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第64章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教育的效果。

八、把历史教学与历史教学科学研究相结合

30 多年来,我的历史教学水平和历史教研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得力于
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注意把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学科研相结合。丰富的历史教学


实践为我从事的历史教学科研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强烈的研究意识和在研究
中形成的历史教学的理论思想,又促进了历史教学质量和历史教研工作水平
的提高。回顾我走过的这条道路,深感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将历
史教学与历史教学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是提高历史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
是历史教师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历史教学科学研究有广阔的研究领域

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们把历史教学视为科学,是因

为历史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历史教学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

分,它的内容极其广泛,教学任务、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

课外活动以及历史教师的进修提高等,都可作为研究的课题。教学经验总结、

专题研究和课题实验研究等,是历史教学科学研究的基本形式。

1。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历史教学经验是历史教师成功的教学实践的理论概括。优秀历史教师的
教学经验是发展历史教学科学理论的源泉。总结历史教学经验是历史教学科
研的雏形,也是提高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我的历史教学科研工作
就是从总结教学经验起步的。

总结历史教学经验的形式可以有以下三种:

(1)典型教案
历史教案是历史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一篇精心设计的教案,不仅
能反映教师对大纲、教材理解的程度,更能从教师对教材的组织、教学方法
的运用中反映历史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我的教学效果之所以较好,
总结我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备课上下了功夫。对每一节课我都精心设
计,并把对大纲、教材、教育理论的深入钻研和对教学资料广泛搜集的成果
反映在教案里,特别是对历史研究课、公开课的教案更是反复推敲。我撰写
的《<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一课的教学》①、《试谈<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的教学》②等文章,实际都是对我编写的教案的整理。至于由我撰写并编入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一书中的《商鞅变法和封建制
度的确立》,则完全是一篇教案。

(2)课堂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是一堂历史课教学过程的生动记录。教案反映教师对课的
设计,教学实录是反映教师对教学方案的实施,既反映教师的教,也反映学
生的学。历史教师的教学思想、灵活多变的教学艺术都可以从实录中得到反
映。实录凝聚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也是进一步进行理论研究的源泉。这
一形式的成果对其他历史教师,特别是对刚步入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
往往能起到引路入门的作用。我曾撰写多篇教学实录,其中《戊戌变法》一
课的教学实录还被收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名师授课录》一书里。

(3)历史教学经验文章
历史教学经验文章是历史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写出的教学体会,是历史教
师个人教学实践的总结。如我写的《怎样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①、

① 《历史教学》1983 年7 期。
② 《中学历史》1983 年5 期。
① 《四川教育》1981 年2 期。

《历史教学中运用发现法的尝试》②就是这方面的成果。当然也还可以总结从
事教学科学研究的经验,在这方面我曾撰写《回顾我走过的历史教学研究道
路》③一文。撰写教学经验文章应是写历史教师本人教学(教研)体会最深的
方面,必须实事求是,绝对真实;文章的题目宜小不宜大,尽量写得具体些,
发掘得深一些。要通过生动的教学实例、典型的材料反映历史教学的基本原
则。特别是教学经验文章的选题,要能反映历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2。历史教学的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是围绕历史教学的某一方面的问题,在总结、筛选多方面的教
学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历史教学的规律,通过科学的抽象形成概念和理论。
专题研究克服了经验总结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而对历史教学就更带普遍指
导意义。专题研究的内容必须“专”,这样才能使研究较为深入。围绕中学
历史教学值得研究的专题很多。这些年来,我除围绕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
教育写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外,还就历史教学中培养能力问题撰写了《历史教
学中发展学生能力有广阔的途径》④、《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几个问
题》①、《关于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能力的探讨》②、《历史教学与学生优良
思维品质的培养》③。我由研究一般能力进而专题研究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
的创造思维能力。围绕中学历史课程的设置,我研究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
接的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问题,发表了《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探讨》

