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危机管理 作者:平川 >

第25章

危机管理 作者:平川-第25章

小说: 危机管理 作者:平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可是她自从接到通知书后,心中总是惦念着这件事。原本就怕当众出丑,非常讨厌这种场面的她,当然不愿去参加家长会了。但若不参加,老师和其他家长也许会感到奇怪。〃怎么办哪?怎么办哪?〃处在焦虑中的她无时无刻不在为之感到烦恼。随着家长会日期的日益迫近,她焦虑得无法外出买东西,最后甚至变得不能照顾丈夫和孩子。自己的注意力过度地集中在烦恼的对象上,整天躲在家里,看不到自己应做的事情。这位主妇的表现就是处于危机之中,看不清周围的情况。
  如果说上面这种情况属于极端现象,那么,下面例子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性视野狭窄〃相信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不会陌生。
  达蒙毕业于一流大学,进公司时的考试成绩也相当好,因此他对自己在公司里的前途充满信心。然而,进入公司后,在首次从新员工中选拔干部时,达蒙未被选中。这件事情,让原本充满自信的达蒙很受刺激。更让达蒙不能接受的是,同科室一位来自〃二流大学〃的同期同事却得到了提升。当晚,达蒙根本无法入睡,他认为这是一个让自己无地自容的耻辱。第二天上班时,他总感到大家都在背地里取笑他,于是,羞愧心情变得更加强烈。此后,他总是这样:晚上夜不成寐,白天在公司上班时也是心不在焉,无精打采。一个原本很有自信的人,最后变得甚至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说话了。更糟糕的是,因为心情不好,不久,达蒙患上了胃病以及其他莫名其妙的病症,最后连班也不能上了,只好在家养病。这期间,他去了好几家医院接受检查治疗,但诊断结果都是〃内脏无任何异常〃。
  由于长期处在这样一种不正常的心态之中,达蒙觉得再也无法继续呆在公司,于是,他写了辞职报告。就在他准备寄出这份辞职报告的时候,偶然的机会让他参加了一个名为〃生活探讨会〃的地区学习座谈会,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达蒙终于能够正视过去的自己:即因在提职的竞争中败于其他同事而失去理智,并一时地为丢脸、出丑的感情所驱使,以至最后对任何事物都变得视而不见。认清了这一点,达蒙对以后的工作有了重新的定位。
  复职后的达蒙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每天提前上班,主动打扫办公室,主动承担以前不愿干的杂活。积极的态度得到了积极的回报,两年后,达蒙也得到了提升。达蒙在追述往事时无限感慨地说:〃当我在首次提拔干部中被排除在外时,感到以前的自信顷刻间全都荡然无存了,除了看到惨遭挫折的职业危机外,什么也看不到了。当时,只是为丢丑、毫无出息的感情所支配。真像钻入隧道一般。〃
  危机就像是我们的影子,没有哪个人的生活是永远一帆风顺的,所以,当我们遇到危机的时候,不能一味逃避,危机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离开你。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有机会解决它。只要保持乐天达观的心情,只要不让自己消沉颓废,只要再多拿出一分勇气和信心,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任何危机都一定有转机。
  在生活抛锚的地方起航
  危机的存在让我们明白了生活其实是一场对垒,一场与危机争夺生存机会的对垒。
  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在危机中找到转机,首先要知道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危机。
  生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所以影响我们生存的危机是很多的,而且因为每个人面临的环境、职业、家庭情况各异,所以很难给生活危机确定一个非常明确的范围和划分。按照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范围来讲,个人危机大致涉及健康危机、家庭危机、社会活动危机,以及心理危机等诸个方面。
  这些危机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互相影响,交叉产生作用的。比如说,现代社会中,80%甚至更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它并不能单纯归因于健康危机或心理危机,而是各种危机累积的结果。
  健康危机、家庭危机和心理危机我们将在下面做专门的阐述,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关于生活安全和为人处事上出现的一些危机。它们是生命安全危机、信息安全危机、信誉危机。虽然这种划分不是很科学,但无疑涉及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
  安全危机
  安全危机是我们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也是最常被忽略的问题。事实上,只有少部分由意外事件引发的安全危机我们无法有效防范,大多数安全危机是因为我们的大意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在过马路的时候我们闯红灯;在工地上操作机械的时候不戴安全帽;在危险禁止前行的地方,非要去猎奇等等。对于此种危机,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安全意识,不要心怀侥幸心理,不要勿拿生命去开玩笑,因为万一不发生的事情就可以万一发生。
