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秦帝国 >

第399章

大秦帝国-第399章

小说: 大秦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壮士好水功!”甘茂不禁由衷赞叹一声。 
  长袍汉子却不说话,竹篙一点,独木舟箭一般向中央茅亭飞去,片刻之间便靠上了茅亭下的石板阶梯。甘茂刚刚踏上石板,便听岸上一阵笑声:“远客来矣,维风及雨。”抬头望去,只见石板阶梯顶端站着一人,朦胧月光下却是宽袍大袖散发无冠,恍若隐士一般!甘茂遥遥拱手一礼:“为君佳宾,忧心悄悄。”岸上人又是一声长吟:“君子之车,驷马猎猎。”甘茂喟然一叹吟诵道:“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说话间已拾级而上,深深一躬:“下蔡甘茂,见过孟尝君。”散发大袖者笑道:“丞相纵然有困,田文何敢当此大礼?”如此说法间却只是虚手一扶,竟任甘茂拜了下去。甘茂老实一躬到底,直起身却突兀道:“赫赫我车,一月三捷!”对面孟尝君竟是愣怔片刻,方才拱手笑道:“田文得罪了,请公入亭叙谈。” 
  方才这番对答,却是春秋以来名士贵胄应酬与邦交礼仪斡旋中的一种特殊较量,叫做赋诗酬答。实际上,便是借着赋诗表明自己的意向并试探对方。春秋时期,这种赋诗对答的风习很是浓厚,但凡邦交场合或名士贵胄聚宴,都要在涉及正事前的饮酒奏乐中反复酬答,若有一方酬答不得体,赋诗未完便会不欢而散,连涉及正事的机会都没有。所谓赋诗酬答,便是以《诗》三百篇为大致底本,先由主人指定宴会乐师奏其中一首,然后自己唱出几句主要歌词,委婉地表达心迹。宾客听了,便会重新指定乐曲并唱和诗句,委婉表明对主人的回答。当初,晋国的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在逃亡中寻求列国支持。进入秦国后,在秦穆公为重耳举行的接风宴席上,秦穆公先后奏了四曲并亲自唱诗提问。重耳在学问渊博的赵衰指点下,每曲之后唱答的诗篇都恰到好处,秦穆公大是赞赏,非但将女儿嫁给了重耳,而且立即派重兵护送重耳回国即位。 
  进入战国,这种拖沓冗长的曲折酬答便几乎完全销声匿迹了,纵是一些特立独行的名士贵胄,也至多只是念诵一两句《诗》表达心曲而已,且未必全部都是《诗》中语句。方才孟尝君与甘茂的几个对答,孟尝君第一诵主句是《诗·小雅》中的《谷风》,隐含的意思是:远方来客啊,象春日的风雨!甘茂酬答的主句是《诗·小雅》中的《出车》,隐含的意思是:做您的佳宾实在惭愧,我有深深的忧虑难以言说。孟尝君第三句是《诗·小雅》中的《采薇》,隐含是:没有觉察啊,君乃风光人物。甘茂酬答的第四句同样是《诗·小雅》的《采薇》,隐含是:我的路途风雨泥泞,忧思重重。最后一句突兀念诵,主句“一月三捷”也是《采薇》名句,隐含是:我有实力,能使君大获成功!正因了这突兀一句,孟尝君才惊讶赔罪,甘茂才获得了眼看就要失去的敬重。 
  进入茅亭,却没有风灯,一片月光遍洒湖中斜照亭下,倒也是另一番清幽。甘茂笑道:“素闻孟尝君豪气雄风,不想却有此番雅致,佩服。”孟尝君一指石案两只大爵笑道:“雅致不敢当,此处饮酒方便而已。请。” 
  甘茂在阔大的石案前席地而坐,只一瞥,便见月光阴影里竟满荡荡码起了两层红木酒捅。不禁惊讶笑道:“孟尝君果然英雄海量,甘茂却是难以奉陪了。”孟尝君大笑道:“论酒啊,你却是没这个资格了。这些酒捅,是当年我与张仪一夜喝光的,留下只做个念想了。”说罢竟是喟然一叹:“英雄豪杰如张仪者,此生难求也。”甘茂不禁默然,想那张仪苏秦纵横天下,一个豪饮惊人,一个烈酒不沾,却都一般的英雄气度,无论为敌为友,都与孟尝君这天下第一豪客结下了生死之交。心念及此,甘茂便是一声感慨长叹:“然也!张仪明与六国为敌,却是邦交无私情,交友不失节,竟是英风凛凛地赢得了敌手尊敬。此等本领,甘茂实在是望尘莫及也。” 