④。围绕学习贯彻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材的编写,我撰写了《九年义务教育
历史教学大纲的特点和新编历史教材的编写意图》⑤、《在九年义务教育历史
教材的编写中渗透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⑥等专题研究的文章。围绕改革中学
历史教学方法我撰写了《贯彻三个面向,改革历史教学》⑦、《文艺作品与历
史教学》⑧、《历史文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⑨、《比较和对比方法在
历史教学中的运用》⑩。围绕历史教师的进修提高,我撰写了《充分认识提
高历史教师素质的重要性》(11)。围绕学科教育学的建设,我进行了较长时
间的研究,并发表了《中学历史教育学建设的理论思考》(12)。围绕中国和
外国历史教育的比较研究,我撰写了《我所了解的日本历史教学改革》(13) 
等文章。此外,我还围绕中学生如何学习历史,提高学科学习能力进行专题
研究,撰写并发表过多篇文章。
由于专题研究文章已超出了个人教学经验的范围,它要反映历史教学的
本质,要形成理论系统,因而除了需要对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的了解外,还必

② 《史学通讯》1981 年1 期。
③ 《历史教学》1986 年1 期。
④ 《历史教学》1981 年4 期。
①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7 年3 期。
② 《史学通讯》1981 年3 期。
③ 《中学历史》1984 年5 期。
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 年2 期。
⑤ 《历史教学》1990 年2 期。
⑥ 《历史教学》1991 年10 期。
⑦ 《历史教学》1985 年3 期。
⑧ 《课程·教材·教法》1984 年6 期。
⑨ 《历史知识》1981 年1 期。

须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教育科学理论。

3。课题实验研究
课题实验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检测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
合的教育科学研究。这是促进历史教学理论发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
由于实验周期长,加之历史课还未在学校引起普遍重视,因而历史课题实验
研究在我国还不普遍。我过去也一直未正规地搞过这种实验。为了在历史课
题实验研究这个未知领域作一些探索,1991 年我向国家教委申报了全国教育
科学“八五”教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中的历史和国情教育研究》,得到了
国家教委的批准。现在,这一拥有200 多名实验研究人员的课题组正顺利进
行研究。从我的初步体会看,选好研究题目,把握研究方向十分重要。在此
基础上,要制定出一个严密的实验方案,确定分阶段的研究目标,待这一研
究课题结题后,我想再深入作一个总结。

4。撰写教学专著
在总结教学经验、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我尝试着就我熟悉的内容进
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学科理论体系。80 年代,我先后撰写了专著《中学历
史教学法概要》①和《中学历史教材教法通论》②,还与周发增先生合作撰写
了专著《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③。

撰写教学专著,是历史教学科研的更高层次。它除了需要作者较丰富的

阅历、理论和材料的大量占有以及相当的文字驾驭能力外,还要求选题新、

观点新、材料新。我写的几本专著,在全国同类著作中,成稿和出版都较早,

每本专著都有自己的新意和特色。如荣获全国历史教胄论著一等奖、四川省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的《中学历史教材教法通论》,从理论与实际的结

合上,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上阐明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反

映了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荣获全国历史教育论著一等奖的《历史教学与爱

国主义教育》,是国内首次出版的系统研究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理

论专著。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还可包括历史教材(包括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
及研究、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及研究、中学生课外历史读物的编写及
研究等等,在这些领域,我都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由我编
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历史》第四册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①因利教便学,满
足了中学师生的要求而受到欢迎。由我主编的乡土教材《重庆历史》②和《初
中历史学习辅导》(1—6 册)③在使用中也都受到师生的好评。

(二)几点体会

回顾我走过的历史教学和教学研究道路,深感既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更
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我之所以能在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走下去,并取得
一些成绩,除了党的教育,前辈和同志们的帮助外,就我个人而言,也还有
这样一些因素:

