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科幻之路 (第三卷)作者:[美] 詹姆斯·冈恩 >

第24章

科幻之路 (第三卷)作者:[美] 詹姆斯·冈恩-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太空服内部十分凉爽,因为制冷装置抵御着猛烈的太阳,带走了身体劳顿散发的热量。我们俩很少交谈,只是互相传递一下登山工具,商讨一下攀登的最佳计划。我不知道加尼特在想些什么,也许在想这是他所从事的最疯狂的徒劳搜索。我基本上同意他的这种想法,但是爬山乐趣无穷,心中想着前人未曾走过这条路线,地面景色逐渐开阔,这一切给了我所需要的全部报偿。
  当我见到我在三十英里之外用望远镜第一次观察过的那堵石墙就在面前的时候,我想我并没有特别兴奋。估计它高出我们头顶大约五十英尺,诱使我攀越这些不毛荒地的东西就在那边的平顶高原上。几乎可以肯定地说,那玩艺儿无非是一块远古陨石击碎的漂砾,它的断裂面在这无腐蚀、无变化的寂静世界上仍然鲜明发亮。
  岩石表面上没有能用手抓住的东西,我们只好使用铁爪锚。我挥舞三叉金属锚在头顶上盘旋一阵,继而向上空的星星抛去,这时我两条疲惫的胳膊似乎恢复了力气。第一次铁爪锚没有抓牢,我拉回绳子,铁爪锚慢慢掉落下来。第三次试抛的时候,铁爪紧紧扣住了,即便我们俩的体重加在一起它也不会脱位。
  加尼特焦急地望着我。我看得出他要先上去,但是我透过头盔的玻璃报他一笑,摇了摇头。我不慌不忙,开始慢慢攀登最后的高度。
  即便穿着太空服,我在月球上也只有四十磅重,所以我一手接一手攀上去,干脆不用双脚帮忙,到了平顶的边缘,我停了下来,向我的伙伴挥挥手,继而攀缘上架,站直起来,凝望着前方。
  你必须明白,直到此时此刻,我几乎完全相信自己在这上头发现不了什么奇异的或者不寻常的东西。我说几乎完全,不是完完全全;正是萦绕心头的猜疑驱使我前进。喏,那玩艺儿现在再也不是一种令人猜疑不透的东西了,但是心头的迷惘才刚刚开始呢。
  我站在高原上,离那玩艺儿大约一百英尺。它一度十分平滑——太平滑了就不自然——但是在不可估量的永世之中陨石的袭击使它变得坑坑洼洼,留下了累累伤痕。它有个平面可以反光,大致是个金字塔结构,有两个人那么高,像一颗多棱面的巨型钻石坐落在岩石上。
  开初几秒钟也许我心中压根儿没有充满什么感情。继而我感到激动万分,心中充满一种奇异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快乐。因为我爱月球,现在我知道了亚利斯塔克山和伊雷托思恩山的蔓生地衣并不是月球年轻时期孕育的唯一生物。首批探险人员昔日的梦想虽然受人怀疑,但这一梦想是真实的。毕竟存在过月球文明——我是发现这一文明的第一个人。我到月球上来,或许晚了一亿年,这没有使我感到懊丧:毕竟来了,这就好。
  我的脑子开始正常思维,开始分析和提出问题。这是不是一座建筑物,一座神殿——或者是在我的语言中找不到名称的某种东西?倘若是一座建筑物,那么它为什么建造在这么特别难以到达的地点?我思忖着它是不是一座庙宇,我想象到某些奇异祭司中的大能人呼唤神灵保佑他们,因为月球上的生物随着海洋的枯竭正在衰落,结果呼唤神灵也是徒劳。
  我向前走了十来步以便更仔细地观察那玩艺儿,但是为谨慎起见,我不敢靠得太近。我懂一点考古学,试图猜测这一文明的文化水准,在古代,一定是这种文明削平了山头,创造了这些至今仍然令我目眩的反光镜面。
