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反骨之人 >

第16章

反骨之人-第16章

小说: 反骨之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璞看着古骜,深重地叹了一口气。
    简璞发觉自己还真是没有侍奉权贵的命,就该是一辈子闲云野鹤的……他隐居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为了古骜,如今终于动了些结交世家的念头,还准备带着古骜走动走动,好把古骜尽量往高处指引……可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古骜这边却出了岔子!
    看来,自己这辈子注定是与世家无缘呐!
    “夫子?夫子?”古骜提醒道。
    简璞有些无奈地从怀中摸出一只百两的金锭,交给古骜,道:“这个给你,平时日用。”
    “哦,谢夫子。”古骜点了点头,便收下了,简璞不以金银为意,古骜亦然。师徒两人一个默默地给了钱,一个浑不在意地收入囊中。
    这时简璞的目光望向了前路,终于牵起了古骜的手:“……为师……这就带你去见我的老师山云子罢……”
    *****
    话说这几日廖去疾在廖府辅佐父亲处理公务,早有好事的公子哥儿来给廖去疾报信说:“那个寒门小学子,在元蒙院耍了威风,我等自恃身份,不愿为难他。他倒闲不下求名之心,又是挑水,又是追求云公子!”
    廖去疾在听见“云公子”三个字的时候,眉毛微动了一下。云卬是山云子的幼子,廖去疾早就想亲近的,可惜他姿容太过出色,总觉得但凡是少年人对他亲切,便是与他有图,弄得廖去疾反而不敢结交了,偶尔遇见两次,只能彬彬有礼的聊上几句。
    如今听说古骜居然敢去撩拨云卬,廖去疾心下就笑了一声:“这个古骜到底还是沉不住气呀!我不过在廖府中蛰伏了数月,由他去闹,他便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我之前想的不错,若踩不到我廖去疾的肩头去扬名,古骜定也会找别人。可惜这次他是打错算盘了,云公子怕是不会对他假以辞色。”
    想毕,廖去疾便问那来报信的:“喔?那后来如何了?”
    那人添油加醋地说:“廖兄,你不知道……那小子一开始还真骗了云公子一阵子,云公子日日去等他挑水呢!结果后来他到处跟人说,说什么云公子委身于他,便是因为他善读书,又每日自己挑水,得了云公子的怜悯,还嘲笑我等都没有他有手段哩!”
    廖去疾闻言,心下不禁嗤笑一声:这古骜,比自己想象的,要蠢多了呢!
    唉……可父亲还要自己结交他,廖去疾在心中想着,父亲这人,就是喜欢事无巨细都完美无缺,之前让他结交云公子,后来又让他把所有进山云书院的同龄世家学子都笼络起来,如今又要他将这寒门小学子也募入麾下……他还要练部曲、管郡务、帮父亲送往迎来……他从小是神童不假,可父亲这是以为他有三头六臂么?
    再说做事都要有个轻重缓急,古骜既然现在做了蠢事,日后能收拢的机会就多,廖去疾不急在这一时。便缓缓摸着自己手上的玉扳指,对来报的人说:“我知道了,你回去罢。”