  孟尝君笑道:“公有此论,尚算明睿。田文便也不计较你这个张仪政敌了,来,先饮一爵!”也不看甘茂,径自汩汩饮尽,酒爵“当!”的一声敦到石案,便收敛了笑容:“公言‘一月三捷’,却何以教我?”甘茂放下铜爵拱手道:“锁秦、灭宋、做中原霸主,算得一月三捷否?”孟尝君顿时目光炯炯:“三宗大事,公有长策?”甘茂便是悠然一笑:“纵有长策,亦无立锥之地,令人汗颜也。”孟尝君爽朗大笑:“公若能一月三捷,何愁一锥之地?”甘茂立即跟上:“天下皆知,孟尝君一诺千金,在下便先行谢过了。”孟尝君却不笑了:“直面义士,田文自是一诺千金。公为策士,以策换地,却是不同。”甘茂拍案:“好个以策换地,孟尝君果然爽利。甘茂亦问心无愧了。”说罢从大袖皮袋中拿出一卷羊皮纸递过:“此乃甘茂谋划大要,请君评点。” 
  孟尝君接过羊皮纸卷,哗的打开,就着月光瞄得片刻,不禁微微一笑:“只是这锁秦一节,还需公拆解一二了。”甘茂一听,便知自己的谋划已经得到了孟尝君的认可,顿时大感宽慰,便站起来舒展一番腰身,在月光下踱步侃侃,备细说明了秦国的朝野情势、权力执掌与目下的种种困境,竟是一口气说了半个时辰。 
  “你是说,目下是锁秦良机?”孟尝君又径自饮了一爵。 
  “正是。主少国疑,太后秉政,外戚当国,战国之世未尝闻也!” 
  “秦国君暗臣弱,良相名将后继无人?” 
  “正是。”甘茂感慨良多,评点之间不禁激动得有些喘息:“秦王秉性柔弱,魏冄刚愎自用,芈戎嬴显纨绔平庸,樗里疾虽能,却也是老迈年高受制于人。大军无名将统帅,唯余白氏一班行伍将领掌兵。宣太后纵然精明强干,无大才股肱支撑,也是徒然!” 
  “我却听说,白起谋勇兼备,颇有大将之才。公不以为然么?” 
  “白起者,卒伍起家也。”甘茂又是微微一喘:“其人不读兵书,不拜名师,千夫长擢升前军主将,全然因魏冄一力举荐,并未打过任何大仗,何论兵才?就实说,此等人物战阵杀敌尚可,率数十万大军决战疆场战,必是败军之将也。” 
  孟尝君默然片刻,站起身来一拱:“三日之后,请公晋见齐王。” 
  残月西沉的时分,甘茂才回到了驿馆。听得雄鸡一遍遍唱来,他却是难以安枕,便独自在庭院漫漫转悠。眼看着浓浓的秋霜晨雾如厚厚的帷幕落下,天地一片混沌,甘茂的心中也是一片混沌,恍惚间,竟觉得自己看到了咸阳,看到了自己的丞相府,不禁便是一声高喊:“秦国秦国,甘茂何负于你,竟落得受嗟来之食!”心中一阵颤抖,竟在大雾中放声痛哭。     
三、东海起大蛟 
  节令还在中酉,距离始寒还隔着一个下酉,临淄王宫却已经上下一片忙碌了。 
  所忙碌者,多方准备窝冬物事也。在齐宣王时期,这种忙碌只是在始寒到来时才有几日的。如今,却是大大的提前了,忙碌的势派也更大了。牛车络绎不绝地运进木炭,工匠昼夜连轴地修缺补漏,内侍们脚步匆匆地给每座殿堂安装外挂厚棉布帘的木架,侍女们则忙着给所有的门厅、长廊、房屋安置生火的燎炉。执掌王室事务的大夫,则忙着从官市上购进名贵的皮张,好让齐王在始寒那日给每个后妃赏赐一领上好的皮裘。而随时进宫的官员们则免不了一番评点,时不时指出各种纰漏,甚或亲自给齐湣王提出种种奇思妙想的建言,燎炉应当装上轮子,木炭不当有丝毫烟气,棉布帘应当亮色,王座下当有暖裆的小燎炉等等等等。齐湣王一高兴,便会站出来高声号令一番,而后便是种种奉诏修葺奉诏更改,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如此一来,王宫川流不息的进进出出,竟是一片生气勃勃。 
  这番从未有过的王室气象,却是全因了太庙巫师的一则龟卜。 