  我想,可能是古埃及人干的,倘若他们的工匠拥有这些更为古老的建筑师所使用的任何一种奇异的材料的话。因为那玩艺儿不大,我没有考虑到我正在看着的东西可能是比人类更先进的某个种族的手工制品。月球一度拥有智能生物,这种思想仍然太离奇而难以领会,我的自傲使我无法作出最后的羞辱性的冒险尝试。
  其后我注意到有个什么东西使我后脑勺的毛发直竖起来——那玩艺儿微乎其微又无关痛痒,多数人压根儿不会注意到它。我说过这片高原被陨石撞击得伤痕累累;高原上还覆盖着几英寸厚的手宙尘。这种尘埃始终沉积在无风飘荡的任何一个世界的表面上。然而宇宙尘和陨石留下的痕迹在那个小小金字塔周围突然止步不前,留出一个宽阔的圆圈,仿佛有一堵无形的墙保护着小金字塔,使它免受岁月的侵袭和来自太空的缓慢而永不停息的轰击。
  耳机里有人在呼喊,我明白加尼特已经叫我一阵子了。我蹒跚走到悬崖边缘,恐怕讲话不便,于是打打手势叫他爬上来。我向宇宙尘包围的圆圈走去,捡起一块碎裂的石片,向那个不可思议的小金字塔抛去。倘若这块石子在无形的屏障里消失,我是不会感到惊讶的,但是它似乎击中了一处平滑的半球形表面,轻轻地滑落到地上。
  继而我知道我看到的东西与人类的古代无法相比拟。这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种机器,用万古千秋不灭的力量保护着自己。那些力量无论属于哪一种,仍然在发挥作用,也许我已经靠得太近了。我想到人在上一个世纪捕获和驯服了的所有放射物。就我所知,我可能只有死路一条,如同走近一个没有屏蔽的原子反应堆,步入致命的、寂静的辐射风之中。
  我记得我转身看着加尼特,他已经走过来,站在我身边。在我看来他毫不在意,所以我没有惊动他,而是走到悬崖边缘尽力理一理自己的思绪。在我脚下展现着危海——名副其实的危机之海——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奇异又神秘莫测,但是对我来说则了如指掌。我举目望着新月形的地球,它卧于繁星组成的摇篮之中,我思付着当未知的创世主大功告成的时候地球云彩覆盖着什么。是不是石炭纪散发着蒸汽的原始森林?是不是最早的两栖动物从水中爬上来征服陆地所走过的凄凉海岸线?是不是更早的时候在生命到来之前永久的寂寥?
  别问我干吗没有早一点猜到真相——这真相现在显得十分显而易见了。我发现那玩艺儿,心中一阵兴奋之后我想当然认为那块水晶般的神奇物体是月球远古时代某个种族制造的,但是我脑子里出现一闪念,以压倒一切的力量使我相信是如同我这样的外星人到月球上制造的。
  在二十年之中我们在月球上找不到任何生物的踪迹,只有一些退化植物。月球不可能留有任何文明,无论这种文明是怎么毁灭的,唯有那玩艺儿标志着文明一度存在过。
  我又一次望着反光的金字塔。它似乎更加远离与月球有关的任何物体了。突然我觉得自己由于兴奋和瞎起劲,爆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傻笑,笑得浑身震颤起来:我居然想象那个小金字塔在跟我说话,说的是:“对不起,我自己在本地也是外来人。”
  我们至今花了二十年功夫才打破那个无形屏障,走到水晶墙里边机器那儿。咱们无法理解的那个玩艺儿,人终于用原子能野蛮的力量把它炸毁了,现在我已经见到了我在山顶上发现的那个可爱反光体的碎片。