  在人为的安全危机上,除上述的安全危机之外。还有一类安全危机是因为我们做人不当或是行为不当引发的。这包括蓄意攻击他人,或是用卑鄙的手段去打击搞跨他人的事业等一系列不应该做的行为,从而引起了别人的打击报复。对于此种行为我们不好去分析,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做人就要堂堂正正,在不违反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有时需要给别人一条出路,不要死抱着赶尽杀绝的思想,要知道有时候给别人一条出路就等于给自己一条生路。
  信息安全危机第65节:将危机的感觉放在心上
  个人的信息安全危机是一个被我们关注不久的话题。有些对这个说法可能还有点陌生,但是,它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日常的大部分重要信息不是存储在人脑中或是笔记本中,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有不少人不太重视计算机内重要信息的保护,他们既没有为自己的计算机设置密码,也没有将自己的重要工作信息拷贝带走。这就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的机会,结果公司的重要机密文件泄密、大批的客户信息被别人夺取,从而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也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大的危机。
  工作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对公司重要信息的保护上,我们自己的重要信息也需要妥善保管,避免给自己的竞争对手或小人提供打击报复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随时对重要文件和信息加密的习惯,一些重要而又不会再用的信息要及时删除,关于个人隐私的部分更要慎重保护,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然,并不是在每个生意的场合都要用到电脑,所以对于重要的文件、客户来函、重要会议的稿件我们都要放进保险箱,不要随手丢在桌上或是文件柜中。
  除了对工作信息的保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个人的隐私性信息也要持慎重的态度。如与陌生人交往时,不要告诉他们自己详细的信息,如家庭地址和电话等;与同事交往时,除非是推心置腹的朋友,也不要随意泄露个人的隐私,如跳槽的想法、对上司的不满等等。
  信誉危机
  人际交往中,良好信誉是打开交往大门的一把无形的钥匙。一个没有良好信誉的人,是不会得到他人信任的。信誉的好坏与否常常影响着别人对你的判断和评价,也直接影响到交往的继续进行。有的青年男女交朋友,就是因为个人信誉不好而告吹;有的商业合作,就是因为对方信誉不好而泡汤。难怪有人把良好的信誉叫作〃一张最好的通行证〃、〃一张最有权威的介绍信〃。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的良好信誉坚持到底。有时我们会为了一点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做人的基本原则;有时我们为了打击别人,不惜以牺牲自己的信誉为代价。其实这些都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因为,一个人在品质上受到别人的质疑,是很难恢复的。它不象一件产品出了问题就可以及时维修,而是要通过长期的一系列的行动才能赢得别人的相信。所以,在任何社会交往中,都不要把自己的信誉不当一回事。保护自己的信誉,避免产生信誉危机,需要每一个人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局限与弱点。很多人以为要装得什么都懂,才容易建立个人信誉。其实一个人的能力信誉不是靠口说出来的,主动承认自己的缺点,往往更能赢得别人的好感。
  其次,个人信誉往往跟忠诚连在一起,一个人可以与合作伙伴、朋友分道扬镳,但不能因为怀恨在心,就肆意攻击别人。
  此外,建立个人信誉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言行一致,才会形成良好的信誉。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生活中出现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一定不要犯个人品质问题,因为品质上有了任何闪失都会造成终身污点,对建立个人品牌非常不利。
  最后,还必须要阐明一个观点,即绝不能把建立个人信誉理解为虚假包装。因为,个人信誉主要是对个人能力和魅力的呈现,它的传达以及效应是与一个人的长期行为分不开的,虚假的包装有时虽可取得别人一时的信任,但终究是不会长远的。
  将危机的感觉放在心上
  〃危机〃这个词对每个人来说,应该不陌生了,生存危机、健康危机、情感危机、家庭危机、经济危机、信用危机、信息危机……,似乎每一个环节都会陷入危机。事实也的确如此,危机是生命成长的内容之一。在我们一出生的时候,便与危害健康的危机争夺生存的权利;当我们大一点的时候,又要面临入学、升学的危机;随后一路坎坷艰难走到成年,情感危机、职业危机却又如影随形;当我们老的时候,生命开始变的脆弱,我们还是摆脱不了死亡危机的纠缠。危机充斥着我们一生的每个时刻。
  危机在个人的领域里来讲,更容易与挫折联系在一起,有些人甚至就把危机理解为挫折。其实,危机与挫折是不同的,〃挫折〃更多关注的是危机发生后的结果,〃危机〃却是可以避免和化解的。
  正如前面我们反复提到的,危机即是危险也是机遇,机遇往往隐藏在这些危机之中。面对危机,成功者与失败者惟一的差别就在于,成功者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在心理及行为措施上有所准备,当危机降临时,能够化解突如其来的变化。失败者没有准备,单从心理上受到的冲击就会让他手足无措,更谈不上采取什么应变措施了。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这样的故事:有一只野猪对着树干磨它的獠牙,一只狐狸见了,问它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享乐,而且现在没看到猎人!野猪回答说:等到猎人和猎狗出现时再来磨牙就来不及啦!
