。

    然而少年注定是要失望的,因为WINE的领导者用摇头击碎了他的幻想。

    蹲□依旧比少年略高的他伸出手毫不客气的揉了揉对方的发:“据说,在酒神还未成长到足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山林神Seilenus担当其辅导老师。亲爱的Denis,你不要嫌弃我这个老迈的、秃顶的、长有一个肥厚的鼻子、一副大胡子以及两只公猪耳朵的丑老头就好。”

    Denis愣愣的望着阳光下青年英俊的脸庞,一时竟忘记了反驳的话语。

    他的父亲,以及已经站起身来的青年皆是哈哈大笑。

    1977年的八月,时隔一年,两人在巴黎和煦的阳光下重逢。

    那时,天气很好,风和日丽。

    一个不过孩童,一个尚带轻狂。

    只是开始。

    作者有话要说:大叔拒绝了成为罗曼尼康帝…0…

    山林神Seilenus西勒诺斯= =

    平流层什么的……呃,就是这样。

    3月27日,加那利空难= =……这里纯属我胡扯…0…,虽然的确有这个空难。

    抱歉,更晚了,不过……这章史料实在让我头疼,抱歉TT。

    咳,本来此章有关黑衣组织的部分是开头,但是因为涉及过多历史资料,很枯燥,乃们很多都肯定不喜欢看……

    因而我就不好意思把它们放在正文里头,让不喜欢的乃们花钱……

    于是,不喜欢就跳吧,就权当做背景设定了TT。

    有兴趣可以看看TT,资料方面,我参阅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以及百度=…=

    作者有话要说这么老长一串我非常抱歉,鞠躬!

    

    一战结束之后,战败的德国被要求赔偿约十亿镑的德国资产。胜利的协约国这么讥讽道:“直到这些小子吱吱叫为止。”

    这无疑是极为苛刻的,事实上,根本没有一个战败国能付得起这笔钱。而政治家们叫嚣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激化了日耳曼民族的恨意。

    可有趣的是,在之后几年里,主要由英美两国向德国提供的贷款却在十五亿镑以上,这使得战后的德国迅速的复兴起来。

    一方面予以慷慨的贷款,一方面政治家们又向民众提出保证要德国交出‘最后一分钱’。

    丘吉尔称之为“愚蠢。”

    这无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之一。

    同时也是——

    WINE诞生的契机。

    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以及日耳曼民族的仇视情绪下,当1928年德国声称无力支付战争赔款时,道威斯计划被更为宽松的杨格计划取代。

    1930年7月,就在1月海牙赔款会议刚刚通过杨格计划半年内,德国停止了赔款。

    即使表面上,德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当然,那个时候华尔街自身都难保,破产和失业遍及全球。

    但它私底下组建一支完善的德国陆军的计划却没有被打断。

    1921年,塞克特将军就开始秘密的筹备。即使协约国限定德国的军队为十万,裁剪军官和参谋部。但事实上,以建设部、研究部、文化部人员的名义,上千名伪装过的参谋部军官集中在柏林,依旧从事着秘密的研究活动。

    他们用协约国给予的贷款作为资金——研究。

    在这些‘研究人员’里,有一部分是属于极端激进的民族主义分子,他们在内部宣扬要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全面武装德意志民族,向那些洋洋得意的胜利者们复仇。

    一战的末期,已经能看到现代战争的雏形。因科学得到大步发展的新式武器具有了真正能够毁灭人类的功效。

    可以这么说,这部分激进民族分子正是要着手研发能够震慑全人类的武器。

    彼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那篇著名的有关铀原子核裂变的论文还未发表,人们还不知道会诞生核弹这样恐怖的武器。

    这部分德国激进分子选择攻克的方向是生物性武器。

    最初这项研究得到很高的重视,在得到大笔贷款资金的情况下,德国政府暗中大力扶持着这项计划。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这项迟迟未能得到成果的计划被搁浅,只剩下少数人运作。

    希特勒上台之初,这被人遗忘的项目并未引起他的注意,反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军火商注意到这个秘密。

    这并不是个日耳曼人,只是个四处投机的商人。但他手里却有着那些科学家们想要的资金。

    而且,正如希特勒能从一个下士做到德国的总理,这个巧舌如簧的商人也有这个本事煽动这批原本供事与军方的研究员。

    研究员们意识到在这个经济萧条的年代,没有政府的支持,就只能依靠非法的手段谋取资金。

    从一开始的军火走私,到后来扩大的无所不用的黑色手段。军旅出生的研究员们有着极高的素质应对那些正常人难以接受的现象。

    通过吸收当时激进的年轻人,这个组织在商人的带领下逐渐扩大,完成了由一个小小的研究所向一个秘密的地下组织的转变。

    1939年8月,在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开始研制原子弹的同时,德**方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希特勒秘密下令,调用一部分人手加紧研究。而就在这时,他注意到这个被搁浅的生物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

    不久,此时的‘项目负责人’——那个原本的军火商人被邀请和希特勒本人会晤。

    一番详谈后,军火商以及他的秘密小团体,被给予充足资金,然后前往法国,从事类似于间谍的特工任务。

    ——因为此时的这个小团体早已超出希特勒本人的预想,有了很多让人惊异的能力。

    组织的代号为WINE,成员皆以酒为名。以法国为据点,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展开活动。

