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反骨之人 >

第37章

反骨之人-第37章

小说: 反骨之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破绽太多。哪怕仅仅学过初等防身之武,要破解也是易如反掌,但古骜此时并未妄动,反而毫不在意地对那不断在马车中翻倒的人呼道:“粮食在靠左边,压在最下面的那个袋子里!”
    黄二心怀不甘地看着那些人一眼,又小声对古骜道:“他们就是来抢米的哩,大人怎么还给他们?”
    古骜亦小声道:“他们没有米嘛!”
    那领头的发现古骜与黄二在交头接耳,便喊了一声:“你!对,就是你!去把米给搬下来!”说着那领头用下巴指了指黄二,黄二咬牙切齿地抿了唇,只好弓着身子在诸人的注目下,钻进了马车中,倒是适才那几个人原本还在争抢,见黄二要给他们搬米,这才都站到车下安安静静地把马车给围了起来。
    古骜这时还有一份闲情逸致,便问道:“今年收成不好罢?”
    众人不言。
    “……唉,你们也是可怜啊。”古骜道。
    “嘿,我抢了你的东西,你还说我可怜?”那领头的一听古骜这么说,便有些生气。
    古骜道:“庶民吃不饱,不是庶民的错,是为官者的错。”
    这时倒是有个站在旁边的扛锄头的听了古骜所言,心有戚戚焉地应了一句:“讲得好。”
    可刚说完,就被那领头的瞪了一眼,把其他的话都瞪回了肚子里。
    古骜心道:“搬得也差不多了,我得留足些两人的口粮到下个郡城……这就跟他们别过吧……”
    正如此思考着,古骜便准备试一试自己曾练的反手夺刀之法,可就在此时,那小路尽头,却忽然传出一阵急急的马蹄声,随之而起的是不远处一声暴喝!
    古骜惊见一匹高头大马踩踏而来,不禁一步便跨开了刀刃,顺势一滚,一个支身,便半跪在了路旁丛中了。
    古骜抬首而望,尚未回神,只见眼前白刃纷纷,刀光阵阵,看不真切……视域中一时间血肉横飞,“砰”的一声,一个首级掉在了古骜身旁,古骜侧头一看,这不就是适才应和自己的那位么?古骜再抬头,只见那领头的重伤之下,已被一柄巨斧嚓的一声,整个身体砍成了两段,这时那拴在马车前的马也受了惊,拉着车就朝前奔去,碾压过路边尚且温热的尸体。
    古骜来不及呼喝,只擦了擦眼睛,抽了口气……终于见血雾散开,典不识满身溅红,手持双板巨斧,目光狰狞扫视了一周,见诸人已毙。这才大步朝古骜迈来,朗声笑道:“古先生!不识来迟了!我想好了,我得跟着你!”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定v支持,感谢留言的亲,感谢扔霸王票的亲
    凤梨味棉花糖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2 17:35:00
    凤梨味棉花糖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2 17:51:12
    凤梨味棉花糖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2 17:59:05
    莉莉特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4…10…23 00:01:39

  ☆、第58章

古骜看着诸人身首异处的尸体;再看看满脸兴奋的典不识;有些发愣,一时间无法尽收神智。
    “你……”古骜抽了口气;忙起身跨前几步,赶到血泊中的黄二身前,伸手摸了摸他的鼻息;见已然完全感觉不到了;这才长长地叹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典不识;痛心疾首地道:“你呀……”
    典不识恍若不觉地嘿嘿一笑;尚自以为功:“古先生!你看幸好我来了,我就说先生会遇见匪徒;你还不信!”
    古骜皱眉瞥了典不识一眼,典不识有些奇怪,心道:“我救了他,他怎么还瞪我。我舍家弃幼地追随他至此,为何一个笑脸也得不到……”这么一想,典不识心中就有些不是滋味。
    古骜一言不发地将黄二拖到一边,有些不忍心看他的脸,却又不得不伸出手,将黄二未曾瞑目的双眼轻轻阖上。古骜站起身,又走到前马失蹄处,将那拖车之马从旁边的泥地里牵了出来,摸了摸它的鬃毛,待它适才暴烈的气息平复下来,这才欠身进到车中拿了一件外衫,下车走到黄二身旁,将他盖好了。抬起脸,古骜看着典不识道:“既然你还叫我一声先生,我就问一句,你知道这是谁吗?”