  这只野猪就是有〃危机意识〃!
  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危机的旁观者,我们有能力预见危机,并且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危机意识是不行的。有了危机意识,或许不能把问题消弥,但是,我们至少有了思想的准备,还是可以做许多的事情来挽救,至少不会在危机来临时手足无措。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不是危机本身,而是因为对危机的无知和无备。第66节:学会化解各方面的困扰
  我们该如何把〃危机意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呢?
  首先,在心理上要有能随时接受和应付突发状况的准备,不至于在发生意外时慌了手脚。其次,在生活、工作中,以及在人际关系方面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只有对待任何事情都有〃万一……怎么办〃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预作准备,才能做到事前控制,事后弥补。
  此外在生活中、工作上和人际关系方面,我们要有以下的认识和准备:
  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有意外的变化,我的日子将怎么过?要如何解决困难?
  世上没有〃永久〃的事,万一失业了,怎么办?
  人心会变,万一最信赖的人,包括朋友、伙伴变心了,怎么办?
  万一健康有了问题,怎么办?
  ……
  对所有事你都要有〃万一……怎么办〃的危机意识,并未雨绸缪,预作准备。人最怕的就是过安逸的日子!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我们所面临的变化和压力也与日俱增。那么,当危机发生时,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呢?这需要我们拥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困扰,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并有效化解来自各方面的困扰。
  应变能力是现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每天都要接收来自各方面的大量信息,如何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是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潮流的关键。
  每个人的应变能力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因素,如长期从事紧张工作的人比工作安逸的人应变能力高些。可见,应变能力是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加以培养和提高的,如多参加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培养和增强人的应变能力的过程。
  此外,扩大个人的交往范围也可以培养和提高应变能力。无论家庭、学校还是小团体,都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只有首先学会应对各种各样的人,提高自己在较小范围内的应变能力,才能应付各种复杂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应变能力强的人往往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沉着应战,而不是紧张和莽撞从事。
  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事沉着冷静,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如果迟疑不决、优柔寡断,就应主动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迅速作出决定。如果因循守旧,半途而废,那就从小事做起,培养创新思维,要求自己不达目标不罢休。只要下定决心,并付诸行动,应变能力就一定会不断增强。
  泅过职场的死海
  一个开得快的车面临的危险远比一个开得慢的车面临的危险大得多,对个坐在车上的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被车甩下来。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像是坐在时代这列快车上的乘客,你没有跟上时代,就可能被淘汰。现代社会,被时代的快车甩下来的人不在少数。
  〃饭碗〃仿佛突然变成了一个让人心痛不已的字眼。
  对那些曾经的〃天之骄子〃来说,这种痛更为钻心。很多人找不到工作饭碗发生问题了,而且相当严重。据资料显示,2002年7月全国等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50万,2003年7月为70余万,2004年7月有可能更多……就目前的情况看,在以后的日子里,饭碗仍将是一些大学毕业生的噩梦。而如果没有饭碗,什么理想,什么抱负,什么贡献,都将成为一场梦。
  对那些在职场上闯荡的白领来说,职业危机也是处处存在。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30岁以后,大部分白领精力和体力都有所下降,对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难免显得力不从心,知识结构的老化也会造成绩效下降。另外,随着很多企业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中低层的管理职位大量减少,很多中年白领失去了在组织内进一步升迁的机会,而且还面临着被〃年轻一代〃代替的威胁。
  对那些自主创业的民营企业家来说,创业失败的危机依然是职业生涯的恶魔。据调查;20年前叱咤风云的许多改革英雄99%而今都不在了;被誉为〃精英创业的孵化器〃的中关村,每天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