    1940年,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三国公约》,轴心国正式结盟。

    迅速在欧洲扩展势力范围的WINE应希特勒的要求,前往日本,在远东扩展势力,以利于亚洲战场。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WINE也因此将触手伸往美洲大陆。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爆发,希特勒尝到了第一次失败。这个被后来称之为二战转折点的战役所带来的改变被WINE的领导人敏锐的嗅到了。

    他开始减少和德国政府的紧密接触,他开始吸收非德裔的成员,他开始进一步隐藏。

    此时已经构建了庞大网络,拥有足够自给自足的资金链的WINE早就不需要在依附于德国政府了。更何况,在一开始与希特勒的协议里,商人就聪明的将WINE独立于德国政府的管辖范围,是以合作互利的方式而非上下级的关系。

    1945年二战结束。战后,纳粹分子遭到审判,WINE却因其隐秘性得以逃脱。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WINE又开始重新活动。

    通过朝鲜战争,WINE加大了在亚洲的控制力——战争永远是投机商人的温床。

    1960年越战爆发,就在WINE准备也如法炮制时,它的最高领导人猝死。

    这打乱了该组织的步调,就在高层陷入小范围混乱时,商人的儿子,刚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用铁血手段镇压了动乱,牢牢占据最高位。

    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自小看着黑色交易长大的他将WINE改造成庞大的黑帮帝国。

    他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而正是这些使得WINE有了详尽完备的体系。

    他宣布:西欧,东欧,中亚,东南亚(远东),北美,南美——各设立一个统领,掌管该地区的组织力量。

    每一个统领在其掌管范围内有最高决策权,但必须无条件服从WINE领导者的命令。

    每一个统领可配备一个副手,允许拥有私人力量,允许自由发展在该地的低层组织成员。原则上不可插手他人领地事务,但在合理的理由下可介入——但不可引起大规模动乱。

    统领的人选必须为自小从组织里长大的人员,假使出临时意外或找不到合适人员,则找一暂代者,但该暂代者不可获得最高机密查看权。

    不合格的暂代者可清除。

    新的统领人选培养好之后,就有资格向老统领发出挑战,方式不限,只看结果。赢者得到统领之位。

    失去统领之位的人假使还保有性命则可向元老会提出申请,通过后可进入元老会。

    元老会设在总部,成员必须为对组织做出过杰出贡献、进入组织超过一定年限者。

    元老会对领导者的决策有一定干涉权,但不具备否定权。

    

正文 1981·3月·上

    很多人总是感叹时间的神奇。

    它仿佛是最精妙的魔法,可以解释一切不可思议的变化。

    说出类似的话语并真正有所领会的,往往是经历了许多心已沧桑的人,或者有卓越的洞察力透彻了悟的人。

    或许,人类在时间面前是极为可悲的。因为你无力改变时间前进的步伐。

    当你渴望需要它时冷酷的加快转轮,而当你敌视远离它时又放慢脚步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

    或许,人类在时间面前是极为幸运的。因为你能肆意的把时间当做借口。

    当你疲累受伤时可以躲避用它疗伤,而当你欢欣喜悦时可以储存并在漫长的生命里用它回味。

    酒越酿越醇,但大多数到达了一个年限之后品质却开始走下坡路。

    感情也是这样,在一段时间里,即使想要遗忘也会愈来愈浓,但到达了一个年限之后,即使想要记住也会渐渐淡去。

    只是七年的时间,大部分的好酒不会变质。

    感情亦然。

    这是1981年的三月。英国皇室正在紧锣密布的筹备威尔士亲王的婚礼。

    二月末刚出席了王储订婚宴,在巴黎没待多久的他此刻又要赶回伦敦。

    就在美国陷入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时,英国的经济也同样不算景气。已经是上议院议员的他不但要参与讨论新的经济复苏方案,还要以威灵顿家族成员的身份参与到这次皇室异常重视的婚礼筹备过程中。

    “Callan,你这次要去多久?”

    驶往戴高乐机场的加长轿车上,一个业已拥有高挑身材的少年望着车窗外移动的建筑物语气随意地问道。

    “至少一个月吧。”坐在少年身侧的他口气淡淡地回答。

    少年垂下眼,沉默片刻道:“拟定新的经济方案吗……”不是疑问句,倒像是自言自语的低喃。

    “下一个季度的财政预算出了点小纰漏……而且要回一趟威灵顿庄园。祖父还未选定要赠给未来的威尔士王妃什么礼物。”

    “又是……那个麻烦的婚礼吗……”压的非常低的声音不留神倾听几乎无法辨认。

    他便装作并未听到一般,选择保持沉默。

    车内的气氛安静了下来,他不以为意的也将视线转向窗外。

    轿车还没开出市区,因而时不时呼啸而过的警车的鸣笛可以清晰的传入车内。

    他微一挑眉:“巴黎的警局这是怎么了?”

    少年皱着眉头似乎对这样的状况不喜:“两天前卢浮宫丢失了一顶绿宝石王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