  ☆、第26章

古骜跟着简夫子穿过一片茂林修竹,钟声从远处传来,响在山岳回崖中,沓沓杳杳,凌苍悠翠间,清肃更显。简璞牵着古骜,踩着错落的石子跨过清流激湍,来到一座竹舍旁。那守在外面的童子一看简璞,便道:“先生已等候多时了,快请进来。”
    简璞点点头,示意古骜跟着自己,挑帘进了内室。简璞一进去,便伏身拜了下去:“老师,弟子简璞拜见。”
    古骜也跟在简璞的身后一同下拜,只听一个语音苍老却精神矍铄的声音道:“快起来罢,我等你很久了。”
    简璞这才直起了身子,古骜也随着简璞而起,两人都在摆好的草织团蒲上席地正坐。古骜抬眼望去,只见室内布置极为简单,不过是一塌、一案、一杯、一盏、一灯、一画而已,却与窗外的幽幽翠竹,袭人的清香交相辉映般,将这简室衬托得清静又雅致。
    古骜心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之句,我在见到此前,还不完全明白是何意蕴,如今见了这方至简,我才知道气韵一字,真不是靠着物,而是靠人。
    古骜如此想着,便顺着简璞的目光,恭敬地看去。只见面前榻上正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似乎已年逾古稀,鹤发童颜,面上带慈,他衣冠履带皆是白,虽是布衣,却更显出一股世外高人的仙风道骨气度。
    古骜见夫子简璞如此虔谨,自己也不禁肃穆起来,屏息地端正坐在了简璞身后侧的位置。
    “老师,这位小学子,便是我与您在信中提到的古骜。”简璞伏身拜道。
    山云子老先生微微一笑,目光望向了古骜:“古家小子,你过来。”
    古骜忙倾身近前,往前微微挪了一挪,答道:“是。”
    山云子老先生点了点头,缓缓地道:“你可知你夫子在信中,对你大加褒赞之词,希望我能将你收在门下,你如今与我说一说,为何要来山云书院?我的弟子简氏名满郡中,你跟着他学,不也很好么?”
    古骜未曾想过不再师从简璞,见老先生如此问自己,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简璞在他心中,一直是他师承所在,古骜于是直心道:“弟子跟着简夫子学书,未敢荒废,已逾六载。夫子如今带弟子来山云书院求学,是为增长履历,然夫子仍是我的夫子,古骜不敢有择师之想。”
    简璞闻言,心下欣慰的同时,也不禁在一旁喟然劝道:“……骜儿,不是为师不愿教你,是为师教不了你了。如今为师荐你于山云子先生门下,你便回了先生所问即可。”
    山云子老先生在一旁,也微笑着捋了捋长须,慈祥地看着古骜。
    古骜这时才意识到,原来简璞带自己来山云书院,不仅仅是游学,更有拜师之意。见简夫子殷切地望着自己,目光中满是愿自己一展所长的期待……而山云子老先生似又有考校之意,古骜便也不忍令夫子简璞失望,想了一想,古骜郑重地回答山云子老先生道:
    “凡人欲在世上建功立业者,需深谋远虑,动之万全。若有一丝一毫不精细,则忽小而败大也。简夫子提纲挈领,已教我如何立身处世为人,然如何布局策略,如何实践所学所闻,如何处理细末之处,我却从未学过。”
    山云子微笑地点了点头,示意古骜继续往下说。简璞在一边看着,之前也不禁有些忐忑不安地心道:“不知道我这位弟子,能否入了老师的眼!我在信中已经为他美言说尽,接下来就要看他自己了。”
    其实在简璞原本的打算中,他是准备先来见山云子讨教一番,再引荐古骜的。却不想他前脚才进了山云书院,立即便有童子来与他说:“山云子先生让你先不要单独去见他,带着你门下的小学子一道去见。”
    简璞知道这是老师断了自己先为学生探路的念想,这次带着古骜一道拜谒,尚完全摸不准老师山云子的意思……如今见古骜好好答了,那眉目神色之中又有了之前在芒砀山中被自己为难时显现出的坚毅质朴之气。简璞这才略微放下心来,心道:“我刚才在担心什么。我教出来的学生,我还不知道么?他是心中最清明的。怎么会惧了老师山云子的问话?”
    只听古骜续道:“我既已立志要为读书人争气,以天下为己任,便该钻研安天下之精细事物,方能有所施展,不负圣贤所托。否则空言高义,终不过搏名而已,于此世于此民却无半分用处。弟子来山云书院,便是为学‘致用’的学问而来。”
    山云子闻言点了点头,见古骜说得并不虚浮,字字句句没有矫揉造作之意,倒都是实言,心下便有赞许之意。却不像之前另一位弟子荀于生引荐的廖家孩子,一开口便是郁郁乎文哉:
    “人非生而知之者,好而学之也。山云书院天下翘楚,人人盼慕之。有兵家之勇,有儒家之仁,有墨家之义,集美天下,吾何不从於?
    江山如此,英雄竞逐。夏帝周王,挥鞭宇内,莫不是以兵之利,德之仁以克之。山云书院建瓴于高,倾覆天下才子,吾亦从之也。”
    当时山云子对廖去疾这个回答并无满意,便又问道:“那你想学什么?”
    廖去疾答道:“安定宇内,莫不外乎攘外安内两策。外戎如今为天子亲家,于中原已无必得之意,若是安内,弟子愿追慕山云书院先贤,致力剿匪。”