    典不识看了黄二一眼,鼻子中抽了抽气,见古骜对他并未和颜悦色,典不识便也有些生气地道:“他给匪徒搬米,自然是匪徒了。”
    古骜冷道:“他是我的车夫,山云书院的仆役。”
    “……什么?”典不识微微一怔后,立即倒竖横眉:“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怎么跟匪徒成了一伙?!”
    古骜怒道:“你错杀了好人居然还说这等话?……你以后别叫我先生!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草菅人命,你行啊——”
    典不识一下有些傻了眼:“……”见古骜对他声色俱厉起来,典不识顿时感到一阵委屈——他又不知道那人不是匪徒,那人脸上也没写‘山云书院仆役’几个字,一瞬之间自己又怎么分辨得清?
    典不识初见古骜时,尚带着些期冀与兴奋的心怀,如今终于完全黯淡消散,当下便铁青了一张脸,低了头,把大斧往地上一扔,一屁股坐在了路边的矮石上,嘴里喃喃地辩解道:“……我……我从小就想做豪侠,你之前也说好,说我能做豪侠,怎么现在又变了?”
    古骜不答,只给典不识露了一个背影,典不识见古骜一言不发地跨过那些尸体丛中,躬身捡起一把锄头,走到路边林中,便开始刨坑。典不识盯着古骜看了半晌,见古骜丝毫不理会他,不由得更加生气,这下便难过地转过了脑袋。
    两人默默无言地过了两个时辰,古骜已经挖好了一个丈长的方土椁,与一个单人的坑棺,古骜将那七人并排地搬进了方土椁,又将黄二单独地放入坑棺,这才开始往里面填土。
    典不识一时间只觉得委屈得不行,见古骜一直在忙活,终于忍不住粗声问道:“你在干嘛?”他没有叫古先生,因为古骜不让他叫先生了,他便也赌气不愿叫,只称古骜为‘你’。
    古骜冷冷剔了典不识一眼:“给你收拾残局。”
    典不识眉头一皱,虎了一张脸,又不言不语了。
    过了一会儿,古骜终于把尸体都清理干净了,见典不识仍坐在矮石上望向别处,似乎还在生气,古骜终于走过去碰了碰他的肩膀,叹了口气,问道:“……你怎么过来的?”
    典不识一指那匹高头大马,瓮声瓮气地答道:“武师父送我的,让我骑马来追你。”说罢典不识又指了指被自己扔在地上的双斧:“这也是武师父新送我的。”
    古骜从车上拿出一个水袋,递给典不识道:“把脸上血洗一洗……我问你,你出来了,弟妹怎么办?”
    典不识虎背熊腰地窝着身子,低着头:“……我托付给陈婶了,陈婶说,你日后要带着村里人出山的,要我来好好保护你。”
    听到这里,古骜终是道:“……委屈啦?”
    典不识低着头,不言。
    古骜翻身在典不识身旁坐下,道:“刚才,我也想了……我知道你是好意,但好意不等于善行,但凡人立身处事,难道不该在度上有所忖度吗?你看,这一下死了这么多人,他们真的都罪已至死吗?”
    典不识喃喃地道:“难道你就为了他们,要赶我走?”
    古骜叹了口气:“我怎么会赶你走呢?你来了,我高兴都来不及……”
    “你都说不让我叫你作古先生了……”
    古骜郑重地看着典不识:“你真的想当豪侠?”
    典不识点了点头:“那还用说?”
    “你知道‘豪侠’二字,所包含的是什么意思吗?”