  当初齐宣王刚刚即位,王后便生下了一个儿子。侍女急急报来,齐宣王竟撇下了正在议事的群臣,风风火火的赶到后宫探望。王后说,临盆之时,她分明看见一条无角青龙从云中向她飞扑下来!齐宣王大是惊愕,立即赶到太庙请大巫师占卜。鹤发童颜的大巫师破例的选择了古老的钻龟之法,来占卜这则非同寻常的预兆。当那支红亮得几乎发出黄白色的尖锐契柱 刺进龟甲钻孔时,“喀!”的一声轻微炸裂,龟甲便有了粗细不等的裂纹。老巫师一阵端详,竟是愣怔不语,片刻之后对占卜官断然下令:“再钻!”如此连烧九支契柱,刺灼九片龟甲,裂纹竟是丝毫不差。老巫师大皱眉头,对守侯在外室的齐宣王喟然一叹:“九钻如一,未尝闻也!此兆上应天河青蛟,吉凶却是难明也。”齐宣王疑惑不定,便将稷下学宫的阴阳家大师邹衍秘密召到宫中求教。邹衍思忖一阵道:“拆解龟纹,国师为上,邹衍不敢妄言。然则史有先例,商汤灭夏,钻龟七十二而龟纹皆同。以此证之,当为吉兆无疑。且齐居东方,青龙之位也。天河青蛟垂于王室,正应齐国大兴之象也。”邹衍学问渊深,为阴阳家之大宗师,对天文星象、堪舆占卜、命相术数、阴阳五行,几乎都有精到揣摩,一番广博论证,齐宣王自是大喜过望。 
  这个上应天河青蛟的王子,便是目下的齐湣王田地。因了这则大兴之兆,田地在满月之时,便被破天荒的立为齐国太子。及至二十岁即位称王,当初的青蛟之兆便又沸沸扬扬的在齐国复活了。于是,种种与青蛟对应的规矩,也就不期然的蔚然成风了,种种与龙蛇相关的神话就悄悄地弥漫开来了。譬如冬令为龙蛇蛰伏保养元气的季节,王宫便要分外铺排的准备窝冬,而且一切都要沾上潜龙征候才算上上功夫。 
  青蛟之说,是被齐国的方士们大大散播开来的。齐国本是方士的生发之地,逢此良机,方士们精神大振,四处奔走传言:蛟、虬、蜧、蝹四神蛇,都是无角之龙,蛟居四神蛇之首,青蛟又居诸蛟之首,几乎与龙同样神圣尊贵,且蛟性善战,比龙更为凶猛,正是东方青龙的霸主之象!秘闻随着口舌流淌,齐王在国人心目中便成了天授霸主,方士们便也成了王宫的座上佳宾。 
  秘闻归秘闻,这个齐湣王田地,也实在是与常人大异。 
  从总角小儿开始,田地就深信自己生具龙性霸气,言语敏捷,举止刚烈,虽是昂昂童声,却是大有做派。上马,要内侍跪伏在地做上马石,下马,则要选白嫩侍女跪伏在地高翘肥臀做下马石,但有闪跌,立即一剑砍翻。做了二十年太子,宫女内侍竟被他杀了六十余人。五岁一开始读书,田地便更显才气过人,竟是生生赶走了两个蒙学老师。后来,齐宣王亲自请来稷下学宫以论战辩才著称的名士田巴为太子傅。第一次未及开讲,田地便高声发问:“敢问先生,何为五怪?”田巴一怔,正色答道:“治学以经典为本,何言怪力乱神?”田地咯咯笑道:“不知便不知,世间有怪,不能说么?”田巴大窘,红着脸道:“太子便说,何为五怪?”田地昂昂高声道:“水怪为罔象,石怪为魍魉,木怪为夔,土怪为羵羊,火怪为宋无忌!”田巴竟是苦笑不得:“此等学问,在下却是没有!”竟是拂袖而去,立即辞了太子傅。从此后,齐国放着一个天下名士渊薮的稷下学宫,却是无人愿做这太子傅。后来,田地索性拒绝任何老师,自己读书,自己习武,不要任何教习,竟然练得了一身本事,强记善辩,勇武过人。如此一来,竟是朝野哗然,“青蛟天授”的秘闻更传得令人乍舌了。 
  即位称王之后,齐湣王便大刀阔斧的开始了青蛟霸业。第一道诏令便是加收赋税一倍,府库大是充盈。接着便是征发精壮三十万成军,连同原来的三十万大军,齐国便有了六十万大军,一举成为七大战国之首!然后便是一连串的秘密谋划,只在选择一个蛟龙出水的恰当时机。 
  正在这杀气弥漫的时候,孟尝君禀报说:秦国失意权臣甘茂到了。齐湣王一听甘茂失意入齐,便是一声冷笑:“权臣既败,便当一死了之!来齐国滥竽充数么?”孟尝君一番密语,齐湣王方才有了笑意:“好!便见见这支滥竽。”此刻,齐湣王便在大殿廊下来回转悠着,眼前王宫广场川流不息的送货牛车与宫女内侍们忙碌的身影,竟恍然化成了呐喊驰骋的千军万马,山呼海啸般杀进函谷关,无数的秦国黑旗望风披靡,齐国的紫色大旗竟一举冲进了咸阳,齐湣王不禁纵声大笑…… 
  “禀报我王:孟尝君与秦国甘茂已到宫门!”宫门司马的声音又高又急。 
  齐湣王厉声呵斥:“身后有盗么?慢点儿说!”宫门司马还没回过神来,齐湣王已经转身下令:“来人!拿下这个不知礼仪的竖子,宫门斩首!” 