  那些碎片毫无意义。金字塔的机械作用——假如是机械作用的话——属于地平线之外遥远的技术,也许属于超物理力学的技术。
  既然人已经到达了其他行星。这一秘密越发萦绕于我们心间,我们知道万古以来宇宙中只有地球是智能生物的住所。我们这个世界任何消逝了的文明也不可能建造出那个机器,因为陨落在高原上的宇宙尘的厚度使我们能够测出它的年代。那个机器是在生命从地球海洋上出现之前就设置在高山上的。
  当咱们的世界是现有年龄一半的时候,外星来客穿越了太阳系,在月球上留下了旅行的标志,继续他们的行程。在人炸毁这一标志之前,那个机器仍然在履行着它的建造者的意图。至于意图何在,下面是我的猜测。
  在银河系之中近乎一千亿个星球在旋转着。很久以前其他太阳的世界上必有其他种族攀登并超越过我们已经到达的高度。想一想这样的文明,万古以前在神创造万物的余辉映衬下,某个宇宙的主人们非常年轻,因此生命仅仅来到一小撮世界上。他们的世界必定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一片寂寥,诸神望着无穷大的空间觉得没有一个人可以分享他们的思想。
  他们一定搜寻过各个星团,如同我们搜寻了行星。到处都有世界,但是这些世界要么空空如也,要么栖息着没有思想的爬行生物。在咱们的地球上,巨大的火山仍然在喷发着浓烟,污染着天空,那时黎明人的第一艘飞船从冥王星外面的深渊里飞驰而来,它经过冰冷的外部世界,知道生命在这些世界的命运中不可能起任何作用。飞船停靠在内部行星上,他们借助太阳火取暖,等着开始他们的作为。
  那些太空漫游者一定看上了地球,在火与冰之间狭窄的区域里安全地绕了几周,一度猜想地球是太阳诸子当中最受宠爱的一个。在遥远的未来这里将有生命;但是在他们面前还有无数星球,他们可能从此不再光顾地球。
  因此他们留下一个岗哨,这是他们散布在整个宇宙中的干百万个岗哨之一,这些岗哨以生命的许诺守护着所有的世界。它是一座灯塔,万古以来耐心地发射着无人发现的信号。
  或许你现在明白了那个水晶金字塔干吗设置在月球上而不设在地球上。它的建造者并不关注仍然在野蛮状态中苦苦挣扎的种族。只有当人穿越太空,逃离人的摇篮地球,以此证明自己适合于生存下去的时候,他们才会对我们的文明感兴趣。这就是所有智能种族迟早要遇到的挑战。这是一种双重挑战,因为反过来,这取决于对原子能的征服和生死之间最后的选择。
  一旦走出这一危机,我们找到那个金字塔并迫使它打开就只是时间问题了。现在它的信号停息了,那些值勤的人将会把心思转向地球。或许他们希望帮助我们发展幼稚的文明。但他们必定非常非常老迈,可惜老年人往往强头倔脑嫉妒年轻人。
  现在每当我望着银河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纳闷着,帮助地球发展文明的使者将从哪一团星云下来。倘若你能原谅我作出这么一个平淡无奇的比喻,那么咱们已经拉响了火警,现在无事可干,只有等待。
  我认为咱们不必久等。

    (江昭明 译)


法默笔下的世界
 
  以“假如”打头的话语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的睡眠。假如我们能改变周围事物的话,假如我们没做这事没说那话,情况该会变得多么美好啊。还有那些改变历史的事件怎么样呢?假如拿破伦或者希特勒年轻时候就夭折,情况会怎么样呢?假如有人转移萨拉热窝和达拉斯城暗杀者的目标,又会怎样呢?
