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

第55章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第55章

小说: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群众的政治经验上,使群众懂得哪个党好,跟哪个党走才有出路,这样来实现的。1945年毛泽东在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党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为人民的利益修正错误,一切向人民负责,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总之,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任何时候,中国共产党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三)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一般出选择题)1.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根本的是说,一个国家的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必须首先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本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把本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好。    
    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体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在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坚持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坚决反对外来侵略和外来干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外国党(包括共产国际这类国际组织)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坚持中国的事情要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坚决反对外国党的干涉,坚决反对照抄照搬外国党的经验和共产国际这类国际组织的决议;在处理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同资产阶级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2.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的辩证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是辩证的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国际性的事业,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最广泛的国际援助,需要学习外国一切有益的经验和先进事物。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与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都是不利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着重论述了独立自主与学习外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能学。”他批评了在学习外国经验问题上不作分析,凭“风”办事的现象,主张将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    
    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赢得更多的外援;而更多的外援反过来又有助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所以,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与争取外援的辩证统一。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内在要求,就是把我们的一切工作与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压力,有自己大无畏的决心和勇气,充分相信本国人民的力量,主要依靠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    
    (2)独立自主原则的坚持,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只有坚持把我们一切工作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才敢于同任何外来压力作坚决而不妥协的斗争,才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而要做到把一切工作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立足于本国实际,制定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原则,充分信任和依靠千百万人民群众,确信只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就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就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    
    总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前提的,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    
    (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品质。这是学习毛泽东思想必须掌握的精髓和法宝。    
    (2)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    
    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倡导下,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因而“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时的严格的创造性的科学概括。    
    第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蕴含在毛泽东全部科学著作中,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之中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概括,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所在。如果离开了这些基本原则,也就离开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如果抽掉了这些“灵魂”、“精髓”,毛泽东思想大厦就会倾覆。毛泽东的许多著作,如《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在基本方法、基本原则上都体现着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由于时代的变迁,毛泽东著作和党的文献中某些具体论述、具体结论,可能会成为历史。这些成为历史的内容仍然是我们需要经常学习的。因为历史不能割断,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认识与了解。但是,实事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些基本方面、基本原则,是永葆青春的,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无论现在和将来,对我们始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长期坚持的。    
    第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历史经验的哲学总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思想就是这些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在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对这些经验做过不同的概括和论述。这些是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的。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一些历史经验将被新的原理、新的结论所代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总结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许多具体历史经验进一步从哲学高度进行提炼,凝聚成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样三个方面的最基本的经验。这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最高层次的概括,具有普遍、长远的指导意义,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这三个基本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胜利前进;什么时候背离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遇挫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总任务,在各个时期不同,据此而制定党的总路线的内容也必然是不同的。但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根本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的原则立场,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遵循。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直到成熟形成理论。这一理论成果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六个方面,从而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独创性贡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之下,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活的灵魂又是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孕育并启迪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又指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这是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这一论断的科学阐释。    
    2。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先后在两个不同的时期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一次是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这次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一次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以及十二大及其以后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十六大通过的修改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因此,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是、今天和将来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二)在新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大意义1.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1)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极为艰巨。历史把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课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这就是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如何根据国际国内条件的变化和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正确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这是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国共产党遇到的一个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2)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新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第一,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革”中犯有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全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多方面内容以及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了科学的概括;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毛泽东思想中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并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三,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目的是更好地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方面,我们党作了三件事:一是恢复、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思想;二是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从反面吸取教训;三是学习和运用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新情况,解决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毛泽东思想。    
    (3)对待毛泽东思想存在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