  这一下宫门司马大惊,一边在甲士圈中挣扎一边大喊:“我王明鉴!是我王立规:青龙之威,震彻天宇,宫中武士不得低声——!” 
  齐湣王狞厉的一笑:“时令已变,青龙蛰伏,万物噤声。还不知罪么?” 
  宫门司马目瞪口呆,绝望间竟是声嘶力竭:“巧言无常,君道何在!” 
  齐湣王大怒,顺手抽出腰间长剑便是当胸直刺,只听“噗!”的一声闷响,鲜血飞溅数丈,当面的齐湣王顿时一身血红。一圈甲士手足无措,竟是一齐抛开矛戈跪倒低头,谁也不知该说什么。血红的齐湣王站在甲士圈中,却是骤然大笑:“冬令见血,来春大吉!宫门甲士,人各晋爵一级!”甲士们惊慌失措,参差不齐的大叩其头,“谢我王恩”的声音却嗡嗡一片全无气力。齐湣王厉声呵斥:“青龙卫士,力道何在?没吃饭么?!”甲士头目连忙惶恐叩头:“青龙蛰伏,万物噤声。小军等无敢违背。”齐湣王狡黠一笑:“蛰伏之期,将到未到,但凭龙心断之,可知法度?”甲士们恍然,一齐高声大喊:“我王神明!万岁——!”齐湣王哈哈大笑:“好!如此甲士,堪成本王大业!”甲士们又是一声齐吼:“多谢我王褒奖!万岁!”便连忙爬起,手忙脚乱的收拾尸体去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却被刚进宫门的孟尝君与甘茂看了个清清楚楚。孟尝君嘴角抽搐着似乎要上前劝谏,却被甘茂一把扯住了衣襟:“且慢,‘将到未到’,莫找难堪。”孟尝君一咬牙,拉着甘茂便又到了宫门外等候。甘茂低声笑道:“君有悟性,尚可自全也。”孟尝君黑着脸却是一句话不说,只石人般伫立在肃杀的秋风之中。 
  片刻之后,宫中遥遥传出洪亮的宣呼:“伯父携秦使晋见——!伯父携秦使晋见——!伯父……”波波相连,竟是连绵不断。甘茂不禁便是一笑。孟尝君那双大眼便是一瞪:“笑从何来?”甘茂低声道:“六宣大礼,天子之志,甘茂敢不笑颜?”孟尝君却沉着脸道:“忒多聒噪!走,上殿!”甘茂又扯住了孟尝君大袖急促道:“君听我言无差,以六宣大礼晋见!”孟尝君瞬息犹豫,已经被甘茂扯着衣袖拜倒在地齐声高呼,孟尝君呼得是:“伯臣来朝!我王万岁——!”甘茂呼得却是:“外臣来朝!万寿无疆——!”呼罢连叩头六次方才起身,便有一名礼宾官前来导引,孟尝君前行,甘茂随后,才进了一片忙乱的王宫。 
  方才这一番折腾却有个原委:齐湣王喜欢出其不意地显示学问才能,若臣下或使节不知应对,便很难说是何种结局了。举朝之中,除了孟尝君与苏代没有遭遇过这种尴尬,越是有才名的臣子,便越是常遇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