  最终,这冥思苦想以文字的形式出现了,说来也怪,一开始就发表在传统的出版物上。罗伯特·西尔弗伯格将改变历史的故事追溯到来自1898年《哈泼斯》月刊上发表的爱德华·埃弗雷特的《勿动手》。这个故事设想约瑟①没有被贩为奴,也不曾活着领导埃及政府,而是迦南野蛮人征服了埃及,结果给人类文明带来一场大灭难。
  【① 约瑟:《圣经》故事人物,犹太人第三代祖先雅各(又名以色列)的儿子,在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中排行第十一。据《旧约·创世记》记载,约瑟自小受雅各宠爱·因而众异母兄长甚为嫉妒,在旷野牧羊时将他偷卖给以实玛利商人。约瑟被转卖到埃及法老护卫长家为奴,曾被诬陷下狱。后因替法老圆梦而受赏识,得以开释,并官授埃及宰相。后逢荒年,在迦南的众兄长奉父命往埃及购粮,遇到约瑟并被宽恕。约瑟将父亲及全家接到埃及歌珊定居,以色列十二支派在此得以繁衍,四百三十年后在摩西带领下出埃及返回迦南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壮大的民族。】
  1931年十一篇这类故事先在《斯克里纳杂志》上发表之后,由J·C·斯奎厄编辑成为单行本出版,书名是《假如这事以另一种方式发生:坠入想象的历史中》。在这些故事中有《假如李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失败》、《假如布思未发现林肯》和《假如拿破伦逃到美洲》。詹姆斯·特伯从中得到启发,写出一个幽默的模仿故事《假如格兰特一直在埃坡麦特斯克饮酒》。
  1934年默里·莱思斯特发表在《惊奇》上的《时间岔道》以严肃的态度将这种思路引进科幻小说,尽管实际上这种想法比时间旅行更缺乏证据足以证明它的现实性。但过去事件的不同改变可以造成今日不同的现实,这种想法一直成为许多故事和长篇小说的创作源泉。
  这种类型的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都写成长篇巨著,或许是因为发挥的余地较大,作者对创作中的各种变化可以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由沃德·穆尔(1903-1978)撰写的《带来五十周年纪念》(1953,连载于1952年)称美国南方在南北战争中获胜。在菲利普·K·迪克的《城堡里人》(1962)一书中,轴心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并且瓜分了美国。基思·罗伯茨(1935- )的《宫廷舞》(1968)描写一个未曾经历过工业革命的世界,其原因是伊丽莎白女皇于1588年被杀。在哈里·哈里森的《横贯大西洋的隧道,乌拉!》(1972)一书中乔治·华盛顿被枪杀,因而美国革命从来没有爆发过。由金斯利·艾米斯(1922—— )撰写的《改变》(1976)设想这个世界没有发生过新教改革,天主教占绝对统治地位,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寓意。
  当然,这种寓意使得篡改历史的故事具有真正的价值。小说的紧张局面带来娓娓动听的叙事魄力,而寓意让人们从理性上认识到现在的局面取决于过去历史上作出曲决定,有些决定在当时甚至是无足轻重的。故事的感染力往往在于作者满文虚构的动人情节。寓意的另一种价值则是让读者与自己的现实作对比。他的现在与未来是基于哪些大大小小决策,基于哪些历史事件呢?目前司空见惯的人工产物和传统是怎样形成并起作用的呢?
  有篇篡改历史的故事是菲利普·何塞·法默的《远航!远航!》(登于《惊奇故事》1952年12月号),故事中教会鼓励罗杰·培根①的实验。不管怎么说,在许多方面,这是一篇篡改历史的故事。
  法默(1918- )是与《惊奇》没有任何关系而取得成功的作者之一。他以打破禁忌的作品而闻名。他发表的第一篇科幻故事《情人》(1952)描写一个出身于清教主义文化的男子与一个外星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这女子最后被发现是个拟态昆虫②。法默的同类作品收集在《奇异关系》(1960)一书中。
  【① 罗杰·培根(1214-1294):英国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不同于英国经验论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
  【② “拟态昆虫”是故事杜撰的外星动物,在地球上能变化形体,尤其是变成美女,类似中国文学作品中描述的蜘蛛精、蛇精、狐狸精等拟态动物。】
  法默作品的另一个重要格调是他的赞颂故事。他心目中有各种各样历史上的和虚构的英雄人物,并且写了许多英雄的故事或者模拟作品,这些英雄包括巴勒斯,维恩,塔赞,萨维奇医生,理查德·F·伯顿,马克·吐温。他曾经盗用冯内古特出版的科幻小说的作者基尔戈·特劳特之名,用作自己《半边蚌壳上的维纳斯》(1975)一文的作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