    ‘剿匪’一门学问,乃是山云书院从前那位扬名天下的太尉所弘扬,但山云子执掌山云书院三十余年,以传承“成败兴亡之理”为己任,如今听到廖去疾答了‘剿匪’二字,心下却深知剿匪一门,并非成败兴亡学问的根基,见廖去疾如是说,便对他道:“你先随书院中的讲课夫子学些,若有什么不能解,可着你荀夫子来问我。”
    “是。”那时候廖去疾依言退下了,荀于生却在一旁心道:“看来老师还不知道我这弟子天资过人的聪慧之处,竟没有就此收徒。也是,这几句话之间也问不出什么,今后我得常常带着去疾来见老师,老师知道了去疾的好,方才愿意收他为弟子。”
    如今山云子便也问了古骜同样的问题:“你既来了山云书院,想学什么?”
    古骜想了想:“我听说山云书院最深妙的学问,乃是成败兴亡之法,我既然立志安天下,自然要学成败兴亡之法。”
    简璞见古骜没答道要点,忙在一旁提醒他道:“有法治国为刑,有德治国为仁,有兵治国以勇。其下,又分剿匪、平叛、匡乱、定刑、典礼、乐章、文辞、记史、阴阳、纵横、占卜、天象等十六个门类,老师问你,便是问你想学哪一门。”
    古骜又想了一想,道:“治国便如养生,有头疾,脚疾,心腹之患,足藓之痒。国乱便如人病,有时病在腠理,汤熨可医也;在肌肤,针石可医也;在肠胃,火齐可医也;在骨髓,唯司命可医也。如今若要问我是学汤熨、或学针石、或学火齐,或学占卜,那也得我知道天下病在何处才行。”
    山云子见古骜言之有物,便道:“我山云书院,剿匪一门,可是众人争相竟学之术,你不想学么?”
    古骜道:“一国有匪可剿,已是病在肠胃。若真有医国圣手,於病视神,未有形便能除之,何待疾病蔓延至肠胃?所谓剿匪大将者,不过乃医者中最刚猛一类,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治国无疾,于是名出闻於诸侯。若有人能在病未蔓延时,防微杜渐,不求赫赫之功,不贪赫赫之名,亦能将病治好,手段则更高。”
    “这么说,你想学无为之道?”山云子又问道。
    古骜摇了摇头:“非也。国之势,时之势也。有时不得不刚猛除之,便该刚猛;但却不能贪学刚猛,病在肌肤便出针石,病在肠胃便该上刀斧,治病救人,没有高低之分,能匡合天下为上。该柔则柔,该猛则猛。”
    简璞见古骜答来答去,仍没有说到最终门类,便怕老师山云子先生以为古骜心中无所重,又提醒道:“你就说,你究竟想学什么?”
    古骜道:“我想学治国之道。”
    简璞不禁有些急躁,问道:“唉……治国之道有那么多条,那你想从哪条道走?”
    简璞尚还如此询问,山云子坐在一旁却抚须而笑,心中已经明了了,在心里道:“看来这孩子,是想学帝王术啊!”
    而就在这时,忽然一个小童挑了帘子往屋内看道:“……先生!”
    山云子缓过了思绪,对古骜微微一笑:“你答的很好。”这才抬眼,问那小童道:“……何事?”
    那小童禀道:“议政堂里吵起来了!齐家的家主说捉到了一个偷了齐家玉的小贼……那……那小贼说……说自己是简先生的弟子……”
    简璞一愣,心道:“我的弟子不就在这里么?怎么在议政堂?”半晌才回过神来,心道:“……哎呀,难道说的是田榕?!”
    古骜在一边,闻言“蹭”的就站了起来,忙给山云子行了礼,“弟子失礼了。”又咬牙对简璞道:“夫子,我去看看!”说着便跟着那小童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古骜心道:“田榕怎么又闯祸了?正是在夫子没来这段时日里,我没管好他,才令他在大庭广众之下,竟要令师门蒙羞!”想到这里,古骜不禁自责起来,简夫子事事为自己筹谋,可自己却没让简夫子省心,便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道:“师门清誉,我不会任由他们践踏!”思毕,古骜不由得又加快了脚步。
    山云子望见被撩动而起的薄帘,看了一眼面容有些呆滞的简璞,缓缓地道:“这孩子不错,就是心性有些不稳呐……”
    简璞自然知道古骜“心性不稳”,若古骜心性平稳,又怎会说出“囚宗室,据武关,自立为王”的话?如今听山云子如是说,简璞便俯首道:“我就是知道调+教不了他了,才将他带来拜见老师。”
    山云子叹了口气:“……你是没看到呢,还是装作不知道,他脑后长了反骨啊……日后天下凋敝,生灵难免……”山云子说到这里,看了简璞一眼,便不再出言了。
    简璞苦笑:“我如何不知他脑后有反骨?……可我不忍心荒废了他。”
    山云子看着弟子脸上的无奈,不禁在心下也叹了口气。这个弟子原是最喜欢闲云野鹤不理杂物的,如今为了这古家孩子,脸上居然也出现了这样的表情……简璞虽然没有儿子,可如今见他对古骜的神态,便还真有股“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意思了。
    山云子道:“我看他心术还正,只是不知,学了帝王之学以后,会如何啊……”
    简璞本来没有意识到,被老师山云子这么一点拨立即便通透了,是呀……适才古骜说来说去,说了那么多……原来他想要学的……可不就是帝王之学么?!
    简璞有些惶恐地再拜道:“还望老师将他收在门内,让他为天下人出力,而非扰乱这天下……”