    典不识想了想,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古骜道:“所谓豪侠,便是要惩恶扬善,为天下伸张正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还记得吗?我以前上课讲过。”
    “可他们是匪徒啊?!杀匪徒,有什么不对?”
    古骜看着典不识梗着脖子不愿认错的摸样,不禁在心中忖度着:
    ‘适才我平静下来也想明白了,这次事情已经发生,人死不能复生,但我怕的是今后他再错杀无辜。
    看来对于典不识,我从前在陈村中时,对于他的教化之功,尚且不够啊……他身上有一身血气,当年如是,到了今天,仍然如是。就如田榕在田家庄如是,被诗书易理熏陶了数载,来到山云书院,仍然是脱不掉旧习。
    如今循循善诱却是无法令他心服口服认错了……当年以大义劝田榕时,也是这般……也是,总不能令所有人,都跟着我所思所想法而行。要令人真心有悔,定要以其愿意接受之法才能行之有效,典不识粗莽如是,我与他讲这么多,未必有一刀而断来得有效……’
    思毕,古骜便换了一个方式,对典不识道:“你有这个心是好的,情我领了,但日后生杀予夺之事,交给我定夺。以后有人需要你相助,或是需要你惩戒,你报给我,我说杀就杀,我说放就放,如何?”
    典不识看了古骜一眼,这才低声道:“你早说嘛!你得给我个准绳!”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典不识忙点了点头。
    古骜站起身,来到黄二的坟前,招手对典不识道:“你过来。”
    典不识走了过去,古骜道:“给黄二陪个不是,认个错。”
    典不识道:“老兄弟,我是真不知道……我杀错了人,我有不对的地方,可我是行侠仗义的,不是匪徒,一但你做了鬼,莫要冤枉在我头上,是那边那几个人把你带下了水,不关我的事。”
    古骜又指了指埋了另外七个人的地方:“这边呢?”
    “匪徒也要?”典不识有些不忿地道。
    古骜挑眉看着他,典不识刚才经受了要被古骜赶走的惊吓,这才放低了身段,只好不情不愿地道:“……你们做匪徒,可怜就可怜在遇见了爷爷我。希望你们下辈子吃饱穿暖,别再出来抢了。你们抢谁不好,抢他,我自然是要跟你们拼命的。”
    见典不识话语中多少带了一丝悔意,古骜便也由之如此了,当下便带着典不识走到车边,亦放缓了声音:
    “你出来,陈村人都知道?”
    典不识点了点头。
    “知道你是来找我的?”
    “嗯。”
    “若是以后查起来,这些匪徒是你杀的,黄二是他们杀的,懂吗?”
    典不识微微一怔,点点头,回过神来,适才被冷落了许久的胸口,这才升起一丝丝暖意。
    古骜道,“通关铭牌上都是黄二的名字,你用他的名字罢。以后在外人面前,我叫你黄二。刚才,我说令你不要叫我古先生,在外行路,这么叫的确不妥,你以后叫我古兄罢。”
    “噢……可是古兄听着多生分?不如叫你大哥罢。”
    古骜微微一怔:“亦可……把衣服换一下,上马。”
    典不识点点头,在一边背起了巨斧,跨上了自己的那匹高头大马;而古骜则因为损了车夫,便只好自己摸索着驾车。
    前面又行了十里,很快就转出大路,上了官道,方向远近倒是好辨认了,不久古骜便带着典不识,到了前方驿站歇脚,又经过一天的路途,终于进入了颍川郡地界。
    古骜驾着车,典不识牵着马,两人入城时递交了通行之牌,这才来到了颍川郡郡城脚下。古骜举目而望,见此处繁华之景不及江衢,但防务一等,却是做得极好的。适才进城门时,古骜曾专门留意看见,那瓮城之上,修出了高半丈的城墩,倒是能在围城退敌时有些用处,看来这位颍川郡太守倒是位守成之人。
    一行到了郡府别馆,古骜与典不识入住其中后又沐浴更衣,将行路服换上了干净的衣衫,这才将山云子的荐信着人呈上。
    在等待回信的这段时间里,古骜一个人骑着马沿着颍川郡郡城的城墙转了一圈,细观之后,发现其防务一等,倒皆是模仿得江衢郡,看来廖家还真是兄弟同心。再次回到郡城别馆时,已是傍晚,古骜递上的荐信亦有了回音。
    晚暮间,一位自称是郡中幕府中舍人的郡吏,前来拜别馆访了古骜与典不识,他将山云子的荐信恭恭敬敬地返还呈上,客气地笑道:“本来……郡守大人是准备亲自摆宴款待二位的……可惜,晚上郡守大人忽然身体不适,这才有所不便……然,又想着郡丞来代为宴请大人,可惜郡丞又今夜正好有客在家,这才不得已令下官来作陪,呵呵……不知大人,来我颍川郡,有何指教啊?”