①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②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③ 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① 均先后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②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③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认定目标,潜心本职
我认为,能否在自己平凡的教学、教研岗位上做出一些成绩,首要的是
一个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的热爱的问题,是一个职业兴趣的问题。我出了一
些教学和研究的成果,很大程度是植根于我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植根于对从
事的中学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学研究的热爱。由于传统的偏见,中学历史教育
学的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是不被重视的,甚至被看作雕虫小技。我在大学
时的历史专业知识学得较好,好心的老师劝我不如从事某一门、某一段历史
的专门研究。当然,如果精力允许,从事一点历史科学研究也无妨,于历史
教学也有好处。但我考虑,我毕竟是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的岗位既不在大
学,也不在历史研究单位,繁重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不允许我另外开辟与本
职工作相距甚远的研究领域,若能把研究工作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既有现实
可能性,还会使二者相得益彰。我虽然失去了对历史科学的专门研究,却赢
得了对历史教学论、历史教育学的研究。有所得必有所失,这就是“得”与
“失”的辩证法。由于我认准了研究目标,30 多年来始终围绕这个目标从事
研究,也确实收到了成效。

2。扎根实践,重在应用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是应用性的研究,它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指导
实践。我的研究工作都是建立在历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的。我首先重视自身
的教学实践的研究,进而研究普遍的教学实践。我重视研究教师,重视研究
学生。到教研部门工作后,每年我至少到学校听50 节课,和学校老师一起分
析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甚至直接与学生座谈讨论或给学生上课。丰富的历史
教学实践为我提供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我还重视研究成果的应用。我所取得的专题研究成果,几乎都以专题报
告、专题讲座和外出讲学的形式传递到广大的历史教师中,反过来指导了历
史教学,对培养青年教师,提高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起了积极作用。

3。广采博取,注重积累
从事历史教学和历史教学研究,需要广博的知识,其知识结构应是以历
史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为主休,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历史地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和写作等方面知识在内的广博的知识范围。

我注意了解国内史学研究的动态和文物考古的新成果,我还学习了我国
古代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的教育主张,为研究如何批判地继承传统的教学理
论,实现历史教学方法的民族化奠定了基础;我还注意阅读苏霍姆林斯基、
赞科夫等国外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取其所长,舍其所短,使我的历史教
学和历史教学研究能够反映80、90 年代教育科学的新发展。有关历史教学的
论著,是教育科学理论在历史学科的具体化。我较系统地学习了国内公开出
版和内部发行的几本较有影响的中、小学历史教学法专著,分析各家的特点,
学习各家的长处。

我还十分重视知识的积累。为了便于广泛地涉猎和积累知识,我自费订
了《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课程·教材·教法》、《文物天
地》等20 多种报刊。我到处地开会,每当参观文物古迹、博物馆、纪念馆时,
便注意搜集有关历史资料。订的报刊多,不可能——细读,我一般是先阅读
目录、标题,先留下印象,便于日后查找。对感兴趣的、急需的便重点阅读。
除了解文章的学术观点外,还注意收集教学实例。

4。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古人告诫我们,“行成于思毁于随”。从事历史教学研究,要有一种钻
研精神、创新精神,要肯动脑筋。要善于将搜集的资料排比综合,连类而及,
从中悟出某些道理,形成某种理论观点。前些年,我在研究历史教学中的创
造教育,从教育杂志上读到有关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的文章,又
接触到一些中外科学家的传略材料,联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培养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要求以及中学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
理想、信念、自信心、坚持力方面的作用,于是形成了“加强历史教学的思
想性,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的精神支柱”的新观点。我把这种观点,写进了研
究文章中,这多少也算是一点创见和发现吧。

5。勤奋追求,永无止境
我除承担较重的教研工作、教研管理工作外,还兼任了省政协委员和省、
市历史教研会的理事长以及其它多种社会工作,我从事历史教学研究、历史
教材编写多数情况下是在业余加班加点进行的。“学问在乎点滴勤”,一天
24 小时对于每个人都一样,就看我们怎样利用它。我把节假日和零星时间利
用起来,并延长晚上工作的时间,从而取得了解决研究工作与时间矛盾的一
些主动权。就拿这次写《教学思想录》说吧,我常常是利用中午工作的间隙
搜集、整理我过去的教学、教研资料。有时晚上写到12 点,睡几小时后,次
日凌晨4 点又起床开写,一直写到上午8 点上班还舍不得离开书房,可以说
到了忘寝废食的地步。

好心的朋友对我说:“你已出了那么多的研究成果,可以说功成名就了,
何苦还那么玩命!”确实,算起来,我已发表了80 多篇文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