  ☆、第27章

话说古骜跟着那小童来到了议政堂,这是他第一次望见这座楼邸,目所及处,一派方正平和,威严之相扑面,“议政堂”三字高悬匾额,它正矗立在山云书院群楼的中心,熠熠生风。
    古骜跟着那小童快步就步入了正堂之内,只见周围竟都已列了兵甲,甲士所服,背上都写着一个“守”字,看来是江衢郡郡中的守军了。在两排甲士的簇拥下,一个穿着华服的中年男子站在正中,桂冠锦衣,一身贵气。
    而此时田榕,正被人压住双手缚在堂中,在地上大叫着“冤枉”。里面人头攒动,竟然已经来了不少看热闹的公子们。
    古骜扫视一周,只见堂中除了卫兵以外,还有几位自己不曾认识的青年学子,看来不仅仅是元蒙院中的小学子们被惊动了,连其他各院中的学子们,也有许多被这响动吸引来了此处。甚至人群中还有几位看似夫子的中年人,其中一人尖嘴猴腮,煞是惹眼。
    古骜没闲处管那么多,他几步穿过了人群,就冲进了堂中空地处。
    原来今天田榕正在舍中品赏着自己的新帽子,忽然闯进来一队卫兵,拽起他就走。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便问:“你们做什么?!”
    那些人哪里理他,不由分说地便把他拖到了议政堂上。齐家一众仆役都跟在齐老爷身后,围住田榕大喝着:“窃玉贼!”田榕何时见过这等那阵势?一时间只感觉两眼一黑,百口莫辩。
    他平日里与人结交之力,本就是走的窃窃私语与撒娇卖乖的路子,如今面对众人之昭昭口目,他如何还生得出半点机智?若是让田榕与人单独坐在密室中相谈,他或许还能找出些办法来;可如今一看如此浩大的阵势,竟还有卫兵相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