    古骜微微一愣,问道:“那郡守大人的病,是不是这阵子一直都好不了了?”
    “这个……”那中舍人有些尴尬地道,“下官不敢说……”
    古骜点点头:“那也无妨,我游学四海,最喜登山游水,不知颍川有何盛景,能否借地图一观?”
    那中舍人想了想,道:“若是只看一眼,倒也不难。大人请跟我来……”说着,那中舍人领着古骜来到一处幕府之舍,推开门,点亮了烛光,只见里面挂着一幅颍川郡地图,古骜细细地看了片刻,那中舍人指点道:“郡中有三水五山,若是大人想登山,倒是只有朱华峰可一看,这西边的屸山,岳山,有些流寇出入,大人还是小心为上……”
    古骜点点头:“多谢提点……不知若是登山,可否需要郡守特准之令?”
    “这都好办,在下便能为大人准备一张。”
    “那真是多谢了!”
    回到所住别馆中,古骜送走了中舍人,阖上了门,典不识这才在一边道:“那郡守是看不上我们,才不见我们的罢?”
    原来自从与古骜约定之后,典不识平常之事,倒都交由古骜定夺。只是在两人相处的时候,典不识才会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古骜微微一笑:“又何必令他看得上?”
    “你明日是要去爬山吗?”典不识问。
    “这些水文地理,天下四方之地图,我早在书院承远殿中就看过背过,今日此说,不过是想看一看如今颍川郡,与过去是否有变革沿袭,照此一观,倒并无多少……明日我们便去山川河流实地勘察一番罢……”
    典不识道:“那如何去呢?”
    古骜道:“你有马,我也有,不过我还差一副马鞍,明日一道买了便是,车驾先停放在此处,应该无虞。”
    典不识嘿嘿一笑:“这样倒好!我还真不曾晓,原来云游天下便是游山玩水!”
    古骜亦笑了一声:“你明日就知道了。”
    第二天古骜一早起来,便给马配了鞍,与典不识一道驰出了郡城,朝颍川郡中的大山奔去。其实古骜如此遍历,又何尝是为了游山玩水。果然不过半日,典不识便叫道:“马不停蹄,看了一处又一处,没有一点逍遥气韵!”
    古骜笑道:“我们本就不是来玩的。”
    其实古骜如是实地勘察,正乃为了解各处地形地貌,原本整个颍川郡之地图都在他心中,但却从未真正实地看过。
    古骜与典不识这么一路纵马而去,倒是又发现地图上许多不曾标注的攻守之处,每到一处,但凡有所裨益,古骜便在自己随身所带的绢布中加上一笔。
    举目而望,古骜指着一处峭壁,对典不识道:“这里倒是一处驻军的好地方,看得出来吗?”
    典不识摇摇头,古骜解释道:“山上有水而不旱,绝壁陡峭易守难攻,后山茂密又可作狩猎藏粮之资,甚是有利啊!”
    典不识疑惑道:“那这里为何没有驻军?”
    “只是现在没有而已,”古骜微微一笑,“另外此处也有不便,三千人驻是最佳,再多便不行了。”
    古骜与典不识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评,一路记,不过十五日,便将颍川郡大体勘察完毕,这一日来到最后一处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